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一個多月店,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顧建國已經很能控制自己的脾氣了。那位胖營業員嘲笑他們的時候,他只是冷了臉,拉著顧芸曉和徐樂晴快步離開,卻沒有回頭找她理論。
勢利眼顧芸曉見多了,也懶得搭理這種人,只是那小姑娘營業員的聲音,她卻覺得好生熟悉,一時卻想不起是誰了。
顧芸曉這時有些理解自己老爸為什麼不喜歡來百貨大樓了,有這樣的營業員,上這里買東西,還真是在挑戰自己的心髒,他們一家人的好心情都叫那個胖大嬸給氣沒了。
許是叫那位胖大嬸給刺激到了,顧建國轉身就帶著老婆孩子去了二樓的服裝區,說什麼都要給老婆孩子置辦幾身像樣的衣服。
百貨大樓的衣服,款式、顏色都有些單調,好多衣服還是數年前的老款,顧芸曉跟著老爸老媽隨便看了兩個櫃組,就發現不少老古董的“的確良”和“滌卡”的衣服,高高在上的掛在櫃組最顯眼的位置,再一看價格,也都是三十塊起步,一件衣服都撐徐樂晴做臨時工時大半個月的工資了。
這種光滑耐洗的滌綸布料,從六十年代末引入國內,一直紅火到了八十年代初、中期,一度都要憑票供應,可算得上是搶手貨。顧建國和徐樂晴結婚時做的衣服,就都是“的確良”的,徐樂晴穿回娘家的時候,可是羨慕死同村的姐妹了。
可是到了八十年代末期,隨著工藝發展,純棉和亞麻的衣服也都能做的有版有型了,像“的確良”這種一不透氣、二不吸汗,還膈應人的滌綸布料就被迅速淘汰了。顧建國他們廠里發勞保,都發純棉襯衫了,可是在百貨大樓這地方,“的確良”居然還被視為珍寶高高掛起,也不知哪一年的老陳貨了,估摸著還有的在這里吃灰。
又逛了兩個櫃組,顧芸曉驚訝的發現,“的確良”在這里還算得上時興貨了,這兩個櫃組居然還在賣五、六十年代那種深藍色的厚布工作服。而下一個櫃組,那種被叫做“老桐布”的灰藍色土布衣服的出現,更是令顧芸曉有一種參觀國內成衣歷史展覽館的感覺。這種衣服,她只見過自己的姥姥和大姨姥姥穿過,兩位老人今年都快八十歲了。
直到又轉過一個角,顧芸曉才終于結束了自己見證歷史的時刻,發現了時裝的存在。這一排的櫃組跟剛剛那幾個櫃組,絕對是兩個時代的存在,男女西裝、風衣牛仔、兒童裙褲、羊毛棉麻應有盡有,感情剛才那幾個櫃組都是專門開給懷舊人士的,要不就是以前囤貨太多,現在還在慢慢處理。
這下顧芸曉才感覺世界正常了,要是百貨大樓在九三年還靠“的確良”和“老桐布”撐台子,前世它哪有可能支撐到2006年,早該歇業大吉了。
“丫頭啊!你看看喜歡什麼,只管挑。”顧建國樂呵呵的發話,也不怪寶貝女兒眼楮都直了,這花花綠綠的衣服他也覺得好看呢。要買上檔次的衣服還是得來百貨大樓,水雲路那邊能有什麼好貨。
“就是,芸芸你只管選了,看上什麼咱就買什麼!”徐道,她本來是想帶女兒去水雲路買衣服的,那邊的花樣品種多,價格也便宜。不過來百貨大樓一看,她還是覺得這里的衣服更上檔次些,質量也更好些,價格雖然貴點,但是只要是給女兒買衣服,還有什麼舍不得的,他們現在又不缺錢了。
顧芸曉看著滿臉土豪氣息的老爸老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