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章節內容,
自見到他第一眼開始,信雅就沉溺在睿王的笑容之中。他的音容笑貌,從此刻在她的腦海之中。
愛上他,她義無反顧。听說他有未過門的王妃時,哭哭啼啼的跑去向母妃訴苦。
哭了幾日後,意識到眼淚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她去求母後,父皇。讓他們以聯姻的目的,把她送去他桐藺國。
皇帝以公主的儀仗接見她,為她安排了最好的宮殿,可她心里,只想見見睿王。
見到睿王,是她來桐藺國十天後的事,期間她多次向皇帝表明想見睿王的心思。
皇帝為了不得罪臨安國,多次對此事進行安排,睿王的答復大多相差無幾。
沒有時間,身體抱恙等等理由,傻子都看得出,這不過是他不想見她的借口。
後來見到他的時候,睿王板著臉,不苟言笑。與她談話時,話不投機半句多表現的尤為明顯。
她知道,他之所以願意見她,是皇帝逼的,因此他一臉不耐煩。她滔滔不絕的說,他的心卻不知在哪。
後來母妃不遠千里來桐藺國看她,見到她憔悴的模樣萬分心疼,走前與皇帝說明,必須照顧好信雅。
于是之後,宮里的下人伺候她都是小心翼翼。之後又見了他幾次,但她再沒在他臉上看到笑容。
她一度以為他因為母妃的死,不會再笑。直到寧雪飛的出現,她才知道自己錯了,大錯特錯。
他笑起來還是那麼好看,只不過他的笑容只給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寧雪飛。
她在他身邊守了那麼久,什麼都沒有得到,而寧雪飛卻在不經意間闖進他的生活,並且得到了他的心。
從小她毅力最為堅定,死皮賴臉的去求了皇帝,干脆讓皇帝把她安排到了睿王府。
天真的以為這樣可以撼動寧雪飛的地位,最後才發現,寧雪飛在睿王心中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
無關容貌,無關身份高低,只因為他此生認定寧雪飛,就這一個理由把她打入無間地獄,讓她永無翻身之日。
寧雪飛是先皇賜婚,除非是他們二人誰先放棄這段婚姻,不然根本無法撤銷。
睿王對寧雪飛早已情根深種,寧雪飛對睿王何嘗不是有情義的,只不過沒有說出來罷了。
于是她就想,自己愛的到底是睿王這個人,還是在乎睿王妃這個位子。
能和他喜結連理,舉案齊眉,已是一大幸事,就算是做他的一名側妃又何妨,幸福,是需要代價的。
可是她又錯了,啊,對了,她什麼時候對過。
都說一步錯步步錯,回頭才發現,自己錯的太過離譜。睿王的心中,除了寧雪飛,再容不下其他女子。
如此心急著讓她從睿王府出去,可是擔心自己擾了他們二人的幸福生活?
為了讓她從睿王府搬出去,甚至拿她的名節來說事。
向父皇哭求聯姻來到桐藺國追隨他那時起,什麼名節,什麼女子操守,她早已舍棄。
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待嫁閨中算什麼?受人非議又算什麼?
“嘴巴長在他人身上,讓別人說去。信雅不在乎這些,信雅只想和睿哥哥在一起,這難道錯了?”
她愛錯了人,用錯了方式,對他來說就是錯的。
“你這只是一時氣話,女孩子怎能不在意自己的名節。這睿王府,公主萬萬不可再待下去。”
睿王不再喊她信雅,而是喊她公主。這算什麼,王母娘娘的金釵,誓要把他們之間的界限劃清嗎?
啊,她對他如此深情,他怎麼狠的下心。
“既然話說到這個份上,我就來明確一下我的立場,我是不會走的,睿王府我住定了,絕不會離開。”
信雅不想再和睿王爭辯下去,再說下去沒什麼意思。只會讓兩人的氣氛更加僵硬。
睿王是想和她好好說,信雅卻鐵了心不願意離開,既然如此,他就不必再客氣。
好言相勸她不听,那他只好換其他方式。
“你以為你不離開本王就拿你沒辦法了嗎?本王去向父皇稟明此事想必他會同意本王的想法。”
寧雪飛畢竟是要過門的王妃,皇帝總歸不該虧待了人家。不過是讓信雅搬出去,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事。
信雅剛要走的身形頓了頓,回過頭好笑的看著睿王,為了讓她走,他真是不惜一切代價。
“哈哈?皇帝。睿哥哥不要忘了,我的身後可是臨安國,兩國關系多年僵化,多少人盼著兩國關系能轉好。”
如此以來,他們之間的聯姻就顯得尤為重要。她不信,睿王可以為了一個女人而不顧天下人。
“那與本王何干?天下興衰如何,早與本王沒了關系,只要能和飛兒雙宿**,其余的本王都不在乎。”
他對這個國家,從未融入半分感情,這個國家對他來說,除了束縛,就是恨。
自從她母妃死後,皇帝看見得知皇後是凶手卻沒表態那時起,對這個國家,他早死心了。
那些人的死活,與他沒有關系,他只要身邊的人活的好好的,其他人與他何干。
天下興衰?黎民百姓?他孤獨無助的時候,誰向他伸出過雙手。既然他們棄他于不顧,他又何必庸人自擾。
“睿哥哥,你在說什麼?這可是桐藺國,你出生成長之地,你竟說出如此無情的話來。”
信雅說他無情,他並不否認,無情的人多了去了。他不過是置身事外,如何算得上是無情。
睿王心中每日都在恨,自己為何生在桐藺國,這里害得他小小年紀就嘗變人間疾苦,說什麼感情。
想到寧雪飛說的話,睿王干脆讓人備了馬車,直接進宮去。
皇帝為了準備春祭忙的不可開交,無數的項目要他過目,還有奏折要批,頭疼的很。
“陛下,用晚膳的時辰到了。”公公踩著小碎步走進殿內,輕聲對坐上的皇帝道。
“朕還不餓,讓人撤下去。”國事還沒有處理完,哪有什麼心情用膳,他恨不得整個人埋到聖旨里。
皇帝頭抬都不抬一下,繼續批閱奏折。見公公站著不走,撅眉望向台下。
“還有何事?”
事情自然是有的,而是不是小事。睿王來了御書房,正在外面侯著。
睿王每次來都沒有好事,他們這些做宮人的心里忐忑著呢。
提心吊膽的,就害怕睿王又胡說八道,惹怒了陛下,受災受難的是他們這些宮人。
“回陛下,睿王求見,正在門外侯著,不知陛下見,還是不見。”
只要陛下說不見,他就可隨便找個理由搪塞了。你期待一件事時,那件事往往偏不如你的意。
“睿兒?這時候他不在王府進宮來做什麼?罷了,宣,讓人把晚膳一塊送上來,準備兩幅碗筷。”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揉著脹痛的額頭。不分晝夜的忙了那麼多天,頭就跟要炸開似的。
過了春祭,就讓他睡個好覺,讓大臣們都放個假,他好有時間休息。
“朕已有許久沒有與你們一起用膳,乾陵,琉兒,太子,還有睿兒你,已有一年有余了。”
他們之間的關系,他還以為時間一過,他們之間的分歧就可以消失,事實證明他的想法不過是無稽之談。
“從母妃出事後,整整七年了,恩,是有些年月了。”
睿睿王心中對他的恨非但沒有隨時間的流逝消除,反而有增無減。
七年時間里,他們除了春祭那天,才會一群人圍桌而坐,盡管坐在一起,心卻對著,說話談不到一塊去。
所以每年春祭的時候,除開文武百官,睿王他們那一桌的氣氛除了尷尬,就是氣氛僵硬。
“睿兒,你還在恨父皇。”
皇帝眼神黯然,桌上的膳食香味俱全,兩人卻誰都沒有胃口。
“父皇真會說笑,兒臣身為臣子,對父皇只有敬重,怎會有恨。父皇此番話實在讓兒臣惶恐。”
睿王起身跪在地上,對皇帝扣了三個頭。他與這個男人,沒有血緣關系,只有君臣之間的關系。
他怎麼會直接說出他對皇帝的恨,那種恨,深入骨髓,如附骨之蛆,無法用口頭語言說出。
他深知皇帝的軟肋,知道他多年來對淑妃的死久久不能釋懷。
不能釋懷有什麼用,當年淑妃死時,他什麼都沒有為淑妃做,現如今在這里懺悔給誰看,誰稀罕看。
為了報復皇帝,他要讓皇帝痛苦,不止是心疼,只是心疼對他來說懲罰還是太輕了。
“睿兒,你何苦如此執著于過去,你母妃之事,朕有自己的苦衷。無法為她做主,朕實乃無奈之舉。”
睿王連連苦笑,問他為何那麼執著當年的事?那是他的母親,生他教他,養他之人,他如何不執著。
試問誰沒有無奈的時候,只因為無奈兩字,對母妃的生死置之不理,這個回答,他無法接受。
說起他就是無奈兩字脫口而出,怎麼沒想過自己本身的原因。
天逐漸黑下來,夜幕籠罩天空,拉下黑的簾幕,御書房內燭光搖曳,睿王跪在地上神情冰冷。
“兒臣今日來,是有事要與父皇明說。”
他來皇宮,可不是為了和皇帝在這里爭論生死這類無聊的問題。...看書的朋友,你可以搜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