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要當學霸

38、‘學霸’用數據說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吉多多 本章︰38、‘學霸’用數據說話

    既然肖燕決定要做關于計劃生育的調查,想寫關于這方面的論文,從哪里入手呢?得先了解什麼叫計劃生育。

    計劃生育,是有計劃的,節制生育,這是國家的基本國策,是從1966年1月8號,制定開始的。

    一項政策的實施肯定有利有弊,計劃生育是造成了,人口紅利,但是計劃生育一味的控制人口數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國家嚴重老齡化,未富先老的格局。主要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談到這個,肖燕忽然想起,自己周圍好像都是獨生子女,自己的三個室友都是獨生女,林清遠的幾個同學都是獨生子女,細數一遍,竟然她們班里只有6個是非獨生,家里有兄弟姐妹的。

    她采訪了周圍的人,都是獨生,但是有小部分家里父母有過打胎的經歷,就是半強制性流產。

    她的同班同學呂麗娟來自瀘州的一個小地級市,父母都在體制內工作,上大學之前她周圍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是獨生子女,除了父母再婚或者雙胞胎的。

    她圈子里的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她那個時候以為所有人都是獨生子女。

    後來上了大學以後,認識了天南海北的同學,才發現還是有很多非獨生子女的。

    但她還是覺得獨生子女好,也許是因為她沒有體會過來自兄弟姐妹的關愛,她對于家里就她一個孩子的生活現狀還是挺滿意的。

    她身邊的朋友,大多父母都在體制內上班,雖然都不是土豪,但都能過的比較滋潤,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呂麗娟很享受來自父母的全心全意的愛,父母會一心一意的扶持這個孩子,當然作為子女她也明白將來照顧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但是她覺得父母對她的態度,和那些非獨生女的父母對女兒的態度,真的不一樣,可能在物質上沒有區別,但她感覺那種發自內心的愛還是不一樣的。

    而且由于只需要照顧呂麗娟一個孩子,呂媽媽在她的事業上也能有所努力,升職加薪什麼的,一個都不落下。

    呂媽媽也經常說生一個孩子,就是怕她出什麼意外,有時候想的都睡不著覺,除了怕她出意外,其它的真的好處多多。

    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的事,在職業道路上也能走的更遠。

    像這樣在體制內的家庭,父母拿著不錯的退休金,還有醫療保險,在經濟上子女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壓力,養老什麼的也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呂麗娟是很支持計劃生育的。

    像呂麗娟就是享受到計劃生育好處的人,但是還有很多因為生二胎,一夜返貧的。

    是的以前肖燕只听過因病返貧,還沒听過因為計劃生育返貧的。

    遠的不說,就說幫林媽媽托人辦準生證的那位林爸爸的一表三千里的老表,那位老表小名叫二毛,之前也是在體制內上班,可惜第一胎生的是個女兒。

    家里老太太像是家里有皇位需要繼承一樣,非要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二毛再生個兒子。

    可是這是違反規定的啊,媳婦一懷孕,二毛就直接被擼了下來,沒了工作,還罰了5萬塊錢,這下是一下回到解放前了。

    還有好多因為是公務員,不能生二胎,發現懷孕了,就打掉了,

    還有為了生男孩,辭掉公務員工作的,還有各種躲計劃生育的,小孩送到姥姥家,姑姑家,大姨家養,等大了再接回來的。

    這些是對個人和家庭的影響,肖燕采訪了不少同學,也專門走訪了獨生和非獨生家庭。

    但從更高一點的角度看,中國現在還是以密集勞動型企業為主,一大批中國企業在世界市場上和歐美琪和歐美企業進行著技術和品牌的競爭。

    中國在1980年之前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將在一個多世紀後以後重回,重新奪回世界經濟總量的世界冠軍。這是21世紀的第一大事。

    人口的數量和結構,基本上根本上取決于生育率,生育率是每個育齡婦女所生的子女總數。

    如果要維持人口穩定,生育率要維持在2.1。這在人口學中稱為稱為更替生育率。而且還有一小部分小孩會在未成年就夭折。

    如果生育率是一,那麼每一代人就會減半,如果生育率是1.5,那麼每兩代人就會減半。

    中國的生育率在50年代初期高達六左右,80年代開始一一胎化政策的時間是1.2到2.8之間,到現在(截止到肖燕統計時)已經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最近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生育率調查顯示,也只有1.2左右,已經遠遠低于平均水平。

    如此低的生育率帶來的後果是,人口結構就在今後30年內會發生劇烈變化。

    2040年的人口結構,雖說總人口還是以14億左右,但是60歲以上的老人從現在的兩億增加到4億多。

    20到60歲的工作年齡的人口從8億降到7億,更嚴重的是最有活力的20到40歲的人口,將從現在的4.5億降到不到三億,將整整減少33%。

    肖燕又模擬了一下2040年美國的人口結構,美國因為有較高的生育率,所以將繼續保持相對年輕的人口結構。

    同時美國每年還要引進一百多萬新移民,其中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和高科技人才,美國將憑借其人口年齡結構和吸引人才的優勢,成為科技創新的世界超級大國。

    而那時的中國人口已經嚴重老化,其老化程度高于現在的日本,而現在的日本正飽受人口老化之苦,連續20年的經濟蕭條,那麼日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這一步的呢?

    肖燕又開始研究日本的人口結構,日本在50年代到80年代是世界最具活力的經濟體,連續30年的gdp平均增長率超過8%。

    到80年代末,人均gdp大有超過美國之勢,但最終受制于老齡化,經濟發展速度從90年代開始下滑。

    日本沒有多少類似的計劃生育政策,所以生育率高于現在的中國,隨著收入的進一步提高,生育率迅速下降,到80年代生育率已經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降到了1.6左右,到90年的生育率已經降到了1.5,現在只有1.3的水平。

    由此帶來的嚴重老化的人口結構和一系列社會問題,65歲老年人口比例從70年代的7%增加到現在的22%,平均每個年輕人撫養0.81個老人,而老人不得不承擔通常由年輕人工來做的工作。

    肖燕在研究中還發現,由于人口老齡化,企業中老人的比例越來越高,年輕的人的提升空間越來越小。日本企業中普遍存在論資排輩,資歷重于能力的現象。

    由此原本富有創造力的日本企業逐步變得保守。由于缺乏創業和創新的文化,在90年代末開始的信息技術革命中,日本企業慘敗于美國企業。

    肖燕又研究了日本和美國和日本的企業活力。在福布斯排行榜中,分別從美國和日本選取排名前十位的高科技企業。

    在美國的前十位企業中,有八家是過去30多年中創立的。比爾蓋茨在20歲時創辦了微軟。史蒂芬喬布斯在21歲創辦了隻果。而日本十大高新企業只有一家是在過去30年創立的。所以日本干不過美國,有點後繼無力。

    肖燕把這些都一 一列舉出來,做了個ppt ,又在後面加了結語

    現在的華夏因為計劃生育的強硬的一胎制,一刀切的做法,享受了人口紅利,但是在出生率逐年降低的趨勢下,人口紅利會慢慢消失。

    所以,希望國際能夠早點改革計劃生育政策,改變這種一刀切,絲毫不考慮實際情況的毫不考慮後果的行為。

    最後,建議逐步開放二胎,並配套健全兒童保障措施等等等等。

    林林總總,肖燕寫了有三十張紙。里面有各種數據圖表,還有真人真事。她知道,只憑自己,想把這個不適合國情決策給扭轉過來是不可能的,可是,她還是想盡下力。

    她把這份報告交給了吳秀玲,吳教授看了之後良久沒說話。反正她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至于自己這只小蝴蝶煽動翅膀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就不在肖燕考慮範圍內了。

    不過肖燕不知道的是,她寫的這份報告,吳秀玲看過之後又給了她的老師,她的老師已經是70多歲的老人了,現在退居二線,不過在d中央地位還是很高的。

    就是這份報告,讓那位老人一宿都沒睡好覺,最後他下決定開始慢慢開放二胎,先是夫妻雙方有一個是獨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後來再慢慢全面開放二胎。

    雖然歷史的腳步沒變,可是進程還是加快了,這可能就有肖燕這只小蝴蝶扇動翅膀的原因,不過這些,肖燕就不知道啦!

    因為她這次的調研報告,她又發現商機啦,從她調研得出的結論看,人口老齡化會越來越嚴重,老年人增多,‘銀發經濟’就會火起來,肖燕又開始準備進軍老年市場了。

    不過從哪里做為切入點呢,當然是哪里老年人多,就從哪里入手啦,沒錯,肖燕馬上就進軍‘廣場舞’啦!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張是學霸‘燕’,用數據說話,下章她就要成為廣場舞王啦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之我要當學霸》,方便以後閱讀重生之我要當學霸38、‘學霸’用數據說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之我要當學霸38、‘學霸’用數據說話並對重生之我要當學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