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妹唯有隨兄出走
正好二老又都過來,床面前放了兩把方幾子,讓二老坐下。山伯半坐半躺在絲棉被上,自己嘆了口氣道︰“這一件事,一不能怪英台,二不能怪兒子,只怪勢力壓人而已。”因詳詳細細把祝家的婚事告訴一遍。因道︰“我果真有個長短,爹媽空撫養了兒子一場,一點孝道未盡,罪該萬死,只好力圖來生,再行報答吧。”
梁秋圃道︰“原來如此,兒放寬心吧。只要兒病好了,再行尋訪就是。”
高氏道︰“是呀!娘替兒細心尋訪得了。兒正在青春,千萬不要說有個長短的話。”
梁山伯也怕引起二老的悲哀,就連聲說是。可是他的病癥,自這日起,越見沉重。雖然請了郎中來瞧,那湯藥如石沉大海。吃下去,一點不生效力。到了第五天,梁秋圃看山伯的病,是日見沉重,就到床前問道︰“祝家的馬,應該送還人家了。我想叫四九再跑一趟,兒還有什麼言語,要告知英台。”
他睡在床上,要睡沒睡,听了父親的話,雙眼睜開,臉上有了笑容。因道︰“兒正想到此事,爹爹的話,正合我意。我得起來,寫一封信給她。”
梁秋圃愁了眉道︰“兒病體沉重,不寫也罷。有什麼話告訴四九,叫他轉達好了。”
梁山伯兩手在後撐著絲棉被,已經掙扎了起來。因道︰“不要緊,這信是要寫的。”
四九正走進屋子里,見相公自己要寫信,老相公發愣,看樣子也攔不住,只得移一張炕幾,先放在被上,且當了桌子。隨著紙筆墨硯,一齊擺好在幾上。梁山伯伏在幾上,在一張尺來寬的紙上,提筆就寫道︰
兄山伯奉揖致書英台如妹,會心樓一晤,快慰生平。三年硯榻深交,未知妹為巾幗丈夫,兄實笨伯也。及開懷爽論,始知人各一天,堂上不諒,已受聘馬氏,南轅北轍,未容強合,人生慘遇,無過如斯。妹雖清言娓娓,顧已涕泣沾襟。兄亦俯首難言,悲痛咳血。病由突起,兄遂未敢妄留,吾人境遇,何其哀也。回家一臥四夕,終日夢寤,雖醫藥時施,如石投水,以兄私意秘籌之,恐難久世矣!聞妹處有入世奇方,問病良藥,故命四九前來,把函請命,如能拆函指示,自有秘劑,則九死之人,豁然立愈,是畢生之願,敢不拜嘉。十時之珍,無此盛意。下風逖听,垂意萬千。山伯拜手。
梁山伯將這封信,自己從頭至尾念了一遍,因道︰“信是寫起來了,通與未通,我自己也不曉得,但是我也不能再寫了。”向梁秋圃討了一張硬紙,把信卷了{注︰那時沒有信封,所以信如書卷起來}。
四九料著不用筆墨了,將文具東西收拾放好。
梁秋圃道︰“這信可以隨便交嗎?我剛才在床面前看過了,這信若讓老員外祝公遠知道了,怕是又有許多是非。”
四九道︰“那不要緊,我會秘密交與祝小姐。”
梁秋圃見一听說寫信給祝英台,梁山伯就爬起來了,料得兩人之間,有那種說不出深情密意,站在床頭邊,點著頭道︰“好吧,就依四九的話。你要是真帶得處世奇方回來,我們家里永遠不會忘記你。”
這時,高氏也進來了,見兒子已能寫信,也站在旁邊,只管含笑點頭。
梁山伯將信交給四九,四九還怕遺落,放在衣服靠里,將衣眼緊好。
梁秋圃牽了四九衣袖道︰“你也騎了馬去。把信交給祝英台。她看完了信,一定也有信交給你,你依然放在里面,或者明日上午,你就可以回來了。”
四九道︰“你放心吧。我一定帶好方子回來呢。”
梁秋圃送四九到門外,又叮囑了幾句話。四九牽了兩匹馬,又騎了一匹馬,就往祝家村直奔。到了門口,已認識那個看門的了,對看門的道︰“那天梁山伯相公回家,頗蒙這里銀心姐好意,昔了兩匹馬騎,現在馬送還府上了。”
他說話時,三匹馬正在大門外嚙路邊的青草。
看門的對馬望望,因道︰“想必你還有話,對我們小姐說吧?”四九站著沒有作聲。
老者道︰“老員外在家,你來了,若是讓他知道了,又有許多麻煩,現在不通知他。我逕直稟明小姐,一會兒銀心姐出來,你同銀心姐一路進去。你的馬交給我吧,喂得飽飽的,等你出來,將馬交給你,你看好不好?”
四九听說,連忙奉揖,因道︰“多謝多謝,老人家真好。”
老者告訴四九等一等,自己獨自到上房後院去稟報。一會兒銀心在前,老者在後。銀心老遠就招手道︰“四九哥,你來啦。梁大相公病怎麼樣?”
四九道︰“梁大相公病倒啦,今朝似乎好些。”
銀心道︰“小姐在會心樓等你回話。”
四九和老者告別,自向會心樓來,銀心在前引路,到了樓上,祝英台扶案而起,來不及問別的話,劈頭就道︰“梁相公的病,好些了嗎?”
四九上前行禮,回道︰“回家就睡倒了。老相公請了郎中瞧,天天吃藥,不但沒好,反而加重。今天老相公吩咐送馬回府上,問梁相公有口信帶給小姐沒有,梁相公一听此話,精神就來了,立刻答應有有,爬了起來,坐在床上,就寫了這封信。”
祝英台道︰“哦!寫了一封信。”
四九解開衣服,雙手取出那封信呈上。祝英台見信上,果是梁山伯的字樣,于是拆開信卷,取出信來,從頭至尾一瞧,一句話沒說,兩眼的眼淚,像檐下溜水似的望下滾,四九站在面前沒有敢作聲。銀心也是靠了書架站定。
祝英台抬頭一看,這才知道人站在面前。就對銀心道︰“你帶四九去樓下用飯,飯後,我回頭會叫四九前來取信。”
銀心听說,就帶四九下樓去了。祝英〞tai du〞自在樓上,又將來信看了一遍,只望空嘆了口氣。取出紙筆,伏案就回復起來。
小妹祝英台斂衽奉復山伯如兄︰讀來信,淚隨句下。窺君之意,妹唯有隨兄出走,如其果成,妹何妨為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