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後主

第一百四十八章 典礦中郎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一瓶後悔藥 本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典礦中郎將

    好好的,正十分熱鬧的年會被打斷,來人頓時將在座大臣的目光吸引而去,對那報信的的人來說,真的是一時間壓力山大。

    文臣不善體修,但是他們的精神力卻異常強悍,滿朝文官的集體注視,單單那不經意流露出來的精神壓迫,便讓這位此時顯得有些可憐的小兵感到承受不住。

    听到劉禪的問話,來人連忙恭敬回道︰“回陛下,銅礦!銅礦!我們發現銅礦了!而且還是上好的銅礦。”

    來人的連連高呼,似乎特意強調其內心的歡喜,而這種歡喜更加引爆了滿朝的文武,在座諸位都十分清楚,今年是蜀國建國以來最難的一年,雖然蜀國建國一共兩年。

    這一年中他們親眼見證了蜀國的改變,先主的離去,新皇的繼位,面對曹丕的伐蜀,他們以最小的代價躲過了滅國危機,這種結果讓所有人現在回想起來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成立聚賢堂,盡管劉禪再三強調這不是官吏機構,但是,這確是培養官員的機構,第一屆的大比,讓不少人才紛紛涌現出來,而這些人才大多已經進入官場,其中近乎八成的人成了陛下的人,只因為,他們進入了龍騎,如今,龍騎已經成為了陛下的代名詞,可以說,除了陛下,誰也無法命令龍騎的首領,陳到。

    在龍騎中,這些人與其他新人天天被燻陶在忠于陛下,陛下至高無上的氛圍中,如此下去,自然會成為陛下的私軍,屆時蜀中除了荊州派、益州派之外,怕是還會多出一個新君派系。

    官府出資,建起了一大批官辦企業,使得朝廷擺脫了單靠賦稅來增加收入的局面,讓其有了其他路徑,明顯增加了朝廷每年的收益,而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最重要東西就三樣,人,錢,糧。人無非是最主要,有人才有了一切!

    然而就當蜀中經濟即將有所跨越時,新的經濟問題出現了,猶如當頭一棒,給予即將膨脹的蜀國一個清醒的認識。這一年中,蜀中確實度過了無數難關,但是卻也有著許多遺留問題,其中最大的便是蜀中物價上漲,以及南中叛亂。

    蜀中經濟問題看似麻煩,其實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就是需要銅礦來恢復五銖錢制,恢復銅幣購買力,以前蜀中現發現的銅礦明顯不足,否則當初先主劉備也不會采取劉巴的計策,實行鑄小錢政策!

    如今好了,有了銅礦,便相當于有了銅幣,一但銅幣進入鑄造階段,不出幾日,隨著五銖錢貨幣的流入市場,蜀中物價上漲等經濟問題自然而然便會解決。

    不過發現銅礦是一方面,具體還要了解到銅礦的量,畢竟數量太小還是難以解決經濟問題。

    听到發現銅礦,劉禪無非最為高興,劉禪不喜歡把事情往後推,特別是對于經濟問題,劉禪希望能夠在今年解決,如今看來似乎真的有了可能。

    “在何地?可探得詳細數目?你們是哪支隊伍,隊長又是誰?”

    一連貫的問題讓來人頓時變得更加緊張,卻又不敢怠慢,隨後有些支支吾吾道︰“回陛下,我等是第十九小隊,隊長是李凌大人,經過十三天的探測,終于在巴郡巴山縣郊外發現,經過我們分析,此礦怕是有數千萬噸之多!”

    劉禪是知道蜀中有銅礦的,比如說滇礦,只不過不知道具體位置罷了,而現在嘛,劉禪已經沒閑情逸致去管這是不是後世的滇礦,只要能夠挽救頻臨爆炸的蜀中經濟便好。

    漢武帝元狩五年所制的五銖錢標準重便是五銖,漢制一斤即為二百五十克,而一銖為0.65克,五銖即為3.25克,古人造字以紀數,起于一,極于九,五為中數,亦表天地人和。

    按照如此計算,貌似能鑄一大批銅幣,而且如今的蜀中,人口凋零,市場的購買力遠不如先漢,所以依劉禪估計,應該是足夠渡過難關的,到時在通過發現其他礦石來慢慢調節朝廷銅幣的發行量,進而控制市場,有了常平倉輔助,度過此危機的蜀中將會迎來一個經濟全面發展的新貌,對于這點,劉禪不容置疑。

    “朕之前便說過,誰能率先找到銅礦,解決蜀中經濟失衡,朕便賞誰,今文武大臣聚于此殿,朕便下旨,擢李凌為典礦中郎將,劉業,鄧平輔助其監督五銖錢鑄造,由董允全權負責!”

    劉業、鄧平則是聚賢閣大比中文試前三十名中的兩人,這兩人名次並不是很突出,但是經過劉禪的調查,這兩人全部屬于寒門一派,非士族子弟,在前三十名中,士族子弟畢竟佔了大頭,劉禪想要“洗腦”他們,難度確實不小,但是寒門子弟不一樣,劉禪可以輕松掌控他們,因為他們想要的一切,劉禪能給!也可以給!

    除此之外,其實嚴格說起來前三十名,除了那名列前茅的幾位大才外,其他人水平都相差無幾,所以在諸多因素下,這兩人反而適合劉禪的選擇,同時這也是劉禪將聚賢閣大才推向朝堂的第一步,將來劉禪如果一統寰宇,他的下一步計劃,將急需要這幫寒門子弟出力,今日之舉亦算是為將來鋪墊。

    蜀中經濟問題如今也有了解決之法,無疑令在座的大臣們更加高興,經過劉禪之前粗略的剔除了一批蛀蟲後,現在的蜀中朝廷出去派別之爭,單論整體的忠心程度,足以排在三國之首。

    魏庭正因為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而使得內部不穩,江東則因為士族因素,孫策雖勇,面對士族卻依然選擇合作,企圖以後大業成了之後再剪除士族,無奈英年早逝,一堆潛在問題留給了孫權,孫權雖有謀略,卻少了孫策的激進,至今對于江東士族仍處在一種偏弱勢的局面。

    試問朝中大臣多士族子弟,誰又能真正效忠江東,士族子弟他們的主要目的便是如何在保住自己目前利益的前提下,去謀求更大的利益,正是因為如此,十五年前赤壁之戰爆發前夕,曹操僅僅憑借一封信便嚇得江東群臣紛紛向孫權乞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不做後主》,方便以後閱讀我不做後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典礦中郎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不做後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典礦中郎將並對我不做後主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