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想到這里,康熙也不覺得累了,起身坐直,對皇後道︰“你且忙著宮里,務必查問清楚。宮外自有朕派人查問。有什麼消息,及時通報于朕。”
皇後斂衽起身,肅顏答道︰“妾身遵旨。定帶著貴妃等把此事查明,保證後宮清淨平和。聖上放心。”
康熙點頭,看一眼貴妃,囑咐︰“凡事多跟你們主子娘娘學學。多想想,多問問。你們主子娘娘是陪著朕打鰲拜那時候一起過來的,當年仁孝皇後管理宮務,還要倚重于她。要多听她的話。”
皇後抿嘴不言。佟貴妃看康熙沉著一張臉,不敢說別的,溫柔婉約往前走幾步,對著皇後飄飄下拜,口里道︰“妾身遵旨。還請主子娘娘多教我。”
皇後依舊伸手一撈,把佟貴妃直接撈起來,微微一笑,說道︰“萬歲爺謬贊。貴妃不過是年輕幾歲,等過兩年經歷的多了,我還要倚重你,往後,妹妹要多多辛勞呢。”
佟貴妃急忙稱協理皇後,乃是份內之事。康熙看二人說完,看看自鳴鐘,便叫進來三毛子,宣軍機處大臣來。皇後便借口要去看太子、大阿哥幾個孩子,拐到弘德殿去了。佟貴妃送別皇後,帶著幾個宮人繞著昭仁殿後門,穿過隆福門,進了東一巷。身後大宮女秀寧幾次問是否乘轎子,都叫佟貴妃擺手拒絕,“這麼點子路,太陽又正好,本宮正好走走消消食兒。”秀寧不敢再問,又怕佟貴妃走路時間長了腿疼,只好喚來轎子後頭跟著。偏偏佟貴妃心中有事,一行人走的慢。
迎面來了一乘轎子,秀寧抬頭一看,押轎的乃是延禧宮大太監,名喚馬鳴夏。馬鳴夏也瞅見佟貴妃一行,生怕看錯了,揉揉眼,果然,貴妃轎子在後頭跟著呢。急忙小聲對轎子里回稟。宜嬪一听就樂,“怎麼,貴主在前頭走,轎子在後頭跟?”
馬鳴夏急忙應道,“正是,主子,您看咱是停下來請貴主兒先過?”
宜嬪冷笑一聲,諷道︰“那是自然,貴妃出行,可是半副鑾駕呢。”
馬鳴夏不敢應聲,急忙招呼停轎,扶著宜嬪出來,迎著佟貴妃一行行禮問安。
佟貴妃仔細一看,知道宜嬪是叫康熙翻了牌子,今晚就要伴駕,心中不悅,礙著眾人在場,不敢明言,只得強打精神道︰“萬歲爺這些日子多有辛勞,你好生伺候著。”
宜嬪躬身應是。佟貴妃帶著人越過宜嬪轎子,忽又頓住腳步,說道︰“你也多努力,多為萬歲爺開枝散葉才是。莫要辜負聖恩。”
宜嬪听了頓時無語,隔著一頂轎子,只得笑答︰“雷霆雨露俱是皇恩,嬪妾定全力報答。”
佟貴妃听宜嬪這麼說,有可無不可地擺擺手,領著人自去了。宜嬪目送佟貴妃轎子走遠,悄聲問馬鳴夏,“這是怎麼了?”
馬鳴夏哪兒敢胡猜,只得道︰“奴才琢磨,大約是——今晚由主子您陪王伴駕,那位,心里頭不舒服?”
宜嬪噗嗤笑了,罵道︰“心里不舒服?要這麼說,咱們都該整日西子捧心了。”說完,不管那麼許多,進了轎子徑直往乾清宮去了。
不提宜嬪見了康熙如何應對,卻說皇後到弘德殿見了太子和大阿哥,兄弟倆玩得正開心,一旁四公主也咿咿 跟著湊熱鬧。陪著幾個孩子玩了一會兒,叫來惠嬪等人,命好生看顧。囑咐一大會兒,這才告別太子,帶著人到永壽宮探望敬嬪。
李安安得了消息,遠遠迎了出來。廝見已畢,皇後拉著李安安的手往里走,一面問︰“敬嬪如何了?”
李安安苦笑,“太醫看了,開了藥,也熬好了。可是,敬嬪姐姐不肯喝。”
皇後驚訝,頓足問道︰“卻是為何?”
李安安無奈,只得道︰“嬪妾說不上來。還請主子娘娘入內一看便知。”
一時皇後隨著李安安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進了永壽宮後殿東間,就見敬嬪雙手捧著肚子在床上歪著,一旁幾個宮女守著,門外大太監、小太監隨時恭候。桌案上瓜果香茶點心一樣不缺,窗外還掛著一盆金絲吊蘭,一籠鸚鵡,正在學舌︰“吃藥吃藥,小主吃藥。”皇後一瞅,可不就是,床前宮女手里,還端著一碗藥湯。
屋里人得知皇後駕到,急忙行禮問安。敬嬪也急慌慌要起身。皇後幾步上前,按住她肩膀,依舊送回床上,道︰“好妹妹,這是怎麼了?受了那麼大的驚嚇,怎麼連藥也不喝?再說,大人尚且受不得驚,你還有小的要顧著呢。”
幾句話說到敬嬪滾下淚來,握住皇後的手,淒然道︰“蒙主子娘娘眷顧,只是這孩子沒福,怕是,等不得出來,拜見他的皇額娘了。”說完,嗚咽不止。
皇後與李安安對視一眼,俱是心驚。少不得柔聲寬慰。只見敬嬪只哭,二人百般勸慰,方才歇下。皇後又坐到後殿正殿,叫來敬嬪身邊人問話。因蘭香出事,敬嬪身邊暫由荷香貼身陪著。听見皇後傳喚,看敬嬪睡著,便斂衽出來,對著皇後磕頭。
皇後細問這幾日敬嬪情形,荷香只道︰“原本主子身邊都是蘭香姐姐管著。奴才昨天夜里才提上來。只是主子已經有一日未曾吃些什麼了。藥也不肯喝。剛開始還听見主子說要好好保住孩子,後來,後來……”後來的事,皇後已知,看荷香說不出來什麼,便多囑咐她幾句,命她好好伺候敬嬪。叫荷香退下,又叫來崔柱兒盤問一番。因崔柱兒不管敬嬪屋里事,只說昨夜奉命去請安嬪和太醫來,其余大體與荷香所言相似。又叫來幾個人,盤問一番。
皇後嘆息一番,琢磨不明白為何敬嬪一日功夫,前夜還掙扎著要保胎,到現在連藥都不吃了,好似放棄似的。看李安安也是一頭霧水,只得按捺下疑惑,命人好好伺候敬嬪,缺什麼只管到坤寧宮里說。眾人恭敬應下不提。
皇後這才領著李安安出來,到永壽宮前殿落座,細問敬嬪今日之事。李安安略去崔柱兒、荷香二人所言,把自己前後進翊坤宮情況說了。斟酌道︰“昨日見蘭香,還是一心護著敬嬪姐姐的模樣,怎麼半夜功夫過去,她就——就這等烈了?該不是,發生什麼事了?”
皇後搖頭,“你也听崔柱兒他們說了,敬嬪連屋子都沒出,就讓蘭香呆在自己屋里,命人守著而已。她能出什麼事,是一個宮里來來回回二十來號人都無人察覺呢?”
李安安點頭,“就怕這二十來號人里,還有那咱們不明白的呢。”
對此,皇後也無可奈何。只得等內務府查詢檔案下來。轉臉看李安安,皇後道︰“這幾日你辛苦些,看永壽宮里的人如何,若有不合適的,只管送回內務府,就說是怕方著敬嬪。”
李安安點頭應了。皇後又說,“翊坤宮那邊,除了今日帶出來的人,其余的,全留著翊坤宮里。燈這事兒了結了。再行安排。”
李安安點頭稱是。皇後前後琢磨琢磨,又說了幾件事,讓人去辦。務必好好守住永壽宮和敬嬪肚子里的孩子。怕敬嬪想不開,特意傳出懿旨,命敬嬪娘家母親遞牌子來宮里探望。
末了,看事情有條不紊吩咐下去,皇後心里松快,瞅見李安安還在琢磨哪個人適合留在永壽宮,不由噗嗤一聲笑了。
李安安扭頭,笑問何事。皇後便把今日在乾清宮與貴妃斗法,酣暢淋灕地說了。“往日她只管仗著溫柔小意,反倒襯著我多拿捏她似的。我听你勸,只管做好一個賢明的皇後。這不,她一身柔情,滿腹心機,踫上一個後宮不得干涉前朝之事,聖上連瞥都不瞥她一眼。成日里後宮私下傳言,說什麼她是聖上的親表妹,聖上對她百依百順。瞧瞧,今日不過就是踫見個前朝事,那股子小家子氣,聖上能倚重她就怪了。也就會在那點兒小事兒上耍心眼兒了。心眼兒還不大。別說她,就是我做貴妃的時候,受了、受了多少委屈,何曾往心里很去過。瞧瞧,今日不過是聖上少看了她幾眼,臨走的時候,我瞅著,那身垂然欲泣的樣子,怕是真傷心了呢。”
李安安失笑,“主子娘娘說的是。您是皇後,只要凡事盡心盡責,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萬歲爺挑不出您的錯來,以您的才德,坐穩中宮之位,旁人再上躥下跳,也是無用的。”
幾句話說得皇後不住嘆息,“論才干,論家世,本宮哪里——”李安安咳嗽一聲,打斷皇後,賠笑道︰“哪里有什麼可擔心的呢,不過是嬪妾白說一句。”
皇後明白過來,知道接下來的話不該說,便一笑而過。
過一會兒,太醫來給敬嬪診脈。皇後叫來問一遍脈案,听明白目前還需好好保養,便叫下去開方子。傳內務府送好藥材來。一時坤寧宮來人,說是內務府那邊已經調明十年前宮女檔案,呈于皇後。又有翊坤宮來報,說蘭香招了。皇後便帶人前往坤寧宮去了。臨走時,拉著李安安的手,囑咐道︰“敬嬪這胎,太不容易。她現在不能動彈,少不得妹妹受累。日後,叫這孩子多謝他安額娘。”說著,往李安安手心一握。
李安安笑著答應。領著人送皇後直入隆福門,這才扭頭回去。到後殿一看,敬嬪恰巧醒了,荷香正伺候著喝粥。見李安安進來,得知皇後回坤寧宮,悵然說道︰“因為我們娘倆兒的事兒,讓主子娘娘跟安妹妹受累了。”
李安安笑笑,看看碗里還剩兩三勺,便催敬嬪吃完,“等你把這孩子養的白白胖胖的,叫我姨娘,那才是真心謝我呢。”
敬嬪含淚點頭,就著荷香的手,把粥喝完。李安安看她還有力氣,便問有沒有什麼好克化的點心。荷香忙道︰“剛搬到永壽宮,別的都沒準備。就在火上還有一罐蘑菇雞湯,奴才去下碗面,主子嘗嘗?”
敬嬪猶豫一刻,李安安替她做主,“你只管去,面條 勁道些。不用急,等面下好,你們主子剛才那碗粥正好克化了。”
荷香看敬嬪不吭,知道這是默許了,急忙對著李安安道福,請她看顧自家主子,抽身去了小廚房。蔥香在旁看的好笑,走上前來,替李安安倒茶。
敬嬪臉一紅,向李安安道︰“瞧瞧,你干坐半天,竟連茶也未倒。”
李安安笑著擺手,“你也是才搬來,多少不方便的地方呢。一杯茶值什麼。”說著,便把皇後要梳理永壽宮之事說了。敬嬪點頭,說了幾個名字,要留在身邊。其他的,全隨李安安。到底人家用人,李安安不好擅專,挑幾個實在不堪大用的,暫時讓留在前殿灑掃,其他人,各司其職,等敬嬪好了再細細安排。
這邊說著話,外頭就傳來一股子香氣,荷香親自端著托盤,上放一罐二碗兩雙筷子,另有一碟子米醋糖蒜。就在永壽宮東間南炕上擺好,請了敬嬪,荷香又請李安安,“安主子賞臉,嘗嘗奴才的手藝。有您陪著,我們主子也更有胃口。”
李安安笑著應了,陪敬嬪吃了一碗雞湯面。果然湯汁清亮,面條勁道。敬嬪體虛,只吃了幾筷子便放下。李安安則是滿滿一碗吃完方才停筷。撤了碗筷,荷香又帶著人上了兩道點心,都是御膳房送來的。敬嬪有可無不可,李安安忙了一天,順手捏起一塊兒,慢慢吃著,跟敬嬪聊天。說起皇後一天之內,親自來看兩趟,就連康熙也十分重視,李安安勸道︰“姐姐可別再說什麼喪氣話,這孩子有帝後二人看顧,定然是個有福的。您就只管等著將來享福就是。”
敬嬪聞言,只是低頭苦笑。李安安還要再勸,就听外頭王賀跟崔柱兒回話,說是坤寧宮那邊請安嬪。敬嬪猜測是皇後審問出結果了,催李安安趕緊去看看。李安安又多囑咐幾句,叫敬嬪凡事多看開,這才帶著人趕往坤寧宮。
不說中間穿宮門,過庭院,到了坤寧宮東暖閣,後宮之中,除了敬嬪養胎,從貴妃到貴人,竟是來了個齊全。李安安一面對著皇後恭敬行禮,一面琢磨,這是審出什麼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劇場︰
男主︰有沒有搞錯,三萬字了,我才冒了個名字出來?有沒有搞錯!
李安安︰滾,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
男主︰我錯了,安安,我錯了還不行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