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宋朝

第十八章 三征淮南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天才小辣椒 本章︰第十八章 三征淮南

    柴榮回到了開封後,一刻也沒有停歇,立刻拿出他永不知疲倦的精神,著手開始處理內外軍政大事。

    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南唐在淮南地區的苛捐雜役,與其各種不利于民事生產的各種行為,還有後周境內不利于民眾生產生活的各種規章制度。第二件事就是大力擴建後周水軍,畢竟江南打仗,光有強兵悍將是不行的。第三件事就是開始著手修繕都城,整理擴產都市街道。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對國家法律進行修訂。

    柴榮認為之前範質、竇儀主持制定的《刑統》,雖然集中了五代以來的律令,但文辭生澀難懂,于是又命御史知雜事張�等人,對律法諸條做出注釋。最終制定成《大周刑統》。千萬不要小瞧這部《刑統》。

    柴榮當時主持修建這部《刑統》,其深意在于寄希望安邦治國在于法制,而非強權蠻力(軍事),他希望結束那個軍閥混戰的時代之後,能讓天下事情有據可循,回歸正道,實現王朝的長治久安。

    後來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後,也接納了這種思想,對《大周刑統》進行增刪之後,成為對後世王朝影響深遠的《宋刑統》。其中影響最廣大的一點——凌遲刑開始合法化!(宋仁宗時期)

    此外,他還對本次正淮南有功將領加以提拔,其中就有本次正淮南“救火隊長”稱號的趙匡胤。

    顯德三年(956)十月,因征戰淮南有功,趙匡胤晉升為匡國軍節度,使兼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一上任,立馬向柴榮申請讓當時在渭州任軍事判官的趙普擔任自己的節度推官,從此他們“鏗鏘二人行”權利巔峰之路開始相輔相成,最後達到各自人生頂峰。

    柴榮這邊忙著軍國大事,南唐那邊的李也沒閑著,在柴榮走後不久,他立即組織反攻,先是後周將領李繼勛在壽州城南被南唐將領劉仁贍偷襲,損失數百名士兵,攻城器具被焚。

    隨即李又派手下將領朱元、李平等人迅速收復了被後周佔領的淮南各州。加上後周士兵在不把南唐淮南地區百姓當後周百姓,還是按以往慣例當外族人肆意搶掠,逼得淮南百姓們紛紛築壘自守,對後周士兵攻擾。後周軍前去討伐,卻屢屢失敗,很快之前攻下來的南唐諸州,大部分都被南唐將士奪了回去。

    在大好形勢下,南唐軍的各路將領請求佔據有利地形迎戰後周軍隊,于是我的南唐皇室第一軍事強人李景達將軍又來了,這次他帶來的人數更多︰五萬!也是精銳部隊。

    但是他依然被迫保持觀望態度,怎麼說他這次是被迫保持的呢,因為這次跟他一起來有一個監軍陳覺,這次援軍的軍政事務全都被由陳覺控制著,李景達只能干瞪眼。而陳覺奉行當時宰相宋齊丘的保守政策,只許守城,不許進攻的命令。

    但南唐大將林仁肇不加理會,打算率兵來救援壽州。經過一番勘察後,決定摧毀後周在下蔡江面設置的浮橋,打算截斷後周退路。

    當時駐守下蔡的是後周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林仁肇知道不可強敵,所以他選擇了一個順風的日子乘船而來,並在一些船上裝滿干草木柴,接下來的事情就熟悉了,順水又順風。船上還裝著柴火——火燒赤壁?

    很快江面上就然起了熊熊大火,連後周軍事最高將領張永德也嚇傻了,這招挺熟悉的啊,但可惜不是自己使出來!

    張永德跟後周士兵站在浮橋上,或者是一些後周從南唐捕獲而來的幾艘破船,眼睜睜地看著烈火燒向自己……

    然而,老天爺還是很喜歡開玩笑的,就在火燒眉毛的時候,江面風向突然變了!林仁肇在後邊還滿滿地等待看好戲,結果那一江熊熊燃燒的大火突然轉頭燒向自己!哎,這真是大火沖向南唐軍,自家人燒自家人!

    哎,連老天都不幫忙了,逃吧!

    【名將劉仁贍】

    戰事很快就進行到進行到了第二年。

    顯德四年(957年),壽州也被圍困了一年多,城中糧草早已不繼了,李景達也從濠州率兵來應援,同時來應援的還有北面招討使朱元等人,率軍數萬,駐扎壽州城外不遠的紫金山,十余個城寨像串聯起來的珍珠一樣,一到晚上,燈火通明,綿延幾十里,很有氣勢,讓圍攻壽州的李重進頗為忌憚。

    李景達雖然率大軍過來了,但是沒有攻擊後周圍攻壽州城士兵的打算,而是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的事情——修甬道。所謂“甬道”,就是兩旁有高牆的通道。李景達打算通過修建這個甬道,向壽州城輸送糧草。

    這個想法倒是不錯,雖然方法是笨拙了點,輸送糧草進程是慢了點(兩地相距幾十里),但是修好之後,南唐不僅又多出一到防御敵人的城牆,而且還能向壽州城內運輸糧草,實在是一舉兩得啊。

    已經在壽州城內餓得眼冒金星的劉仁贍見李景達這麼不靠譜,就派人過去跟他說︰“老兄啊,求求你別修通道了!你現在手里數萬精兵,加上我壽州城里上萬士兵,我帶兵從城里出來,你帶兵從外面打進來,我們來個例外夾擊,一定能夠打敗外面圍城的後周軍隊的。”

    沒想到李景達根本不加理會,只是在那里繼續埋頭苦干,繼續完成他那天才的想法——修甬道!

    經過我們的天才“建築施工隊隊長”李景達日以繼夜地吭哧吭哧地努力,眼看著甬道就快要修到壽州城下時,早已經等得不耐煩的李重進突然帶兵從向“施工隊”發起攻擊,結果︰南唐軍大敗,陣亡五千人,並丟掉了兩個軍寨。

    李景達看到眼前情況之後,幾乎都傻了,這不科學啊,我剛修的時候你們怎麼不來,我快修完的時候你們才來?!

    李重進回復一聲︰蠢貨!

    站在城牆上看到這一幕的劉仁贍終于絕望病倒了,壽州堅持了一年多了,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在他眼前經過無數的南唐笑將、蠢將,自己的希望一次次然起,又一次次破滅,現在,他已經無力回天了。

    但這都不是最致命的不是這些,而是此後的一天晚上,壽州城內。南唐巡邏官員抓住了一位乘著黑夜出城逃跑的青年將校,但令他們大為吃驚的是,這人是劉仁贍最小的兒子——劉崇諫!其他人逃跑還可以理解,守城最高指揮官兒子帶領逃跑那就可怕了。

    雖然劉仁贍為鞏固軍心將其腰斬,但是他知道大勢已去,就連自己的兒子都想逃跑,那其他人可想而知了。壽州被攻破已定,只是時間早晚問題。緊跟著更為不利的消息傳來。

    顯德四(957)年二月,柴榮基本解決了國內的一些問題之後,再次領兵淮南。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帶上了自己日以繼夜打造的後周水軍一同前往。

    三月,柴榮抵達壽州城下督戰。“救火隊長”趙匡胤被任命為先鋒,對南唐軍的先鋒寨和紫金山北的一處軍寨發動攻擊,全部得勝,陣斬三千余人。而與此相反的是南唐內部幾個將領,不敢戰的不敢戰,投降的投降,被消滅的被消滅。

    特別是後周的水軍,雖然城里時間短,但是在風火雷柴榮的帶領之下,對淮河兩岸的南唐軍進行毀滅性打擊,僅用一天時間,就消滅南唐淮河岸邊部隊四萬多人,獲船艦糧仗以十萬數,還追敵一百公里!厲害了我的哥!

    劉仁贍得知最後一支援兵也被消滅,從此一病不起。

    很快柴榮又趕回壽州城下,給壽州城內劉仁贍送去一封信︰現在投不投降隨你了!

    但此刻的劉仁贍已經病得不省人事,壽州守將南唐監軍使周廷構、營田副使孫羽等人于是以劉仁贍的名義出城投降。堅守了一年半的壽州城被攻破。

    壽州城被攻破不久,劉仁贍病死,時年五十八歲!

    雖然壽州投降了,但是劉仁贍死後,不僅李追贈他封號,周世宗蔡榮也追贈他封號,而且還錄用他的兒子為官。

    所以,忠誠不屈的人,即便死了,都會得到敵對雙方對他崇高的敬意!

    【三征淮南】

    壽州攻下來後,柴榮就返回開封去了。南唐趁機又進行軍事反撲,奪回一些地區。並燒毀了後周在淮河渦口上的浮橋,沒等李高興兩天,柴榮又回來了!真是個不知疲倦的家伙!

    顯德四年(957)十月,柴榮再次出發,三征南唐。壽州雖然攻破,但淮南全境還沒有完全平定,而契丹更是趁後周南征的時候,時不時地跟北漢給後周來點佐料,讓後周周圍戰亂這“鍋粥”更刺激一點。

    雖然目前沒有大的邊警,但讓人很不爽快。要徹底解決北漢契丹問題,則必先解決江淮問題。加上現在劉仁贍死後,南唐淮南地區再無御敵之將,雖然後周將士進程加速,但是總讓柴榮覺得達不到他想要的進度,所以他不得不再次出發。

    從這里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出,柴榮雖然是個勇猛精進的統帥,也是勇猛精進的皇帝,但是他的缺點也很突出,即他做事情實在太急躁了,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到兩年時間,他居然反復出現在一個戰場前線,而且高達三次!這就很不同尋常了。

    而且他很多事情都要親力親為,這是做領導的大忌!

    當然,他這次(第三次)征南唐的時候就順利得多了,不到兩三個月,就打得李徹底認慫了。不僅主動奉表給周世宗,表中自稱南唐國主,而且請求割讓長江以北剩下的四個州給後周,每年貢獻數十萬財物。

    淮南一役,使得後周得到淮南十四個州,六十個縣,為後周征討北漢和契丹積蓄了實力。(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漫話宋朝》,方便以後閱讀漫話宋朝第十八章 三征淮南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漫話宋朝第十八章 三征淮南並對漫話宋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