漢末召虎

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秋風知了 本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不急。”張遼不由笑道︰“編戶不會停止,今日人多,緩一兩日也誤不得什麼。”

    他看了看關平,又道︰“嫂夫人,小弟看平兒聰慧而有勇力,留下家里也是誤了他,何不如隨小弟去安邑,給他找個名師,讀書識字,也可習武,他日便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大才,能擔大任,造福一方。”

    關平聞言登時眼楮發亮,急忙看向母親,眼里露出渴求的神色。

    胡氏身子一顫,看向張遼,雙眼含淚︰“多謝使君。”

    她當即便要行大禮,張遼忙讓關平扶起她,不悅的道︰“我與雲長是兄弟,平兒便是我子佷,我照顧他理所當然,嫂夫人何必如此見外,只叫我文遠便是。”

    胡氏只是抹淚道︰“妾身只是心中歡喜,長生離家七八載,妾身將平兒帶大,卻一直愧疚不能教他許多,只恐誤了他,他日無顏見長生與關家列祖,如今使……小叔能教導他,妾身實是感激不盡。”

    “此理所當然也。”張遼呵呵一笑,當即拍板︰“如此,嫂夫人便與平兒一道隨我去安邑,我置一處宅院,也免得嫂夫人思子心切。”

    胡氏感動的說不出話來,當即讓關平跪下來,恭敬的給張遼磕了幾個頭。

    佷兒拜禮,張遼自然坦然受之。

    接下來的兩日,張遼依舊留在解縣,每日就是微服出去走走,不過他並沒有干涉史阿的調查,最多還是停留在鹽池邊上。

    鹽池北面有司鹽城,城池不大,破舊不堪,里面有一些房屋,是鹽官收稅所在,和鹽工的一些臨時居處。

    司鹽城再往北則是一片沼澤地,大約數十里之廣。

    “主公,你為何一直盯著那片沼地?”郭嘉看張遼在這一片沼澤地看了許久,不由好奇的問了一句。

    張遼指著那一片沼澤地,道︰“這里可以建一座城池。”

    後世的運城便是建在這一帶,只是運城建城很晚,直到了元朝才建起來,就是因為這里是一片沼澤地。

    如今張遼卻想將它提早建出來,既可以加強對鹽池的管控,也可以收納更多的百姓。建城收納流民和百姓,在亂世並不少見。

    郭嘉听了張遼所說,愕然道︰“要在這片沼地上建城,恐怕不易吧?一則這一帶水質咸澀,百姓難以飲用,二來這沼地之水多從山上來,如何使之干涸?”

    張遼指著東北方向的山地,道︰“所以要建城,便要先開渠。”

    “開渠?”郭嘉一怔,隨即看著這一帶地形,沉吟起來。

    張遼折了根樹枝在地上劃了起來,一邊解釋道︰“河東境內,有兩大河流,一為汾河,自並州南下,繞臨汾而西,將河東郡分為南北兩部分,且先不管汾河,只看另一條河流,涑水河,涑水河起自絳邑橫嶺關,流經聞喜、安邑、以及解縣北部的猗氏,而後過蒲阪,匯入大河,且經年常有水患。”

    “而我們,”張遼在涑水河安邑一帶向南下劃了一個倒弧形,道︰“可從安邑東北部的涑水河開始,向南開一道渠,分流涑水河的水勢,並收攏安邑東部山上各處水流,引向西面,繞過安邑南部,經過這片沼澤地,而後穿過解縣,向西南匯入蒲阪的伍姓湖,最後流入黃河。”

    郭嘉看著張遼在地上的描畫,眼楮越來越亮。

    張遼道︰“此渠一通,一則可以防範涑水河爆發洪澇,侵害縣鄉農田與鹽池,二則可以引水灌溉,使南部原本貧瘠的大片旱地化作良田,三則可以新開闢一條鹽道,運輸鹽池所產之鹽進入關涼,免得耗費民力翻山運鹽,令更多的百姓去種田,四則可以導走沼地積水,以便于建城,五則可以為新城供應甘甜之水……”

    “足矣!”郭嘉振奮的道︰“主公真有治世之才也,若此渠修成,河東之地將增數十萬畝良田,糧草更是充足,而鹽池亦在掌控之中矣,實是利國利民之大計。”

    說到這里,郭嘉頓了頓,道︰“只是主公新到河東,不可過于疲民,事雖好,卻還需緩緩圖之,尤其是鹽池一帶,四面環山,山上多有河流,不易疏導,所耗人力必然巨大。”

    “不錯,開渠之事,需要尋找行家仔細勘測。”張遼呵呵笑道︰“不過這一片有不少廢渠,我等可將其納入新渠之中,便可事半功倍。”

    事實上,開渠興修水利對農業生產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自秦以來,朝廷便注重興修水利,而在東漢一朝,官府已經在河東郡組織過數次開渠。只是由于黃河、汾河改道或是山洪水災,泥土渠不耐沖擊的因素,大多數水渠已經廢棄或垮掉,所以目前河東郡的水利狀況仍然不是太好。

    泥土渠容易開裂,反復修建,耗財耗力,但張遼卻知道一種手段,水泥。他對水泥的具體生產之法自然不知道,但他前世曾隨領導下鄉,知道一些,燒水泥主要是石灰石和粘土結合,好像還有一種天然石灰石能直接燒成水泥。他不可能一下子制出水泥,但既然知道能燒出來,那就簡單多了,只要令人反復嘗試,總能把水泥搞出來。

    只要水泥一出來,到時候再修渠,便簡單了許多。

    當然,修渠還有一個難處,正如郭嘉所說,需要人力,若是用了百姓,便會耽擱種田,只靠勞役,也難免令百姓不滿。

    不過張遼自然有手段,他看著郭嘉,正色道︰“修渠所需人力,便全靠奉孝了。”

    郭嘉一怔,連連搖頭︰“非是嘉推脫,實在難以尋那麼多人來。”

    張遼手臂一伸,虛劃過河東郡西北、北面和東北方向,嘿嘿笑道︰“西北有羌氐,正北有白波與匈奴,東北有黑山,只要俘虜過來,皆是勞力。”

    郭嘉一呆,隨即拊掌大贊︰“主公妙思,誰人能及?如此,那些勞力便交予郭嘉了。”

    張遼哈哈大笑。

    第三日下午,張遼剛回到解縣常平里,便看到史阿趕來,面色難看。

    他心中暗嘆了口氣,道︰“阿衡,如何?”

    史阿沉聲道︰“那宋方果然是個虛偽奸狡之徒,他伙同功曹史收了柳家、呂家、方家、梁家共四家豪強錢財,故意耽擱政令,任由那些田地荒蕪,而後低價賣與了這幾家豪強,妄圖蒙混過關。”

    張遼皺眉道︰“還有呢?”

    史阿恨聲道︰“那宋方更是個無恥之徒,徒有孝名,家中老母卻是賢妻照看,而他本人卻暗中伙同功曹,暗中與縣里民婦私通,被僕在夜里捉了個正著,如今已經將他們二人打入縣牢。”

    張遼看向史阿︰“你認為該如何處置?”

    “此人該殺!不過,”史阿遲疑了下,看向張遼︰“他畢竟為一縣之令,而且平日名聲頗好,還是請使君小心處置為好。”

    張遼點了點頭,道︰“那個縣丞如何?”

    史阿道︰“僕已仔細查過,縣丞卻是個正直之人,只是被縣令和功曹打壓,難以做事。”

    張遼沉吟了下,道︰“如此,將縣令與功曹交由郡府決曹審理處置,由縣丞代行縣令事,至于縣令的孝名,可將他的賢妻廣為宣揚,張貼縣鄉,同時將縣令之罪布于縣鄉,也令百姓知道督郵明察與公正,震懾其他縣鄉。”

    史阿又道︰“只是那四家豪強中的柳家,與賈決曹的娘家有些干系,宋方與功曹知賈決曹正受使君重用,以為柳家有倚仗,才敢肆意妄為。”

    “哦?”張遼眉頭一挑︰“賈逵的妻家姓柳,莫非正是這個柳家?”

    史阿搖頭道︰“只是同宗,有些關聯,賈逵的妻家並未參與。”

    張遼當即道︰“那便不管賈逵的事,盡管交由他處置便是,我相信他能公正處置。”

    史阿當即點頭,他對張遼這種用人不疑的胸襟一向很是佩服。(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末召虎》,方便以後閱讀漢末召虎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末召虎第三百一十六章 水落石出並對漢末召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