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在當天的晚上,京城之中大小所有的官員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听到這個消息的途徑是非常有限的,這就是黨派的力量了。有的人專門盯著趙國使者住的驛館,看到有陌生人進去,就向驛站的服務人員詢問;有的則是依靠著上級的信任,從下午參與開會的人的口中听說了這個消息;有的人更加的“硬氣”,竟然與趙國的使者相交甚好,而且還是趙國使者派人告訴他的。總之,這等關鍵時候,不顯示一下自己的能力,那麼在明天早朝或者再次開會的時候,就沒有底氣,沒有說話權。
盡管今天下午皇帝召開了一次國家高級干部會議,但是他在會上什麼也沒有表態。在當場的與會官員看來,皇上只是想從他們的口中得到並確定些什麼,雖說決定性的內容一點也沒有,但是各方人馬也相互的印證了一些事情。具體明天接見趙國使者時要怎麼著,每個人都在琢磨,苦思冥想,甚至在覺得自己腦袋不夠好使的時候,半夜三更的派人去砸門,把自己的下屬從床上叫起來,幾個人一塊想。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還頂得上一個絕頂的高手呢,更別說是混到中央來上班的人。
驃騎將軍韓建德就是這樣做的,由于他是個武將,平常也不像那一幫子問人一樣顯得沒事干,時不時的拉根繩絆個人,挖個坑打個埋伏。可是這卻是一個機會,一個重振楚國軍隊的機會。上次的北伐由于他人在南方,一時抽不開身,就由車騎將軍屈英走了一趟,不料想事情竟會發展到了皇上自己下罪己詔的地步,這可是一個重重的耳光。若如此下去,他及他的手下認為他們這些將領都會在文官面前抬不起頭來,更別說以後會有多少只小鞋等著自己來穿呢。
于是乎,韓建德在會議結束之後,悄悄的到左僕射、兵部尚書、中書令等手握實權的人家走了一趟。說是悄悄的,其實看到的人心里都明白,任你在多少胡同里轉悠以及你要轉多長時間,這片地就這一位或者兩位大人的家在這。經過一番“暢談”,自己覺得差不多的韓建德回到了自己家中,茶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就急忙的叫自己的僕人將誰誰誰找來,商議一下明天怎樣勸說皇上在趙國出兵沭國的時候,楚國也出兵,並找準時機搶他一塊肉嘗嘗。
好了,這武將們開會,那搞陰謀詭計的文人們更不能閑著了。在驃騎將軍韓建德還在當場的時候,有些人就躲在屏風後邊或者是在隔壁的屋子听著韓將軍與大人的談話,揣摩著這兩個人的意思,而在韓將軍走後,這些人再從陰影里走出來。那另一些人就是自己的上司看的起自己,在自己的長官看到都是“自己人”之後,派人上門找的。
在以左為尊的楚國,文官之中當屬尚書左僕射最牛了,因此在今晚各方召開的這個集團會議中,屈亮的家是最熱鬧的,有些武將們還得替皇上看著家抽不開身,而驛站之中也就是從趙國帶來的那麼些人,頂多就是再派個人問一問比較熟的幾位“朋友”的意見。雖說屈亮家熱鬧,但也不能太招搖。于是十來個人擠在一間比僕射大人的書房還安靜的房間里,或低聲接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耳的小聲交流著,或者沉思一會兒之後大發一通議論。
有的人認為應該跟隨陛下罪己詔的腳步走,其理由是國家新敗,不光是士兵就是百姓也會有些沮喪,再者就是冬天到來了,天氣寒冷,糧草的轉運困難,士兵們也都不想動,更別說此次“打劫”不成的結果了,恐怕皇上不僅要再發一份罪己詔,而且還要殺個人了。總之意見就是,最多是與趙國結盟而不出兵,次之就是盟友都不用要了。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其中就有民政尚書周御。
有同意的就有反對的,另一些人的看法就是,這一次趙國攻打沭國是一次良機,反正是趙國人自己提出的,那就由他們自己做主力。我們楚國則只需同意出兵,至于什麼時候出兵,那就要看時機,反正是與趙國結盟了,打晉國還是打沭國都行,這一次只要我們出兵,雖說不能大勝,但也能夠小勝一場。這樣一來可提高我們的士氣。更重要的是這一放的代表人物中書令周毅更是大膽的猜測明天皇上在極大的可能下會采用這種辦法。
由于是在自己家里開會,這屈亮竟然也擺起了屬于自己的架勢。為什麼說是這架勢是自己的呢?因為他不是最高的決策人,盡管在這個會議現場是,可是保不齊有哪個人在自己的背後踹一腳,那官位丟了沒什麼,到時候連自己的老婆孩子一塊沒了,那可就是倒了大霉了。因此,他沒有楚帝那麼氣派,只是像一顆牆頭草一樣,不出兵一派的風吹得大,那就順著風一起說一下自己的意見;要是反方的風吹得自己頂不住了,就借著風勢慢慢的歪道,別折了自己的老腰。
就在楚國人悄沒聲息而又聲勢浩大的時候,荊江城中的一家驛站也是燈火明亮。在驛站中值班的驛卒由于晚上沒什麼事,也不怕什麼寒冷了,無聊的站在驛館的院子里看著趙國使者在窗戶上的人影,一邊看一邊掰著自己的手指頭,一下一下的數著。剛開始數的是人數,後來又有一個人過來湊熱鬧,于是兩個人就一起數。由于時間太漫長,干脆他們就一起打賭,那個什麼人這一次站起身來,要來來回回走多少步,我敢說是一百步,你賭不賭?誰輸誰今晚暖被窩。幸虧屋子里的人太忙沒有听見,不然這兩位老兄兩人都得輸,而且還得抬著這人到醫館里找醫生。
正如驛卒看到的那樣,趙國的使者很著急。因為這兩個人都對勸說楚帝出兵沒有底,但至少好在他們有能夠勸說楚帝與之結盟的信心。而前去向楚國高級官員打探消息,除了得到楚帝基本確認了自己的國家要攻打沭國的信息外,什麼也沒有得到。這為中書侍郎在心里罵道︰這些人都是狼心狗肺啊,平時自己拿了多少的金銀過去,每次把東西交給他們,他們都說好說好說,屁的,一到關鍵時候,連屁都不放一個,也不怕把自己憋出病來。
當然了,趙國的使者也是發個牢騷而已,能夠在自己的國家當上中書侍郎,這些事自己不僅見過而且也做過。只不過,這次真的是急了,這麼重要的國事,一旦拿捏不準,說得再花里胡哨的也是一旦休矣。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