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紀

第十七章 談水道太一何在,爭水君前路不通

類別︰武俠修真 作者︰會說忘言 本章︰第十七章 談水道太一何在,爭水君前路不通

    江心竹排之上,是一位美艷絕倫、溫婉嫻雅的宮裝女子。

    她站在竹排之上,嘴角笑意盈盈,看著兩岸風情。

    然而,當她看到姬考的時候,嘴角也露出了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姬考那一葉扁舟,同樣已經來到了江心,他朝著這位宮裝女子微微拱手,以示見禮。

    宮裝女子微微一笑,也和他一樣,拱手一禮。

    “去靈山?”

    這女子的聲音溫柔之極,讓人听了很是舒服。

    姬考點點頭︰“你也是嗎?”

    “不錯,不妨同行?”

    姬考再一點頭道︰“姬考,見過女君。”

    “我名姜瑤。”

    相互通名之後,便是一陣默然。

    姬考並不是喜歡無謂言辭之人,有這些時間,他還不如多修行一段時間。

    旁邊的姜瑤,似乎也話不多。

    兩人就這樣,一人乘竹排,一人乘扁舟,默默逆著大江而上。

    與人同行,姬考自然不好將同伴置之不理,埋頭修行。

    但是,兩人初識,他又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

    曾經種種搭訕之法,此時回想,卻又十分遙遠。

    “女君以為水之道如何?”

    想了好久,姬考最終還是決定,與這位明顯也是修行中人的女子,探討一下修行之道,以作試探吧。

    姜瑤似笑非笑看了姬考一眼,抿嘴說道︰“水為智者所宗,山為仁者所祖,上古神靈帝君,所出皆不離于山水。”

    “願聞其詳。”

    姬考沒有想到,自己隨便一問,這女子竟然就說出這麼大氣魄的一句話,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便繼續請教。

    “青帝居河洛而演圖書,東君居東海而照天下。炎帝生于姜水,黃帝居于姜水,則中原肇始;白帝起于海濱,黑帝生于江源,則四方賓從;禹王治水,則九州攸同。”

    “瑤君所言大善,水是萬物之源,文明之始。”

    從人族興起到現在,都是逐水而居,人族文明,起興于水,一點都不過分。

    “文明之始好說,不過以你的境界,也能談萬物之源嗎?”

    姜瑤目光微動,露出一絲古怪笑意。

    萬物之源,往大了說是天地混沌初開,往小了說也是個人修行根本,便是她如今的境界,都不敢妄談,更何況姬考呢?

    姬考頓時一怔︰“為何不能談?”

    水是萬物之源,這是他之前爛熟于心的一句話,難不成竟不能說嗎?

    姜瑤眉梢一動,如山之起伏一般︰“索性無事,便听君講講,萬物之源頭是如何?”

    說來也是奇怪,包括她的父親在內,所有的神道帝君,從來沒有人談過天地混沌初開,萬物生成源頭是何等樣子。

    如今踫到姬考這麼有意思的人,不妨听听他的說法,緣何水是萬物源頭。

    姬考此時,也大概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自己說水是萬物之源,不過是說萬物離不開水,並沒有萬物的源頭之意。

    但是姜瑤問起,他也能找到說法,笑著道︰“太一生水,水生萬物。”

    這話說出之後,姜瑤便覺得玄奇不已,忙道︰“請君細說。”

    “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

    其實按照姬考的想法,是想將單細胞生物從海洋進化成人類那一套說出來的,不過這種東西,只適合讓他自娛自樂。

    在這個神靈存世的世界,當真這樣說,恐怕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想到這里,姬考心中也有些悠然神往,天地初開,萬物初始,到底是什麼模樣。

    他本來以為,這該是一個盤古開天闢地而出的世界。

    但是他自從踏上修行之路以後,便從來沒有听說過盤古之名。

    不過這也正常,盤古之名,源于百越,中原甚至四方蠻夷都沒有這種說法。

    而百越與中原,言語不通,他們所稱盤古,到底如何,姬考也不能明了。

    據他所知,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一直到三國之時,才在中原之地逐漸成型。

    至于他所說的太一生水,反而是更早的創世神話。

    而且這種創世神話,不僅九州如此,他所知的許多文明,皆有類似之言。

    “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這是一種創世傳說。

    “天之高兮,既未有名。厚地之庳兮,亦未賦之以名。始有�虛,是其所出。漠母徹墨,皆由孳生。大浸一體,混然和同。無緯蕭以結廬,無沼澤之可睹。于時眾神,渺焉無形。”

    這又是一種創世神話。

    更不用說,埃及的太陽神由遠處之水而出,北歐神靈由寒熱交替的海溝孕育。

    姜瑤听了姬考之言,倒是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後,她忽然問道︰“太一生水,太一何來?”

    既然你說是太一生水,然後生出萬物的,那太一從何而來?

    姬考頓時一笑,回答這個問題,他可以扯個不停了︰“太一者,恆常恆在者,道也••••••”

    他也不知道,明明是問修行的,怎麼說起這種雲里霧里,虛無縹緲的東西了。

    •••••••

    “好了,你也不必要沒事找事,想要修行便好好修行吧。”

    姜瑤忽然擺了擺手,打斷姬考的話,不再理會姬考,獨自一人觀賞江景。

    姬考一愣,一時語塞,竟不知道說些什麼了。

    沒事找事?果然,他就注定了要做一個無聊的人。

    既然人家都這麼說了,姬考便心安理得,盤膝坐在扁舟之上,以太陰水力,御使扁舟慢慢向前。

    然後,巫力運轉,開始搬運周天氣血。

    馬上要與眾巫爭鋒,不多的時間,還是多習慣一下,這巫道與武道相合的東西。

    姜瑤看著姬考,面色復雜,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眼前之人。

    他認識姬考,甚至永遠難以忘卻。

    不管是誰,無論是神靈還是人類,甚至任何生靈,都不可能忘掉一個,將自己劈成兩半的人。

    姜瑤雖然明白,姬考那一劍劈出,情有可原,甚至還是在她父親相助之下劈出的。

    然而在她心中,卻還是難以放下。

    她剛剛在雲夢澤中,借助自己父親留下的力量,重新塑造了自身神力,便想著去往靈山主峰,重掌靈山山神之位。

    剛剛出發不久,便無意之中看到,姬考在準備扁舟,似乎也是要去靈山。

    她心神一動,以神力在姬考之前,便做出了一個竹筏,搶在姬考之前,出現在江面上。

    對于此人,她心中既有怨念,但是同樣不乏好奇。

    兩年多前,劈開靈山,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但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也要有誰來做。

    為什麼一定是這位名叫姬考的青年?

    自己父親是何等身份,離開雲夢澤之前,還特意關注了一下他。姜瑤覺得,這個人的來歷,或許並不簡單。

    因此,她索性跟在姬考旁邊,慢慢觀察一番。

    ••••••

    兩人一乘竹筏,一乘扁舟,就這樣慢慢悠悠,逆著大江往上。

    楚地到靈山,並不算特別遠的距離,被他們走了一月有余。

    然而就在快要到靈山眾巫所在之時,蒼莽大江之上,江水震蕩,狂風大浪不斷涌起。

    這風浪之大,也就比上次姬考劈開靈山,浩瀚洪流翻滾而下的時候,稍微小一點。

    他們兩人,遠眺靈山之地的風浪,也覺得心驚不已。

    不過這風浪雖大,卻始終在靈山所夾的大將之上翻滾,並沒有沖出江道的趨勢。

    “這是何故?”

    姬考忍不住驚疑起來。

    要是整個大將浪潮翻滾,特可以理解為洪患將至。但是這只有靈山主峰所在這一段,卻出乎他的理解了。

    旁邊的姜瑤,則目光淵深,看向風浪之處。

    此刻在她身上,一股浩大的神威顯現,雙目如有光芒,溫婉的容顏,現出凜凜之威,儼然一位久掌權柄的大人物。

    姬考在他旁邊,也暗自心驚︰“這與自己同行的伙伴,似乎是一位大人物啊。”

    許久之後,姜瑤才恢復了溫婉的樣子,目中稍微有些疲憊。

    她看著姬考說道︰“考君,我們看來要走陸路了,前方之處,有神靈之爭,不便同行。”

    姬考點頭說道︰“考無所謂,水路陸路,都可同行。只是不知,這是何方神靈在爭斗,可否告知?”

    “也沒什麼不能說的,大江黑水的奇相神女,與中游的敖乾龍君,正在奪大江水力,爭水君之位。”

    “你所見的狂風巨浪,都是他們神力相擊,而後掀起的。他們兩位,都是懂分寸的神靈,不會影響眾生的。”

    說話之間,兩人便已經上了岸,準備沿著陸路去往靈山主峰。

    “瑤君,你也是神靈吧?”

    忽然,姬考向旁邊的姜瑤,問出了這個問題。

    剛剛那種氣勢,非神靈確實難以展現出來。

    姜瑤微微一笑︰“略通一些神靈之法,不過卻是一位小小的山神,不足掛齒。”

    姬考听了她的話,點了點頭,但是不知何故,心中卻總覺得有些怪異。

    “考君,此地乃是武羅鐘離山,有一位我的舊友居于此地,可願意一同去拜訪一番?”

    “自然可以。”

    想到距離巫道論神還有一月多時日,姬考本就打算到附近走走,便沒有拒絕姜瑤的邀請。(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諸夏紀》,方便以後閱讀諸夏紀第十七章 談水道太一何在,爭水君前路不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諸夏紀第十七章 談水道太一何在,爭水君前路不通並對諸夏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