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東邊寧府花園內梅花盛開,賈珍之妻尤氏乃治酒具,請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賞花,眾人自是都跟了去,黛玉姐弟身上有孝本不欲同去,只無奈尤氏同秦可卿苦勸,本無甚趣味,不料席間賈珍派了人來請林安過去,說是原修國公先襲一等男爵位的侯家大老爺過來了,听聞林如海的子女也在府上,便要見一見。
修國公?
黛玉的心思轉了幾轉,自家與‘八公’間的聯系便僅止于寧榮二府,倒是從前在甦州,知府太太是提督大人家的姑奶奶,而提督大人家的三小姐又正是如今修國公家的大奶奶,听聞修國公家的三少爺不學無術,不久前被侯大老爺攆出家門四處游玩去了。
難不成這侯家三爺去了杭州不成?
心中有了底,黛玉便點頭應了,賈母雖然不情願,生怕林安累著,不過男人間交情往來乃是常事,她也不好攔著,便叫小廝好好的伺候著,簇擁著林安去了。
正巧此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賈母吩咐了人好生哄著,又道︰“安哥兒怕是也累了,也給他備好了,等回來就歇著去。“秦可卿自應了差事領了寶玉同林安的丫頭嬤嬤們而去。
黛玉微笑不語,心知林安那潔癖性子,必是不願住進秦可卿的屋子里去,等他回來了,賈寶玉怕是已見到了可兒,倒是也不用擔心景幻仙姑順道也勾了自家弟弟的魂兒過去教導。
再者便也並無別樣新文趣事可記,不過是寧榮二府眷屬家宴,待回了梨香院,黛玉便打听今日侯家為何,因听林安笑道︰“不過是向父親問好,也沒說什麼,倒是蓉哥兒乖覺,送我回來的時候悄悄的告訴我,原是他們家三爺在杭州惹了事,得罪了鹽商周家,因侯大爺跟珍大哥哥親近,又知道咱們家,便想著過來拜托一二,後來可能見我也不像是個理事,便沒說吧。”
“這倒是打的好算盤,誰不知道周家的靠山是甄府,想必今日侯大爺過來是想靠著珍大哥哥求著這府里的,踫巧又遇到了咱們,方才順水推舟罷了。”
黛玉冷笑,並不在意,听聞林安已派了人去傳話給先生張允告知此事,便撩開手來,左右與他們不相干,自己也懶得費心,何況事關朝局,黛玉又自問沒有能力八面玲瓏,只做好自己該做的便是。
“姑娘,寶二爺來了。”
“就說我累了,正歇著,讓寶二爺回去吧。”
轉眼便秋近冬初,天氣冷將上來,林安撐不住著了涼,連著折騰了半個月多方才漸漸好轉,如今仍還咳嗽不停。黛玉日日忙亂,一面安排著梨香院同林府置辦冬事,一面又要照顧林安起居,派回去杭州送東西的船走了,甦州老宅進京的人和東西又到了。
這日正坐了車從林府回來,才路過寧府大門,便听見馬車外頭有小孩子哭聲,黛玉忙叫停眾人,問是怎麼了。
“回姑娘的話,是個老奶奶領著個哥兒,見咱們馬車過來,那哥兒沒站住,被他老奶奶打了兩下,便哭了,與咱們無關,並沒撞上。”
正說著,不遠處榮府看門的小廝們瞧見是黛玉的馬車也迎了上來,其中一個便對著那一老一小罵道︰“不長眼楮的東西,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由得你們撒野。”語罷又對著黛玉的馬車稱‘姑娘’,劉姥姥一听,便知道是榮國府的人,趕忙拉著板兒就跪下磕頭。
黛玉在車里听見這動靜,一皺眉,說明了意思,王嬤嬤會意便下車趕走了榮府幾個,又叫自家人將那嚇呆了的老小扶了起來,說道︰“老姐姐受驚了,快別拜了,日後小心些,才剛那些話別放心上,這個小荷包拿去給孩子買糖吃吧。”
“這可不敢,如何受的起呢。”
王嬤嬤一笑,將荷包塞了過去,又指了指馬車,笑道︰“這原是我們姑娘的意思,老姐姐收著吧,我瞧著你二人風塵僕僕,是來走親戚的?”
“多謝姑娘多謝姑娘。”帶著哥兒拜了幾拜,那老奶奶方才道︰“我們住在城外,過來找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已是見了面,才剛正要回去呢。”
黛玉沒在意,王嬤嬤也並未多言,叫她路上注意安全,又囑咐了自家的人去給這一老一小的雇了輛車,便回了馬車,倒是黛玉心里隱隱覺得有什麼不對,可又實在想不起來,誰料等下了車到了梨香院進了屋子看見鳳姐送來的緞子方才猛然想起,來找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那可不就是劉姥姥和板兒麼。
哎喲,這還真是巧了呢。
心道自己安穩日子過得慣了,人家都撞到家門口了自己愣是沒想起來,黛玉笑著搖搖頭,罷了,左右人已經走了,又不是來找自己的,日後仍有機會相見。
換了家常衣服,丫頭們上了茶,林安在里間歪著,黛玉便也不去打擾,因瞧見鳳姐送來的緞子,隨手翻了翻,又叫丫頭們找出自家的來,不過商量著做成衣服,繡個什麼花樣子。
正說著,就見周瑞家的掀了簾子進來,抬眼瞧見她手里的匣子,黛玉心知是送宮花來了,果見周瑞家的自開了匣子笑道︰“林姑娘,姨太太叫我送花來了。”
黛玉一笑,叫青雲去選了兩支,又欠身道謝,周瑞家的應了自去不提,卻是黛玉瞧見那匣子里仍還滿滿當當的,知道自己這梨香院乃是在王氏姐妹居所正中,周瑞家的順路過來可不是先到自己這里。
懶得理會這些,也不在意那花,卻是青雲放下花又回來笑道︰“薛姨太太家的那個香菱,姑娘可見了沒有,就是為了她打人命官司的那個。”
“我瞧著卻是個好模樣,性子也安靜,府上的丫頭都說有幾分東府里頭小蓉大奶奶的品格,只可惜命不好。”青禾接了她妹妹的話頭,感嘆一番,眾丫頭也是一陣唏噓,又見黛玉似有所感,正巧王嬤嬤進來了,听見這話便拉長了臉。
“罷了,不過隨口議論幾句,嬤嬤就別訓她們了。”
黛玉笑著將茶盅遞給青禾,又想起過幾日臨安伯老太太的生辰,榮府必是要送禮過去的,便叫碧溪出去囑咐,打听著別和榮府的人趕到一起去。
卻說第二日鳳姐同寶玉去了東府,因秦氏打牌輸了東道第二日要置酒席,二人便又攛掇了賈母帶了諸人同去听戲,黛玉同林安嫌吵,何況身上有孝又要上課,便留在了梨香院。
難得賈母等都不在,黛玉想起李紈也未曾過去,便派人請她過來一同用飯,林安胃口不好,且男女有別自是另設一桌未曾入席。
食不言寢不語,飯後姑嫂二人閑話,提起林安的病來,李紈似真心有幾分擔憂。
“唯有慢慢調養著罷了,好在安兒他自己也看的開。”
李紈點點頭,低頭喝茶不語,黛玉早瞧出她今日行事有幾分拘謹,只是了解她為人,並不說破。
“上回蘭兒生病,多虧請了李大夫給把脈,一頓藥下去便好了,也沒有耽誤家學里的功課,我心里一直念著你們的好,只是無以為報。”
那日賈蘭著了風寒,偏王太醫在治國公家里診脈,一時半刻脫不開身,何況請太醫還要先去求了王夫人,再借了老太太的名號,往日都是為著賈蘭的一條命,李紈硬撐著過來的。不但要忍著王夫人的冷淡,而且每每等到了王太醫,賈蘭的病也耽擱了一陣。故而此次李紈直接就想到了林家,林安身子弱,請醫問藥都是第一時間的,梨香院有自己的大夫,且黛玉在這些上一向好說話……果然,李大夫一劑藥便醫好了賈蘭。
“我上回恍惚听妹妹說起在近郊買了個小莊子,也是妹妹的家產?”
原來是為了這個?黛玉想了想李紈此生唯有兩個念頭,其一,給賈蘭攢下銀子日後治得一份家業;其二,盼著賈蘭他日金榜題名能給自己掙來那鳳冠霞帔,她能求自己的事,左右也不開這兩點。
“那莊子不大,出息卻不少,嫂子也是知道我們家的,本也是在京城襲過爵,故而這邊也有不少產業。”黛玉多少有些明白李紈的意思,只是還不確定,便笑道︰“嫂子有話但說無妨,咱們雖說不是親姑嫂,卻也同住一個屋檐下,嫂子有事,妹妹力所能及之處斷不會推脫。”
語罷,黛玉便揮退了房內伺候的眾人,見狀李紈笑著點點頭,似是終于下定了決心,便鄭重其事的說道︰“我知道妹妹家大業大,不瞞妹妹所說,我自己的嫁妝也有些進項,只是蘭哥兒日後總也是要娶親的,府里的情況妹妹也都了解,所以我總想著能給蘭哥兒多攢一分便是一分。如今我手里也有些銀子,偏娘家去歲離了京城回了祖籍,上回听到妹妹那話我便動了心思,想請妹妹幫個忙,只是不知合不合適,今日就厚著臉皮求一求妹妹,也請妹妹幫我打听著些,再有這樣合適的莊子,我也想買上一個。”
說著,李紈又拿出來一對玉鐲子放在黛玉面前,不待她推辭便道︰“妹妹別跟我客氣,這原是我的陪嫁,只是如今我也不適合戴了,原想著留給蘭哥兒,不過它與妹妹有緣,還請妹妹收下。”
瞧著那鐲子的成色,黛玉也知道是好東西,看著李紈那不容拒絕的模樣,想了想便收下了,說道︰“嫂子盡管放心吧。”
姑嫂二人會心一笑,李紈便起身告辭。
低頭看了看桌上的鐲子,黛玉想了想,忽然知道了等他日賈蘭成親,自己這個姑姑該送上一份什麼樣的禮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