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
我從出生起便會吃藥,雖說是個男子身子卻比我姐姐還要弱,多走上幾步便會喘,多吹兩下風就要發熱,故而多年來我養尊處優的倒是比個小姐還要嬌弱了。
都說長姐如母,這話用在我們姐弟身上乃是再好不過的了,雖說姐姐只比我年長三歲,但是因為母親走得早,且因為父親公事繁忙家中並無其他長輩教導,故而我們便一路進京來到外祖家,承蒙外祖母並兩位舅舅教導,得以住在我們外祖父暮年時修養的院子。
外祖母家兄弟姐妹極多,只是我們並不是十分親近,有的乃是年歲不相當,有的乃是庶出並不受外祖母寵愛,唯有個寶二哥偏生有些呆氣,姐姐十分嫌他聒噪,且男女有別總遠著他,故而我們姐弟在榮府也就只有外祖母最為親近,余者便只有大舅舅大舅母能說的上幾句話罷了。
好在不過兩三年的功夫父親便封侯進京,我們一家三口終于得以團聚,雖說有些不舍外祖母,但到底還是自己的家里住著順心遂意,且外祖母家人多口雜,每日里大小事件不斷,到底我們林家人口簡單,許是清靜慣了。
離了榮國府,我同姐姐各自在京中也都有了一眾知己好友,日子過得簡單又有趣,且又認了義父義母,倒比從前更多了許多人來疼愛我們。而父親封侯之後便一直安心在府上休養,輕易並不沾染朝政之事,故而我們靖遠侯府一直都十分清靜,只不過同些至交好友來往罷了。
只是外祖母家的一個表妹著實有些讓人頭疼,每每大家聚在一起之時她總是對我分外熱情,若是一次兩次的到也就罷了,誰知對于姐姐她更是奉承,我也不是那般不知情趣的人,心中雖然疑惑但也不敢多說什麼,好在姐姐體諒我的心思,又有父親的話在,漸漸的兩家里也就疏遠了。
只是想到外祖母有時話里話外的也會提起寧國府的四妹妹來,我這心里大抵也是有些不是滋味的,難道我們兩家如今還不夠親近嗎,再者無論是四妹妹還是史家的雪妹妹,都只不過是親戚而已,我何嘗有過非分之想。
好在男女有別,搬回了自家之後我們見面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我也只同那府里璉二哥哥和環兒能說的上話,余者竟是也都罷了。
只是未曾料到的是,已漸漸到了要訂親年紀的姐姐竟然會被宮里看中,指給了當時的端寧郡王。
在此之前父親早已為姐姐的婚事盤算許久,連我都知道義父義母也幫著挑選了許多名門之後,父親還未有個決斷之時卻是得了這樣的結果,雖說瞧不出姐姐的喜怒,但我們一家子這心里卻多少都是有些不平的。
但事實已成定局,且一番交往下來我也察覺我這位未來姐夫為人正直且品貌不俗,父親雖說不滿卻也挑不出他的什麼不是來,漸漸的我們互相熟悉了之後倒是處的也放佛一家人一般,故而心中也就漸漸的接納了他。
最重要的是,瞧他對著姐姐十分用心的樣子,想來日後也是差不離的。
果然,成親之後的姐姐越發幸福,那種感覺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每每瞧著她同姐夫那相視一笑的默契和溫馨,連我心中也不免對于未來有些期待了。
且因為姐夫的緣故我同十五皇子也越發熟悉,因著年歲相當的關系也能玩的到一起去,听他話里話外的意思也是從沒見過如同我姐姐姐夫這般恩愛的夫妻了。
如此,姐姐幸福我也就能安心了,連父親每每同我提起姐姐姐夫也都是一臉欣慰。
只是有一件事我確實辦的有些失妥當了。
環哥兒乃是庶子,在外祖母家一向就不受待見,二舅舅那邊上下人眼中只有寶二哥一個,我雖說明白嫡庶之分,但畢竟林家子嗣不豐,我同姐姐也都是一母所生,故而有時候瞧著環哥兒的處境心中也是頗為嘆息,又見他頗有一番志氣便想著要幫一把。
故而便把環哥兒打算參加科考一事告訴給了姐姐知道,姐姐求了姐夫出面外祖母同二舅舅自然不敢多說什麼,只可惜環哥兒最終落榜,父親也因此事而教育了我,跟我細細的分析了諸多嫡庶之分,且自此我作為未來的林家家主也跟著父親學習了許多。
畢竟,這世間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不得已。
如此又安穩的過起了日子,不久之後我可愛的小佷子出世,只是因著國孝不能如何慶祝,且忽然之間父親一下子就病倒了,反反復復的折騰了許久,又兼著那時候外祖母已去,兩位舅舅並寧府珍大哥哥先後下獄,姐姐同我忙前跑後的為著此事憂心不已。
至此我越發體會到了當日父親為何會因為環哥兒一事而教導我,樹倒猢猻散,外祖母當日尸骨未寒兩位舅舅便因為她老人家的私房分配而爭吵起來,珍大哥哥那邊荒淫無度多年,此前種種也終究是叫人給翻查了出來……
不經歷這些事,卻也當真未必能看出人心,有人雖貴為主子卻當真叫人不免對她的行為嗤之以鼻,而有些雖說從前不過是個使喚丫頭,但卻是個極重情誼的好姑娘。
好在,我林家大多都是些心胸寬闊之人。
經歷了一番波折之後,父親的身子漸漸的都好了,賈家那邊的諸人也都先後安排了妥當,姐夫過來與我們商量了許久終是一家子高高興興的啟程準備回去南邊瞧瞧老家的風光。
而我的人生大事,也終究是因為這一次旅程而有了定論。
那一年父親才剛回京,我們一家子三口一同出門賞燈,或許當真是注定的緣分,我和那個當年小小的丫頭竟是都看中了同一個,便是牛郎燈現在還掛在我的臥房,同那個美人燈一起相伴成對。(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