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殿堂】
經過不大不小的折騰管控,開封城終于逐漸地安靜下來,趙匡胤進城之後,在諸將簇擁中緩緩地登上了明德門。俯瞰這座即將成為自己新王朝都城的繁華壯闊的城市,他不禁感慨萬千。
等了好久終于等到今天,夢了好久終于把夢實現!
還記得十多年前,我從這里出發,四處漂泊流浪,幾經輾轉,最終遇到了那個人,是他教會了我很多。做人要多結交兄弟,要懂得隱忍,不要亂行殺戮,要有寬厚胸懷,要仁慈愛民。
還記得十年前,那個人,他教會我,原來兵變奪權也可以這樣溫和,這樣兵不血刃,市不易肆。
還記得五年前,還是那個人,在他臨終的時候,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即便貴為九五之尊,也要躬行節儉,節制奢靡……還有很多,我都不曾忘記,也從不敢忘記。
看著眼前都城還是屋宇林立,人馬喧嘩,井然有序,仿佛沒有因為兵變而受到影響,趙匡胤終于滿意了。他隨即命令各軍隊將領,將他們的人馬帶回自己的駐地,不許他們四處劫掠,不許他們隨意走動。
接下來,他很安然地回到了自己府邸,因為接下來的事情,已經有人幫他安排好了,他要做的只是控制住自己的狂喜,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準備下一場表演。
趙匡胤回到自己府邸,他還脫掉甲冑和黃袍。不久,他手下的將領就將宰相範質等一些後周重臣“請”到自己府邸。趙匡胤一看見他們,立即展現那些專門奔喪哭喪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立馬涕泗橫流、哀慟大哭地向被他手下挾持而來的朝中大臣苦述︰“我深受世宗(柴榮)恩情,但被為六軍(禁軍)所迫,現在搞成這樣,愧對天地啊,你們認為應該怎麼辦!”
範質跟其他被挾持過來的大臣都傻掉了,你自己起兵謀反,犯上作亂,謀權篡位,現在倒是貓哭耗子來問我們。
周圍沉默片刻,眼看表演就要冷場了,安排在一旁的群眾演員兼托兒趕緊暖場。列校羅彥環看範質等人不說話,立即按劍厲聲對範質等人威懾道︰“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我們沒有主人,今天一定要有皇帝!)
每當我看到這里的時候,就會被這些人拙劣兒科的台詞所逗樂,對這些人無恥蠻橫的強盜邏輯感到可笑,還有他們堪憂的智商!
“我輩無主,今日須得天子!”按照他們這邏輯,坐在皇宮里的柴宗訓不是主人,他不是皇帝?!這強盜邏輯!
哎,也罷,反正已經起兵造反,勢同水火,什麼道理,什麼合不合法,什麼名正言順,在強權武力面前,全是狗屁!
槍桿子搶政權才是硬道理!
經過趙匡胤手下連威脅帶恐嚇的暖場之下,還是有人反映過來的,宰相王浦一看勢頭不對,趕緊發揮牆頭草、見風使舵、識時務的俊杰本領,立即跑到跟前跪下,“咚咚”地磕了幾個響頭,高呼萬歲。
其他人一看,哎喲我去,王宰相,你怎麼搶在我的前頭去了!都趕緊跑到趙匡胤跟前,從分發揮羊群效應,紛紛跪下磕頭,高呼萬歲!
範質一看,木已成舟,已無翻盤可能,他也只好無奈地跟著跪下磕頭,叩拜新皇帝!隨後,他們被迫帶隊趕到皇宮,準備進行本場大戲的最後一幕——禪位讓賢!
他們很快就來到皇宮里,將被嚇得丟了三魂七魄的小符皇後和那個還不知人事的剛坐上皇位不到半年的周恭帝柴宗訓找出來。將所有朝中大臣召集過來,列隊站好,準備禪位儀式。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卻出現了卡片情況,因為當趙匡胤準備接受禪位登基的時候,猛然發現自己沒有給人家準備禪位詔書!
真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啊!這下尷尬了,你偷搶人家的東西,總不能還讓人家給你事先擬一份合同,說東西不是你搶的,我是贈送給你的吧!
然而,更加詭異的事情又發生了,因為在趙匡胤及其幕僚心慌意亂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從自己的袖子下面掏出了一份東西,說︰“禪位詔書在我這!”
每當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就不禁想,看來小皇帝柴宗訓還是知道趙匡胤要造反的,連禪位詔書都提前請人寫好了!
拿出禪位詔書的人是翰林學士陶谷,時任後周吏部侍郎。但是令無數人(包括歷史記錄者)感到意外的是,火燒眉毛的趙匡胤並沒有因為陶谷這場及時雨而感謝他,反而給了陶谷一個十分鄙夷的眼神!
趙匡胤必須鄙夷陶谷,他要不鄙夷陶谷那他就不是趙匡胤了!自己精心策劃,窮盡計謀地造個反,居然還有人事先知道,替自己寫好了禪位詔書!此人謀略,非同一般啊,非同一般!
縱觀整個陳橋兵變,如果說契丹入侵來得蹊蹺,那麼禪位詔書的來得,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了——詭異!
不管怎麼樣,趙匡胤事先安排的也好,還是陶谷搞政治投機也罷(不太可能),自己的燃眉之急已經解決了。接下來的事就是按照程序進行,讀完禪位詔書,趙匡胤終于走完他這出戲的最後一幕,登上了古往今來無數人不惜六親不認、兄弟相殘、弒父戳母的九五之尊。
坐在那個無上榮光的寶座上,撫摸著那金燦燦的、光滑絢麗得足以令無數人喪失心智的龍椅,感受萬眾矚目、文武百官朝拜的情形,還有“君權神授”的絕對帝王權威,何等快意!
但我們的趙匡胤並沒有迷失心智,也沒有變的癲狂錯亂起來,相反,他十分的的沉著冷靜,理性仁義。
那天晚上,當所有人都退去,他坐在位置上陷入深深的沉思。
還記得五年前,那個跟我差不多的年輕人,感謝他對我的賞識和大力提拔,也感謝他對我的重用和信任。正是因為他,我趙匡胤才得以平步青雲,達到人生巔峰。
雖然,我現在欺負他的遺孀孤兒寡母,雖然我現在奪了他的江山,但我發誓,我一定做得比他們都好,比他們都優秀!
【善後工作】
事情都辦完之後,接下來就是善後工作了。
從顯德七(960)年正月初五開始,趙匡胤對自己的改朝換代進行善後工作。
首先是該改的改,將國家名稱定為宋,史稱北宋,據說是因為他從自己軍事駐地宋州起兵謀反成功的原因,其次是將國號由顯德改為建隆。
其次是該賞的賞,擁戴他的將士幕僚就不用說了,就是後周任職的大部分官員一律留任,還是原職。特別注意這一點啊,在歷代王朝更迭中,能夠做到這里點的,只怕真的只有趙匡胤一人了!
第三該遷居的遷居,將柴榮的兒子柴宗訓的稱謂由後周周恭帝改為鄭王,符太後任然為周太後,命他們遷居西京洛陽,後遷往房州(湖北房縣),柴宗訓最後于開寶六年(973)死在這里,死的時候年僅二十歲。
第四是該罰的罰,那個不听打招呼的王彥生,我(趙匡胤)都說過不殺人的,他還殺,還殺了人家一族,這事兒給鬧的,毀我名聲啊!殺了他以正視听?但是我說過本次兵變不殺人的,所以王彥生也不能殺,貶職。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事情,我們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所有事情都辦得無比順利高效。別人用十幾年才完成的事情,趙匡胤硬是在兩三天之內全部辦完,而且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這改朝換代水平,可以說前無古人,基本上也可以斷定後無來者了。
看到這里不能不說︰老趙,水土不服,就服你!
至此,整個改朝換代工作基本完成了,可能已經有人發現,那契丹跟北漢入侵者到哪里去了?坦率地講,我也不知道,因為史書沒有記載,不僅《宋史》沒有記載,《遼史》也沒有記載。
不過目前學術界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認為契丹入侵不過趙匡胤及其軍事集團為兵變奪權而找的一個借口而已(之前有過先例);另一種則認為有可能是契丹來邊疆劫掠完畢後主動回去了(這個……)。
至于那種比較符合實際,看到這里的你,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