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之上

12、第 12 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司澤院藍 本章︰12、第 12 章

    雍顯和雍無咎即將封王選妃,這消息不幾日就傳遍了整個興京。朝堂之上暗流涌動︰有適齡女兒的自是按捺不住,自家親戚有女兒的也蠢蠢欲動。

    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隨他們去。倒不是說朕對朕的兄弟十分放心、堅信他們不會謀|反,而是他們頂破天都翻不出大浪來——

    早在朕還是九皇子的時候,朕就和父皇說,諸位封王的皇兄離興京太遠,朕頗為想念。

    實際上,這只是個由頭,預防諸王起兵謀|反的由頭——諸王分到各州去當刺史,從來都是正事干得少、私心長得快。本朝已有的幾起叛|亂都是親王和地方勾結;也正因為如此,朕幾乎沒有叔伯這樣的長輩,宗正寺閑上加閑。

    不管父皇有沒有明白朕的言下之意,反正幾位年長的皇子不日都被召回興京;之後新封親王的刺史之職也無需赴任,每月自戶部領餉錢便是。

    如此一來,只要皇帝掌握興京十六衛和京兆府府衛,任誰都不能在國都興風作浪;地方官員便是有反意,也輕易找不到起事的借口,有效降低了叛|亂的可能。

    事實上,上次借著謝鏡愚被堵石橋之事,朕還順帶換了一批十四衛中的將軍、中郎將、左右郎將,確保不尸位素餐的同時盡可能安插朕的親信,管起來更得心應手。至于外軍,河南、河北、河東、關內、隴右、山南六道盡皆忠于皇帝;而劍南、淮南、江南、嶺南這剩余四道中,只有劍南因需對抗吐蕃、府兵甚眾,其余三道蓄兵較少,且均距興京路途遙遠,不足為慮。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若朕沒提前讓父皇召回諸王,又如何能在未及弱冠、外患急來之時坐穩帝位?

    話再說回來,對雍顯雍無咎封王選妃一事,御史台呈報上來的言論遠不止剛才那些。借姻親攀上皇親國戚便能一下子飛黃騰達,已經有人開始猜想這是不是朕大選後宮的征兆;如果是這樣,不如再等等,就算出不了皇後,能先到朕身邊、再搶佔個一席之地也是很好的……

    朕翻著折子,簡直哭笑不得。一個個干正事普普通通,就想著削尖腦袋走捷徑。南吳謝氏接連出了三個皇後,難道這很容易學嗎?再者說了,就算要學謝氏,也得先趕上謝氏的家學淵源吧?

    但不管如何,他倆的事情提起來,朕就不可避免地連帶成為靶子。朕倒不怕宗正卿來和朕嘮叨;但朕估計著,阿姊絕對能找到一大波新的理由繼續勸朕。上次她能把朕的嫂子杜氏拉來,下次估摸著就要請皇姑汝南大長公主出山了。

    一想到這個,朕的太陽穴就開始一跳一跳地疼。孔夫子曾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朕早前不以為然,如今才體會到其中威力。

    而後朕就翻到了工部張繼的折子。上次王若鈞已經說過,洛水上游預估水線以下的村莊搬遷進展偏慢。今日張繼又提了起來,直斥沿途州府辦事不利、延誤工程進度。

    朕想了想被罵的同州、蒲州和陝州都是誰在做州牧,而後覺著,不見得是州府辦事不利,而是百姓眷念故土、輕易不願搬遷。況且現在水壩還沒修起來,他們可能有僥幸心態,認為自家的房屋田產不一定會被淹沒。

    換做平時,也就寫道手諭的事情。但朕忽然間靈光一閃——這不是正好可以讓朕去一趟洛府嗎?沿途州縣走走停停,向百姓昭示朝廷修壩的決心以及水壩帶來的益處。等三四個月後再回來,風頭早就過了,緊接著準備冬至和元日的大朝會,年一過就是春試……

    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朕想到做到,立刻就宣了嚴同復和幾位上將軍覲見,交代他們注意各處安防。而後便是帶誰去的問題——

    劉瑾必須帶,還需要幾個內侍宮女便是他的事,需要打包什麼行李也是他的事;

    王若鈞必須帶,畢竟尚書省負責居中調度,不帶他根本說不過去;

    工部張繼必須帶,不然又得和朕鬧,最好再帶個侍郎,好轉移他的注意力;

    吏部、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也要分別帶一個,以確定當地官員到底有沒有玩忽職守;

    禮部什麼的就不帶了,朕都親自去了,地方官府總歸不敢怠慢……

    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二十余位官員隨行。再加上各自的僕從隨侍,朕的二支衛隊……統共數百人,基本還算克制,御史都找不出毛病的那種。

    &nbsp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唯一的問題是,中書省擬詔的那個,帶誰?

    不偏頗地說,論能力,謝鏡愚無出其右。他遇事會動腦子,還很聰明,常常和朕想到一塊去,從來不需要朕說第二遍。而且他還寫得一手好字,非常對得起中書令素來的清貴之名了。

    可是他這心思……

    放近了朕怕他多想,放遠了朕自己又不爽——幾個中書舍人都是中庸之姿,人不機靈也就算了,還怕死,隨便擬個詔要朕來回核對至少三次。謝鏡愚休假的日子里,朕心累得簡直要懷疑,他是不是故意表現出眾、好養刁朕的胃口,這樣以後朕看誰都是不如他了。

    朕嚴肅認真地在他多想和朕不爽之間斟酌了下,幾乎沒有猶豫地倒向了前者——謝鏡愚死心眼又不是這一次才有的,朕為什麼要為難自己呢?撐死……明年選幾個機靈點的進士去中書省,讓他們學起來便是了。

    如此想好,朕便讓劉瑾去中書省叫人。自七夕之後,謝鏡愚就銷了假,來的自然是他。最近他表現得就和朕剛登基時沒兩樣,這也是朕決定帶他的原因之一。而他提起筆,剛听朕說了一個開頭,就愣住了。“陛下,您突然要去洛府?”

    “沒什麼突然,”朕擺擺手,開始睜眼說瞎話,“王相之前匯報之時,朕已心生此意。”

    聰穎如謝鏡愚,八成能猜出這不是真的。但就算聰穎如他,八成也猜不出是什麼促使朕做出這種決定。他猶疑了一會兒,“陛下請繼續。”

    朕便挨個兒點名,完了之後問他︰“謝鳳閣可覺得有何不妥或缺漏?”

    “陛下,臣覺得兩支衛隊太少了,理應再加兩支。”謝鏡愚立刻就答,簡直沒有任何猶豫。

    朕微微眯眼看他。三月三時謝鏡愚就諫言朕無論何時都要帶左右千牛衛,朕後來覺得那可能是他剛見到康王的人、擔心康王可能會對朕動手;可康王都死得不能再死了,他還提?“人太多了,朕不欲增加沿途州府的開銷。”

    听了這話,謝鏡愚毫不意外。“臣知道陛下素來體恤臣下,但此事決不可妥協。陛下乃真命天子、萬金之軀……”

    “得得,”朕忍不住打斷他,“這話你上次已經說過一遍了。朕只是去趟洛府,來回不過兩千里不到的官道,怎麼到你嘴里就像是去龍潭虎穴似的?你倒是說說,你是覺著關內、河北、河南三道的節度使治下不利,還是覺著朕不得民心啊?”

    謝鏡愚即刻就跪下了。“陛下明鑒,臣絕不是此意。”他一叩首,接著道︰“臣只是覺著,不論何時何地何事,都應以確保陛下安好為第一要務。”

    朕當然知道他不是那個意思,否則朕就不會說出口了。但他如此緊張,倒是讓朕想起一些別的東西。“謝鳳閣,你老實告訴朕,上次順王七夕辦宴,你為什麼恰巧在笑春樓附近?”

    “臣……”謝鏡愚停頓了下,“臣听聞順王殿下包下了三家酒肆,有些好奇。”

    沒說真話,至少不是徹底的真話,朕心里哼了一聲。素來不赴宴的人突然對雍至包下胡姬酒肆好奇?根本不可能!“那朕再問你,上上次你為何想去慈恩寺?”

    “臣……”謝鏡愚又停頓了下,“臣確信這個臣已經說過了。”

    確信說過?煎香藥糖水什麼的,朕信你才有鬼!“謝鳳閣,你這是要朕明說嗎?”朕有點沒好氣了。

    “陛下明察。”謝鏡愚立刻道,“臣只是……只是不放心……陛下,”他難得結巴,腦袋深深地垂下去,“是臣逾越了。”

    朕懷疑的時候便想听他承認;現在他果真承認,朕又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朕自覺已經帶夠了侍衛;可他出身行伍,看多了冷槍冷箭,比朕謹慎也是正常。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就是在怕可能的萬一。

    至于為什麼他那麼怕朕的萬一……

    朕想說你確實逾越了,你擔心的東西是祖繆該管的;朕想說朕也不是什麼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真有什麼事朕說不定比某些侍衛還強點……

    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朕都說不出口。也許是因為朕打心底里知道他的行為出自純粹的好意,而他已經盡可能收斂。

    “行了,你下去吧。”朕煩躁地揮手。一點不省心的家伙……

    作者有話要說︰  出門談戀愛【x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萬人之上》,方便以後閱讀萬人之上12、第 12 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萬人之上12、第 12 章並對萬人之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