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宣德殿沒有想象中的熱鬧非凡,反而是有點冷清。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它沒有那種皇家宴會那樣的人來人往以及相應的宴席,大殿之中也沒有跳舞演奏的宮女,有的只是比尋常更加森嚴的巡邏,以及本該待在宣德殿里邊听後差遣的太監們現在一個個的都站在了門外。在旁觀者看來,這里不是舉行宴會的地方,而是秘密會談的“小黑屋子”。當然了,這是皇宮,只要嚴密就行,至于“外人”,那是不可能存在滴。
如此的場景也讓來到殿前的趙國的兩位使者大吃了一驚,扭著頭、僵著脖子,以及張大的口都說明了他們此刻的心情。話說,這兩位仁兄在禮部尚書郭禮的一頓狂拍之下,接受了這種安排,在來的路上還想著︰宴會,應該不錯吧,在趙國也只有開大型慶典的時候享受過這種待遇,現在可以真正的身處其中了,一邊吃著一邊與楚帝商談要事,也不枉此行了。御賜的宴席,而且還是皇帝在場,任誰都會覺得屁股上扎了根刺,坐都坐不住,更別說看著眼前一堆好吃的卻不能多吃,讓人難受說不出來,但是這在當時的官員的眼里是夢寐以求的事。對于廣大的官品低一些或者出身稍低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榮耀,甚至可以說是光宗耀祖的榮光。要知道,皇帝平常都是日理萬機的,即使有空他也不見得會搭理為自己打工的打工仔,因此但凡能在朝廷中這麼多家世背景極好以及能力極高的人之中脫穎而出,吃上一頓皇上御賜的飯,那是一輩子的榮耀,將來自己老了的時候,可以對著滿堂的兒孫吹噓當年我怎麼怎樣,皇上賞了一頓飯,這是當時的其他人所不能做到的等等。
看著這兩個人,郭禮險些一口氣沒喘上來,急忙用手摸了摸胸口,對著那兩位仁兄說道︰“陛下說此次只是商談國事,待結束之後自然以禮節款待兩位使者。兩位使者直就請吧,陛下還在殿里等著我們呢。”
“哈哈,郭大人說的極是,先前我等只是以為走錯地方了。陛下以禮以節治國令我等深服不已。郭大人請。”正使馬上發覺到了自己的失態,用笑化解了尷尬,接著就轉移了話題。
這邊郭禮一听“走錯地方了”,在心里罵道︰我堂堂的禮部尚書,這種重要的地方會走錯?要不是看在你兩個是外國人的份上,按照老子我平常的脾氣,早就一巴掌拍過去了,還讓你們在這瞎䱇瑟。但是想歸想,說歸說,在這些人的眼里完全是兩碼事,于是郭禮笑著向趙使謙讓了幾個來回,也就是兩三下吧。畢竟這是楚國,沒有理由讓一個東道國的二品的國家干部給自己當領路人之後,而自己卻心安理得,另外就是自己是外人,不能令不丁的闖進大殿對著人家的皇帝說“陛下我到了,咱們開始吧”,最起碼要懂點規矩。
所以說這只是讀書人之間的廢話,最後還是郭禮在前邊帶路。
到了宣德殿門外,郭禮向站在門口處的太監說了一聲。太監轉身開門走了進去向楚帝稟報,不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一會兒,人又從里邊出來了,不過這次出來卻沒有把門關上,而是殿門出做了一個請的動作,示意三個人可以進去了。
郭禮等三個人走進了大殿,身後的門也慢慢的關上,那個太監也沒有跟上來,這次郭禮真就成了以為領路的了。
宣德殿也談不上有很多房間,但是若不熟路肯定在一時之間也找不到開會的地點,因為但凡能夠稱為殿的大房子,都是具有很大空間的。
“臣,郭禮參見陛下”,在走了一段長路之後,來到了會議室,郭禮首先向坐在首位的楚帝行了一禮,接著說道︰“陛下,趙國的兩位使者也已到了。”
這時該輪到趙國的兩位使臣上前行禮說話了,由于客套的話先前已經說過了,而且這次又是談正事,簡單的奉承了兩句後,楚帝就讓他們三人就位了。
這一坐不要緊,讓他們可著實意外,在座的楚國官員,不僅有文臣還有武將,總共加起來共十來個人。就在他們感嘆人多的時候,坐在上座的楚帝開端口說道︰“貴國皇帝的信,朕已經看過了,貴國是在晉國將注意力放在東邊的時候,想約同我楚國一同出兵沭國。此事還有待商議,畢竟隨州軍近來士氣旺盛,對沭國的掌控一直沒有放松過。即使是在冬季也不可大意。”
話題一經皇帝打開,這就止不住了。因為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皇帝叫他們來是听意見的,你若是不說或者不表態,就是不給皇帝面子,也錯失了良機,一個極有可能會在此次會議之後連升好幾級的機會。
當然,在統治者看來,這次叫這麼多人來站場,不僅是為了討論,也是為了向趙國的使者展示一下自己的民主以及這一次的結盟是多麼的來之不易,畢竟上一次你趙國可是撈了一個大便宜,盡管我在早朝上說了一大堆兩國親如兄弟的話,可是這話我說還可以,但是我手底下的這些人就有不同意的。
討論來討論去,三句話不離“牆頭草”的意思,也就是說,盟友我們是一定要結的,但是出兵的事我們還需再考慮,因為我們還想趁火打上一劫,而且至少我們向你趙國保證,這個盟友關系很可靠,不會突然因風向而突然變相,矛頭是對不準你們的。
听了一頓廢話,兩位趙使都快坐不住了︰你們辯論就辯論,說這麼一大圈子的廢話干嘛,哎呦,娘的,這是誰的嘴沒封住,唾沫星子見到我臉上了。
………………………………..
到飯點的時間了,坐在上邊自始至終只發表過開場白的楚帝終于站起來說話了,揮手止住了下邊還在爭吵不休的大臣,威嚴的說道︰“楚國與趙國互為兄弟,哪有兄弟有事而不去幫忙的,再說沭國之人出爾反而,小人之國應當人人討之。我楚國定當會出兵助兄弟之國一臂之力。”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