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一過,年遐齡和甦氏就開始著手安排,年羹堯上京的行程。
一早,年遐齡就往京里去了信,讓長子年希堯,派人去收拾房舍。
如今想是,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
年遐齡重視科舉,為以後考量,特地在臨近考場的地方,置辦了一處小宅,只盼著自己的子孫,都能用上。
這時候出行,對人來說是一樁大事,一般人家都會翻翻黃歷,考究點兒的,會尋有名望的廟宇道觀重,找得道的高僧老道,算個吉時吉日。
年遐齡和甦氏皆不是虔誠向佛,或是向道的,比起這些虛無縹緲的信仰,他們更相信自己。
此地香火最旺盛的,是武昌城外三里處,一所道觀。
如此,年遐齡和甦氏依然是要去,問一問道。
“要帶去京里的東西,已經收拾的差不多,夏秋兩季的衣裳、文房四寶,還有其他該帶的東西,都在這單子上。你看看,還有什麼需要添補的?”甦氏打起精神道。
年遐齡斟酌道︰“多帶幾塊好墨,這東西不管是自用還是送人都不會錯,筆也要多備幾支。其他的……倒是不用增改,如果到時候臨時有缺漏,現買也成。”
“銀兩一定給帶足了,你就放心吧。”甦氏接過單子,立刻吩咐下去。
年遐齡戴上帽,“對了,給胡家那位公子,也準備一份,要一樣。”
“這還用你說。”甦氏起身,伸手撫平年遐齡肩上的褶皺,道︰“我一早就讓人備了。這是要去哪兒?”
年遐齡正正帽,道︰“我去瞧瞧囡囡上課,你別跟著,省的囡囡發現。”
甦氏輕拍年遐齡的臂膀,唾棄道︰“你以為誰都跟你似的,將自個兒女兒,當眼珠子一樣疼,也不怕人眼紅。”
“難道夫人眼紅了?”年遐齡握住甦氏的手,摩挲著道︰“老話說的好,十個手指也有長短,如今這幾個子女里,我最疼水笙,你覺得吃味也是應該的。”
“哪兒的話。”甦氏很是理解地道︰“我這心里,確實有些不舒坦,但這沒什麼好比的,我不是也更疼愛黛瑤,更關心老大一家子。”
年遐齡嘆息道︰“你理解就好,這人心啊……從來就是偏的,這我從不否認。”
“這種事,怎麼可能避免。”甦氏嘆道︰“你去吧,雖然現在還早,你去了……說不定水笙還會嫌你去得早,打擾她上課。”
年遐齡變色道︰“怎麼會呢?我去了,我也能教她不是?”
“是是是。”甦氏神情放緩,抽出手來,作勢要送年遐齡出門。
年遐齡氣哼哼,“是什麼是?哼!我走了。”
甦氏規矩行禮,冷漠道︰“老爺慢走。”
水笙最近在讀《聲律啟蒙》,在楚明遠眼里,這才是水笙如今應該讀的。
“三姑娘已認識過《論語》里頭的字,這《聲律啟蒙》中的字,倒是簡單,想來三姑娘很快就會,我這就教教你,這些字,都是什麼意思。”楚明遠翻開書本,逐句逐句教水笙。
雖是啟蒙教材,但水笙倒不覺得自己學這個,是被看低了,畢竟,在楚明遠眼里,她就是個四歲女童,學好這些,打牢基礎,再能進一步學習,更有用的知識。
再說,這《聲律啟蒙》讀起來朗朗上口,又充滿趣味,確實是很好的教材。
年遐齡站在門外,听著屋內的朗朗讀書聲,滿心歡喜。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讀的真不錯。”年遐齡對一旁的長隨夸贊道。
長隨笑著附和,“可不是嘛老爺。”
“走,咱們進去。”年遐齡提起袍角,跨入房內。
水笙見到了年遐齡進來的身影,但她並沒停下來,而是繼續讀著余下的段落。
等最後一個字落下,水笙才起身,走到年遐齡面前,喚一聲,“爹。”
“很好,很好。”年遐齡扶過水笙的頭頂,道︰“讀書就該是這樣,不為外物所打擾,在你這年紀,你的兩位哥哥,都沒有這份定力。”
水笙刮刮自己臉皮,感覺自己的臉上,被貼上了一層金粉。
“哪有……”水笙不意思地道。
年遐齡回道︰“我說的是真的,難道水笙還不相信爹。”
“撫台大人愛女的拳拳愛女之心,真是讓在下汗顏。”楚明遠出聲道。
年遐齡伸出手指,輕輕搖晃,笑道︰“看來啊……就連明遠你,也不相信我說的是真的。”
“三姑娘確實天資聰穎,但怎及得上三公子。”楚明遠確定道。
“你啊……”年遐齡但笑不語。
一個人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眼見。
年遐齡從來不會小看任何一個女人,包括自己的女兒。
“我今天來,我要跟明遠你說,明天三姑娘就不賴你這兒上課了,她要跟著夫人外出。”年遐齡通知道。
楚明遠點頭,道︰“那好,多謝大人告知。”
水笙被年遐齡說的話吸引,急忙問道︰“又要出去嗎?去哪里?”
“來,我們先走。”年遐齡伸出手掌。
水笙沒有急著牽起年遐齡的手,而是轉身對著楚明遠,道︰“楚先生再見,咱們後天見。”
“大人走好,三姑娘走好。”楚明遠朝年遐齡行禮道。
年遐齡僅微微點頭,回了一個短短的音節,“嗯……”
水笙牽起年遐齡的手,問道︰“爹,我們走了?”
“走吧,走的時候看著路,要小心。”年遐齡殷殷叮囑道。
水笙如以往般回道︰“我知道的,你每次都說,我都記在心里的。”
年遐齡卻道︰“記在心里還不夠,要放在心上。”
“好的爹。”
“嗯,這才乖。”
水笙心里汗噠噠,看著她的爹,在這一言一語中,對她的笑容,越發明顯。
“我先送你回房。”年遐齡決定道。
水笙拉住年遐齡的手,問道︰“爹還沒跟我講,明天要去哪里?”
“明天啊……咱們一道去城外的道觀,好不好啊?”年遐齡說出明天的打算。
“為什麼,爹會先和你說呢?”年黛瑤氣鼓鼓地道。
水笙想到一個理由,便道︰“可能是怕大姐听了傷心。”
“也是。”年黛瑤接受這個理由,但又想到︰“我們出發的時候,大姐不還是知道了?”
水笙發覺二姐不好騙了,這可真好。
“那就是,爹更擔心我,放心你啊。”水笙瞎說胡話。
<b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 />
年黛瑤卻笑道︰“那是,我最讓爹放心了。”
“咱們什麼時候能到城外?”年黛瑤掀開簾子,想看一眼開面。
在車外跟著的許氏,小跑著道︰“快要出城了,姑娘把簾子蓋上。”
這會兒城門還沒開,但城門口已大排長龍。
昨日年遐齡跟水笙說了今天要出城,水笙自以為家里人都會去,便很自然的,跟年佳瑤與年黛瑤講。
沒想到,在晚飯後,甦氏只提了帶水笙和年黛瑤出去。
“佳瑤已經定親,這一次就算了吧。”這是甦氏說的理由。
定親後,女性比以往,更加拘束于規矩之中。
年佳瑤在當時,真是個什麼想法,水笙並不能知道。
水笙只見年佳瑤提出,讓自己的丫鬟帶她去道觀,代為祈福。
甦氏咳嗽一聲,道︰“松手,平日里教你的,難道都忘了?”
年黛瑤背脊一挺,道︰“沒忘,沒忘。”
“等下車的時候,不許東張西望,知道嗎?”甦氏著重道。
“是,娘。”年黛瑤順從道。
水笙從沒出過城,便問道︰“城外和城里,有什麼不一樣?”
甦氏放過年黛瑤,回答道︰“不一樣的地方多了,你看了就知道。”
年黛瑤努努嘴,對于母親的區別對待,內心產生了一絲懷疑,難道三妹才是母親親生的?
今天天微亮,水笙她們一行人就啟程,在家只簡單用了些飯食。
甦氏見年黛瑤摸著肚子,拿出車廂暗格中的點心。
年黛瑤一見吃的,立刻眉開眼笑。
‘果然,只有自己,才是母親親生的。’年黛瑤心道。
年遐齡和年羹堯及胡期恆同坐一車,作為一個過來人,年遐齡在科舉這條路上,積攢了很多經驗。
“那些好話、套話,我就不多說了,一次就能登科及第的,到底是少數,你知你躊躇滿志,但若是不中,也不必灰心喪氣。”年遐齡以自身經驗道。
年羹堯內心憤憤,他自以為,自己必能得中。
“兒子听父親的教誨。”年羹堯暗自握緊雙拳。
年遐齡眯著雙眼,道︰“你知道你在生氣,你要是中了,我自然為你高興。沒中,我也不會對你失望,就怕你自己到時候心灰意冷,我實在是見過太多了。”
胡期恆在一側抽氣,他似大夢初醒。
“多謝伯父教誨。”胡期恆行了個簡禮,道︰“如今身有不便,等下車後,我再正式謝過伯父。”
“哦……”年遐齡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樣,問道︰“你懂了?”
“晚輩全懂了。”胡期恆看了眼年羹堯,解釋道︰“晚輩自顧自己心中哀怨,不像父母因此為我擔心良多,實在是不孝之舉。”
年羹堯恍然大悟,但卻不像胡期恆,未曾有深刻體味。
作者有話要說︰ 計算錯誤,順天府鄉試,要後天才能寫到,明天還有道觀一章。
_(:3 ∠)_ 給你們調戲。
出現了一個bug,我以為順天鄉試是在順天舉行的,今天看資料,是在京城舉行的,我白長了兩眼楮。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