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顧盼生輝

352、352章火焚鄱陽湖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意元寶 本章︰352、352章火焚鄱陽湖

    鄱陽湖, 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況, 孫權兩萬水軍陳船于湖上,曹盼親率水軍三萬而來, 船行遠致, 鄱陽湖只見一片船行。臨近之時, 陸遜高聲喊道︰“魏帝難道畏于我王詐降,竟領兵三萬而來?”

    行船前的人,魏止出列回道︰“陸大都督說笑了, 非陛下畏于吳王詐降,我們這三萬將士, 那是來與吳王的將士交接的。既降于陛下了, 陛下仁厚, 就讓將士們都回家看看自己親人,以慰思鄉之苦。”

    听著這樣的話, 陸遜輕哼了一聲,“那真是多謝魏帝一片愛民之心了。”

    “哪里哪里, 陛下愛民如子, 天下皆知。鄱陽郡內的將士, 往後也是陛下的子民, 當思百姓之苦。”魏止繼續地說著曹盼的好話, 曹永在一旁與他豎起了一個大拇指,果然是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不知吳王何在?”兩方的船相隔已然不遠,魏止揚聲高問。

    “不知魏帝何在?”魏止想問孫權在哪兒, 陸遜也同樣在意曹盼何在。

    曹盼已經從船艙中走了出來,看著陸遜道︰“陸大都督,朕在這里!”

    陸遜並沒有見過曹盼,不能確定這是不是曹盼。讓人進去確定,孫權已經走了出來,“魏帝。”

    “吳王。”帝王相見,皆是客客氣氣的。曹盼一眼看向孫權,“聞吳王舉郡而降,朕來了。吳王,你請。”

    此來的目的是為何,用不著遮遮掩掩的,還是干脆點的來吧。孫權與曹盼一笑道︰“魏帝還是一如當年那般利落,單刀直入。”

    曹盼道︰“朕以為,能少說些廢話的,就少說一些廢話。”

    孫權盯著曹盼,“魏帝即然來了,孫權說話算數,必降于陛下,那陛下,如何受?”

    “听吳王之言,必然已經有了章程,朕,且听吳王一言可行否。”曹盼這麼跟孫權說,孫權道︰“陛下,魏帝,孫權欲與陛下稱臣。”

    “有一句話吳王說錯了,你一直對朕稱臣,你的吳王,不都是朕所封的?”曹盼提醒了一句,孫權一下子抬眼看向曹盼,“既是如此,陛下為何要興兵江東。江東與陛下稱臣,益州卻以劉備而稱帝,魏帝為何不思亡益州,而是要亡江東?”

    曹盼笑了笑道︰“你雖與朕稱臣,卻是江東之王,江東仍然是你的,不是朕的。大魏的政令于江東無用,而你,也不是與朕真的稱臣。為臣者,非是吳王這般,叫朕如芒在背,如梗在喉。至于選擇與益州分江東,江東太強,而且,吳王當知,朕早就有心平定江東了。益州,從前朕不曾放在眼里,可是,將來這天下,有朕與諸葛孔明斗就是了。不該再有吳王參與。”

    狂妄之極的話,卻又是一句實話,孫權被這實話刺激的眼楮都充血了,陸遜提醒道︰“大王,魏帝是有意刺激大王,大王切不可中計,一切依計而行。”

    孫權被勸著理智回籠了,朝著曹盼道︰“魏帝雄才大略,孫權不及,故,今與陛下降之,陛下可受?”

    沒能看到孫權失去理智,曹盼只是覺得可惜了,魏止已經上前道︰“陛下如此激怒孫仲謀,他都不為所動,所圖甚大。”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曹盼這般地說,與孫權道︰“如此,朕等著吳王。”

    曹盼走了出去,讓對面的孫權能將她看著清清楚楚。最後站于甲板上,四面皆有暗衛守衛,燕舞在側,就連曹惠也是一馬當先的立在曹盼的前頭,用那大山一樣的身軀護著曹盼,魏止、項龍、曹永更在身側,一個個那護衛的姿式,縱想以箭來,又談何容易。

    她那樣暴露了出來,四周卻又有侍衛在側而護,她本就是一個箭手,太明白射擊的位置有多重要,而她的耳力也便于她辨別四周的環境,至少在知道曹盼優勢的孫權看來如此。

    “孫權,覲見魏帝。”孫權吐露這一字,所有人都看著曹盼,曹盼擺手道︰“吳王請。”

    就是接受了孫權的前進,孫權看向曹盼,他要覲見曹盼,曹盼是不能拒絕,一個降,一個受,那是最重要的環節,少了這一環,這一場會面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如此,一塊木板搭在了曹盼與孫權的兩艘船上,孫權在前走了過去,一步一步地走向曹盼,在他身後只尾隨兩個內侍,低眉垂目的,然而只看他們雙手及走路的姿態,便可知那是高手,曹盼笑了笑,與孫權道︰“吳王的內侍不錯。”

    一下子點破了她已看出了孫權帶的是什麼人,孫權面不改變地道︰“比不得魏帝陛下。”

    曹盼一點都不謙虛地道︰“自然。你忘了,把箭法留給你的弓長,是折在朕手里的,說起來,朕活到現在吃過最大的虧正是拜吳王所賜,如今,吳王是打算故技重演,再讓朕吃同樣的虧。”

    “至少,第一步我已經做到了。”孫權與曹盼對立而站,冷笑著說,曹盼看向孫權,孫權道︰“魏帝知道我另有打算,那你知道,我會怎麼會嗎?”

    這一刻,孫權撕開了面具,露出猙獰地直視于曹盼,曹盼看著孫權。

    不想此時有人來報,“陛下,蜀漢兵馬從章豫而出,已經攻佔了鄱陽城,陛下,當如何是好?”

    “什麼!”這個消息最震驚的非是曹盼,而是孫權。

    “益州兵馬今在何處?”曹盼轉頭問了一句,那來報之人道︰“快到鄱陽湖了。”

    “諸葛孔明,他究竟要做什麼?”諸葛亮此舉打得孫權一個措手不及,在此時,那頭傳來一陣廝殺聲,顯然是諸葛亮的兵馬已經到了鄱陽湖,甚至將孫權早已安排埋伏兵給殺了起來。

    “吳王,如今,你要怎麼辦?”曹盼笑得輕快的問。

    孫權冷冷地看向曹盼,“諸葛亮為什麼而來?為你,諸葛亮,他竟然想來救你,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救得了你。”

    一揮袖,嗖嗖嗖,數道箭朝曹盼射來,守于曹盼身側的人立刻將曹盼護住,直接將箭都打落了,曹盼目光看向孫權,只見孫權從袖中拿出了兩個東西,叫人看不清是什麼,他用雙手劃過,發出一道尖銳刺耳的聲音,所有護衛曹盼的人都不禁用手捂住了耳朵,曹盼也一樣。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長箭射來,無人來得及護衛,利箭直刺向曹盼……

    “陛下!”一聲叫喚,曹盼捂住耳朵極其不適,根本沒有發現射來的箭時,一人擋在了箭前,箭沒入肉,是項龍。

    “殺了孫權!”從刺耳的聲音發出到箭射而來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離得孫權最近的人曹永一刀砍向孫權的手,想將他手中的東西砍落,被孫權躲開了,曹永揚著她的大刀再次揮向孫權,孫權那兩個暗衛緊緊地護住孫權,“大王,快走!”

    孫權剛剛立于甲板之上,那搭在兩船間的木板依然還在,孫權迅速地退了回去。曹盼此時同樣恢復了,看著倒在她面前的項龍,冰冷地道︰“殺!”

    一個殺字落下,四面八方響起了震天的叫殺聲,戴圖從船艙中走了出來,一下子注意到曹盼雙耳溢出的血,喚了一聲陛下,曹盼道︰“快,救項龍。”

    即有人將已經倒在地上動彈不得的項龍扶了回去,戴圖也同樣拉著曹盼道︰“陛下,陛下的耳朵。”

    耳朵,曹盼從耳朵里取了兩個小玩意來,只是兩個都染紅了血,曹盼道︰“放心,朕沒聾,更死不了。孫權,今日必要他性命。”

    弓長對付曹盼用過的手段,曹盼當初既然防著弓長又怎麼會不防著孫權用同樣的招術。

    然而也不知道孫權從哪里弄來的東西,不僅是她听得受不了,就是正常耳力的人都听得難受。

    耳朵流出了血,怕是耳膜受傷了,曹盼如今還能听到聲音,其他的,等這一戰打完之後再說。

    “報,陛下,陸遜帶了好手潛入水中欲將船底鑿穿,萬幸陛下早有安排,已經將他們都擊退了。蜀漢兵馬自章豫而來,將孫權安排從後包抄我們的兵力全都殺了,叫張將軍他們趕來的兵馬撲了個空。張遼將軍讓臣來問陛下,是不是要跟益州開戰?”作了一個抹脖子的動手。

    曹盼早就防著孫權了,他想殺她,不可能只生一計,論兵力,他不過兩萬之數,曹盼有多少兵,同來有三萬,防著設伏的更有張遼的兵馬在後。

    孫權不動便不動,只要他敢動,孫權就必死無疑。

    諸葛亮的到來是意外,不過,曹盼拿著帕子擦了擦耳朵流出的血,“不,與張將軍說,這一次益州算幫了我們一把,鄱陽郡就歸益州了。今日不動益州兵卒,孫權的兵馬若降而不殺,如若不然,一個不留,也包括孫權。”

    “是!”將士應下,而箭雨再來,曹盼執起一旁的弓箭,拉弓射出,目標是孫權。

    孫權退回船後,即刻將兩船的木板踢落水中,呂蒙趕緊的讓人,船往後退。曹盼搭箭射來,孫權射閃不及,被刺穿了肩頭。

    “大王!”呂蒙看到孫權被傷,急喚一聲,孫權連一絲猶豫都沒有將肩頭上的箭拔下,“走!”

    暗殺暗伏都沒能成,這是天不亡曹盼。看著湖水染盡了一片紅,那飄在湖面上的尸體,孫權甚是痛心又無可奈何。

    “陛下,孫權要走,陛下且留于此,我們去追孫權。”魏止朝著曹盼說話,曹盼卻從腰中抽出了她的長鞭,化鞭為劍,“不,朕沒來便罷了,既然朕來了,這個戰場就是朕的。將士們,與朕一道,平定江東。”

    身先士卒,這是為帥當為之事,曹盼今縱為帝,但這一場仗她既然來了,她就不能縮在人後,而是讓天下都看到,她,曹盼,從前為將為帥,一馬當先,縱為帝亦然。

    帥不畏死,將士何畏?以身作則,曹盼從來沒有忘過。

    魏止真是要瘋了,但是,他得承認,面對這樣一個提著劍帶著他們往前沖殺的陛下,他滿腦子都是被激起的熱血,只想隨著曹盼一路殺去。

    船支向孫權的方向追去,孫權那頭看著四周的船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而曹盼在後追趕,前面也還有諸葛亮等著,這一次,他要輸了?

    “子明,這一局,我們輸了。”孫權笑著說,呂蒙與孫權跪下道︰“大王,臣等無能。”

    無能挽救這樣的局面,孫權將呂蒙扶起,“你與伯言都為孤盡力了,孤心里明白。”

    誰能想到,孫權會敗得這麼快,江東之大好局面,竟然毀于一旦了。

    “讓人都走吧。孤,不想落在曹盼的手里。”大勢已去,孫權一生至此,面對詐降而殺欲除她的人,曹盼是不可能再留著孫權的。與其落在曹盼的手里,孫權更願意自己結束自己的性命。

    “可惜了這樣的東西,竟然還是沒有趁那樣的機會取了曹盼的性命。”孫權看著手里的東西,那是剛剛他劃開時發出刺耳聲音的東西。

    曹盼的耳力過人,這是弓長告訴他的,一直以來,他都尋找這樣能讓人的耳力受到刺激的東西,他找到了,不僅是耳力過人的曹盼,就連普通的人听著聲音都會覺得難受。孫權一直都準備著這樣的東西,就是想有一天,一但跟曹盼對上了,有這樣的東西相助,他能勝一籌。

    可惜啊,東西是好的,然而終究沒能取到曹盼的性命。

    手一松,東西掉入了水里,呂蒙喚了一聲大王,最後,呂蒙道︰“大王,臣願追隨大王。”

    “子明有才,曹盼是個能容人的人,你不必如此。”听到呂蒙竟然願意追隨他而去,孫權淚滿盈眶。

    “臣蒙陛下不棄,才有一展所學的機會,沒能為大王分憂,而令江東有此結局,臣愧對大王。大王既然已經決定,臣願隨陛下而去,若有來生,願再輔佐大王建一世不朽之功業,報今日之仇。”呂蒙卻是打定主意了一般。

    孫權听著笑了,笑出了眼淚來,與呂蒙道︰“好,有子明作伴,孤之幸也。”

    于此之時,諸葛亮的船隊已經堵在了前頭,孫權听報,站到了甲板之上,沒想到看到對面的人竟然手執羽扇的諸葛亮。孫權毫不掩飾他的驚訝,“竟然是你親自前來。”

    “吳王拼死一搏,亮,自然要來送吳王一程的。”諸葛亮輕聲地說。

    孫權看著諸葛亮,“沒想到,沒想到啊!你當初能為了劉備而舍曹盼,今日,卻要因她而亡江東。”

    諸葛亮道︰“先帝之死,亮不敢忘。既然能有機會,亮,自當為先主報仇。”

    冷哼一聲,孫權看著諸葛亮,“你以為我會信你這一番說詞?”

    “吳王既然不信,亮不必多言。”目光越過了孫權,孫權知道,曹盼船追上來了,回過頭看,果然如此。

    曹盼的劍在滴著血,船止于前,曹盼道︰“吳王,你是何打算?”

    “沒能殺了魏帝,我的結局不是早就已經注定了?”孫權反問。曹盼點點頭,“正是,所以朕在等著吳王自行了結。”

    “曹盼,敗在你跟諸葛亮的手里,我孫權也不冤。”哪怕不服,不願,孫權也必須的認了,輸給曹盼還有諸葛亮,他孫權不冤。

    “此生能與吳王還有江東諸士為敵,盼此生之幸也。周大都督早逝,是江東之憾,亦是盼之憾也。好在,如今還有一個陸大都督。吳王,你不等等?”曹盼連朕的自稱都棄了,可見對于孫權的尊重。提到了陸遜,孫權目光灼灼,但是,他搖了搖頭。

    不過,孫權看了曹盼,又看了看諸葛亮,“我一死,這天下便是你們夫妻二人的了。一個女帝,一個蜀漢的丞相。可惜我是見不到你們相爭了,但是,其結局也不過是不死不破。但不知,是魏帝殺了諸葛丞相,還是諸葛丞相誅殺了竊漢之賊?哈哈,無妨,最後你們只有一個活,否則這天下難以一統,看不到,想著,那亦是極好的。”

    他不好過,難道曹盼與諸葛亮又能好得到哪里去?人死百了,活著的人是最難的。于這天下,曹盼有心,諸葛亮又何嘗不是。而他們道不相同,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本是夫妻,卻要為這天下而爭,孫權笑著,“我等你們百年之後來告訴我,為這天下,為蒼生,值不值得你們夫妻分離,一生對峙。”

    “不必百年,如今盼能答你。”

    “亮,亦能回答吳王。”

    曹盼與諸葛亮同時出聲,孫權沒想到他們竟然願意此時回答,孫權道︰“如此,孫權洗耳恭听。”

    “值得!”兩人異口同聲地回答了孫權。目光堅定地看著對方,又同時看向孫權。

    孫權一怔,最後又大笑了,“好,好一句值得。人此一生,為了志向,為了心中的道,舍所愛,忍生離,縱天下皆不認同亦不改。孫權,不如你們,輸給你們,孫權心服口服。”

    敗給這樣的兩個人,孫權半分不冤,他自問不如他們心志堅韌,若是換在他們的立場,他做不到像他們這樣。

    “大王。”呂蒙已經安排好了,將火燭與孫權取來,孫權舉著為燭與他們兩個看。

    “魏帝,諸葛丞相,孫權要走了,這天下,是你們的了。”說著松落了手中的火燭,火燃起成勢,呂蒙取了酒來,孫權飲了一口,與曹盼還有諸葛亮舉了舉道︰“若有來生,願與兩位為友,而非敵。”

    做敵人太累了,斗不過,還是做朋友的好。

    曹盼與諸葛亮皆與孫權作一揖,船上的火勢越來越大,他們眼睜睜地看著孫權與呂蒙身上被沾了火,瞬間被燒成了火人,一陣慘叫聲傳出,倒下……

    船很快被燒成了灰燼,曹盼揚聲道︰“諸葛丞相,朕與吳王他們厚葬,諸葛丞相不介意?”

    “請便。”諸葛亮抬了扇而道,曹盼轉過身便要回船艙,水底下再次冒起了一波人,近十數人一躍而起皆是沖著曹盼刺去,諸葛亮見之大驚。

    曹盼手中的劍揚起,極快地挑過那些人的喉嚨,都不需曹盼身後的侍衛動手,刺客已經倒得七七八八,只剩下一個人,曹盼辨別而道︰“陸伯言。”

    僅剩下的這一個正是陸遜,陸遜雙目通紅,“正是陸遜,魏帝,吾為吾主報仇。”

    說報仇,那是真的要報仇,劍出得越發的快。曹盼身後燕舞還有曹永都要動,喚了一聲陛下。

    “不必!”這一聲落下,燕舞也罷,曹永也好,都不敢動。

    陸遜的劍很快,但是曹盼是什麼人,縱已稱帝,坐在了那至高無上的位子上,她也知道,想要她死的人越來越多,手里的功夫,從無半分的懈怠,陸遜的本事不錯,但是,依然不是曹盼的對手。

    劍過而落,陸遜被曹盼刺喉而過,隨著曹盼抽出了劍,倒落在地,曹盼目光看向諸葛亮的船,“將陸伯言與吳王、呂子明厚葬。”

    “是!”魏止對于曹盼接二連三露的一手十分驚嘆,趕緊的應下。

    那頭的諸葛亮船上的將軍,看到曹盼這一手絕妙的劍法,目瞪口呆,“不想魏帝竟然有如此身手。”

    “就是就是,剛剛那劍太快了,真要打起來,我這,我也不敢說能不能打贏她。”

    諸葛亮來此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曹盼道︰“諸葛丞相,後會有期了。”

    “後會有期。”諸葛亮也還以一禮,他們都明白,再若相見,必是生死搏斗了。

    “回營。”曹盼吩咐,船立刻調頭,不過,戴圖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項龍,被箭刺中了心口,沒能救回來。

    “厚葬!”項龍是為救曹盼而死的,剛剛若非項龍擋在了曹盼的前頭,如今,死了的將是曹盼。

    諸葛亮也同樣吩咐道︰“回鄱陽郡!”

    江東一戰結束了,接下來,就到他們了!

    這是他們不願意的,卻又是不得不要去面對的,就如孫權剛剛問他們,值不值得?

    值得的!人此一生,為志向,為了心中的那個志向而拼盡一生去達成,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值得的。

    “恭喜陛下。”鄱陽郡一戰以孫權**而死以結果,孫權最後的兩萬兵馬被張遼與諸葛亮的兵馬分而化之,兩萬兵馬,皆是拼死而戰,令張孫的兵馬與諸葛亮的兵馬損失極大。

    鄱陽湖里尸橫遍野,那不僅有孫權的兵馬,也曹軍與益州的兵馬。

    “江東已定,所有有功之士皆論功行賞。吳王孫仲謀已故,朕以諸侯之禮而葬于江東,呂子明殉主,陸伯言為主盡忠而死,皆為忠義之士,以相禮而葬之。孫氏子嗣,願歸降于朕的,一律不計前嫌,江東之舊臣,若願入朝者,朕當擇賢而用,若是不願的,不想留在江東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大魏,不強留于人。”

    “反之,留于大魏者,需守大魏之法,凡世族,塢堡要拆,部曲上繳。”曹盼既然在此,便要將規矩給立下了。

    與杜子唯吩咐道︰“江東諸郡之事,你領人將百姓安頓,世族們以禮相待,若他們不講理,也不必客氣。”

    杜子唯亦曾獨掌一郡之事,若不是有能力的人,曹盼也不會將他調到合肥來,調到合肥,就是要這個時候用的他。

    “是!”杜子唯答應下,曹盼道︰“江東之地,往後便是大魏的郡縣了。”

    杜子唯與曹盼作一揖,“皆是陛下之功!”

    如果不是曹盼與諸葛亮合謀,怎麼可能會有現在這樣的局面,故而杜子唯也是從心底里拜服曹盼。至于最後的鄱陽郡為益州所得,曹盼既然說了鄱陽郡歸益,亦無人反對。

    “江東之事,陛下吩咐了就是,還請陛下速回洛陽。”用著去鄴城祭拜掩人耳目,結果南下跑到了合肥來,一口氣滅了江東。洛陽那頭若非江東的捷報時常傳來,早就炸開了。

    眼下,江東已定,曹盼最重要的是趕緊回到洛陽去。

    “朕,明日便歸。”曹盼又豈敢久留。如今肚子里揣著這麼個寶貝蛋,回去還得要安頓。

    “萬請陛下保重。”杜子唯想了想听到說曹盼身先士卒,一馬當先沖在前頭的,這心下就忍不住的直顫吶!

    曹盼當作沒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總歸做都做了,曹盼亦不覺得自己哪里錯。

    倒是退下之後,戴圖巴巴地跟著曹盼,曹盼坐在榻上,伸出了手,戴圖趕緊的上前給曹盼號脈,總算是大松了一口氣。

    “陛下的耳朵?”雖然曹盼肚子里的孩子沒事,但是曹盼的耳朵……

    “會聾?”曹盼問,戴圖不確定地道︰“暫時不會,可是,往後還是要小心。”

    “那倒無妨。”曹盼非常豁達地放開了。

    天下之事,皆有利弊,耳力過人有利,當然也會有弊。

    戴圖道︰“陛下還是早些回洛陽。”

    燕舞跟靜姝在一旁皆是眼巴巴地看著,曹盼道︰“明日便歸,不是已經讓人去準備了。”

    靜姝想到了什麼,一通比劃,曹盼道︰“放心,托在朕肚子里,將來要肩負的是天下的責任,如此重擔,區區的血嚇不了他。朕的脈象平穩,胎亦穩?”

    對此戴圖不能說假話,但是,“頭三個月,陛下還是要小心點。像今日這般上戰場之事絕不可再有。回洛陽,也不能騎馬,最好躺在馬車,緩行而歸。”

    “這樣的話,那朕豈不是要拖多半個月才能回到洛陽?”騎馬跟坐馬車,緩行跟疾行,差別很大的。

    “陛下,一切都是為了陛下腹中的皇嗣,萬請陛下凡事以皇嗣為重。”戴圖是大夫,別的事情他沒有說話的余地,但是保胎這事,曹盼是要交給她,自然他要辦好了。

    曹盼一嘆,“罷了,當娘的就是這樣可憐的了。”

    說著揮身讓戴圖退下,倒在床上,曹盼吐了一口氣,戴圖已知曹盼是會听他的,高興地退了出去。

    戴圖一走,曹盼撫過小腹,“別怕,你有我,我也有你!”

    終于,有你了!

    洛陽城里,隨著孫權**而死的消息傳來,引得滿朝一陣歡呼,江東,江東定了,江東定了。

    “荀公,荀公,江東已定,速讓陛下回洛陽才是。”

    激動高興過後,崔琰趕緊的與荀攸提醒一句。

    這一個個持重的老臣,此時都是一臉的歡喜雀躍,江東一定,縱與益州平分,最最要緊的還是孫權這個大敵已經永遠除掉了,只剩下一個益州,再想要除之,那就比以前容易多了。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讓曹盼趕緊的回來,子嗣之大事,不能再拖了。曹盼的年紀越大,這越大,將來子嗣越是艱難。

    荀攸連連點頭道︰“以政事堂諸公的名譽,催促陛下回洛陽。另外江東之事,我們也要該拿個章程,只等陛下回來,讓陛下決擇。”

    周不疑道︰“此事,陛下既然在江東,定然已經定好了章程,待陛下歸來,我等奉命行事便是。”

    在江東的曹盼都不把事情安排好,等著回來之後再討論這事,曹盼是那樣的人嗎?

    自然不是的,曹盼辦事向來有效率,能一刻鐘就辦好的事,絕對不會拖到兩刻鐘。

    周不疑是跟隨曹盼最久的人,最是了解曹盼的臣子,故而與荀攸提醒了一句。

    荀攸也是高興壞了,點頭道︰“說的是,說的是。不過,江東歸附,江東的官吏,只怕要重置。”

    官吏重置,曹盼是不會把江東再次交由江東的人全權把持的,所以,一定會選一批官吏往江東去。

    “合肥的郡守杜子唯杜大人,早年調往了合肥,一直與張遼將軍合作得極好。幾年下來,想必杜大人亦有才舉之。”周不疑這般提了一句,無論是荀攸還有崔琰或是沒有說話的鐘繇,一個個都帶著驚嘆地看向周不疑。

    墨問在一旁幫腔說了一句,“諸公放心,若是陛下缺人,定會與人傳信回來。而且,陛下想必已經在啟程回洛陽的路上了。”

    江東的戰報既然已經傳來,如果需要朝中安排什麼事,曹盼不可能不在戰報中傳遞她的詔書。

    既然她沒寫,只能說是不需要,所以周不疑的那些話,半分不假,曹盼,怕是已經將江東都交付好了。

    崔琰道︰“陛下,如此迅速?”

    “陛下是個心理有數的人,無論是謀國或是謀人,皆一般。”墨問高度的認可曹盼的為人行事,也可以說是帶著點盲目的崇拜,江東都已經得了一半,余下的事,曹盼還能不安排好。

    南下之地,那可是良田無數的好地方,接下來,該推廣兩季的糧種才是。

    墨問已經想到了別的地方,糧食為天下之本,江東也好,益州也罷,對于他們的糧種早已心動,無奈一直得不到。還有鹽,平價鹽,這都是收攏民心的好東西。

    “那,我們等陛下回來再議?”眼下該思該做的事,听著周不疑的意思曹盼皆已安頓了,江東之事,他們沒有插手的余地,那就不插手了,就等著曹盼回來再說。

    周不疑淺淺一笑,“陛下留我們在朝,只要安頓好朝中的事,不令眾臣與陛下添亂便已盡責。”

    一個個听著周不疑這一句話,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曹盼提拔其為尚書右僕射,只待荀攸致仕,這首相之位非是周不疑莫屬。

    一群想要大干一場的人都叫周不疑的一番話給拍老實了。

    十日後,曹盼回到了洛陽。為了安全起見,曹盼的行蹤沒有任何人知道,半夜回到的洛陽城外,以令牌叫開了城門,曹盼回到了宮中,平娘听到了消息急急地趕來,喚了一聲陛下。

    “平娘。”曹盼笑著與平娘打招呼,平娘松一口氣道︰“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趕緊的與曹盼安排沐浴與吃食,她是自小看著曹盼長大的人,曹盼有所變化,平娘一眼就看出來了。盯著曹盼的肚子,“陛下,陛下是有孕了?”

    曹盼並沒有告訴平娘她會從鄴城改道南下的事,故而發現曹盼的腰身有所變化,立刻帶著驚嘆地問?

    “你怎麼看出來的?朕沒胖啊。”還不到兩個月,根本就不顯腰身,曹盼詫異平娘是怎麼看出來的。

    平娘听著掩口而笑,“當年,夫人天天都盼著能有喜,這些婦人的事,奴與夫人研究透了。陛下是奴自小看著長大的,一些變化旁人看不出來,奴還能看不出來?”

    曹盼朝著平娘豎起了大拇指,然後,發現平娘的眼眶紅了,“陛下有喜,極好,極好,以後,總算有個人能陪著陛下了。”

    如今的曹盼身邊能親近的人,都有誰啊?從曹操沒了之後,就真的沒有了,沒有了啊!曹□□去,曹盼一滴眼淚都沒流過,平娘知道,曹盼心里難受,難受得偏偏連說都不能說。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就相當于是曹盼的命,曹盼的命。有了他,曹盼才像是活了過來。

    曹盼與平娘一笑,“對,以後,朕終于有了他了。”

    沒有人知道曹盼回到了洛陽,因為曹盼不在,便無朝會,但是,曹盼養精蓄銳之後,卻令三省六部的官吏入宮,議事。

    如此,所有人都知道曹盼回來了!想到他們一點風聲都沒有收到,不少人都打了一個冷顫,曹盼行事是越來越難以琢磨了。想強大如孫權竟然都在不到兩個月的時候就被曹盼與益州平分,孫權**而死,他們比得上孫權?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的你們好冷淡,連評論都沒有了,不喜歡作者渣了嗎?(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顧盼生輝》,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顧盼生輝352、352章火焚鄱陽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顧盼生輝352、352章火焚鄱陽湖並對三國之顧盼生輝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