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幾百年前,有一位士人登上幽州台懷思古人,郁悶之下做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登高必有情懷,若只是玩那也是由情致的。阮籍也許不是想登高,只是想找個無人的地方大哭一場。而他作為一個當時知名人物也是能夠在政治上做出一點貢獻的。結果,他想學伯夷與叔齊而沒學成,徒惹後人恥笑而已。縱觀秦朝末年以及三國時代,沒有誰能夠說自己是最牛的,就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張良也不會這麼張狂,諸葛亮也不過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話休絮煩你,轉回到我們的主人公身上。卻說三人推杯換盞,不時談笑,說道興奮之處,站起來手舞足蹈一番。周先生在三人中大約是文人書生的緣故,酒量相較其他兩人低一些,不知不覺間醉倒在地,背靠著樹干睡著了,一邊睡還一邊喊著︰“來來來,再讓我們連干三杯。”姬禮與朱政听到後相對一笑,繼而兩人又同時搖了搖頭,朝向外邊走去。
秋風漸起,吹動了遠處的雲彩,吹動了秋草,吹起了身上的衣服,斜陽仍舊揮灑著它的光輝,照亮著遠處的山川與滿山的菊花。看到如此美妙的景色,兩人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默默地想著什麼東西。身後的周肅突然說了一句夢話,這猶如一顆石頭掉進了一片平靜的湖水之中,激起了千層浪。姬禮從冥想的狀態回到了現實之中,他扭轉頭對著朱政說道︰“天下紛紛擾擾近一百年了,百姓不堪其苦,有志之士不忘其責,先生也是有大抱負的人,在將來,我當與先生一起馳騁疆場建功立業,一統這大好河山,名流千古。”
“臣願竭股肱之力,繼之以死,以報殿下知遇之恩。”
多年之後,站在登基大殿之上的姬禮,在郭璞的陪伴下,遠望著皇宮西邊這座山,感慨萬千,痛心于當年的朋友怎會到這種地步。在當時,悲傷的不止姬禮一人,只是他沒有注意到身邊的郭璞臉上那更加痛苦的表情。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因為在這次登高望遠的過程中,在同樣的斜陽之下,一樣的晉國山川中,兩人看到了不同的景象,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
在當時,姬禮認為太子對自己的打壓是正常不過的事,因為自己的作為是太子趕到了威脅,換作是他也會這麼做的,但他終究是太子的弟弟,他的這一生就是要為他哥哥的基業鞠躬盡瘁的,不管將來會遇到什麼情況,他都會為晉國甘心而死。而讓他想不到的是站在他身邊的朱政卻有著另一個想法,盡管兩個人的抱負是一樣的——一統天下,但是對于在這個過程中,目標的實現每個人看法不一樣。
&nb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sp; 當朱政在此之後走出沂王府踏入東宮之時也沒有想到事情會變化到如此地步,而在那一個歌舞歡笑的夜晚,朱政將匕首捅進皇帝胸口並割下腦袋的時候,當守衛皇上的士兵要將他剁為肉泥之時,他心里想的就是當年姬禮與他站在西山之上對他說出心中感慨的那一幕。
朱政與郭璞認為,姬禮的想法是不成熟的,是不可執行的,沒有掌握國家的最高權力,想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那只能是“紙上談兵”、畫餅充饑而已。因此,朱政望著遠處的斜陽下山河,心里想著︰殿下是一定要登基的,我定要協同父親,一起幫助殿下登上皇位,在此之後,就是我父子與殿下一統實現抱負之時。父親,不知道你現在是如何想的,恩,想必你現在已經將殿下怎樣走這條路給想好了吧。
在听到姬禮對他露出自己的感情之後,朱政馬上就做出了反應。兩人在斜陽之下大笑起來,其聲勢驚動山下的人,有一部分向這邊望了過來。這也同樣驚醒了熟睡的周肅,睜開朦朧的睡眼,就看見姬禮與朱政在前邊。于是,他伸了伸懶腰,翻轉身子站了起來,拿起酒壺搖了搖,酒壺發出嘩啦嘩啦的聲,用另一只手拿起了三個杯子,朝著兩個人走過去。
“抱歉,實在是抱歉的很,在兩位面前獻丑了,我竟然睡著了。”
听到動靜的兩個人轉身向後望去,朱政笑著說道︰“周先生說笑了。”
周肅走到近前,看著山川,說道︰“美哉,我山河!”將手中的的杯子倒滿酒,依次遞給了姬禮與朱政,三人踫杯之後一飲而盡。周肅又給三個杯子中填滿酒,再次舉杯的時候,朱政對著周肅說道︰“周先生此言之中有些不實之處啊。”
“奧?還請朱統領指教。”
端著酒杯的朱政轉身望向極遠之處,悠悠的說道︰“在我看來,這山川是破碎而不堪的,一副不完整的畫又美在何處啊。”
姬禮听到此言之後看向了朱政,隨著他的目光一起向前看去,“是啊,山川支離破碎。”
空余周肅一人尷尬大笑,“王爺與朱統領此言差矣,這山嶺河川千百年來一直沒有變過,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部分,殿下,朱統領,將來之事不可預料,我等三人定當立馬在那座山頭,一觀山河之美妙。”周肅一邊說著一邊指向遠處的高山。
“好,不負平生,立馬山河。”
姬禮舉起酒杯遙祝遠處的山頭,仰起頭來一飲而盡。
看了一會兒景色,姬禮朝著其他地方走去。
不料想,這一走動遇到了一個人,惹出了一場風波,此後的一生時間里想起這個人都令他感嘆不已。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