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臉

19、拯救林黛玉(19)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七年玉 本章︰19、拯救林黛玉(19)

    雪竹見林黛玉瞪著手絹看,半天沒有反應,以為林黛玉不喜歡她繡的手絹,心里不禁打鼓起來,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林姑娘,是不是奴婢繡的不好看啊?”

    林黛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連忙朝雪竹搖搖頭,微笑道︰“不是,我很喜歡竹子,你繡的很好看。”

    雪竹听到林黛玉這麼說,小臉上露出一抹燦爛地笑容︰“林姑娘不嫌棄就好。”

    一旁的紫鵑打趣道︰“雪竹,你這手藝可比我好多了,我就繡不出這麼好看的手絹。等有時間了,你一定要教教我。”

    雪竹被紫鵑這麼說,心里很是高興,但是臉上卻露出謙虛地笑容︰“紫鵑,你就別笑話我了。”

    林黛玉看了看雪竹,眼里閃過一抹猶豫地神色,想了想還是問道︰“環哥哥是怎麼知道我喜歡竹子的?”她和環哥哥沒說過幾句話,環哥哥是怎麼知道她喜歡竹子的。

    “奴婢也問過三少爺這個問題,三少爺說是直覺。”

    直覺?

    為什麼環哥哥會覺得她喜歡竹子?

    “那這首詩是……”

    “是三少爺特意寫的。”

    特意寫的?

    林黛玉心里非常震驚,這首《竹》竟然是環哥哥特意為她寫的!

    “雪竹姑娘,麻煩你轉告環哥哥,他這首《竹》我很喜歡。”環哥哥這首《竹》寫的實在是太好了,能寫出這樣的詩,看來環哥哥和她一樣喜好竹子。

    “林姑娘喜歡就好,三少爺會很高興的。”雪竹朝林黛玉福了福身,“林姑娘,奴婢還有事要做,就先告退了。”

    “慢走。”

    等雪竹走了以後,紫鵑忍不住開口提醒林黛玉︰“姑娘,三少爺無緣無故給你寫詩,奴婢覺得他不懷好心。”三少爺寫詩討好林姑娘,怕是在打林姑娘的主意。三少爺真是想癩□□吃天鵝肉。

    林黛玉听到紫鵑這麼說賈環,一張精致地小臉立馬沉了下來,微微蹙著雙眉,語氣有些冷︰”紫鵑不許這麼說環哥哥。”能寫出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這樣的詩,可以看來出環哥哥是個品性高潔的人,是個君子,怎麼可能對她不懷好意。

    “姑娘,你不知道三少爺他……”紫鵑怕林黛玉被賈環騙,心里很是著急,“三少爺和趙姨娘一樣貪圖富貴,他知道老太太疼愛姑娘,所以想好討姑娘歡心,這樣他就能受到老太太……”

    林黛玉打斷紫鵑的話,神色有些惱怒︰“不要說了。”

    見林黛玉生氣了,紫鵑以為她上了賈環的當,神色有些焦急︰“姑娘,您……”

    “這件事情你不許告訴任何人,就當沒發生過一樣。”林黛玉雖然年紀小,但是她知道紫鵑要是把這件事情告訴老祖宗,賈環肯定會有麻煩。

    紫鵑听到這話,心里便放心了︰“姑娘放心,奴婢不會告訴任何人的。”

    “我過兩天就要回去了,不一定會再來了。”

    林黛玉的這句話徹底讓紫鵑安心了,沒錯,姑娘過兩天就要回揚州,以後怕是不會再來府里了,就算三少爺想打姑娘的主意,也打不到了。

    “姑娘,時候不早了,回去吧,不然老太太要急了。”

    “走吧。”林黛玉趁紫鵑沒注意,小心翼翼地把手絹房間袖子里。

    回到賈母的屋子,林黛玉先是給她請了安,然後和寶玉說了一會兒話,就回到自己的房間。

    賈環的《竹》,一直盤旋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在林黛玉的腦子里。回到房間後,林黛玉忍不住提筆寫了下來。

    紫鵑她們幾個小丫鬟不識字,見林黛玉在寫字,以為她在寫別的。

    林黛玉寫完《竹》,珍寶似地放進詩集里。

    環哥哥送了她這麼好的一首詩,她是不是該還禮,也寫一首詩送給他?

    林黛玉很想自己寫一首詩,但是她怕自己寫的不好出丑,想了想還是決定在自己看過的詩詞里找一首好詩送給賈環。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這兩句詩會不會不太合適?

    林黛玉把紙揉了揉,扔到一旁,準備繼續寫。

    忽然想到一首很好的詩——詠院中叢竹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這首詩雖然不及環哥哥的《竹》,但是也把竹子的品行表達了出來。

    寫好詩,林黛玉陷入為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把這首詩送給賈環,難道也要繡一個手絹,然後把這首詩題在手絹上?

    可是,送手絹給男子,像是定情物,太不合適了。

    林黛玉想了想,還是決定送一本書給賈環,順便把這首詩夾在書里面。

    為了不被誤會,林黛玉決定送給賈環一本史記,這樣就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等賈環下了學回來,就听雪竹說林黛玉很喜歡她繡的手絹,還夸他的詩寫得好。

    “不是我寫的。”賈環在上輩子的時候,有一個哥兒們非常喜歡鄭板橋的畫,經常在他耳邊念叨鄭板橋畫的竹子有多好,總是听他年鄭板橋寫的竹子方面的詩,久而久之就記下了幾首。這一首《竹》,他記得最清楚。

    “啊?不是三少爺寫的是誰寫的?”

    “是一個叫鄭板橋的人寫的。”

    雪竹听了這話,心里難免有點失望,原來不是三少爺寫的啊。“奴婢瞧著林姑娘很喜歡這首詩。”

    “我也很喜歡這首詩。”

    “對了,三少爺您到底是怎麼知道林姑娘喜歡竹子的?”雪竹心里還是非常好奇。

    “就是覺得以她的性子,應該喜歡竹子。”

    “林姑娘是什麼性子啊?”怎麼感覺三少爺對林姑娘很了解。

    “和竹子一樣高潔。”

    雖然雪竹沒讀過書,但是她還是知道“高潔”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三少爺是在夸林姑娘。

    “三少爺,你是不是對林姑娘……”說完,神色有些曖昧。

    賈環伸手彈了下雪竹的腦門,哭笑不得地說︰“亂想什麼。”

    雪竹見賈環不是那個意思,不敢再說什麼了。

    林黛玉在臨走的前一天,悄悄地來找雪竹,把一本《大慶史記》遞給了她。

    “我很喜歡環哥哥寫的詩,本來我想自己寫一首詩送給環哥哥,但是我才學有限寫不出這麼好的詩,只能送一本史記給環哥哥,表達我的謝意。”

    “林姑娘,三少爺說那首詩不是他寫的,是一個叫鄭板橋寫的。”

    “鄭板橋?”林黛玉在腦子里搜索了半天,並沒有听說有一個叫鄭板橋的人,“我從來沒有听說過這個人。”像《竹》這樣的好詩,如果是那個叫鄭板橋的人寫的,她應該听說過。

    “三少爺是這樣的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說。”

    “我從小就熟讀各種詩詞集,從來沒有听說一個叫鄭板橋的人。”林黛玉心里很是疑惑不解,或許她才疏學淺沒听說過,等她回去問問父親。

    “那奴婢就不清楚了。”

    “算了,不管怎麼樣還是感謝環哥哥送我這首詩。”

    “林姑娘,三少爺讓奴婢轉告您,祝您一路順風,還讓您在路上保重身子。”

    “多謝環哥哥。”

    第二天一早,林黛玉就跟著賈璉出發了。

    賈寶玉對于林黛玉的離開,哭的肝腸寸斷,讓賈母和王夫人很是心疼。

    林黛玉的離開,並沒有對榮國府造成什麼影響。

    整個榮國府對林黛玉的離開,不放心的除了賈寶玉,還有賈環。

    看著林黛玉送給他的《大夏史記》,賈環才知道紅樓所處的朝代是大夏朝,是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朝代。不過,原本紅樓就是架空的世界。

    這個大夏朝以前的歷史,和上輩子他學過歷史差不多。不過,從宋以後就不一樣了。

    上輩子的歷史,唐、宋、元、明、清,但是在這個世界,宋朝以後就直接是明朝,並沒有出現元朝,明朝過後是大慶。這個大慶和大清的風俗習慣差不多,但是歷史卻完全不一樣。

    賈環來到這個世界後,知道是紅樓的世界,他就沒有想去了解過這個世界。今天看了這本史記,他才知道對這個世界的歷史有了一定了解。

    看了史記,賈環還沒有意識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寫的《竹》在這個世界是不存在的,也沒有鄭板橋這個人。

    林黛玉走後沒多久,就到了端午佳節。

    這天一大早,寧榮兩府的奴才們就忙碌起來。

    端午佳節,學堂自然是要放假的。賈環難得偷了個懶,比平時晚起了一個小時。

    “三少爺,您起來了啊。”雪竹端著一盆溫水走了進來,伺候賈環洗漱。“您是不是累了,今天比平時起晚了?”

    “算是吧,今天想偷個懶,好好地放松下。”

    “今天是端午節,三少爺就好好地過個節吧,不要再想讀書的事情。”

    “好,就听你的,今天不看書。”

    “三少爺,奴婢待會去廚房給您拿粽子,您想吃什麼餡兒的?”

    “隨意。”

    過了一會兒,雪竹提了一籃子的粽子回來,不過神色有些憤怒。

    “怎麼了,誰惹你了?”

    “三少爺,廚房的人太過分了,奴婢剛剛去拿粽子,想拿幾個火腿和臘肉粽子,廚房的人卻說沒有,就給奴婢幾個白粽子、紅豆粽子、蜜棗粽子,連一個肉粽子都不給我們。”

    “好了,幾個粽子而已,不要生氣了。”對賈環來說,吃不吃粽子無所謂。

    “三少爺,璉二奶奶是不是又吩咐廚房的人欺負我們啊?”

    作者有話要說︰  賈環︰這真是個誤會,真的不是我做的。

    林黛玉︰環哥哥,我知道你的顧忌,我不會跟別人說是你做的。

    賈環︰林妹妹,真的不是我做的。

    林黛玉︰深藏功與名,環哥哥我明白的。

    賈環……你不明白……

    作者︰真是個美妙的誤會。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臉》,方便以後閱讀[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臉19、拯救林黛玉(19)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臉19、拯救林黛玉(19)並對[快穿]男主每天都在打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