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的小日子

26、第二十六章 記者真來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蘭瓜芽兒 本章︰26、第二十六章 記者真來了

    端正了人生態度的顧芸曉,開始積極的去面對她的小學生活。

    她前世的時候,可是很想要去做一名中學語文老師的,待遇穩定,每年有寒暑假,更重要的是她喜歡。當然這一切都隨著文理分科煙消雲滅,但是如今卻是很有可能。上午半天的小學生生活,一直帶著小盆友們玩兒,更是讓她有種提前去小學里頭做實習老師的感覺。

    不過,她不知祖上積了多少德,才換得一次重來的機會,重生的目標就定格在中學語文老師之上,似乎有點虧啊?要不,定成大學老師呢?

    午睡時顧芸曉�逵猩竦南氳劍 旖遣蛔躍醯牧 隹沙艿目謁  拐萌悶鶘淼男旒頤 戳爍穌牛 盟拇蟊斫憧戳誦 叭ャbr />
    反正是睡不著了,顧芸曉索性便爬了起來,坐到寫字桌前,拿出一本練習簿,開始寫下小學時期的規劃、目標。昨晚朦朧的想法,又經過上午的醞釀,已經理出一些頭緒來。

    “芸芸,你怎麼不睡啦?”徐家敏洗手回來,就瞧見小表妹又坐到書桌前,在練習簿上寫字。

    “今天開學第一天啦!要寫心得感想。”顧芸曉這麼說,倒也不算扯謊。

    “哦喲!你們城里頭老師事情真多!可要大姐陪你啊?”徐家敏漫不在意的說道,農村現在對教育還不大重視,徐家敏自己對學習也是全無好感,不是沒事情干,她連初中都不想讀的。

    “不用啦!我一會就寫完啦!”

    “那你好好寫啊!大姐去睡了~~~”徐家敏話音剛落,就傳出了輕輕的呼聲,今天七里橋同學會實在太給力了,一上午的光景總共賣出去一百八十六碗牛肉湯,再創新紀錄,她可是老累了。

    嶄新的練習簿上,工整的列出一行字︰交際、文筆、英語、書法。

    這是趙奶奶敲響警鐘之後,顧芸曉徹夜沉思,並對小學生活進行了半天實地考察之後,做出的小學時期目標安排,也是她的人生初步規劃。

    徹底的反省自身之後,顧芸曉並未放棄賺錢大計,但是她決定換一種參與方式。她自己主要負責出主意,提出賺錢的方向、思路、規劃,以及來自後世的各種新奇包裝和宣傳、營銷手法,至于具體的經營、執行,就交給以老媽為總負責的家人去執行。

    而她作為一名還不滿七周歲的學生娃,本身的年齡所限,就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在力所能及的給家人幫忙、減輕負擔的同時,她更重要的是好好利用重生的優勢,對自身進行系統而全面的培訓,讓她哪怕耗盡重生紅利之後,依然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立住腳。

    四點規劃中,最重要的就是鍛煉交際能力。或許是遺傳自她那木訥、寡言的老爸,顧芸曉從小話就少,人生的一系列灰色經歷,更是令她變得自卑、自閉,不願與人接觸。只要能不跟別人來往,她絕對不會主動去找別人,就那麼自己設了一個框,牢牢的鎖住自己。

    回來之後的這半個月,因為心情激蕩,她可是一反往常的活躍。她現在要做的,就是保持住這份活躍,除了多和親愛的家人們溝通親近,加深感情,在學校里面,她也打算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什麼演講比賽啊、文藝晚會啊,通通來者不拒,能參加就參加。雖然她在這方面真的很差勁,可是應付小學生水平的活動,還是能夠過得去吧?

    另外,她的心里年紀在這里,決定了她不可能像個普通小學生那樣,而上午的經歷更是堅定了她的想法。她就當自己是實習老師,提前來學校進行五年的體驗式實習,帶著小蘿卜頭們一起快樂的“做游戲”。

    這個想法看似簡單,一個三十歲的成年人,還能拿不住一群七、八歲的小蘿卜頭。但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成年人,都沒有管住一群小蘿卜頭的本事。

    有道是七、八、九歲狗都嫌,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萌芽的時候,也是最調皮搗蛋的時候。你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說他不懂事,他還啥都明白點。你以為他懂事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娃娃又能知道多少?你還指望他知道多少?

    能夠把班里的五十二個小蘿卜頭管的井井有條,顧芸曉將來無論是當老師,還是進機關單位,甚至是自己管理一家公司,都絕對是綽綽有余。

    而且,後世二十年,她的小學同學里可是有不少人混的出人頭地,眼下關系打好了,未來可都是人脈啊!

    至于剩下的三點,就要相對簡單一些。

    文學是顧芸曉預定的幾條未來發展道路之一,前世她雖然喜歡,卻一直沒有機會系統的去錘煉自己的文筆,只是三不五時的寫點日記、隨筆,自己圖個樂子。如今有了重來的機會,那麼她想為自己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將來不做文抄公,也能用筆為自己開拓一片天地。

    英語作為初中、高中的主課之一,在兩大決定人生的考試中都佔據了沉甸甸一百五十分,更是國際通行語言,將來想要出國神馬的都用得上,顧芸曉自然沒有道理不把它學好。而熟記、掌握單詞就是學好英語的基石所在,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里,小學時光應該是最閑的了,這個時候不記單詞,還等什麼時候?一天十個單詞,兩三年的功夫,她就能把常用的英文詞匯都給掌握了,再有中學的幾年時光去融會貫通,相信上大學之前,她就能夠拿下英語這門工具,不會像前世那樣,過個英語四級都磕磕巴巴的。

    至于書法,卻是顧芸曉給自己選定的才藝加分項。重活一回,咱們怎麼也得整點陶冶情操的,不能還像上輩子那樣啥都不會,干看著別人各種露臉出彩。可惜的是,顧芸曉天生五音不全,雖然喜歡哼兩句,但是音樂之路卻早已跟她無緣了。至于美術和舞蹈,她也沒那方面天賦。所以,顧芸曉最終還是選擇了書法這項老祖宗傳下來的藝術瑰寶,也算是自己為了華夏的文化傳承做一份貢獻。當然,如果有機會去學武術就更好了,強身健體還能防狼。

    顧芸曉沒有給自己圈更多的項目,能夠在小學幾年時光里把以上四項完成大半,她就不算白來一回。畢竟,事情都是想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她前世也有許多雄心壯志的想法,只是沒有一個堅持下來罷了。

    事實上,雖然人生重來了一次,有些事情想要堅持下去也很難,比如提前當實習老師的想法。想想上午一票小盆友在圖書室門口仰天大哭的那一刻,她的心里絕對是和那位教務處老師一樣崩潰的。那種情況下溜之大吉容易,出頭蘿卜可是難做啊!

    不過出頭蘿卜既然做了,卻也有足夠的好處,至少下午大掃除的時候,顧芸曉已經有足夠的威信去指派同學任務了。

    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白老師,下午匆匆露了一面,給二(二)班的蘿卜頭們排隊分座位之後,丟下一句班干部帶領大家大掃除之後,便又消失不見。

    沒有老師看著,小蘿卜頭們立刻又亂成一窩蜂,果皮與紙屑亂飛,掃帚與拖把大戰。而趁著老師不在,偷偷溜號的也不在少數,甚至連二(二)班的勞動委員,也追隨著白老師的腳步,消失不見。

    顧芸曉心里已經有了盤算,自然的在這個時候,拉上班長謝秋燕出來力挽狂瀾了。她直接將留下來的孩子分成了四組,一組專門搬桌子,將所有課桌清空書斗後,全部平移到教室一側。緊跟著二組跟上掃地、拖地,三組接著擦桌子,掃淨一組地方,就平移回一組桌子。而第四組就專門負責抹門、擦窗子。

    小蘿卜頭們此時都習慣了听顧芸曉的,四組相互配合之下,干得也是有模有樣。等神奇的白老師再度現身之時,二(二)班已經在二年級四個班里面最先打掃完畢,並且掃的最干淨。

    白老師滿意的點點頭,又跟班長謝秋燕等傳統好學生了解了情況,當即將不戰而逃的勞動委員給拿下,並讓表現出色的顧芸曉遞補成為班級四大委員之一。

    不知不覺間,顧芸曉就升官了,並且打入了以班長謝秋燕為首的班級傳統好生之中,還入了白老師的眼,對她的長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遠大計,也是大有裨益。

    而小娃娃們看她的眼光也不一樣了,本來謝秋燕、許倩她們雖然得了顧芸曉的幫助,卻還是拿她當助手看待,說白了顧芸曉還是個“普通同學”。如今有了勞動委員的身份和白老師的加持,她們言語中就有些和顧芸曉平起平坐的意思了。

    學習委員丁茜和傳統四大好生之一的王真真也特地過來和她說話了,還一副很要好的樣子,讓顧芸曉感嘆小學生果然不能小看,才這麼點大年紀,就如此有政治覺悟,讓她這個偽蘿莉倍感亞歷山大!

    放學的時候,四大好生居然特地等了顧芸曉一起走,而李圓圓、李雪梅等小跟班則是不遠不近的跟在後面,一步不敢爭先。

    顧芸曉甚至還借著新晉班委的東風,第一次和王真真的記者媽媽搭上了話。

    王真真的媽媽叫張敏華,是個將近四十歲的干練女性。她的事業心很重,所以三十出頭了,才要了孩子,這在八十年代,可是相當晚了。她的聲音很好听,帶著一股獨特的戲劇韻味,王真真那銀鈴般的聲音原來還是得了她媽媽的真傳。

    和這個年代大多數的家長一樣,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好的,張敏華就拉著顧芸曉可勁兒的夸︰“顧芸曉真能干啊!剛剛看你一個人把全班都指揮的團團轉,一會兒就把班里打掃干淨了。白老師選你當勞動委員,還真是知人善任。我家真真要是能像你一樣就好了。”

    “阿姨,您謬贊了!王真真才好呢,又聰明、又漂亮,多才多藝,還特有氣質!”顧芸曉的小嘴像是抹了蜜一樣甜,無論現在還是未來,王真真都是她想要交好的。

    “哎喲!這孩子可真會說話,我們家真真哪有這麼好?”誰都喜歡別人說自己的孩子好,尤其這好話還是從一個七歲孩子嘴里說出來的,張敏華听得是心花怒放。

    “王真真本來就優秀!”顧芸曉心道我說的可是真心話呀!您閨女以後可是在魔都的電視台做主持人的,我可是拍馬不及的。

    張敏華笑了幾聲,心里對顧芸曉這小姑娘更加高看一眼,听說顧芸曉的家就住在馬路對面的手拖廠家屬區,她便推著自行車,領著兩個小姑娘一起又走了一程。

    “你爸爸媽媽都是手拖廠的嗎?”閑談中,張敏華問道。

    “以前都是,現在只有爸爸是手拖廠的啦!”

    “哦?這是怎麼回事?”顧芸曉的話自然勾起了張敏華的興趣。

    這也沒什麼好瞞的,顧芸曉便回答道︰“廠里面適齡子弟越來越多,指標短缺,崗位緊張,我媽媽就自己出來開了家牛肉湯店。”

    “喲!你媽媽可真有頭腦,現在做個體戶可是老賺錢了!開牛肉湯店,也是個好想法!”

    “嗯!我媽媽是下崗工人再就業,成功開辦牛肉湯店,填補城北市場空白!”顧芸曉今天心情挺好,就半開玩笑的接話。

    可這句玩笑話一進張敏華的耳朵,就變得不一樣了。她事業心強,特別善于抓新聞熱點,一听顧芸曉的話,就自動過濾出數條重要信息——“下崗工人再就業”、“填補市場空白”。這里頭有故事,這家人不簡單,我要挖下去。

    她也不急著走了,而是帶著王真真去了七里香,說是要給顧芸曉家捧捧場。

    顧芸曉不疑有他,熱情的招呼︰“好呀!阿姨、王真真,你們跟我來!”

    于是,在顧芸曉完全沒有預料的情況下,記者真的上門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不曉得各位看官在回首過去時有木有這樣想過,我要是。。。那就。。。,然後就美滋滋的沉浸在自己的美好想象中,牛皮哄哄不可一世。(*/w\*)

    只是不知道真個回到過去,又能做到幾分。 (▔ ▔)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小城市的小日子》,方便以後閱讀小城市的小日子26、第二十六章 記者真來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小城市的小日子26、第二十六章 記者真來了並對小城市的小日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