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歸

5、第 5 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朝昏 本章︰5、第 5 章

    景禮和李氏如今也不像往常那樣起早貪黑的忙活著吃食攤子,只是每日仍照舊開張。一則李氏做慣了,一是閑下來反倒難受。二則也能存些花銷。李氏也和她商量著,日後在坊內哪一處賃一間鋪子,也體面些。

    這日景禮正在攤子上忙活,只見一個風塵僕僕的客商模樣的人到了攤子面前,未等她開口便問道︰“可是姑甦景家的族人,有一個名喚景視的。”

    景禮和李氏對看一眼,狐疑的點了點頭。那客商便笑道︰“那便是了”,便從包袱里拿出一封信遞交過來,“族中親眷有信托我帶來”。

    听到景家來信,景禮頗感驚訝。多少年未曾有來往了。不過仍舊接過來,客氣的請人坐下歇歇,喝完熱粥暖暖身子。那人辭謝過後,便拉著貨物往西市方向去了。

    “什麼修宗祠請族譜,不過是見哥哥仕途有望,趕著來分一杯羹吧”。景禮憤憤道

    他們遷至長安十年有余,跟景氏族人早已斷了聯系。也沒見什麼時候他們打發人來問問,這會子突然來信說什麼要修葺宗祠,要他們回去。

    其實哪有什麼體面的宗祠要修葺呢。景氏一族沒落許久。幾輩也沒有出過一個讀書做官的人。這會子好容易出了一個,自然稀罕。景禮想起幼年父親去世,族人百般厭棄他們母子的樣子。直說李氏克夫,一家子喪門星。連借些油米也要冷嘲熱諷。連景禮父親留下的幾分薄田和幾間屋子,也叫他們說是族產收了回去。叫他們流落街頭,無以為繼。這會子也竟好意思來信。

    李氏和景視也沒什麼可說的,誰想千里迢迢去見這樣的人呢!只是如今天子以孝治國,修宗祠明面上說也是理所應當的大事。要是這就不聞不問,難免叫人詬病。對景視以後也多有不益。

    “旁的倒不說,咱們也該回去修修你爹的墓,怕不知道凋落成什麼樣子了。也好叫他也知道,景視以後就有出息了”李氏提起亡夫忍不住低頭垂淚。這麼多年怕是也沒人去他墳頭祭一杯酒幾炷香。景禮也心酸,趕緊去給母親擦拭。

    回鄉歸覷父母在登龍折桂的舉子們中是常有的事,橫豎授官也不在這一時。景視此刻也閑下了,便和母親商議擇日回姑甦的事。回姑甦是高興事兒,見宗族就不是什麼喜事。姑甦離長安千里之遙,這一去起碼得有月余。她們女眷遠行,多有不便。事事得好好準備。

    “咱們還真要去和族里那些人見面不成”,景禮還是覺得憋悶。

    “誰又逼著你和他們親近呢,咱們做好咱們的事,不落人口舌即可。日後山高水遠,各不來往也罷”,景視說道。

    “若是為了這個事情,白落個不敬祖宗的名聲。咱們本是無過的,這樣倒白給人糾了錯處”李氏接著道。“咱們家舊時的老街坊鄰里,也許久不見了,過去多勞他們幫襯著,也該當回去看看”

    景禮點了點頭,細想想卻也是這個道理。景視正要和李氏商量著幾時動身,忽然听到院子里有女聲叫喊道︰“景家大娘,景家大娘在家嗎?”

    李氏探身看看,見是鄰居周大娘,忙迎了出去。周大娘一見她便喜氣的握著她的手道︰“喜事!”

    景禮在里屋听見了,這周大娘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最近來的忒勤了些。無奈對著景視道︰“要麼給你說親的,要麼給我保媒的,你信不信。我可真是沾了你的光。”

    景視笑了一下,倒顯得有些漫不經心。景禮忽然想起,回了姑甦,怕是要見到月娘了吧!看著景視有些出神一時間倒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哥,你是不是……這次會見著月娘吧,想來已有很多年了。”

    “見?”他自嘲的笑笑,“她早已為人婦,如今只怕已為人母。我如何見她”

    景視偏過頭去,有些晃神。那一年坐船離開姑甦的時候,他們一家也沒有人來送行,茫茫然上了船。撐船的老蒼頭讓他們進蓬里避雨,搖搖晃晃的出了橋渡。正是煙雨時節。忽然見到月娘撐著傘,她隱了半個身子在柳樹後頭。她看見他往這瞧了,伸手折了一段柳枝握在手里。柳枝輕晃,零落一身涼意。

    可惜,他不過一個屢試不中的貧寒舉子。渡船離了姑甦城,再也沒有回去過。

    李氏好容易打發了周大娘,一邊念叨著︰“總是推脫上門說親的人也不好,沒得叫人說咱們眼界高。這次回姑甦,總算也算個借口……”,一邊撩簾進了里屋。見一雙兒女都呆呆傻傻的坐著愣神。好笑道︰“這又做什麼呢……”

    第二日日中傳來西市開市的鼓聲,李氏見景禮成日間就幾身灰撲撲的舊衣裳忙里忙外的,便在這日攜了她往西市去,置辦些好料子,裁幾身衣裳。

    西市囊括天下珍奇商物,是頂熱鬧的去處,除漢人外,還能見到不少高鼻深目的外族人在此地行走。景禮愛熱鬧新奇,平日里也沒少往西市跑。景家在的光德坊離西市頗近,景禮二人慢悠悠的行至西市時,還有不少商鋪正在整理貨物。

    西市里的商人不少都住在臨近的坊里,有些和景家也是相識的。更加之景視出了一回名。不少人都跟她們打招呼。那些西域的行商賣的旁的倒好,景禮卻受不了那些香料的味道,恁的嗆人。偏偏還擺在靠近西市大門的地方。急忙忙的掩鼻往里走。

    才進了吉祥布料,目光就被店里站著的一位女子吸引了去。她衣著華麗大膽,眉心貼著一朵花鈿,雖沒過多的妝飾,但不像漢人那樣面容平淡,高鼻深目,顏色明艷奪目,是個胡女。

    長安城內胡女並不少見,尤其是酒肆眾多的西市。但胡人在長安地位並不高,少有胡人女子像她這樣自有一段高貴典雅的氣度,眉目艷麗如芍藥花,氣質卻像高山上的雪蓮一樣孤冷。讓人不敢小瞧。

    景禮一眼認出,她就是那日在長安西街一舞引的百姓競相而出的女子。

    她正低頭細細選著料子,掌櫃笑著侍立一旁。見她們來了,便迎上來笑道︰“這不是景家大娘嗎,來買料子?”

    李氏也笑著點頭道︰“來給景禮選些鮮亮布料做衣裳”

    掌櫃︰“是是,家中有喜事,自然要打扮好看些……對了還未曾恭喜景視高中探花”

    那女子自她們進來也未曾抬過頭,只往旁邊偏讓了讓,聞此言倒是略抬了抬頭,看了眼笑著寒暄的李氏和掌櫃,片刻又仍舊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只喚了一聲掌櫃,掌櫃連忙疾步過來,她便吩咐道︰“把這幾匹料子都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包起來吧”

    掌櫃滿臉笑意,哎哎稱是:“這可都是新出的樣子……”

    景禮見她選的都是上好的料子,除了艷色的,還有幾匹石青墨藍的,似是男子衣料。

    “還是老規矩,晚些給您送去?”

    她點了點頭。神情平淡。待她出了門,李氏驚嘆道︰“哪里來的女子,生的這樣容貌”

    掌櫃道︰“您不知道她?是崇仁坊集雲樓的女掌櫃,原先是教坊司有名的舞女”

    這倒奇了,教坊司舞女不奇特,那集雲樓是長安一等一的酒樓,即便是一品大員來了,沒有提前定下席面的,都只能在外面等著。端的是不事權貴清傲無比。釀的“十橋春”更是被譽為長安名酒之首,一年也出不了幾壇。

    這位出身教坊司的女子竟然是那里的掌櫃?景禮看著她裊裊婷婷遠去的背影,平白又高看了她一眼。舞女到長安第一酒樓的掌櫃?倒是個傳奇女子。

    “瞧什麼呢”李氏見她愣愣的,笑著敲她的腦袋。景禮回神,掌櫃已把李氏要的料子挑出來,姐兒愛俏,景禮果然被吸引過去。細細挑起布料來。

    等到了晚間,景視赴約歸來道︰“今日王爺與我說,他近日也要南下。正好帶我們一程”,听了這話,李氏和景禮都抬起頭看著他。

    李氏道︰“這是極好的,只是怕又給王爺添麻煩了”

    景視道︰“近日南邊頗有些不太平。王爺走南闖北慣了,各地頗有根基。一行人多,也安全些。再說了”

    景視無奈道︰“王爺又混托了我替他清算一些往來賬目,算是禮尚往來了!”明齊知道他是個不肯欠人的性子,便心安理得的給他“謀差事”。

    李氏听了這話才安心些。景禮好奇道︰“往來賬目?”

    “王爺在外有些生意往來,不然你以為他成日間在外行走,就為了游山玩水嗎”

    景禮點了點頭,又覺得不對,“朝廷不是規定,五品以上官員不得入市。那王爺……”

    這算皇商?可也不對,他本就是皇族,又不缺銀子。自降身份去做商賈做什麼?且東陵王爺也是有可能被議儲的,這樣的身份……

    景視無奈的看著她,那意思很明顯。大家心知肚明就罷了!景禮恍然大悟,只需化名在外,又有誰知道。他又不懼什麼銀子虧損,大約是圖個樂子吧。

    作者有話要說︰  對唐朝也就了解了個皮毛中的皮毛,沒有臉定在唐朝,就用一些我比較感興趣的風俗什麼的,不知道為什麼蜜汁喜愛唐朝坊市制度和夜禁,就覺得偌大的長安城想起晨鼓暮鼓的時候,很帶感。。

    唐朝的科舉讓我暈了很久,好在晚唐科舉已經比較完善,要參加常科科舉一種是由州縣舉薦成為鄉貢,一種是由學館舉薦成為生徒,這樣才能進京參加禮部試,這時候就有狀元了。可是後面還有吏部試,考不過一樣不能做官……比如韓愈……

    也許會有錯誤……見諒

    匿了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且歸》,方便以後閱讀且歸5、第 5 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且歸5、第 5 章並對且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