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天光大亮。
靠岸時,已經有許多烏篷船停在岸邊。
顧城挑了擔子和英娘一起上了岸。
英娘從未見過清晨的安南鎮。
往常她來時,街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好不熱鬧。
現在則要清淨的多。
路上行人不多,走在青石板路上,听著腳步聲,英娘回頭看看顧城,心下只覺得一片安寧。
顧城帶著英娘去了鎮南李管事的主家,安南鎮首富王老爺家。
說到這王老爺,他本在府城開了一個酒樓,王老爺善于鑽營,在府城找了個官老爺做靠山,他那酒樓也無人敢去尋麻煩。十來年了,生意那是好得不得了。
王老爺的娘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王老夫人一個人在老家住著,兒孫都在外面,難免寂寞。王老爺就把生意讓兒子管了,自己回來孝順老夫人,也可以休息休息。
昨日李管事采買回來的青團,老夫人連吃了兩個,著實不錯。
王老爺听老夫人身邊的丫鬟說了,只當這青團恰好對了老夫人的口味罷了。
最近天也暖和了,王老爺早晨起得早。
丫頭們伺候了王老爺洗漱,端了早餐上來。
圓桌上擺了六樣,有青團,燒餅,豆腐皮包子,燒賣,雞絲粥,醬菜。
王老爺愛吃,早餐卻一向喜歡吃的簡單一點。
他坐下來看了桌上的早餐,六樣有五樣都是府上的廚子做的。再看這青團,顏色綠的透亮和前幾日在家中吃過的不一樣。
站在一邊伺候的丫頭見老爺看著青團,便道︰“老爺,這青團便是昨日李管事從外頭采買回來的,老夫人連吃了兩個的青團。”
“嗯。”
王老爺拿了筷子夾起一個,還沒咬下去就聞到艾草的清香,讓他心里覺得特別舒服。
不錯,他心里贊許。
咬下一口,面皮軟糯又不粘,豆沙香甜不膩。
吃完之後竟覺得神清氣爽,整個人都更精神了!
不錯不錯不錯!
王老爺很好奇,這廚子到底是怎麼做的?
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已經吃完了一碟子四個青團,有了點飽腹感。
奇怪,他原也不是很愛吃甜食,今次卻連吃四個,可見這青團果然好吃。
“去把李管事叫來。”王老爺吩咐道。
“是,老爺。”一旁的丫頭行了個禮,轉身出去尋李管事了。
顧城到了王老爺府上的後門,此時門開著,門內站著幾個婆子小廝,仿佛在等什麼人過來。
顧城放下籮筐,叫英娘看著,走上去尋了個小廝,“小哥,府上采買的李管事可在?”
“李管事等會兒就來,你是何人?尋李管事有何事?”那小廝心里有點不耐煩,面上卻沒露出來。
“李管事昨日從我這采買了些許青團,囑咐我再賣東西可來尋他。”
“如此,你便先去外邊等等,李管事來了,我自會與他說。”
這小廝也是個機靈的,昨日老夫人吃了兩個青團的事情他也听說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這人便是這賣青團的,等會兒李管事來了,他報上去說不定還能得個賞。
不然他是不會攬下這件事的。
“多謝小哥。”顧城做了個揖,去門外等著了。
“三郎,如何了?”英娘見顧城出來了,有些著急。
“咱們在此處等等,那小哥說李管事一會兒便來了。”
“嗯。”
在來的路上,顧城就把昨日的事情跟英娘說了。
王老爺的宅院這麼大,可見是個頂頂有錢的,英娘也希望能多賣一點出去。
等了一會兒,李管事帶著一個小廝過來了。
之前的那個小哥一見李管事來了,就上來說了顧城的事情。
李管事往門外看了一下,看到顧城,朝他招了招手。
顧城跟英娘囑咐了兩句,就進去了。
“李管事。”
“小子,是你啊。昨日忘了問你的姓名。”李管事笑眯眯地問道。
“小子顧城,家住王家村,是六年前北方旱災時來的安南鎮。”
“那我就叫你一聲顧小哥,今日來尋我可還有其他吃食要賣的?”李管事昨日得了老夫人的賞,正高興呢。
要是顧城拿出別的吃食來,興許老夫人吃了也喜歡。到時候老爺一高興,對自己那可是有大大的好處。
“回李管事,因寒食節清明節將至,小子今日賣的都是青團,過段日子,才會賣別的吃食。”
“今日你帶來的也是青團?”李管事皺眉問道。
雖然這青團好吃,可也用不了這麼多,昨日買的那些盡夠了。
“是的。”顧城答道。
李管事想著府里不需要這麼多,正要拒了顧城。
“李管事可在?”一個清脆的女聲傳來。
李管事回頭,見一個穿著嫩綠色的丫鬟走來,不正是老爺身邊的翠柳麼,不知是否是老爺有事吩咐。
李管事這樣想,便問道︰“翠柳姑娘,可是老爺有事吩咐。”
“正是,老爺剛吃了昨日李管事采買的青團,尋你過去問話呢。”
翠柳說話時臉上帶笑,可見並不是壞事。
李管事便和翠柳說了顧城的身份,要帶顧城一起去見老爺。
“這?李管事,小子的妻子在門外,不知可否讓她也來?”顧城不知要去多久,不放心英娘一個姑娘家站在外頭。
李管事看英娘穿的上算得體,自家老爺也是個寬厚待人的,也無不可,便點了點頭。
顧城朝李管事做了個揖,出去叫了英娘一道,便挑著擔子跟著李管事與翠柳往王老爺住的院子去了。
“老爺,正巧賣青團的顧小哥帶著他妻子來尋我,我便帶著他們一道過來了。”
“嗯。”王老爺點頭,撫了撫胡須,揮手示意其他人退下,只留了顧城和英娘在。
“顧小哥是吧,這青團可是你做的?”
“回王老爺,是家母與內子一起做的。”
“我才剛吃了,你家這青團吃起來不膩味,反而令人神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清氣爽,不只是何故?是否加了些不宜的料?”王老爺面色嚴峻的問道。
如果真的對人體有害,那自己和母親可都吃了。再者他也容不下這等黑心肝的人,定要送他去見官。
“小子絕沒有加不利于人體的東西,只是小子家所用的艾草和豆沙比市面上的更好些,另小子的母親從前是一位大小姐的貼身婢女,家母學了些做糕點的方子罷了。老爺可去請了大夫過來查驗?”顧城認真道。
王老爺一直看著顧城的臉,見他表現的很鎮定,心下就信了幾分。
當然他肯定會叫大夫來察驗,也會使人去王家村打听顧城所說是否屬實。。
“里面裝的可是青團?”王老爺看向顧城剛剛挑進來的兩個籮筐。
“是的。”
“如此,這些青團都賣與我。”王老爺語氣堅定,不容拒絕。
顧城當然不會拒絕,對他而言這可是一筆大買賣。
昨日在街面上賣青團時就听人說了,王老爺在府城有一家酒樓。能在府城開的起酒樓,生意還很紅火的人一定是有靠山的。
顧城也不像那些穿越小說里寫的什麼賣方子,要分成合作什麼的。
他只要拿錢就行了。
不說其實顧母做青團只是做的精細些,並沒有什麼方子。
他一個小小的百姓,和這些有後台的人要分成,人家為什麼要搭理你。
他們這些人並不缺這點錢。
顧城這一世也沒打算發大財。
他想攢點錢,以後在鎮上買一座臨街的小宅子。前面開個小鋪子,後面就自家住著。
安安穩穩的就好。
賣了青團得了二兩四錢銀子,顧城帶著英娘出了王老爺的宅子。
王老爺住在鎮南,這邊大多是一些讀書人家或者官家老爺的宅院,路上行人不多。
“英娘,才剛我說你是我妻子,我......”顧城對英娘解釋,他怕英娘誤會自己故意要佔他便宜。
“三郎,我知道的,你也是為了我的名聲好。”
英娘才發現顧城根本不需要自己的幫忙就能把青團都賣出去,而且她跟著出來顧城還要擔心她被別人說道。
既然三郎不需要幫忙就能干得很好,那以後她去顧家幫忙就是了。
英娘也不需顧城開解,自己便釋然了。
兩人也不需要買什麼東西,一路往鎮北碼頭過去。
離鎮北碼頭還有一刻鐘到路程,這邊路上有兩家賭坊。
賭坊的布簾子被撩起,兩個高壯的打手從里面出來,扔了一個人在門外。
“滾,沒錢還敢來賭!”一個打手表情凶惡,握緊了雙拳,“王寶根,再來打斷你的手!”
許多人正圍在一旁看熱鬧。
這個王寶根正是上一世被賭坊追債,最後讓他娘騙了英娘,讓英娘落到那樣一個地步的罪魁惡首。
顧城面目表情,心里已經揍了王寶根一萬次了。
英娘不認識王寶根,她平日並不怎麼與村里人來往,年輕男子就更不認得了。
是以,她也沒有停留,跟上顧城走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