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話說翠花長公主下定決心,要往五台山走一遭。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一路上,指不定能見著幾個適齡的合適人家。翠花長公主人不傻,以自家三弟那德行,貿然提出公主改嫁,指定不能同意。不如先去溜達一圈,找到了合適的人,再尋親爹要了改嫁的旨意,料想老三他不能不答應。至于老爹會不會答應,那更不是事兒。如今在孝陵里躺著的孝獻皇後還一女二嫁呢,他有什麼理應不答應閨女再給他尋個女婿的。
只不過,出門前,至少要太皇太後答應才是。要是老太太攔著出京,縱然在公主府住著也能找女婿,這女婿能不能上玉牒,可是沒保證呢。
太皇太後也明白長公主的心思。要按她疼愛孫女的心,不用孫女出京尋父,直接祖母做主,在京中給她尋個人家即可。只是,當年慈寧宮下嫁攝政王,名聲不是太好。她多少年不肯提二嫁之事。更不會主動出面招攬長公主二嫁事宜。再者,太皇太後就順治這麼一個兒子,心里也十分想念。若孫女兒能去看看,回來跟自己說一說,多少能撫慰思念之情。因此,便順著長公主的意思,跟康熙提了翠花想去五台山一事。
康熙並未注意太皇太後話里,長公主想要再嫁的意思,反倒是去五台山引起興趣。康熙自幼長在皇宮,常年宮門外都少出,如今正是二十五六歲年紀,對出門逛逛很有興趣,也有精力。一听這話,便笑道︰“說起來,自十二年陪著奶奶去溫泉修養,也有四五年不曾出去走走了。姐姐提出這事兒恰是時候,不若我們姐弟一起陪您去五台山禮佛?”
太皇太後听了,十分高興,當即就要答應。只是一想,猶豫道︰“若是平常去也就去了。如今不是說跟三藩打的正忙呢。我一個老婆子沒什麼事兒,皇帝你哪兒有什麼空啊。還是先讓你姐姐去探探路吧。”
康熙一想,也是。不過一個公主去五台山禮佛,怎麼听著都不對勁兒。人家漢人家里,哪有女孩子離家那麼遠去上香的。因此,康熙說道︰“姐姐想拜佛上香,在慈寧宮大佛堂就挺合適。不行也去城外潭柘寺。五台山那麼遠,她一個女孩兒家,朕不放心呢。”
太皇太後笑道︰“那有什麼不放心的。當年她不也是一人扶著額駙的靈柩回的盛京。她不是十幾歲的人了。一國長公主,跟著你們兄弟一般經歷了動蕩年代。若是她都能出事,咱們家的閨女呀,往後就別往關外嫁了。免得還沒到婆家,先叫風沙給嗆著。”
說得康熙與太皇太後一起笑了,康熙道︰“既是奶奶同意,朕這邊沒什麼。”叫來三毛子,吩咐他叫來領侍衛內大臣阿蜜達,叫他從侍衛中挑選精壯強干的二十人,隨時等候出遠門,目的地山西。阿蜜達領命下去,出了慈寧門就在心里嘀咕,這是要鬧哪門子呀?剛出去一隊跟著往山西走了,怎麼又要出去一隊?只是這事兒只敢在心里想想,到了外頭,還是該干啥干啥。順便在八旗中開始挑選新的青壯年,充實宮內外宿衛。
翠花長公主得了太皇太後準信兒,知道過兩日便可出發前往五台山,高興地起身謝太皇太後,行完禮,摟著太皇太後胳膊道︰“還是老祖宗最疼我。”
太皇太後摸著翠花的臉,道︰“你們這一輩兒,哀家只得你一個孫女兒,不疼你疼誰。”
翠花樂呵呵道,“那是,誰叫我是皇奶奶的小棉襖呢。”祖孫兩人,“我一個人去到底少了些。能不能找個人隨行呢?”
太皇太後笑道︰“你想叫誰隨行,只管叫就是。宮外那些宗室格格們,叫他們爹娘當漢人閨女養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可憐見的。你喜歡誰,只管叫上誰就是。一路也有人陪著解悶兒。”
翠花公主冷笑,“那些個嘴里三從四德,就差裹腳扭腰的小丫頭們,我可不想還沒出門呢,就叫一堆小丫頭片子給教著笑不露齒來著。當年我跟額駙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時候,那個試婚格格就是,非要我一小口一小口。後來額駙沒了,趁著年輕,我就把她給打發了。何苦來,自個兒折磨自個不是。”說著說著,想起原先額駙還在的時候,瓜爾佳氏因鰲拜受打壓,日子雖苦,卻夫妻相得。哪像如今整日孤苦清寒,跟安嬪那個啟祥宮似的,不由得眼眶就紅了。
太皇太後听她這麼說,急忙哄道︰“這有什麼。你看誰喜歡,合你胃口,只管叫上就是。那麼多宗室家,就挑不出你喜歡的。實在不行,不還有那些大臣麼。”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翠花長公主想了想,“我喜歡誰就能叫誰?”
太皇太後道︰“那是自然。”翠花喜道,“若是她家人不許呢?”
太皇太後笑了,“哪里還有不許的?若是听說陪我們長公主,還不高興得趕緊把人給送來。”
翠花長公主道︰“若是她不是宗室格格,是咱們家媳婦呢?”
太皇太後笑了,“你想叫誰去只說就是。”
翠花這才笑說︰“也沒誰,就是瞧安嬪挺順眼的。”
太皇太後太後一听,擺手道︰“皇帝在宮中,哪有宮妃隨意出宮的道理。換個人吧,宗室里的媳婦也成。”
翠花長公主想了想,拉了太皇太後的手,問︰“為什麼宮妃就不成啊?安嬪又不是宜嬪誰的,懷了孕行走不便。我看她素日穩重,皇後也說事情交給她辦放心。怎麼就不成呢?”
太皇太後笑道︰“不是那話。哪有皇帝在宮里,宮妃隨意出宮的。萬一皇帝想起來了,要翻她牌子,不是耽誤事兒嗎?”
翠花長公主冷笑,“奶奶,您是不知道呢?這安嬪別看是七嬪之首,那是看著好看。我可听說,一年到頭,她都沒幾天能見皇上。還翻牌子呢。”
太皇太後皺眉,這事兒她還真沒留意過,問︰“難道是安嬪做了什麼,惹皇帝不高興了?”
翠花長公主噗嗤笑了,“依我看啊,不是她做什麼了。是她什麼都沒做,皇上根本就沒能想起來她。也就她老實不吭,您才不知道罷了。這要換個人,早就嚷嚷著,要皇上雨露均沾呢。”
太皇太後听了,無奈道︰“往常看著,安嬪不是那種木訥人啊。”
翠花長公主道︰“木訥不木訥的,她不是皇上喜歡的那號,又有什麼法子。”太皇太後點頭,“這話有理。”順治朝兩位皇後都挺聰明,奈何順治就是不喜歡,有什麼辦法。就听翠花長公主求道︰“反正她在宮里又沒啥事兒,就讓她跟我去唄。整好,有她在,我凡事也有個商量的人。就算有什麼,也不至于傳得到處都是。不比宗室媳婦強。”
太皇太後還是不允,只說這事兒要問康熙、皇後。
翠花公主無奈,想了想,還是把安嬪生母已經有十幾年音訊全無一事說了。之後懇求,“安嬪嘴上不說,心里定然是想念的。這回就趁著合適,讓她跟我去吧。若能成就她們母女相見,也是積福積德。”
她這麼一說,太皇太後反倒更加不能吐口了。不為別的,安嬪生母乃是剛阿岱去世後,叫嫡母攆出家的。後妃娘家,豈能傳出這樣不好听的話來。翠花長公主心知說錯了話,只得求太皇太後千萬別往外說。
太皇太後嘆道︰“安嬪也是個不容易的。妻妾之爭,傷及最多的,還不是庶出子女?哀家豈是那等多話之人。”翠花長公主這才安下心來,看到了飯點兒,陪著太皇太後用過飯。自己借口消食兒,帶著鴛鴦、喜鵲逛到啟祥門外,有心進里頭找李安安說說話兒,又想今日給她闖了禍,訕訕著就要離開。喜鵲在身後眼尖,瞅見遠遠來人,對翠花長公主道︰“主子,那是不是安嬪主子的轎子啊?”
翠花長公主抬頭一瞅,暮色中,一頂流甦紅頂轎子緩緩走來。看方向,正是趕往啟祥門。再看轎子前頭扶轎的人,乃是王賀無疑。翠花長公主愈發不好意思,今日把安嬪生母的事兒給說了,須知往後安嬪就多了個明晃晃的把柄。唉,可是該如何見她?
小劇場︰
剛阿岱夫人︰又是我背鍋,是那小蹄子自個兒不願意守寡,偷偷跑了好不?
安嬪親娘︰廢話,俺們山西女人,就沒個做了小老婆還要守寡的,要不,大老婆讓給我做,我立馬給你也找個婆家!
剛阿岱︰唉,可憐爺尸骨剛涼透啊!
作者有話要說︰ 大姨媽洶涌來襲,連著三天沒有一點兒力氣。親們湊合著看吧。
公告︰慘絕人寰的消息,本文下周一就要v了。v後首日三更。明天忍著大姨媽的疼痛攢文。親們先湊合著看吧。唉,女人啊,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