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外交內政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外交內政

    李治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態度其實是非常明確的,也就是說,如果吐蕃真是帶有誠意來的,是認真的想與大唐講和,那就跟他們認真的談,但如果又跟祿東贊一樣,玩得都是一些外交策略,那就沒有什麼可談的。

    畢竟國力的上漲,而且也就剩下吐蕃這麼一個主要對手,要真打起來,李治也不會像以前那樣瞻前顧後。

    “你怎麼看?”

    出得兩儀殿,李績便向韓藝問道。

    韓藝嘆了口氣,道︰“我也不清楚,如果是祿東贊來的話,那我們只需要準備一場豐富的晚宴招待他便可,沒有什麼可談的,畢竟大家都是知根知底。但是如今祿東贊已死,我也不敢完全否定吐蕃的政策就不會發生任何改變,正如陛下所言,這可能是一個轉機,但是沒有談過之前,也只是可能而已。但如果吐蕃真是懷著誠意來的,司空以為我們是否該他們講和呢?”

    李績稍稍皺眉,道︰“老夫當然還是傾向于一勞永逸,但是如果吐蕃方面非常有誠意,那咱們也沒有理由對吐蕃動兵,不但朝中那些大臣不會答應,就連百姓也不會答應,如今國內安定,四海升平,發展的非常好,貿然對吐蕃發動戰爭,陛下跟我們都得承擔非常大的風險。”

    那吐蕃的國力可是遠遠要勝過高句麗,而且戰爭成本低,關鍵是它還擁有著極其特殊的地理優勢,使得吐蕃始終佔據著主動的地位,大唐也沒有哪位統帥敢說一定能夠取勝,要這麼容易解決問題的話,李世民當初就直接開干了,而不是選擇和親,那時候的吐蕃還沒有如今的吐蕃強,而當時大唐軍方可是人才濟濟。所以,如果不是吐蕃那邊主動挑釁,大唐就貿然出兵,那不管是陷入消耗戰,或者干脆打輸了,那真是沒有辦法想天下百姓交代,這要是承擔極大的政治風險。

    韓藝點點頭,道︰“司空請放心,我會慎重對待的,盡量摸清楚吐蕃的用意。”

    李績稍稍點下頭,眉宇間透著一絲憂慮。

    狡詐的祿東贊,給大唐留下了一個不太好的印象。

    二人一邊聊著,一邊向皇城走去,剛來到皇城,正好踫到楊思訥。

    “下官見過司空。”楊思訥向李績抱拳一禮。

    韓藝也趕緊向楊思訥行得一禮。

    李績笑著點點頭,又道︰“老夫還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司空慢走。”

    等到李績離開之後,楊思訥又向韓藝道︰“正好,我有些事要與你談談。”

    韓藝心如明鏡,但卻故作不知道︰“什麼事?”

    楊思訥嘆了口氣,道︰“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關于我堂弟的。”

    韓藝道︰“你堂弟?”

    “楊思止。”

    韓藝一臉關心道︰“堂叔他怎麼呢?”

    楊思訥听他很自然的叫聲堂叔,不禁面露笑容,道︰“其實也沒有什麼事,只是他對于工商局局長一職,不是很了解,據他所言,他如今成天都無所事事,也不知道該干什麼,你知道他以前可是一州刺史,這突然閑下來就有一些不適應。”

    韓藝點點頭,道︰“目前工商局的確沒有什麼事做。”說到這里,他話鋒一轉,道︰“可是丈人,這工商局局長可是具有極強的潛力,你看看民安局局長,幾年前,民安局根本沒有什麼權力,但是如今的話,誰還敢小瞧民安局?最近民安局不是又再加強交通措施麼,這事事可都關系著民生問題。”

    楊思訥點點頭,危機之後,民安局的確不可同日而語,從報考皇家訓練營的人數來看,就可見一斑,又問道︰“可是這上有戶部,又有稅務局,工商局的作用又是什麼呢?”

    韓藝道︰“那真是數之不盡,因為長安的城內建設,兩市得以開放,那麼市署肯定是要歸入工商局的,以後的商標登記,店鋪登記,等等,可都需要工商局。”

    楊思訥道︰“但這只是一些瑣碎之事啊!”

    韓藝笑道︰“丈人,這些雖是瑣碎之事,可是每件都與百姓有著密切的關系,如今工商階級正在蓬勃發展,到時一定會遇到許多問題的,隨著這些問題的出現,又會有新得工商法出來,工商局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而且如今許多貴族、大臣都開始做買賣,就連楊家不也做上買賣了麼,只要他們做買賣,就繞不開工商局,這工商局局長一職,對于楊家是一個極大的補充,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鞏固整個楊家在朝中的地位。”

    說到這里,他低聲道︰“不瞞丈人,若非當初提名的是堂叔,我都不見得會答應的。”

    楊思訥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韓藝又道︰“如今只是一個權力過度的時期,等到過度之後,工商局的作用將會漸漸體現出來,因此,需要堂叔有足夠的耐心,將每件事都處理好,如果一下子就過度過去,他就不是無所事事,而是根本忙不過來,慢慢過度,不至于會出錯。”

    楊思訥笑道︰“到時我會轉告他的,讓他安心做好這工商局局長的。”

    韓藝笑著點點頭。

    與楊思訥剛剛別過,政事堂那邊就來人,請韓藝去一趟政事堂。

    來到政事堂,只見武媚娘一個人坐在里面。

    “微臣見過皇後。”

    “坐吧。”

    等到韓藝坐下之後,武媚娘先是往門外看了下,旋即低聲道︰“方才陛下召見你跟司空,是因為吐蕃出使一事吧?”

    韓藝點點頭。

    武媚娘問道︰“你認為吐蕃這回是真想向我大唐示好的麼?”

    韓藝搖搖頭道︰“目前誰也說不定,畢竟吐蕃換了一個新主人,是有可能改變以往的政策的。”

    武媚娘道︰“若是吐蕃真的有心跟我大唐和解,這豈不是影響到你的計劃麼?”

    根據韓藝的計劃,與吐蕃一戰,是非常關鍵,武媚娘必須領導大唐消滅吐蕃,才有可能登上王位。

    韓藝笑道︰“皇後無須擔心,掀起一場戰爭遠比阻止一場戰爭要容易的多,如今與吐蕃和談未必就是壞事,這樣我們能夠先騰出手來,對付契丹、,以及鐵勒。而且,這對于皇後而言,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武媚娘道︰“什麼機會?”

    韓藝道︰“皇後你雖然不會直接參與此次談判,但是你要積極表達自己對于此事的態度,非但如此,你一定要展現出對于吐蕃的強硬態度,哪怕吐蕃是真心來跟我們講和的,你也得反對,你要堅持吐蕃不可信的,要求對吐蕃進行最大限度的壓制,甚至不惜發動戰爭。”

    武媚娘听得一臉困惑,道︰“如果吐蕃真想跟我們講和,那朝中大臣肯定都會贊成的。”

    韓藝點點頭道︰“要不是這樣,我也不敢讓你這麼說呀,正是因為如此,那不管你嚷得再凶,也沒有人會听你的,那就沒事的。但是萬一之後吐蕃有變,那大家就會想起來,當初你是極力反對此事的,證明你有先見之明,如果再爆發戰爭,你就可以站出來,一呼百應。別看就是嚷嚷幾句,但是這對于你的將來,可是有著極高的政治利益。”

    武媚娘神色一呆,這她還真沒有想過,其實她也有著非常明顯的短板,就是擅于內政,而不擅于外交,但是她不傻,韓藝這麼一說,她頓時就反應過來,又問道︰“到時你真有把握擊敗吐蕃?”

    韓藝道︰“只要不打斷國內的發展,擊敗吐蕃不是什麼難事,打仗打的就是財富,當我們的糧食足夠維持一場十年的戰爭,那麼吐蕃就必敗無疑,因為他們肯定是支持不了這麼久的。”

    武媚娘道︰“這可不能確保必勝。”

    韓藝卻是笑道︰“這足以確保必勝。”

    武媚娘稍稍一愣,斜目凝視韓藝片刻,旋即點點頭,也不再多問。

    ......

    ......

    而在接下來的幾日,韓藝就一直都在處理新藥一事,這對于他而言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是抗生素的話,對于大唐而言,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補充。

    只不過韓藝真不知道徐長命這藥到底是不是抗生素,抗生素佔得比例又有多大,毒性又有多大,這化學藥品,必須是要經過試驗的。

    所以韓藝還為譚洞他們定制出一整套試驗計劃來,這個其實是比較復雜的,畢竟人命關天,首先得確保讓對方試了藥,出事他們還不擔責任,並且,還能記錄下藥效反應,但對于韓藝而言,這真不是很難,因為後世很多國家都這麼玩,將新藥放到別的國家試驗。

    處理完這事後,朝廷就開始著手發行貨幣,如今唐朝的主要重心在國內發展,不會說吐蕃一來,什麼都得停下來。不過發行貨幣,韓藝是不能參與的,因為他既是尚書令,又是金行的東主,他就給自己放了個長假,拉著三位嬌妻去到溫泉莊園度假。

    直到貨幣印刷完之後,他才回到城內掃尾。

    而五百五十萬貫剛剛存入國庫,吐蕃使臣團就抵達了長安,他們帶來了很多很多的禮物,黃金白銀,稀奇珍寶,光良駒就有兩百匹,畢竟是來求親的,自然得多帶一些禮物來。

    在吐蕃使臣入城的第二日,韓藝便與一眾外交官員在鴻臚寺接見了吐蕃大使欽陵。

    韓藝並未見過祿東贊個次子,他只見過長子贊悉若。

    而當韓藝見到欽陵時,心中頓時就有一種不太好的感覺,因為這欽陵生得是英武不凡,虎背熊腰,濃眉大眼,一雙虎目那是炯炯有神,英氣勃勃,光從面相來看,就知道他絕非尋常人。

    “欽陵見過大唐尚書令。”

    欽陵一見到韓藝,立刻上前,抱拳一禮,神情非常恭敬。

    看來這家伙不是那麼好對付啊!韓藝暗自嘀咕一聲,起身扶起欽陵,囁嚅兩回,嘆了口氣,道︰“令父的事,我已經知道了,我與令父雖然並沒有見過幾面,但絕對是一見如故,令父對于我而言,是亦師亦友呀,唉.....如今痛失良師益友,我這心里真是不好過啊!”

    心里卻是開心極了,巴不得祿東贊早點死,因為祿東贊實在是太狡猾,韓藝沒有在他身上佔得什麼便宜,而且在面對祿東贊時,他始終是處于防衛態勢,只求保住自己的利益。

    欽陵聞言,不禁露出哀傷之色,語氣低沉道︰“多謝尚書令記掛,都是我們這些不孝子沒有照顧好家父,導致家父感染上風寒......。”

    這一上來,都沒得來及寒暄,氣氛就變得充滿了悲傷。

    韓藝好生安慰了他幾句,才請他坐下,正色道︰“真是非常抱歉,陛下近日身體不適,沒法接見你,但是陛下已經再三囑咐過我,讓我一定好生款待你。”

    “不敢,不敢。”欽陵是誠惶誠恐,可見他是隨其父,將大唐這一套摸得是清清楚楚,就連漢語說得都比韓藝還要標準一些,道︰“任何事都比不上大唐陛下的龍體安康。”說到這里,他稍微頓了頓,面露難色道︰“只不過......。”

    韓藝道︰“世子說得可是和親一事?”

    欽陵忙道︰“正是此事。”說著,他嘆了口氣,道︰“這幾年我們吐蕃與大唐,多有摩擦,以至于我們的關系遠不如天可汗在位期間,但是與大唐為敵,絕非我們吐蕃所願,非但如此,我們吐蕃對于大唐一直都心懷感激,若非當初大唐的幫助,我們吐蕃焉有今日之繁華,而如今我們吐蕃上下,都非常希望能夠與大唐再結姻親之好,還望大唐陛下能夠成全我們。”

    韓藝欣喜道︰“若是你們這般想,那真是再好也沒有了。不過和親一事,恐怕得讓世子失望了。”

    欽陵非常詫異的看著韓藝,這不是裝出來的,談都沒有談,你怎麼就拒絕了,這可是一個不太好的信號。

    韓藝忙道︰“世子莫要誤會,我們之所以不希望現在就和親一事交涉,正是體現我們的誠意所在。因為我們現在傾向于先得到政治上的互信,然後再談這姻親之事,換而言之,就是如果經過此次談判,讓我們雙方關系再度回到貞觀時期那般融洽,不分彼此,來往密切,那麼到時再親上加親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尋常人家相互聯姻,也是如此啊。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去解決那些一直困擾我們的關系,既便是和親,也無助于我們兩國的和解,因為那些問題都還存在著,並不會因為一門親事而消失掉,世子,你說是嗎?”

    “是,尚書令言之有理。”欽陵點點頭,又道︰“我此次出使大唐,就是希望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韓藝笑道︰“那真是太好了,畢竟這些年來的爭爭斗斗,誰也沒有得到什麼,反而令兩國勞民傷財,作為商人的我,對此真是深惡痛絕。”(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小閑人》,方便以後閱讀唐朝小閑人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外交內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小閑人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外交內政並對唐朝小閑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