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應當給小姐報信
四九道︰“無論如何,明晚深夜,也要趕回來。”
梁秋圃認為對的,牽了一匹馬來,四九騎了就走。果然大半夜就到祝家村了。四九在村子草亭里打了一個瞌睡,等到天色大亮,方才去祝家報信。四九已是門路很熟,遇見看門的略微一說。在看門的那方一听見報告,知道這是急事,把馬牽過去拴了,便帶四九來到會心樓下。正要叫喊,只見銀心摘了一捧花,正要進屋,一眼看到四九,便道︰“四九哥,來得好早啊!”
四九道︰“昨晚跑了一晚,自然不晏。”
銀心道︰“梁相公的病,好些了嗎?”
四九垂淚道︰“死了!我就為這事來報信了。”
銀心听了這話,手上的花,完全落在地上,問道︰“死了?哎喲!”
四九就把梁山伯臨危的言語說了一遍。
銀心也垂淚道︰“那天吐血回家,我就知道不好。昨晚三更以後,小姐忽然驚醒,我也被驚醒,還以為今天或有信來,梁相公病—定好了,原來是永別了。”
四九走進兩步道︰“現在應當給小姐報信。”
銀心道︰“慢來,等我把小姐引到樓上,你再去報信。不然,小姐性子急一點,你說句不好,她哭倒在地,讓員外安人知道了,又說我們不是。”
四九就站在樓下,銀心擦干眼淚就往里走,到了房里,祝英台要往外走,看見銀心空著兩手回來,問道︰“花呢?”
銀心道︰“你到樓上,有話稟報。”
祝英台沉吟著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銀心道︰“你到樓上去,就知道了。”說畢,她就先走。
祝英台心想鬼鬼祟祟,到底有什麼事,也跟著上樓來。銀心見祝英台神色還自然,便道︰“關于梁相公的消息。”
祝英台手扶桌子沿,問道︰“病好了些嗎?”
銀心道︰“現在四九在樓下,叫來一問,便知端的!”
祝英台把手輕輕的拍著桌子沿,皺了眉道︰“叫他快來呀。”
銀心于是大聲叫四九,便見四九匆匆上樓,見祝英台施上—禮,接著跪下磕頭。
祝英台道︰“梁相公病可好點?”
四九道︰“祝二相公,你莫性急,梁相公……昨天下午過世去了。”
祝英台兩手扶住桌沿,立刻臉上變得灰白,問道︰“他死了?”
四九道︰“是的,昨日下午死的。”
祝英台身子向後一坐,落在圓墩上,兩眼的淚珠,如暴雨—般往下落,哽咽道︰“我道……早是不可救藥了。”
四九站起來,也陪著落淚︰祝英台坐著哽咽,只見淚珠直滾,一句話也不說。銀心也是垂淚,走到桌子邊道︰“小姐莫哭,听四九還有什麼話說。”
祝英台把袖子擦干眼淚,便道︰“是的,梁相公臨危的時候、還有什麼話?”
四九道︰“臨危的時候,我站在床邊。梁相公死之後,我趕快來報信。現在我家從他叮囑,還沒有收殮,靜等小姐前去,為最後一面。”
祝英台突然站起來道︰“我去我去,叫他們預備車子。”
銀心道︰“去雖去,也得稟明員外。”
祝英台道︰“員外不許,又奈他何?”
銀心道︰“所以你說你去你去,也無人敢預備車。也無人預備……”
祝英台道︰“不用說,他全都明白。現在同去見員外,他願意我去,那是很好;他若不要我去,我情願一死,也對得住梁兄。”
銀心道︰“這事雖不用那樣辦,但話硬要那樣說。”
祝英台道︰“好!我們同去。四九,你在這兒樓下等一等。”
于是他二人一路來至上房,只見二老剛剛漱洗完畢,滕氏見祝英台滿臉是淚痕。便道︰“大清早起來,我兒為什麼有不悅之色?”
祝英台站在窗戶邊,因道︰“梁山伯家來人報信,梁山伯昨天死了。”
祝公遠坐著對門椅子上,手一拍腿道︰“哦!他死了。”
祝英台道︰“我與他三年同硯,如同骨肉,他這一死,我要前去吊祭一番,特意來告知父母。”
滕氏和祝公遠並排坐著,便道︰“什麼?兒要前去吊祭一番。”
祝英台道︰“正是!”
祝公遠道︰“我兒胡鬧。我兒是閨門千金小姐,為太守未過門的媳婦,根本就不宜亂出房門。何況梁家青年喪亡,正是不幸的家庭,兒去不得。”
祝英台道︰“我同硯情深,他家不幸,正是我的不幸,我非去不可!”
祝公遠道︰“你不怕馬家怪罪于我。”
祝英台見窗戶上有一把利剪,順勢就拿在右手,作個要扎的樣子道︰“讓我前去,那還罷了,若不讓前去,剪子在手,就當父母之面,一扎完事。”
滕氏急搖手道︰“快放下剪刀,你要去,讓你前去就是了。何必提刀動剪。”
祝英台道︰“爹還沒有答應。”
祝公遠道︰“好!讓你前去。但有三件大事,兒當依從。”
祝英台道︰“這也有三件大事。”
祝公遠道︰“有。一不許你在家披麻戴孝。二須多帶人去。三是早去早回。”
祝英台道︰“這樣三件事,兒件件依從。兒要帶銀心跟我去。至于你派誰跟我去,那都隨便。”
滕氏道︰“好吧。你回房去換衣服。銀心,你跟小姐去,一路之上,你須仔細一點。”銀心答應是。
祝英台這才放下剪刀,回房而去。四九等在會心樓下面,已得了消息,祝英台已得了爹媽許可,準她前去,于是听祝府招待,在祝家吃過早飯。這時,收拾的人也收拾停當。祝英台換了藍綢衣服,未滾花邊。頭上未系紅綠絲線,臉上未撲脂粉,自到大門外來上車。銀心在後緊緊跟著,手上隨帶了一個包袱。另外兩個人,一個是趕車的,一個是王順。王順也牽著馬,騎了馬走,好減輕車子上的重量。祝英台銀心上了牛車,四九牽過馬,說聲勞駕,上馬先行。王順和牛車緊緊隨著。一路之上,少有耽擱,在初更的時候,已經到了梁家門首。祝英台打開包袱,換了白綾衣裙,頭上圓髻,也壓了一仔麻。車子停住,銀心先下車。再來接姑娘。祝英台一身縞素,緩緩下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