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亨

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庸議佛教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寒牧雲 本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庸議佛教

    歡迎您的光臨,任何搜索引擎搜索“”即可快速進入本站,所有章節顯示為同一頁面時,是因為你的瀏覽器緩存未更新。只需按f5刷新頁面,手機瀏覽器請清空下ie緩存即可,給大家帶來的不便深感抱歉!!

    看到李明豹遞過來的稿子,金庸立馬就開始看了起來,這一看就花了一個多小時。要知道像金庸這樣的人物,看書的速度肯定不會太慢。而從盤古開天之後到龍漢初劫,其實也沒有多少字,總共也就才十萬字左右。

    這還是李明豹為了小說而特意改編的,要是按照傳記的寫法,字數還會少很多,至少一大半字數不會有。畢竟洪荒這樣的書,最深入人心的東西就是洪荒不計年。

    什麼叫做洪荒不計年?就是上古洪荒那些人物,壓根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歲月,什麼叫做時間。作為第一批開天生靈,他們的壽命只要不是因為意外而了結,基本上就不會死。至少在李明豹所知道的神話當中,那些年活著的小人物,像什麼牛一類的平常物種,到西游的時候都還能蹦達。

    就像老君那頭牛,本就不是什麼高貴的物種,也不是獨一無二的洪荒物種,但就是這麼一頭牛,在西游里面也能抖起來。就連孫悟空這樣的天生物種,由于出生的時間晚,結果連牛都惹不起,隨便兩個法寶都能弄得他灰頭土臉。

    要知道洪荒的時候,不少牛人壓根就不買法寶的面子。別說法寶,就算是先天靈寶這樣的東西,別人也是說弄壞就弄壞。孫悟空那金箍棒,看起來牛得要死,打誰誰死,砸誰誰傷。

    但金箍棒這玩意,也不過就是後天功德靈寶,連至寶都算不上,這個類型的至寶,頂尖的就是九天玄黃塔,僅僅是身上的玄黃二氣,就能壓死一大堆西游里面的大人物。

    所以洪荒年月的神話,根本就不能用常理來述說。別說洪荒了,就連後面封神都能把洪荒最後的地盤都給徹底弄壞了,洪荒里面的牛人何其多?封神可是聖人在爭斗,但洪荒可沒有聖人,那個時代的武力值,簡直大到沒有邊。

    李明豹一邊想著洪荒的情節,一邊在發散思維。而金庸看到李明豹的書,也很慎重。雖然以這個故事構架上來看,李明豹是寫的小說,但金庸卻不敢把這個故事當成單純的小說。

    神話這種東西,每個只要有歷史的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神話體系。而像華夏這樣繁雜體系神話的,也就只有華夏。所以只要是沾上這樣類型的小說,那都不能單純的當小說來看。

    所以金庸是一邊看,一邊想,李明豹寫的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什麼漏洞,但是金庸越看,越是覺得李明豹寫的這個龐大的體系,真就沒有什麼漏洞,就連什麼十大靈根,十大先天至寶一類的東西,好像真就是那麼一回事兒,還有那些神話當中的物種,就連金庸這樣博學的人,能知道來歷的,都不算多。

    區區十萬字,金庸卻看了一個多小時,等到稿子看完以後,金庸才松了一口氣,感慨的說到︰“李生大才,或許也就只有李生這樣的人物,才能把一部洪荒寫得這麼蕩氣回腸。麒麟的高傲,鳳凰的自傲,龍族的霸道。寥寥十萬字,李生卻寫得那麼透徹。就好像李生親眼所見一樣,這樣的書,我評價不了。

    但為什麼李生寫的這些內容里面,卻沒有佛教?要知道,佛教在華夏神話體系當中,可是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東南亞一代,佛教是很盛行的,沒有佛教,又怎麼能說是神話體系完全了呢?”

    金庸是個佛教徒,所以對于佛教也是有自己的偏愛,但是整篇小說看下來,金庸卻沒有發現一點佛教的影子,這就讓金庸覺得奇怪了,所以看完書就忍不住提了出來。

    “我不是說這部書到現在才寫到第一部麼?而第一部的時候,別說佛教了,就算是道教,不也沒有麼?聖人不出,哪里能出現教派?”李明豹笑著回答到。

    听到李明豹這樣說,金庸想了一下才猜測到︰“這麼說來,李生你這部洪荒里面,只有出現了聖人,才能出現教派?聖人的意思,就是有教化才能成為聖人?”

    听到金庸這麼說,李明豹也是十分佩服,要知道聖人這個概念,真正把他實際化,而不是一個空洞的名詞,就是因為寫明了聖人需要教化別人,才能成為聖人,要不然,聖人也是凡人。

    而李明豹還沒有說出這樣的概念,金庸卻能敏銳的察覺到這個問題,說明金庸的腦子,並不一般。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李明豹給金庸介紹洪荒,也就僅僅說是要把華夏的神話體系整理一下,然後就立馬給金庸龍漢初劫的稿子,後面的話壓根就沒有說,而金庸卻能夠在李明豹的字里行間當中猜出一些事實,真的很恐怖,要不是李明豹有著大量的知識記憶,對上金庸這樣的大拿,真就不夠看。

    既然已經透劇了,李明豹就不介意多透露一些,反正等下他還是要說的,倒不如先把聖人這個概念給徹底的落實︰“要說到聖人這個概念,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鴻鈞道祖。這開天之後第一個聖人,其實就是他。而後面的聖人,大部分都是鴻鈞的徒弟,就像佛教的始祖接引、準提,道教的始祖,三清,造人始祖女媧娘娘。這些人,要不是听鴻鈞講道,他們不可能那麼快就成聖。而鴻鈞成聖的宏願,就是教化。後面這些人成聖,也都是通過教化。

    所以在洪荒里面,成聖的先決條件,就是需要教化,沒有教化之功,就算你有成聖的機緣,也不可能成聖。所以聖人地位崇高,所謂量劫之下,除了聖人,皆為螻蟻,就是說就算是無量量劫,也損傷不到聖人。”

    听到李明豹的解釋,金庸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作為一個傳統的佛教徒,听到佛教的始祖被李明豹說成是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就很不高興。

    于是開始反駁起來︰“要說接引道人的來歷,我也知道一些,接引稱之為道人,還不如稱之為是佛主,他就是阿彌陀佛,這要說是佛教的始祖,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準提道人的來歷,除了在封神演義當中出現過,其他的傳記神話,對他的描寫都不太多,李生你為什麼就認為準提道人也是佛教的始祖,這就有些說不通了。”

    信仰問題,一向都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關于信仰當中的人物,更是不容有人詆毀。尤其是像金庸這樣的佛教徒,在關系到佛教始祖這樣嚴肅的問題上,他肯定是要和李明豹辯論明白的。

    在後世,洪荒這個體系沒有被絕大多數人認同的原因有很多,一個是傳統文學不容忍,而佛教徒不接受,其實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而佛教徒不接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對準提道人的身份上不認同。畢竟這位大佬,在任何傳說當中的出場幾率都不高,貿貿然就抬到了這個位子上面,誰都不會接受。

    但李明豹現在既然就弄出了洪荒這本書,自然要把這個話說圓了,要是連金庸一個人都說服不了,又怎麼能說服其他的人呢?

    所以金庸一開口,李明豹就笑著說到︰“要說到準提道人,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需要提一下,不知道金庸先生對于菩提老祖這個人物,有沒有了解?”

    “你是說西游記里面孫悟空的師傅菩提老祖?”金庸不知道李明豹怎麼又把西游記給扯出來了,于是皺著眉頭問道。 △△,

    “對,我說的就是這麼一個人物。在西游記里面,菩提老祖這個人物出現得很突兀,沒有來歷,也沒有去路。但他的所作所為,卻是在為西游布局,這點上金庸先生應該沒有什麼疑問吧?”李明豹說到。

    “這點不錯,要是沒有菩提老祖這麼一個人物,孫悟空也不可能學得到那麼多的本事,自然也就不能成為西游的護法者,而西游也就施展不開。”金庸點頭承認。

    “西游對于佛教是有大好處的,也就只有這樣,佛教才能夠進入到東方世界,在這個時代之前,佛教在中原並不佔據優勢地位,但在西游之後,佛教卻比起道教來更加的昌盛,這點想必金庸先生應該不會否認吧。”

    “不對,李生,你這點上就說得不對了,自從西漢末年佛教就進入中原了,興盛起來的時候也不是唐朝,而是南北朝,真正鼎盛的時候,才是隋唐。”金庸反駁的說到。

    “金大俠,我們現在說的並不是歷史,而是神話,神話這種東西,對于年代什麼的,都是忽略的,南北朝離著唐朝也不算遠,而唐朝也是佛教真正鼎盛的時候,所以這樣說,基本上也沒有太大錯誤。

    要是洪荒寫的是正史,那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神話人物了,我寫這本書,最主要的事情是要把神話里面的人物徹底梳理起來,不讓這些人物的來歷變得混亂。所以自然是和正史上有些出入,我從一開始就沒有說洪荒是正史,而是說這是小說。而事實上神話故事里面的人物,出生絕大多數都是小說,我這也算是一脈相承。”要真正在金庸面前討論正史功底,李明豹可沒有那個底氣,所以干脆就把小說的本質給抬了出來。

    听到李明豹這話,金庸也是一愣,繼而也笑了︰“是我著相了,本來神話就是荒誕的東西,又怎麼可能和正史比較?那麼李生你還是接著說菩提老祖的事情吧。”(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香江大亨》,方便以後閱讀香江大亨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庸議佛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香江大亨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庸議佛教並對香江大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