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又走到了那個熟悉的小巷子,自己小時候,母親常常帶自己來散步。
她母親是中國人,講日語最開始總是有口音,常被鄰居和朋友背地里嘲笑。可是嘲笑的話有時母親也听不懂,天水懂啊,晚上睡覺前她想起這些事情就會哭。
這時母親就會問她為什麼哭,她往往就老實告訴媽媽真相了。她以為媽媽也會傷心,但是她沒有。
媽媽微笑著告訴她,如果別人做了什麼傷害自己的事情,一定不要去和別人去計較,那是因為人的本質千差萬別,每個人只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句話,天水一直是作為座右銘,牢牢記在心間的。
這一個月,她經常來家附近的這些街道散步。走出這些街道,就是一大片草地,那里有學校,也有一個公園,很多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媽媽都會選擇下午的時候邊等大的放學,邊帶小的在公園曬曬太陽。
日本的主婦是很少繼續在外工作的,這一點和中國有很大不同。結婚以後就以照顧家庭為己任,日本人普遍也非常尊重這樣的選擇,一點也沒有覺得做全職主婦就代表了失去自我。哪有那麼多的人生價值和理想去實現呢,選擇結婚就代表了選擇家庭作為價值和理想吧。
天水在北京的時候,很少看到有自己親自帶孩子的母親,這一點讓她覺得非常奇怪。中國的媽媽們更是以做家庭主婦為恥,拼命的工作,男與女之間並沒有真正的分工,女人必須要做和男人一樣壓力巨大的工作,回來還要照顧孩子打掃家務,這哪里是什麼平等呢。
因為回到日本後,看到了太多這樣臉上露出安詳神色的媽媽,然而卻是在中國很難見到的風景,天水才生出了這樣的感慨。
天水的母親也常常到這個公園來,只不過她的孩子已經長大了。為什麼回東京這樣的問題,母親甚至是父親都沒有詳細追問過自己。能回來自然是最好的,留在身邊自然是最好的,天水既然不說,父母們也不必多過問。
父親今年馬上五十歲生日,卻仍然堅持每日早起,吃著母親日復一日做的早餐,提上擦得 亮的黑色公文包,然後開車從去機電公司上班。
盡管三十年來仍然做著那個小科長的職位,父親仍然不改初衷,認真的做著本職的工作。
離退休還有十五年吧。看他那麼精神抖擻的,天水覺得自己對平凡而安靜生活的向往就是從自己的父母身上衍生的。
在家里,她會給父母做一些簡單的面包和甜點,也曾用素雅的包裝包起來,贈送給父親的同事和母親的朋友,天水自己的朋友,她也零星見了幾個。但如果在過去八年間,一個人的生活主要發生在北京,回到東京後又有多少真正的朋友還能維系著當時的感情和感覺呢?
所以,回來之後,天水常常要感覺到寂寞。
可是,也許故鄉就是寂寞的吧。因為所有的離開決定了所有的歸來的寂寞。
她只是不能明白母親也是離開了自己的國家,這樣在他鄉落地生根,母親應該也是寂寞的。只不過,她也許早已習慣了在這種寂寞中汲取屬于自己的陽光。
有一次,天水穿了和服,與母親一道去附近的神社祭拜。從海外歸來的人,按理是要去拜拜神,跟他套套近乎,希望他能不因此擯棄,繼續照耀和保佑自己的。
神社的安靜,更有一種積累了歲月塵埃的氣息。每個建築的角落,光影的明暗好像都設計過,是無比倫比的恰到好處。
“你應該跟神說一說你這段時間的心緒和打算,自己理順一下,如果決定了,就好好的按那樣去做吧。”母親說。
但是天水的心中並沒有答案。離開了繁忙的北京,回到家的日子,好似就開始了放逐。所有的理想和激情都在中國的那座古老城市里。到家以後,她剩下的好像就只有細細品味那些經歷而已。
神啊,請你保佑那座城市里的人們吧。天水最後在心底說出了這個願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