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安安自是不知,起身端來茶,坐直听皇後細言。
皇後看一眼手邊茶盅,接過來抿了一口,緩緩說道︰“你瞅著咱們宮里還算平和,外頭不知血洗了多少戶院落。南牢只怕裝不下。原來那個蘭香,果然不是咱們旗人,乃是當初真蘭香的老子娘心疼親生女兒,不忍叫親女入宮伺候人,買來的漢人女娃。”
“買來的?”李安安心道奇了。
皇後點頭,“正是那年誅殺鰲拜,詔令永停圈地之前,真蘭香的阿瑪阿布凱,乃正紅旗佐領,奉鰲拜命圈地,那家土地的人無法存身,不得已做了他家包衣奴才。”皇後嗤笑,“包衣奴才的包衣奴才!他們自己一身都得聖上所賜,居然也用得起奴才了。”
李安安不置可否。清朝這半奴隸半封建的風氣,影響甚廣。就連官場上下官見上峰那點奴顏婢膝,也在清朝晚期達到頂峰,延續至現世。不得不說,流毒!找人冒名頂替進宮,居然不怕有人趁機行刺,今日之事一出,菜市口不知又添多少冤魂。
皇後接著說道︰“阿布凱更是狠毒。不但收了他家男人做奴才,連婦孺也一塊兒收了,給了幾塊碎銀子,算是賣身錢。誰知道阿布凱家的更是個狠毒的。瞧見那家女兒長的伶俐,帶在身邊教導。一個丫鬟,吃的用的跟小姐似的。果然,不過幾個月,後宮小主多了,缺宮女時候,就把那孩子當成自家女兒報上來。”
“那就是蘭香?”李安安琢磨,既然當了包衣奴才,他家縱然日子過的不好,阿布凱夫妻倆也不至于傻到逼死奴才,可是指望他們干活呢!
皇後冷笑,“可不是!一對蠢貨。宮里有個近身伺候主子的‘女兒’,不說好好待人家,居然一家子男人都帶到戰場上。死絕了男人,就收了他們佃戶的地。逼得一家子女人上了吊。別說蘭香,就是別個,也忍不下這口氣。”
李安安奇怪,問︰“蘭香心中不忿我能理解,只是敬嬪姐姐對她素來不錯,為何不向敬嬪求助?”
皇後看李安安一眼,“貼身伺候自己的,原來是個冒牌宮女,別說敬嬪素來敏感,就是你我,能全信?”
李安安不說話了。就听皇後說道,“更何況,這個蘭香,還和朱三太子一伙兒有聯系。敬嬪險些流產,就是她做的。怕只怕,當年仁孝皇後難產,各宮所出皇子,十子存三,也少不了他們的手筆。”
李安安啞然,朱三太子若真有這麼大本事,首先要殺的就是康熙。只怕,這個猜測,是各方,包括康熙最希望發生的。畢竟,如此一來,多少人就能全身而退,至于那倒霉的朱三太子,反正早晚是個死,能替滿洲八旗大戶背鍋,也不算白死!
皇後嘆氣,“那蘭香等人臨死還撂下狠話,說……”看一眼李安安,語氣更加飄忽,“說咱們八旗讓他們國不國,家不家,他們就是死了變成厲鬼,也要保佑咱們皇家男人娶媳婦不長命,生兒子不孝順。早晚有一天,叫個女人滅了國。”
李安安听得後背都起了一層冷汗,抓住皇後的手,只是說不出話。可不是,清朝的皇後,就沒幾個長壽的。從康熙往下,生兒子是一代不如一代。最後叫慈禧把日漸西山的偌大國家給葬送了。平心而論,雖然責任不全在慈禧,也稱得上叫個女人滅了國。
皇後說完,端起茶盅喝了口,拍拍李安安的手,道︰“我還不怕,你怕什麼?”
李安安回神,急忙道︰“我不是怕,我是擔心,我擔心……”
皇後冷笑,“擔心什麼?本宮不是好好的?”
李安安張嘴,想了想,勸道︰“當時萬歲爺听說著消息,您可在場?”
皇後點頭,“如此大事,本宮自然在場。”
李安安又問︰“那您怎麼說?”
皇後奇怪,“叫本宮怎麼說?自然是幫著聖上出氣。”復又嘆道,“可憐不知多少無辜婦孺,要因此無家可歸,乃至為奴為婢了。”
李安安贊嘆,“娘娘慈悲,是國家之福。只是娘娘,您不曾安慰萬歲爺嗎?”
&nbs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p; 皇後看李安安一眼,閉口不語。李安安急聲道,“主子娘娘,萬歲爺幼年喪母,青年喪妻,十子存三,五女存二。他老人家嘴上不說,心里定然是不好受的。之前以為是天意,如今知道是人為,怎能不怒。如今,正是娘娘幫著寬心的時候。別人哪里比得了六宮之主重量?娘娘,您不止要安慰他,更要告訴他,您會長長久久陪伴萬歲,和他一起打破那些余孽詛咒。娘娘——”
皇後默然,“他好歹還有兒女,本宮連個兒女都沒有的人,哪里還能安慰別人。”
李安安嘆氣,怪不得歷史上這個皇後做不長久,原來是個愛鑽牛角尖的。只是,合宮上下,唯有這麼一位高位後妃能夠同情漢軍旗妃嬪,處事公道,無論滿漢皆一碗水端平。若是她死了,佟貴妃上位,那位出身漢軍旗、八九歲才被抬旗的主,怕是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把能夠比肩她姑母當年的漢軍旗嬪妃打壓下去。到時自家日子怕是更加艱難,遂柔聲勸道︰“主子娘娘,您還年輕,只要萬歲爺心里有你,兒女總會有的。”頓一頓,哄著說,“更何況,太子還小,等他長大,您還有撫育之恩。生恩重,養恩更重啊!”
皇後抬眼看一眼李安安,再看一眼地上龍鞋,自打這雙鞋做好,統共就沒用上幾次。一時悲從中來,哽咽道︰“可是,聖上走了。你剛說的,先跟宜嬪出去,後來又跟佟貴妃走了。”
李安安看皇後雙目含淚,登時心疼起來,站起身道,“主子娘娘放心,樹是死的,人是活的,您且等著,我去去就來。”說完,扭頭出去了。皇後連叫幾聲,都未叫應。
桂枝端著茶壺進來,奇怪問道︰“安嬪小主這是怎麼了?少見她風風火火的樣子。”
皇後抿嘴,說道︰“小主們的事,你看著就行。咱們哪里管得了那麼許多雜事。且倒茶來。”
桂枝應下,看皇後容色稍霽,放下心來,伺候皇後喝茶梳洗不提。
再說李安安剛出坤寧宮,叫冬月傍晚冷風一吹,登時就冷靜下來,摸了摸額頭薄汗,暗暗埋怨自個兒心急。想轉身回去,卻道皇後豈是面上看著的泥人兒?少不得說到做到。蔥香緊跟著遞上斗篷,王賀也跟上來,問是回啟祥宮,還是去永壽宮探望敬嬪。李安安嘆氣,系好斗篷,無奈吩咐︰“去景仁宮。”
蔥香、王賀嚇一跳,問︰“主子,坤寧宮剛下懿旨,不讓各宮到處走動。怎麼您還要去景仁宮呢?”
蔥香更是勸︰“主子您可想清楚,剛才咱們可是都瞧見,萬歲爺在那兒呢!”
李安安心道,若非康熙個老黃瓜在,姑奶奶才不去呢。小白花兒似的佟貴妃,整天滿嘴的什麼滿洲貴女,真當誰不知道她爹媽都是漢人呢。神煩!嘴上卻給自己找借口,“貴妃崴著腳了,主子娘娘不放心,我去探望探望。”
蔥香、王賀無奈,只得緊隨。一行人出了景和門,就有侍衛盤問。王賀照李安安方才的話說了,侍衛礙于貴妃得寵,皇後顏面,只得放行。不一會兒,到了景仁宮宮門外,不巧兩乘嬪妃的轎子正好停在景仁宮宮門外。李安安略一遲疑,就見宜嬪身邊大太監馬鳴夏上來行禮問安。身旁正是端嬪宮里大太監吳友德。還有幾個小太監站在轎子旁,遠遠得行禮問安。
李安安心道,全趕一塊兒了。馬鳴夏與吳友德行禮已畢,景仁宮大太監吳思德恰往門外走,瞅見李安安一行,笑呵呵上前。李安安免了三人禮,柔聲問道︰“貴主可好?主子娘娘听說貴主崴了腳,放心不下,叫我來看看。問可請了太醫。”
吳思德笑眯眯道︰“奴才代貴主叩謝主子娘娘惦記,謝安嬪小主。貴主尚好,已經請了太醫,說是不礙事。端嬪主子送來藥膏,如今正揉著呢。宜嬪主子也在呢。”
李安安笑道︰“那便好。既如此,本宮就回去給主子娘娘說,請她安心。”頓了頓,斟酌著說道,“主子娘娘還有話問。”說完,看一眼吳友德、馬鳴夏。
吳思德會意,走幾步上前,吳友德、馬鳴夏跟沒瞅見似的,往後略退幾步。李安安聲音略小,柔聲細語說︰“主子娘娘本想問問貴主,明日過後,敬事房彤史上可該怎麼記?畢竟,如今外頭可是有大事呢。”說完,閉口不言。
吳思德哪里清楚外頭有什麼大事,只不過不敢多問,忖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度自家貴主素來有寵,不在一時。況且今日崴了腳,宜嬪、端嬪在旁虎視眈眈,著實不適合留康熙過夜,有心替自家主子賣皇後個好,遂賠笑道︰“安嬪主子且稍候一會子,待奴才與您通報。貴主若是知道您來了,定然十分歡喜。”
李安安笑著應了。吳思德也不敢叫李安安站在涼風里干等,引著李安安一行進了宮院,請李安安在偏殿稍坐。不一會兒,佟貴妃身邊大宮女秀寧便疾步走來,一進門,便笑著請李安安到後殿去,說是貴主听說安嬪來了,十分歡喜。
李安安挽著秀寧的手,一路走,一路夸景仁宮景致清雅。秀寧但笑不語。李安安一路進了後殿暖閣,果然,康熙在一旁歪著,宜嬪坐在炕沿兒處給康熙捶腿,端嬪則捧著佟貴妃一雙腳,認真揉搓。康熙在場,李安安少不得行禮。
康熙點頭,叫起問道︰“可是打從坤寧宮來?”
李安安笑答︰“回萬歲爺話,正是。主子娘娘原本不放心敬嬪姐姐,叫妾回去再叮囑一回。也是巧了,听妾提起貴主腳崴了,十分不放心,特意叫妾來看看。若是嚴重,明日主子娘娘怕是要親自來了。”
康熙笑一聲,拿起手邊書,對著燈看。佟貴妃則皺眉對端嬪說道,“你也累了,稍歇歇,叫丫頭們來吧。”
端嬪笑回,“就差一點兒了,今晚把淤血揉開,您明天才不會受罪。”說完,手上用力,佟貴妃又是皺眉。
李安安走近幾步,贊嘆,“端嬪姐姐手法真地道,明日這腫就該消了。”端嬪聞言,手上更是加重幾分。
佟貴妃吃痛,奈何康熙在旁,只敢流淚,不敢埋怨端嬪,對著李安安就沒好氣,“你怎麼來了?不是說照看敬嬪了。”
李安安把方才在門外的話說了,佟貴妃點頭,“本宮還好,你且回去請主子娘娘安心。”
李安安嘆氣,“貴主有所不知,主子娘娘如今哪里安得下心。外頭剛發生大事,貴主這邊就三災六難的不斷。如今主子娘娘有心和萬歲爺商議,又怕貴主拿嫌。十分不安呢。”
康熙豎著耳朵听,等著佟貴妃賢良淑德一回。卻只听見佟貴妃絮叨閑話。宜嬪心知今日是不能拐了康熙回去,方才從皇後身邊劫走康熙,本就惹了皇後忌諱,如今偏偏不能讓佟貴妃如願。便幫著李安安說話,“也是嬪妾糊涂。今晚合該勸萬歲爺和主子娘娘商議大事才是。還請萬歲爺饒恕奴才一時私心作怪。”
佟貴妃心中不忿,剛要說話,就听端嬪勸道︰“貴主腳傷,不宜操勞呢。”
李安安陪著宜嬪說道,“卻也不急一時。稍後貴主這邊淤血散開,端嬪姐姐回去,與我一同面見主子娘娘就是。萬歲爺忙了一天,我等不好打擾。只是听說今日是宜嬪妹妹當值,就勞煩妹妹了。”
宜嬪急忙道︰“今日大事,我怎能耽誤。若是萬歲爺有空,定然勸著去和主子娘娘商議才是。”
佟貴妃心知自己今日不能和康熙同眠,寧肯便宜了多年無出的皇後,也不能便宜宜嬪如今青春年少正當年。遂柔聲勸康熙回坤寧宮。康熙看足了幾個小老婆鬧騰,這才樂呵呵站起身,“既是攆朕,朕就走。”
宜嬪、端嬪急忙起身相隨。倒是李安安略慢幾步,對著佟貴妃行禮,笑道︰“來日帝後和睦,當屬貴主首功。”說完,看一眼佟貴妃身邊大宮女,秀寧身後,正是繡安。李安安幽幽嘆氣,輕輕搖頭。緊走幾步,跟隨康熙等人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李安安︰要死哦,跟三個女人搶男人,姑奶奶的胳膊哦,都快掉啦!
宜嬪︰哼,寧肯便宜老女人,也不能便宜小白花!
端嬪︰爭取搶過來,好再生個孩子!嗚嗚,我可憐的女兒啊!
佟貴妃︰氣死我了,表哥,你別走!
皇後︰皇上,您害的臣妾好苦!
康熙︰整天哄妻妾,朕容易麼朕!
男主︰呸,得了便宜還賣乖!至今我還沒露面,我找誰評理去?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