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太皇太後聞听康熙問,一時悲憤失望,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一把甩了拐杖,一個箭步上前,照著康熙腦瓜子上啪一巴掌,打的康熙順時針暈頭轉向,右手打完換左手,又打得康熙逆時針轉了兩圈。左右開弓打了一輪,太皇太後還不解氣,啪啪啪連輪三巴掌,一面輪一面罵︰“小王八羔子,你個鱉孫兔孫王八蛋!你自己看不好後院兒,來奶奶這里逞威風!你姥姥個嘴兒,你還有臉問。你怎麼不問,你爹還活著的時候,是不是我掐死了你四弟,才把你扶上龍椅?你怎麼不問,你爺爺還在的時候,是不是我給你八大爺下的□□,才把你爹扶上了皇位?你怎麼不問,你老爺還在的時候,是不是我圈禁了你大爺爺,嚇壞了你二爺爺,才把你爺爺推進的大汗帳?一個大老爺們兒,自己個兒沒本事,倒來怪罪娘們兒。你也有這個臉!你也配說自己是愛新覺羅的子孫!”
太皇太後輪番巴掌甩下來,康熙跟個陀螺似的,在慈寧宮順時針、逆時針轉了十來圈兒。轉完了,太皇太後也罵完了,轉身往炕上一坐,冷哼道︰“不錯,都是哀家干的。你大爺爺、二爺爺、你八叔,包括你的長子、嫡長子,還有貴妃肚子里那個不知道有沒有的東西,都是哀家害死的。皇帝,愛新覺羅玄燁,趕緊的,拿□□,拿白綾,拿匕首來,給哀家來個痛快的,好上黃泉路,給你們父子當牛做馬去!”罵著罵著,兩行淚便淌了下來。
太皇太後一番罵,可把康熙給罵了個實在。想想太皇太後這些年輔佐艱難,可謂嘔心瀝血,頓覺臉上心里都跟火燒似的,剛想磕頭認錯,猛然瞧見太皇太後坐在炕上,無聲流淚,頓時心痛難忍,噗通跪下,膝行到太皇太後跟前,哭著勸道︰“都是孫兒糊涂,丟了咱愛新覺羅子孫的臉。竟然鬼迷心竅,誤會奶奶。皇奶奶心中有氣,打也好罵也好,千萬別氣傷身子。孫子萬死難辭其咎。”
太皇太後聞听康熙認錯,這才大放悲聲,錘床哭道︰“福臨啊,姑姑啊,你們帶我走吧。我這辛苦一輩子,到底是為了誰啊!海蘭珠,我的姐姐啊,當初怎麼死的為什麼不是福臨啊。叫福臨替八兒死了,我也省得操這半世的心啊!我也省得落一個戕害親孫子、親重孫的罪名啊!祖宗啊,我的大汗啊!您帶我走吧。我白活六七十年,養了一個白眼狼啊!我對不起祖宗把這大清基業交給我呀!我的福臨啊,你怎麼不早死了,你若是替你八哥死了,哪里有為娘這麼些年的苦啊!我的兒啊,我的親兒啊,我的福臨吶~~”
哭得康熙愧疚難當,跪地流淚勸說︰“都是孫兒的錯。都是孫兒的錯。奶奶有氣只管朝孫兒發,千萬保重身體。若是奶奶氣壞了身子,孫兒唯有親上五台山,向佛祖負荊請罪。”
听到這話,太皇太後方慢慢止住悲聲,輕聲問道︰“你——都知道了?”
康熙噙著眼淚道︰“不敢有瞞皇奶奶。當年皇父離京,孫兒,孫兒都知道。這些年,孫兒特許五台山附近減租減稅,正是希望皇父在山上不至于憂心。”
太皇太後听了,內心酸苦,埋怨道︰“福臨你個孽障,你看看,你看看你都做了什麼。放著好好的媳婦兒子不要,哀家造的這是什麼孽呀!”說著,又要哭起來。
康熙生怕太皇太後年紀大了,哭多了傷身,急忙跪在跟前勸慰。太皇太後哭了幾聲,叫康熙起來,坐在身邊,換了往日慈祥模樣,說道︰“玄燁呀,哀家知道你心里懷疑什麼。貴妃疑似有孕又小產,在這後宮之中,唯獨哀家能神不知鬼不覺做下此事。可是玄燁,你怎麼不想想,這後宮女人,哪個生了孩子,不是哀家的親重孫?縱然哀家不喜歡貴妃成日里裝模作樣,難道,還會害自己的重孫子?莫說貴妃之子,就是你選了個包衣做貴人,出身卑下,哀家何曾說過半句?不管生母如何,只要是你的孩子,哀家高興還來不及,又怎會去害他?”
康熙賠罪道︰“皇奶奶說的是,是孫兒不懂事,一時情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急,惹皇奶奶生氣了。”看太皇太後面色舒展,康熙小心問道,“皇奶奶,您幫孫兒想想,今日之事,到底是誰做下的?按理,那孫正泰的本事,怎麼會診斷不出來貴妃有孕,就連皇後可能有孕,也沒查出來。他是真的老了,還是——真有人在背會主使?”
太皇太後冷笑,“主使?能使喚動太醫院院正的,能有幾個?”
康熙急忙說道︰“那是何人?”
太皇太後看一眼康熙,說道︰“皇帝可問了孫正泰?”
康熙道︰“未免打草驚蛇,讓人去瞧瞧查了。”
太皇太後說︰“也罷。前段兒剛殺了朱三太子,這時候,不應太過。”想了想,問,“宜嬪有孕,是準了的。皇後那邊再等等,本就沒說一定有。只是皇帝,你怎麼就知道,貴妃想小產了?難道,不是她月事來了,誤以為小產?”
康熙苦笑,“皇奶奶,這種事,宮女們都看著呢,春嬤嬤也去了,怎麼能作假?”
太皇太後冷笑,“那可未必。當初董鄂妃進宮第三個年頭,叫一個宮妃不小心撞了一下,捂著肚子叫喚,又是流血,又是抽筋。太醫們不敢往輕了說,你爹問是不是小產,太醫們都說可能是。當初,為了這事兒,連太後和你親娘都挨了罰。太後的金冊金印被收走,禁足坤寧宮;你娘則是禁足在大佛堂里,挨餓受凍,落下病根兒。誰知道,還沒過一個月,就查出董鄂妃有了身孕。這樣太後和你娘才算沉冤昭雪。那時候你才記事兒,哀家還帶著你去景仁宮探病,你可還記得?”
康熙臉上發燒,道︰“孫兒記得。”
太皇太後看康熙想起來了,直言相勸,“孫兒啊,你是個男人,是大清國站得最高,也應該是看得最遠的男人。後宮那些女人的手段,應當知道的,知道就行。好在皇後辦事還算公正,為人也算賢德,有她管著,你只管用心朝政。女人就算再厲害,沒了男人,還能左右朝綱不成?”
康熙低頭道︰“奶奶說的是。”太皇太後又說,“你呀,從生下來,還沒滿月,就養在慈寧宮。不像別的皇子,能听親娘說說後宮那些陰私。奶奶不說,不是奶奶不會,而是奶奶看不上那些個下作手段。玄燁,你要知道,靠後宮陰謀奪得的天下,治國也會蒙上陰謀的霧霾。唯有堂堂正正打下的天下,才能理直氣壯,指點河山。再者,後宮再大,人口再多,也大不過這滿朝文武,這萬里河山。女人,除了皇後理應敬重愛護,別的,那都是菜里的調料。”
康熙听了,想起親娘,心里滿不是滋味兒。听太皇太後接著說道,“當初赫舍里那丫頭還在的時候,哀家就不止一回跟她說,別把那些妃子啦貴人啦很放在心里。只要她坐得正,六宮就是她的六宮。不成想,那丫頭心思太重。當初承祜沒了,她就疑神疑鬼,偏又為了賢德的名聲,強忍在心里不肯說出來。好好的孫媳婦,愣是讓哀家白發送了黑發人。”說著,太皇太後又傷心起來。
康熙聞听心中難過,強顏歡笑哄太皇太後開心。太皇太後拍拍康熙的手,道︰“好在如今哀家瞧著,鈕鈷祿那丫頭倒是個心寬的,對胤 也好,哀家也放心。這回若她再懷上了,就好好地讓她生下來。只要你對皇後的態度端得正,皇後對後宮就會公正。後宮清明,你治理天下,才能無後顧之憂啊。”
康熙道︰“奶奶,�惠雖不是元後,卻也是從小陪朕走過一路風雨。只要她不負朕,朕定然不負她。”
太皇太後點頭,“哀家挑的孫媳婦,哀家知道。惟願你們夫妻同心,好好過日子才是。”
祖孫二人正說著話,門外傳來孫麻喇姑的聲音︰“稟太皇太後,稟皇上,主子娘娘和太子爺來了。”
太皇太後笑說︰“說曹操曹操到。”急忙叫進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來。
甦麻喇姑親自打開門,皇後牽著太子的手,對甦麻喇姑點頭笑說︰“有勞姑奶奶了。”
甦麻喇姑笑得臉上褶子都開了話,連道不敢當,待皇後走過身邊時,才輕聲說道︰“主子今日不高興。”
皇後腳步略輕,低頭看太子,笑著哄道︰“一會兒見了太奶奶,要咯咯笑著往懷里撲,記住了?”
太子一只手拉著皇後指頭,一只手握拳放在嘴邊,遲疑問︰“那樣太奶奶會不會說胤 沒規矩?”
皇後笑說︰“怎麼會?太奶奶可喜歡我們胤 了,胤 往太奶奶懷里撲,說明胤 也喜歡太奶奶,是不是?”
太子這才放下拳頭,睜著亮晶晶的眼楮道︰“嗯,胤 也喜歡太奶奶。”
皇後帶著太子進殿,甦麻喇姑這才領著宮女太監尾隨進來,奉上茶水點心。皇後與太子行禮過後,皇後落座,太皇太後對著太子伸手,“來,到太奶奶這兒來。”
太子記著皇後囑咐,急忙邁著小短腿兒,一路搗騰,伸著胳膊往太皇太後懷里撲,嘴里叫著“太奶奶,太奶奶,胤 看您來了。”太皇太後彎腰要抱他上炕,誰知今日輪康熙輪得胳膊疼,一時使不上勁兒。康熙在旁邊伸手要扶,皇後早輕車熟路抱著胤 送到太皇太後懷里。重祖孫二人笑作一團,康熙看皇後重新坐到太皇太後身邊,笑笑說道︰“辛苦皇後了。”
皇後對著康熙笑笑,抿嘴兒不言。
太皇太後抱著太子,問皇後︰“怎麼跟胤 一塊兒來了?太醫不是說,讓你多休息休息麼。”
皇後笑道︰“一天沒見胤 了,心里怪想的。整好帶他來給皇奶奶請安。太醫們都是那一套,從小給我診脈,都是靜養為宜。要我說,還不如多走走,活動活動的好。”
太皇太後對康熙笑道︰“這話說的不錯。哀家年輕時候,就常到處走動。去清寧宮、關雎宮的,一整天跑,也不見什麼病啦災啦。倒是年紀大了,在這慈寧宮里不常出門,反而時不時頭疼腦熱的。”
康熙聞言,緊張問道︰“可是皇奶奶哪里不舒坦?”
太皇太後笑著拍一下康熙胳膊,“哀家無事。往後啊,你多帶哀家出去走走,看看大漠落日,逛逛江南美景,哀家多活動活動,身子骨啊,就好了。”
太子跟著說︰“嗯,多出去走走,身子骨好。”
喜地太皇太後摟緊了太子在懷里摩挲,嘴里不住叫著心肝兒肉。
皇後笑吟吟看著太皇太後與太子祖孫,冷不丁一轉臉,瞧見康熙在看自己,對著康熙溫和一笑。康熙不好意思起來,望著皇後小腹,輕聲問︰“身子——可好?”
皇後點頭,看一看太皇太後暫時與太子親香,無暇他顧,思量一下,對康熙使個眼色。康熙會意,小聲對太皇太後說一聲,帶著皇後出了慈寧宮後殿東耳房。二人一路順著游廊而行,到了院子中,眼見太陽已經落到了西配殿屋檐下,皇後望一眼太陽,嘆息一聲。
康熙扭頭問︰“怎麼了?”
皇後四下望望,見遠處幾個宮人侍立廊下,桂枝、得福與三毛子皆遠遠站著,料想小聲說話無人听見,眼中便涌出淚花,忍痛對康熙說道︰“聖上,這個孩子——先不要吧。”話剛說完,便捂著帕子,哽咽不止,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
作者有話要說︰ 道歉道歉,之前說了補上,現在才補上。親們原諒則個。
從今天到下周三至少一萬五。放心,榜單要求多少,只多不少!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