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封二年,西秀縣。
“娘!盼琴姐不過是寄住在咱家,你為什麼讓表姐去,不讓我去,不給我也報上名,我哪里比她差?”一名身穿嫣紅錦緞襦裙的少女正怒氣沖沖的站站在窗邊,對著那小榻上的美貌中年女子大聲嚷著。
“我家婉婉自然是亭亭玉立、容貌秀麗。”吳氏是程婉婉的母親,自家的孩子自然是怎麼看怎麼好,“你以為那宮里是好去的地方,那里的人心比誰都黑,興許你還沒見到皇帝的龍靴就被人給害了去。再說,那皇上脾氣可是不好。”
這乾封帝本是貴妃之子,但鄭貴妃走的早,而作為七皇子的他並不受寵,十六歲就被先帝派去了西北戍邊。當然也正因如此在六王之亂之時他避過了眾皇子的鋒芒,而最後又憑借西北的軍功回京奪得了皇位。
現在乾封帝現已登基半年,國事漸安,但子嗣單薄,後宮也是空虛,只有堪堪數人。便有臣子進言意欲舉辦選秀,挑選德、言、容、工俱佳的未婚女子入宮,充實掖庭,為皇家開枝散葉。這本應是光耀門楣、眾人期盼的盛事,卻因為去年那趙側妃不知犯了什麼事,讓登基前的皇上親自一劍砍了去,使著有些官家人家也不敢送自己的寶貝女兒給這麼個傳聞中嗜血帝王,因此傳聞這次參加選秀的人數是開國以來人數最少的一次。
吳氏一想說自己家孩子也許會被暗害了去總是晦氣,連忙道︰“你姑母的嫁妝現在可都在咱家,當年老太太最寵愛你大姑母什麼好東西都留給了她,現在由給了那甦盼琴,她若是去選了秀女,能帶走多少,這成箱成箱的好東西豈不是全留給了你。”
程婉婉想著那年甦盼琴剛來的時候,那手上戴著的一對翠玉鐲子,水頭足的自己在西秀縣最大首飾鋪子里都沒有見過,不由道︰“那可是全部給我?”
吳氏笑著戳了戳程婉婉的腦門,笑道︰“娘就你這一個女兒,自然是好東西全部給你留著。趁著你爹這幾日不在家,娘趕快給她報上名去。要不你爹少不得要給他那親外甥女好好商量起來,興許以後要我再給她備上一副嫁妝呢。”說著吳氏話鋒一轉,道︰“上個月,那張司戶派人來提親了,他家的小兒子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你可是中意那張文遠?”
程婉婉听到娘親說起那張家公子,秀臉一紅,就撲到了母親的懷里,母女二人的自是親親密密的說了半夜的話。
西南側的小院子中,一名穿著褐衣的老嬤嬤推開門匆匆進來,“姑娘,姑娘!不是和姑娘說,這夜里看書,對眼楮可不好,姑娘怎麼就是不听呢?”
只見甦盼琴月白色的中衣外松松披了件秋香的半舊外衫,一頭漆黑的長發沒有綰起,隨意披散在單薄的雙肩之上,正拿著一本書靠在桌前看著。
看見乳母崔氏進屋,她放下筆,輕輕甜甜地叫了聲︰“嬤嬤怎麼來了?”
甦將軍戰死程氏殉情後,盼琴的大舅父程立就派人接了甦潛、甦盼琴兄妹來程家住著。崔嬤嬤是母親程氏的陪嫁,以前也是一直在程家伺候著的,“那吳氏自己的女兒不舍得去送去宮里,到是要送我家琴姐兒去那地方受苦。”
“琴姐兒,不如我們給潛哥兒傳個信,看他有沒有辦法?或是我們裝病,等著大爺回府,不讓那吳氏磋磨了姑娘。”甦潛現在仍然去了那北邊從了軍,走上了甦家男子一貫走的路,而大舅父程立現在也去臨縣出了公差。
甦盼琴知道自己是定要去選的,道︰“哥哥收到信怕是我都到京城了,再說舅母都給我報上了名,就算舅舅回來也是改不了了。嬤嬤,不要擔心,許我也是選不上,十天半月就回來了。”只能安慰孫嬤嬤,讓她不要太過擔心。
看著愁眉不展的乳母,甦盼琴的心中也起了波瀾。這到底是想辦法落選好呢,還是遠離那書中的女主好?
就這樣,今夜程府中有好些個人沒有睡好,有的興奮、有的謀算、有的擔憂、有的思慮。
************************
五天後的一早,程婉婉早早來把甦盼琴叫到吳氏的院子,來告訴她已經通過府選的“好消息”。
“表姐,明日你可是就要去京里了,東西可是收拾好了。”程婉婉平時沒少到甦盼琴這里來順東西,只是這次想著甦盼琴只能帶著個小包袱上京,大姑那整箱整箱的好東西都要要成為自己的了,不由也大方了起來,嬌聲道︰“表姐記得帶點東西,做個念想。”
吳氏自然要比程婉婉老練許多,看著容貌標致的外甥女,用慈愛的聲音道︰“這是舅母的一點心意,銀子不多單是應該夠你在路上用了。你去了京里,可就一切只能靠自己了,萬事要小心。”她說著一頓,“听說這宮里人心黑的很,你又愛寫寫畫畫,這些東西能少則少,也不用常常寫信回來,到時候落人口舌。”
甦盼琴一听就明白吳氏的意思,她們吞了自己那麼多箱的嫁妝,然後就只給自己留下這次上京的路費。並且以後也是不打算管自己了,所以叫自己沒事不要寫信回來,寫了她也是不會管的。
“謝謝舅母,那舅舅、表哥回來就麻煩您替我向他們道別了。這幾年,舅舅、舅母你們也是費心了。”
吳氏以為甦盼琴年紀還小,定是不會明白自己的如意算盤,反而還感謝自己,不由心中一樂,連聲道︰“你和潛哥兒都是我們的親外甥,照顧你們是應該的。”
甦盼琴不想再听吳氏的虛情假意和程婉婉的洋洋得意,這些以前自己看的太多了,便不想搭理她們,借著自己還要收拾東西就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孫嬤嬤看到盼琴回了,這幾日日日流淚的眼中又泛起了淚花,“這吳氏真是黑了心,想要吞了太太的嫁妝不說,還要把姑娘送到那吃人的地方。”
“嬤嬤,听說秀女是不能帶人的,你可還要留在這程府?”
“老夫人、太太、姑娘你們都不在,老奴留在這里還有什麼意思。要不,姑娘我去京里照顧你?我不和秀女一道,我自己搭車去!”說著,孫嬤嬤就想轉頭回自己屋里去收拾東西。
甦盼琴一把拉住她的袖子,“丁二哥的媳婦不是要生了麼,你去了京里能不能見我且不說,你那沒出生的小孫孫你想還不想?”
孫嬤嬤有兩個兒子現在鄉下老家,想到自己的兒孫,孫嬤嬤一時也猶豫起來,自己若是隨姑娘去了京城,自己的孫子們怎麼辦,豈不是很難再見到。
看著孫嬤嬤的神色中露出了幾分猶豫和不舍,甦盼琴道︰“嬤嬤,我還想那吃你做的那個紅棗糯米糕,你再去給做上些,我想明日帶在路上吃。”
孫嬤嬤听到盼琴的話,眼眶又是一紅,不由連聲道︰“哎,哎,老奴這就去,這就去。怎麼能餓著我的琴姐兒。”
看著孫嬤嬤快步離開的身影,盼琴不由想到穿到這里孫嬤嬤對自己的照顧,神色也是一暗。然後心中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規劃。
她記得小說的一開始的場景就已經是甦盼琴被封為御女,不小心替女主吃掉了梁昭容給的水晶枇杷膏,起了一臉的紅疹子,然後久治不愈消失在後宮的角落里,再也沒有提及。盼琴心中暗恨自己當時為何沒有多看幾章,或是直接翻到小說的結尾看誰笑到了最後,好去抱緊那人的大腿。
罷了,此次能保住性命就好。
甦盼琴起身,默默的開始收拾自己的小包袱。她打開裝著衣服的箱籠,翻翻找找,最後選了兩件水藍色、鵝黃色的短襦,兩條月白色、丁香色的長裙、一條水綠色的半臂,衣服不多也夠搭配幾套了。程氏給盼琴留下的首飾很多,有的樣式喜慶奪目,比如一對金鳳餃紅的發簪,很顯然是當年攢著給盼琴嫁人時帶的,如今也是用不著也不敢用了,甦盼琴只能從中挑一些小巧精致匠心獨具的首飾帶在路上。然後,她伸手從繡籃中拿起了幾個樣式普通大方的荷包,將一些自己之前悄悄藏好的銀票、地契和甦父留下的一對玳瑁扳指分別裝了起來。
清晨,甦盼琴早早的起來拿好自己的小包袱和孫嬤嬤做好的紅棗糯米糕,和吳氏、程婉婉到了別,坐上馬車去府衙集合。
看著那母女二人發自肺腑的喜悅,以及哭的不能自已的孫嬤嬤,甦盼琴招了招手,真正離開了這寄住的舅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