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柳石所說,過了兩日長公主府的請柬就送了來,還是由長公主府上的管事嬤嬤親自交到甦子衿手上的。可見起對她的禮待。也讓她無法拒絕。
不過甦子衿也從未想過可以拒絕,畢竟柳賢妃既然和蕭玉蘭聯手布下了局就必然不會給她拒絕的可能,只是看著這次宴請的地點讓她有些摸不透是何意。
蕭玉蘭的壽宴一向來都是在長公主府辦的,可這一次卻是清故別院。
清故別院是蕭玉蘭在及笄的時候太上皇贈予她的。位于城外東郊清故山的半山腰,是個十分清幽雅致的地方,只可惜蕭玉蘭喜歡熱鬧繁華。所以這種與她格格不入的東西她很少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離城內太遠。
所以甦子衿怎麼都想不通。這一次為何蕭玉蘭要選在這里?和她們的目的有什麼關系嗎?最重要的是,如今還不知道她們的目的具體是什麼。這讓她無比的頭疼。
“小姐,您怎麼了?今日看著這請柬都有一個多時辰了,這有什麼好看的嗎?”看著甦子衿一直盯著那請柬看,春蘭甚為不解。
“沒什麼好看的。”甦子衿收回飛出去的神思。將請柬合上放在軟榻的矮桌上,抬眸略帶疑惑的看向春蘭。“只是覺得奇怪,听聞送給後院的請柬中二妹和三妹也在名單內。我不記得兩位妹妹和長公主有什麼交集。春蘭你說這突然的宴請是不是有些奇怪呢。”
听到這話,春蘭面色一凌,嘴角止不住的有些抽搐,看著甦子衿淡淡的笑意,心里有些發毛的連忙別過頭去,假做給她換茶道︰“奴婢哪里懂這些,那長公主不是大貴人嗎,能請咱們府上三位小姐想來是看中咱們府的,是咱們府上的福氣呢。”
“說的也是,的確是福氣。”甦子衿微微點了點頭,平靜的眼眸看著春蘭那雙不敢直視她的眼眸,心底微了。
看來這件事春蘭是知情的,至少知道一部分,那這件事必然就會用到春蘭。
要用春蘭肯定就需要甦靈珊,請她去是理所當然,可甦子衿不明白帶著甦穎又是何意呢?
柳賢妃是個聰明的,自然知曉現如今甦穎是她的人,帶上甦穎就等同給她帶了一個幫手,這可不像柳賢妃的風格。
“大小姐,老夫人請您去紫甦齋一趟。”正當甦子衿滿腦子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的時候,門外傳來了小丫鬟的稟告聲。
老夫人?
甦子衿眉頭輕蹙,心中隱隱浮起一絲不安來。
自從中秋宮宴之後老夫人就再沒有找過她和許氏的麻煩,便連話都甚少說一句,就算在宅子里踫到,也不過就是面上過了就算了,一如陌生人一般。
這個時候突然叫她去紫甦齋,莫不是老夫人也摻和在里面不成?無視甦成對她的警示?
不管怎麼樣,坐在房內想是肯定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的,而且身在甦府,作為晚輩她也沒有權利明面上拒絕,只能站起身來領著春蘭隨著那丫鬟往紫甦齋去。
甦子衿原以為只是請她一人來,沒想到她走到的時候紫甦齋正堂內已經是高堂滿座了,後院的人到了個齊全。
“今日祖母可是有何熱鬧的事兒,這人都到了個齊全。”跨腳走出正堂內,甦子衿笑說著,眼眸不動聲色的瞥向甦穎企圖詢問,可甦穎卻只是微微的搖了搖頭,表示她也不知情。
“娘您瞧,這丫頭越發的愛管事了,上來就要問個清楚明白。”老夫人手握著太夫人的手臂,雙目含笑看著甦子衿毫不掩飾的露出寵愛之意來。
這倒是讓甦子衿心頭一驚,這老夫人明明當該對她恨之入骨才對,如今卻這般慈眉善目,一副最為疼愛她的模樣,定然有炸。
“這女娃娃天身就是好管事兒的,如今子衿丫頭也不小了,管管也是好的。”太夫人笑著打哈哈,祖孫三代看上去倒是一番其樂融融,但甦子衿卻注意到太夫人的手捏著的佛珠抖動了一下,似在提示著什麼。
“是,娘說的對,這女娃娃大了,當要學著管事了,日後嫁了人才能管好一個家。”老夫人點頭認同太夫人的話,轉過頭來,看著甦子衿慈愛道︰“今日叫你們來是為了明日你等去長公主壽宴的事,這次是咱們府中女眷第一次受邀去參加皇室壽宴,不比平日里的,听你父親說到時皇上和皇後也會去,你們切不可丟了甦府的臉面。
在和你太祖母商量下,決定由我和你太祖母分別給你們去壽宴的五人準備了些頭面飾品,都是庫房里上好的,你們且看看可喜歡,若是和衣著不搭說出來,好有個替換。”
說話間,一直等候在堂外兩側托著托盤的丫鬟從門外兩側走進來,依次站在許氏,萬氏,甦子衿,甦穎,甦靈珊五人面前。
托盤之上分別放著頭面和首飾,甦子衿眼前的托盤里放著的是一條雙珠垂簾的紅瑪瑙珠鏈,一對翠玉浮白玉鐲,一枚翡翠圓石戒指,一枚白玉戒指,一套藍石蝶面十二簪頭面,一對累絲餃寶藍玉耳環…算不上頂尖的好,但在一般宅院里已經是上好的了。
珠寶首飾是按著身份來的,甦子衿有郡主身份在身,自然是最好的,其次是許氏,再是萬氏,甦穎和甦靈珊一樣,不分上下。
“都看過了,可有不喜歡的?又或者和衣著不搭的?”老夫人眼眸掃過五人,柔聲詢問。
“太祖母和祖母賞賜的東西自然是喜歡的,至于和衣著搭不搭想來得回去試試才知曉呢,這般看是定然看不出的。”甦靈珊從椅子上站起身,瞧著眼前的首飾頭面滿臉欣喜,像是一個得到禮物而高興的純粹孩子,可卻抹不去眼底那隱隱而起的陰冷。
“心急的丫頭。”老夫人笑嗔了甦靈珊一句,轉眸掃過其他人道︰“不過靈珊這丫頭說的也是對的,你們且都拿回去試試吧,若有不合的便就告訴李媽媽一聲。”
甦靈珊和老夫人一唱一和將話兒都說了個全,眾人自然也沒有留下來多說的借口,只好紛紛無聲點頭行禮後讓丫鬟帶著托盤各回各自的房內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