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忽悠大法再現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忽悠大法再現

    其實燕女王說得並不是客氣話,而是實話,因為韓藝在這片土地上,創造過太多的奇跡,吐谷渾曾今那麼富裕,也都是因為韓藝的幫助,因此大家對于韓藝是非常信任的,沒有韓藝的明天,吐谷渾的百姓不見得會相信。

    因此韓藝又與燕女王去到青海湖,鼓舞當地的百姓,告訴他們,先堅持著,不要被眼前的斷壁殘桓給嚇倒,等我回去,援助就將會到達這里,未來只會越來越好。

    話很簡單,但是當地的百姓都是深受鼓舞,至少有一個盼頭,這個盼頭就是韓小哥的承諾,是絕對值得去期待的。

    但是韓藝並未在吐谷渾待太久,他立刻又趕去庭州,那邊也在進行著一場審判,是對于鐵勒戰犯的審判。

    但是鐵勒的情況與吐蕃不一樣,吐蕃是完全改天換日,舊勢力是統統鏟除,一個不剩,就連文成公主都得回長安,但是對于鐵勒貴族的話,還是挺善待的,沒有說將貴族全部鏟除,就算韓藝想,那契何力、阿史那彌射等胡人將領也都不會答應的,其實西北百姓與鐵勒本來也是一家人,後來才分開的,他們也不是說恨到那種地步,他們只是想去搶點東西回來,部落之間本來也是如此。

    其實也沒有必要趕盡殺絕,吐蕃那邊是沒有辦法,在高原上,是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地區,貿易難以開展起來的,要不大破大立的話,奴隸主很快就會翻身的,必須得將舊勢力全部鏟除,而鐵勒的話是在草原上,又有西北地區在邊上,只要他們允許資本進入,鐵勒地區很快就會資本化的。

    所以審判得只是比粟毒、李盡忠這些帶頭挑事的人。

    鐵勒百姓是非常支持,他們也都將過錯都推倒這些人身上,我們不想打仗的,是他們強迫我們打仗,我們都是良民。

    這牆倒眾人推!

    原本這應該是令人激動的,畢竟這預示著戰爭的結束,但是唐軍統帥們現在根本都不關心這些,全部交給兀可烈他們自己去審判。

    他們用綁架的方式,將在外面激勵庭州百姓的韓藝,給弄到中軍大帳中來。

    “尚書令,如今你怎還有心情關心那些事?”

    這一入帳中,阿史那彌射就抱怨道。

    韓藝錯愕看了他一眼,非常納悶道︰“我不關心這事,我應該關心什麼事?”又見他們人人戴白,于是哦了一聲︰“是,陛下突然駕崩,我也感到很悲傷,但你們也不想想,為什麼陛下會突然駕崩?不就是因為這場戰爭麼,如果我們不處理好這戰後的事宜,戰火可能又會卷土重來,那我們對得起陛下麼?”

    薛仁貴道︰“尚書令雖言之有理,但是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尚書令來做決斷。”

    郭待封緊接著道︰“長安那邊鬧得如此之大,尚書令可別說一點風聲都沒有收到。”

    韓藝郁悶看了他們一眼,隔了半響,嘆了口氣,道︰“我說你們也真是糊涂呀,不不不,你們是太清醒了一點,我都已經裝成這樣了,你們還綁著我來開會討論,我真是搞不明白,你們是不想活了麼?”

    契何力皺眉道︰“尚書令此話怎講?”

    韓藝苦笑道︰“就算你們沒有讀過書,你們好歹也是從貞觀下來的臣子呀,這種事誰沾邊都沒有好下場的,你們想想侯君集、張亮、李道宗、李恪、薛萬徹,然後再想想長孫無忌、褚遂良、來濟、韓瑗,你們說這事該怎麼辦?”

    大家听得微微皺眉,這麼一想,好像確實幫哪邊都不對的,當年諸王爭褚,幫李泰、李恪都沒有好下場,基本上都被長孫無忌給清除了,問題就在于當初幫李治也不見得有好下場啊。

    尤其他們還都是武將,如果他們將李弘給拱上去,李弘能不猜忌他們嗎?

    薛仁貴道︰“尚書令的意思是,我們就當做不知道?”

    韓藝嘆了口氣道︰“我也不想,只是...只是我想...如今我們剛好不在其中,這可能是天意的安排,那麼我們就在這里把戰後的事處理好就行了...罷了,罷了,我實話跟你們說吧,我可真是怕得要命呀,我們這些當臣子的遇到這種事,可都是命懸一線,我要是孤身寡人也就算了,可我還有妻有女呀,我...我希望你能夠明白我的難處。”

    這些將軍心想,我們都是臣子,不都一樣麼,要沒有難處,還等你來做決定?

    契何力卻義正言辭道︰“你怎麼能夠這麼想,先帝對你可是有著知遇之恩,沒有先帝,就沒有你今日,此時你怎能夠退縮呢?”

    你這老家伙真是不懂味,不過我就欣賞你的不懂味,你要懂味,我可就演不下去了。韓藝道︰“先帝在世的時候,我也是盡心盡力在為先帝分憂,我一個不會打仗的田舍兒,都為了先帝,為了國家,挺身而出,這我並不害怕,因為在戰場上,命運是握在我們自己手里的,要是打輸了,那是我技不如人,這我認。可是長安那事就沒有這麼簡單,那簡直就是我們這些大臣的墳墓。你們想要怎麼辦,那是你們的事,我是安心留在這里處理戰後的事宜,與西北百姓同甘共苦。”

    這些將軍們一听,心里就更加虛了,韓藝都怕成這樣,可想而知,長安如今是多麼的恐怖,他們也都想留在這里與百姓同甘共苦。

    同樣也是剛剛回來的裴行儉突然站出來道︰“尚書令以為自己能夠獨善其身麼?”

    韓藝沒好氣道︰“你們要不找我的話,我絕對可以獨善其身,我真不知道你們等我回來干嘛,你們自己可以班師回朝,我這個三軍統帥就是掛個名而已,你們根本不需要考慮我的感受。”

    阿史那彌射一听韓藝這話,真是慶幸留在這里等韓藝,沒有急著回朝,這小子真是太狡猾,難怪慢騰騰的,估計就是希望我們先回去。

    裴行儉道︰“話可不能這麼說,如果我們此時選擇留在這里,那麼倒是不管是誰勝利了,都會記恨我們的,我們如今其實根本就沒有選擇。”

    郭待封道︰“裴將軍言之有理,如果我們回去的話,我們是可以左右朝中局勢的,這命運還是我們自己手中,如果我們此時不表態,那可能兩邊都會得罪。”

    薛仁貴道︰“尚書令,咱們的妻兒可都在長安呀!”

    韓藝聞言不禁眉頭緊鎖,似乎顯得有些掙扎,對于自己以前打算產生了一絲質疑,過得好半響,他問道︰“那你們以為該當如何?”

    契何力立刻道︰“當然是擁護太子。”

    郭待封立刻道︰“我覺得應該繼續讓皇後主持政務,怎麼也得先走出這個泥潭,再讓太子即位,要是處理不好這些事,那不管我們現在怎麼選擇都沒有任何意義。”

    韓藝驚訝道︰“原來你們意見都還沒有統一啊!”

    阿史那彌射哼道︰“要是統一了,還等你來呀!”

    韓藝哦了一聲,“原來你們認我做大帥是怎麼回事啊!那我可不可以辭職,我不當這大帥。”

    阿史那彌射嘿嘿一笑,厚著臉皮湊到韓藝身旁,道︰“尚書令,咱們都是一群武夫,不會這一套,玩不過那些文臣,你這麼狡猾...不,我的意思是,你比我們更加擅于處理這些事,你本來就是三軍統帥,這時候當然得由你發號司令。”

    “話可不能這麼說。”韓藝擺擺手,又看向裴行儉道︰“裴將軍文武雙全,我覺得可以讓裴將軍來帶著頭,我連尚書令都不想當,你認為我會想當這三軍統帥麼?”

    阿史那彌射鄙視了裴行儉一眼道︰“他要厲害的話,當初就不會被貶到這里來了。”

    裴行儉尷尬的臉都紅了,根本無從反駁,因為這是事實,當初要不是韓藝保著他,他都已經掛了,他自己都不太信任自己,心里也是非常忐忑,他可不想給貶到大食去呀。

    阿史那彌射不耐煩道︰“尚書令,這事就得你來做主,你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做!”

    所有的將軍都看向韓藝。

    要知道這一場戰爭下來,令他們對韓藝那真是佩服的五服投地呀,簡直是太牛了,算得是絲毫不差,他們才剛剛反攻,人家韓藝就佔領了吐蕃的都城,而且整場戰爭的轉折點也就是韓藝的到來。

    另外,一直以來,在朝中,唯有韓藝是一直堅挺著,李義府、許敬宗、盧承慶都如過眼雲煙,來文的,來武的,他們都是自愧不如啊!而在這期間他們可都是寢食不安,這一步要是走錯,那就是全家死光光的節奏,再加上方才韓藝那麼一嚇唬,這心里就更加沒底了,關鍵韓藝還不是嘴上嚇唬他們,可是有事實依據的,李道宗、薛萬徹、長孫無忌等人就是慘痛的教訓。

    更何況,他們自問還沒有長孫無忌他們聰明。

    這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導致他們都願意以韓藝馬首是瞻。

    韓藝為難道︰“那我的規避策略,你們是不認同的?”

    “這當然不行,只會弄得我們左右不是人。”

    韓藝抹了抹汗,道︰“你們先別看著我,我越看我,我越緊張。”

    大家立刻將頭轉向帳外,真心不能再听話了。

    韓藝差點沒有笑出聲來,心道,看來他們是真的害怕了。

    過了將近半個時辰,大家見韓藝還是沒有動靜,偷偷回過頭來瞟了瞟,發現韓藝是一臉大汗,心里是更加沒底,正所謂細思極恐,越發覺得這事是非常恐怖的,那麼多場斗爭下來,韓藝也從未怕成這樣。

    他尚且都是如此,這些將軍心里就更加沒有信心,都不敢打擾韓藝。

    又過得一刻鐘,韓藝突然道︰“各位有沒有想過一點,我們為何能夠打贏這一仗?”

    阿史那彌射直截了當道︰“哎呦!尚書令,我們都承認你是首功,這誰也搶不了你的,你想讓我們夸你,等這事決定之後,你想讓我們怎麼夸你都行。”

    韓藝翻了下白眼,道︰“我首功個屁,是吐蕃自己堅持不下去,才從內部瓦解的,我根本就什麼都沒有做,你們別听那些少女們瞎說。這場戰役的勝利,關鍵是在于大家的堅持。記得在戰爭爆發初期,敵人那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呀,但是我們都堅持了下來,是什麼讓我們堅持了下來?”

    薛仁貴若有所思道︰“應該是我們都不想被吐蕃統治,故此才能夠上下一心。”

    “正是這麼一個道理。”韓藝道︰“換而言之,是這個偉大的國家,讓我們堅持了下去,每個人其實都是為自己而戰,為這個偉大國家而戰,正是因為我們堅持著這個信念,我們才能夠抵抗住敵人的攻勢,我們才能夠堅持到勝利。”

    眾將領皆是若有所思的點著頭,這一戰,確實令他們的國家自豪感是倍增,這種情況下,大唐竟然做到不讓戰火波及中原,我們這個國家實在是太強大了。

    契何力道︰“的確是如此,但這是兩回事,兩者之間沒有關系?”

    韓藝道︰“我是這麼想的,為什麼這個信念能夠幫助我們贏下這場戰爭,就是因為我們是跟百姓站在一起,跟國家站在一起的,我們才會勝利。既然保持這個信念,能夠克服這個難關,那麼是不是這個信念也能夠幫我們處理好接下來的難題呢?我們總是想著,幫這個或者幫那個,但不管幫哪個,肯定會得罪人的,我們為何不跳出這個怪圈,我們不管怎麼選擇,都一定要是為了這個國家好,只有國家越強大,百姓越富裕,我們才會更好,如果國家都亡了,那我們也肯定沒有什麼好下場。”

    裴行儉點點頭,道︰“尚書令言之有理。”

    薛仁貴道︰“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韓藝道︰“首先一點,我們不能動用軍隊來解決這事。”

    眾將士听得一愣,如果我們不依靠軍隊,那誰還會將我們放在眼里。

    韓藝道︰“我知道你們的擔憂,但你們想想看,如果動用軍隊,那很可能就會引發內戰,目前的情況,你們是清楚的,咱們大唐是再也經不起任何一場戰爭,更何況是中原內戰。其次,這種事一旦出現,死得多半就是我們這些大臣,但這都不能怪別人,只能怪我們這些大臣自己不愛惜自己,心里就容不下別人,這聖人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我們今天幫助一方,打敗另一方,那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自食其果的,長孫無忌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這種情況,是一種非常沒有意義的內耗,就說裴將軍,他的才能,大家現在都已經看在眼里,文武雙全,出將入相,不在話下,但是當時他只是因為一句話,就差點喪命,要真是這樣的話,那麼今日結局可能就會改寫。所以我們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繼續發生下去,這對于國家是非常不利的。

    犯法是一回事,如李義府那種人,怎麼殺都不為過,但是這種政治斗爭,不應該以我們大臣的性命來作為結局,這對于我們而言,是不公平的,為什麼我們今日會感到如此害怕,其實擁護太子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但是我們還是非常害怕,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大家紛紛點頭,說得太TM有道理了,一般這皇權交接,大臣總得選邊站,明明是他們在斗,可死的往往都是大臣,而且是一家人,甚至于整個家族。

    輩分最高的契何力終于開口道︰“尚書令,你就直說吧。”

    韓藝道︰“首先,將歸朝,兵散于府。我知道你們在怕什麼,但是如果我們帶著大軍回去,那他們都不會跟我們談,那只能說看誰的實力更加強大。而且,有些人可能會懷疑我們是要造反,但我們不是要造反,我們只是想這個國家好,想我們的子子孫孫生活在一個安全環境中。”

    裴行儉、甦定方是頻頻點頭,那敬佩之情,是油然而生。

    如果韓藝要帶著大軍回去,那是理所當然的,他們也從未想過不帶軍隊回去。

    但是話說回來,這種情況下,如果韓藝統帥大軍歸朝,誰能保證韓藝不生二心呢?

    韓藝如今威望這麼高,西北百姓敬他如神一般,而中原的商人也都是支持他的,他要有點野心的話,他是有可能成功的,但是韓藝竟然要求不帶軍隊回去,這絕對是高風亮節,也就證明他前面說得那些話,統統都是發自肺腑,沒有欺騙他們,就是為了國家好。

    恐怕自古以來,也沒有哪個三軍統帥,可以做到如他一樣。

    郭待封擔憂道︰“可如果我們不帶軍隊回去,他們也不會將我們放在眼里。”

    韓藝道︰“但如果我們需要用軍隊去解決這個問題,那我們還考慮這些干嘛?干脆一點,直接殺回去算了。我們就是要避免內戰,避免自相殘殺,我們才這麼做的,但如果我們不先放下武器,那他們都會拿著武器的,這是很恐怖的。其實我們也不是非得需要軍隊不可,因為我們這些人在長安,都還算是有點威望,在朝中也算是有點地位,而那兩邊如今爭得是你死我活,就算我們沒有軍隊,我們的話也是舉足輕重的,他們不敢不听的。”

    薛仁貴道︰“那之後呢?”

    “之後就得先看看究竟是怎樣的情況,我們現在知道的也不是很多,或許是被人忽悠的。”韓藝道︰“但是我們先要統一思想,不管我們之後做出怎樣的決定,我們都要從這個國家的利益出發。當然,首先一點,皇室是不能變動的,如果這個變了,那必定天下大亂,誰都會想皇帝,一定要保住皇室。其次,保證沒有人在此次爭斗中喪命,這事其實雙方都沒有錯,也沒有犯法,他們就不應該受到制裁,我們必須要保證,不管結果怎樣,大家還是能夠各司其職,為這個國家效力,只要有一個人因此而死,那就會成片的的死。”

    郭待封道︰“這我看比較困難,即便我們不害別人,也難保人家不會來報復我們?另外,只要他們覺得自己是被我們打敗,他們就一定會想著報仇。”

    “你說得很對,所以我們先要表示善意,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將希望寄托在他們的身上,我們要想辦法確保任何人都無法報復對方。”

    “尚書令有辦法?”

    “沒有!”

    韓藝搖搖頭,道︰“因為我現在也不清楚情況,我們只能回去之後,根據實際情況再想辦法,但是我們總得有一個信念在心中,如此我們才知道該怎麼去想辦法。”

    “行行行,就這麼辦吧。”阿史那彌射听得都不耐煩了。

    契何力猶豫少許,也道︰“就依尚書令所言吧。”

    這武將就是爽快一些,而且,韓藝都不怕,他們還怕什麼,如韓藝的命可比他們值錢多了,韓藝的功勞也比他們大多了。

    從大帳中出來之後,韓藝嘴角揚起一抹笑意,相信我的這個決定一定會讓朝中大臣暈乎暈乎的,呵呵,他們也將會一直暈乎下的,直到我摘下那勝利的果實。

    他又來到城內巡視,但見沿街兩旁,不少工匠正在修葺著一些破損的房屋,這些工匠多半都是來自于中原,他們可不是用新材料去修補,就直接是就地取材,用廢棄磚瓦、泥土和木頭去縫補,這不是什麼新技術,一直以來就是如此。

    因為這是中原的傳統,因為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都提倡簡樸,節約,這是美德,在這種思想的灌輸下,人們就不願意過多的浪費,盡量的再利用,如自由之美將碎布縫紉成精美的布包,韓藝的紙張工匠,將朽木變成紙張,這都是變廢為寶,而且自商業化出現之後,大家更講究美觀,工匠們也在改進這種再利用的技術,如今哪怕是用廢棄的材料修葺,你也難以看出這以前是破損過的。

    這可不是韓藝帶來的,反倒是韓藝這個穿越者,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他真不是一個節約的人,經常浪費,因此當他看到這一切,不禁是自慚形穢。

    但是這樣偉大國家,如何叫人不去喜歡呢?

    “盧公子!”

    忽然間,韓藝見到盧師卦從眼前匆匆走過,于是急忙喊道。

    “韓小哥?”

    盧師卦停了下來。

    韓藝急忙走了過去,道︰“盧公子,我正要去找你,我們馬上就要班師回朝了,你們也得準備一下。”

    盧師卦擺擺手道︰“我跟長命他們恐怕還得過一年再回去。”

    韓藝驚訝道︰“為什麼?難道有這麼多傷者?”心想,問題是傷員能夠挨過一年麼?

    盧師卦笑道︰“那倒也不是,只不過我們在一次救治的過程中,采用了許多新藥和新的醫術,唉...說來也真是慚愧,有些醫術我們並沒有經過太多的實驗,沒有多少把握,就用于傷者身上......。”

    不等他說完,韓藝便道︰“這也怪不得你們,要是有選擇,我相信你們決計會采用更加穩妥的方式。”

    “但是這個理由並不能讓我無愧于心。”盧師卦苦笑的搖搖頭,道︰“因此我們得留在這里一年,繼續觀察那些傷者,確保他們是真正的康復了。好了,我還得去救治傷員。”

    說著,他便急匆匆的離開了,言下之意,就是我不是在跟你商量,我只是告訴你一聲。

    韓藝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嘴角不禁露出自嘲的笑意。(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小閑人》,方便以後閱讀唐朝小閑人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忽悠大法再現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小閑人第二千零六十八章 忽悠大法再現並對唐朝小閑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