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革命性政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南希北慶 本章︰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革命性政策

    此話一出,八個樞要大臣都是呆若木雞。 w w w  v w

    吐谷渾不跟大唐一樣,是沒有常賦的,一般需要錢的時候,直接跟富人征收,很少跟百姓征收,其實百姓也沒錢,土地都在貴族手,又不是均田制。而他們這些小酋長一般都是繳納稅賦的主力,因為他們是屬于貴族的產階級,有地有人有錢,但是都不多,而且權力卑微,那些朝掌權的勛貴,可都是頂級富豪,良田都在他們手里,吐谷渾可不防土地兼並的,但是你想要問他們征稅,那非常困難了,因為他們可以利用手的權力逃稅。為什麼這些酋長對于慕容氏不滿,是你動不動征收他們的稅賦,談錢一定傷感情的,況且慕容氏基本不繳納稅賦的。

    這弘化公主免稅,等于是免收他們的稅賦。

    這當然可以算是對于他們的一種補償,可問題是朝廷不收稅,哪來的錢給他們發俸祿啊,這羊毛還是出在羊身啊

    鐸伏道︰這如何能行,不征收稅賦,朝廷如何運作

    這是我接下來要說的。

    弘化公主道︰我打算將農牧業私有化,而國內礦業和鹽業全部國有化。

    大家一臉懵逼,這什麼意思

    弘化公主解釋道︰土地分給了百姓,自然是屬于百姓的,百姓每年能夠得多少,看他們自身的努力。同時,銅鐵等礦業全部歸于國家所有,另外,我打算將除牧場耕地之外的青海湖全部納為國家所有。還有,你們也應該知道,大唐目前正在增強與西域的通商,而我們吐谷渾地理位置極佳,應該加強商業的發展。可是大唐國力強盛,如果以我們的商人去與他們競爭,只怕是競爭不過,唯有動用國家之力,才能從分得一杯羹。因此我還打算,以國家名義建辦大型作坊,生產我們吐谷渾特色商品。

    關于這一點,鐸伏等人立刻答應了下來。

    誰也不想在一個窮國家當官,國庫充盈,當官的才能有得撈呀,雖說賀真部在青海湖有一定的利益,但是他的利益都是牧場耕地,可是弘化公主沒有說將青海湖的牧場耕地納為國有,這些還是會分給百姓的,等于沒有失去什麼,而得到的卻是整個青海湖,以及整個礦業和大部分的制造業,而且還不要交稅了。

    人地稅,三者可是國家命脈所在,這三個問題解決了,那一切都好談了。

    只因問題太多了,一日之間肯定是談不完的。

    直到傍晚時分,弘化公主略顯疲憊出得大殿,但是她並未回寢宮休息,而是去到偏殿,只見里面坐著一人,正是韓藝。

    可汗,談得怎麼樣韓藝起身一禮,又趕緊問道。

    弘化公主笑道︰韓侍郎可真是料事如神,不,這料事如神可還要神,畢竟韓侍郎能夠將他們的心思揣摩的如此透徹,真是難以令人置信。

    可汗過譽了韓藝謙虛一笑,道︰其實揣摩他們在某一刻的心思並不難,因為這種事不會夾帶感情的,主要還是看利益分配,只要計算清楚利益分配,能夠發現他們的軟肋。但是人始終是這個世最難猜的,因為利益會隨著局勢的變化而變化,他們的心思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最難的可還在後面。

    弘化公主忙道︰這我也知道,因此我希望韓侍郎能夠在這里多留一些時日,若是沒有韓侍郎在,只怕我也是有心無力。

    韓藝笑道︰可汗謙虛了,以可汗的能力,我認為足以駕馭他們那些人。我畢竟是大唐戶部侍郎,我肯定還是得回去的,不過我會盡心竭力,幫助可汗將基礎打好。

    弘化公主听得面露失望之色,點點頭道︰是啊你畢竟是大唐的宰相。

    二人又針對明日的議題談論了兩個時辰,韓藝才回去。

    韓大哥,你回來了。

    你怎麼還沒有休息

    方才西北邊來信了。

    是嗎

    嗯,送信的都還屋內了。

    這得密信必須都得親手交給韓藝。

    韓藝急忙來到屋內,那信使立刻將信函送到韓藝手里,然後便退下了。

    韓藝急忙打開信函看了起來。

    這是陳碩真也入得屋內,問道︰信說了什麼

    韓藝閉目一嘆,道︰恐怕我們還得去一趟大都護府。

    陳碩真黛眉一皺,道︰難道那邊又出事呢

    韓藝搖搖頭道︰倒是沒有出事,只是那西北計劃乃是我定的,如今已經進行大半了,我是得過去看看。而且,我還得跟他們解釋這里發生的一切。

    陳碩真道︰那你打算何時動身

    韓藝皺眉道︰恐怕還得等幾日,至少也得等吐谷渾安定下來之後。另外,我也需要時間來準備。

    而那邊弘化公主還在跟鐸伏他們加緊商量各種政策,實在是太繁瑣了,因此談了好幾日才確定下來。

    而在這期間,這些樞要大臣也跟其余的大臣做思想工作,說明其利害關系,其他大臣見皇室和樞要大臣都以身作則,那他們當然無所謂,均田制還是會確保官員土地多于百姓的土地,他們本來沒有土地,也送不出多少土地,最主要是極大的削弱了舊貴族的勢力,也答應下來。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吐谷渾現在是千瘡百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他們也只能同心協力,目前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在定下來之後,弘化公主立刻在全國頒布告示。

    其一,大赦天下,這是必須的,古今外皆是如此,只有極其凶殘的罪犯和吐蕃人是不被赦免,其余的統統赦免,包括此次跟隨素和貴作亂,後又被俘虜的士兵,不但赦免,而且還給他們土地。

    其二,大面積廢除奴隸制,除了吐蕃人外,每個人都是吐谷渾的子民,是不分貴賤的。

    其三,頒布均田制,這個均田制跟大唐相差無幾,是嚴格規定每個百姓得擁有多少土地,官員擁有多少土地。只是有一點不同,大唐的均田制是分永業田和口分田,一種是私有,一種是公有,而且是以口分田為主。

    但是吐谷渾的均田制,全部是私有,也是說,這是一錘子政策,只針對當下的百姓,今後出生的人,不具備這一個條件了,因為私有制的話,土地是不可以收回的,除非天天擴張,不然的話,哪來的土地,皇室都只剩下那麼一點點土地了。但同時也規定,十年內不準交易土地,而且不準荒廢,並且用律法來限制這一點,你不種地導致土地荒廢,你是在犯法。

    現在吐谷渾有得是土地,素和貴殺了不少權貴,又帶走了那麼多權貴,他們的土地當然是歸國家所有。

    而其最受傷害的是家業甚大的老牌貴族,朝廷都沒有跟他們商量,總之,你們必須要將土地交出來。這也是新貴答應這些政策的一個主要原因,傷敵一千,我自損二百,而且還有補貼,這t真是太劃算了。

    其四,免除一切稅賦,甚至可以說是直接取消稅賦這個說法,你們賺到的所有利益,全都是你們自己所有,不需要繳納一錢給朝廷,任何人都是如此,包括外人,統統不要交稅。

    其五,青海湖礦業國有化,並且國家將會投入資金開辦大型作坊。

    其六,軍隊國有化,以前吐谷渾的軍隊都是各個部落出兵,常備基本伏俟城的禁衛軍。而如今因為均田制的關系,部落百姓都得去搞生產,土地又不能荒廢,誰還有空去打仗,那麼軍隊必須國有化,但是一旦國有化,必須是募兵制,得給工資,龐大的軍隊,朝廷肯定是負擔不起,因此全國下只保留一萬三千人的常備軍,基本還都駐扎在吐谷渾城,防止其它部落的騷擾,以伏俟城為心的京畿之地,只留三千禁衛軍,負責皇室安全以及城內的治安,大非川這關鍵要地更是無軍隊駐扎,川內的人都去干活,大非川耕地非常發達,可不能荒廢。

    這看似在削減鐸伏的軍權,但他們本是部落制,打仗當兵,不打仗當農民或者牧民,所以這個鐸伏無所謂,只要你不解散我賀真部可以了,我一聲令下,他們拿兵器是士兵,而且弘化公主還讓伏立負責農閑之時,組織人操練,從這一點來看,弘化公主不是要削兵權,而是要竭盡全力搞生產。

    吐谷渾城的克烈大將軍雖然手握唯一一支軍隊,但他決計不敢造反,因為伏俟城後面是鄯州,大唐軍隊很快能抵達,他還要快一些,你那一萬人還不夠看的,而且他也不會投奔敵軍,因為弘化公主讓他一個人統領全國軍隊,哇這是何等的信任,他沒有道理跑去敵人那里。

    吐蕃在旁虎視眈眈,吐谷渾反而裁軍,不用說,今後都得靠大唐在旁邊保護。

    這是一種賭博,但是大臣們也一致通過,因為我窮兵黷武,我必死無疑,我現在也沒有資格去窮兵黷武了,那還不如放棄算了,完全依靠大唐的保護,集所有人力搞生產,反正吐蕃來襲,大唐不幫忙,我們完了,這非常簡單。西邊有荒漠隔壁擋著,東北兩邊都是大唐,完全不設防,我設防我也擋不住你。

    其實弘化公主已經跟韓藝商量好,等韓藝回去建議李治,派兵進駐吐谷渾城,與克烈將軍的部隊搞聯合操練,一來保護吐谷渾,二來是讓原士兵適應高原氣候。

    其七,全面對大唐開放貿易往來,包括道路,不收稅,不設條件,是弄個關卡登記一下可以了,算你大唐商人不來我這里做買賣,你也可以往我這邊走,權當自己家,不要客氣,常回來看看,只要有人來,肯定有消費,這是一定的。

    其八,確定私人財產不可侵犯,用非常嚴格的律法來保證這一點,這是十惡不赦之罪,搶奪他人財產者,重則直接判處死刑,不管你是哪國的百姓,並且采取連坐之法,哪個部落的人犯下搶劫的罪,整個部落必須擔責任,賠償一定的錢財,促使部落里面相互監督,我給了你們田地,你還去搶劫,這可說不過去了,這其實不是為了保護私人財產,而是為保護商業發展,你要大唐商人往你這邊走,首先你得保證安全問題,到處都是強盜,誰還敢來。

    這八條主要政策一出,弘化公主的聲望立刻達到了臨界點,慕容氏歷代皇帝從未有這麼高的聲望,這真的是以德服人。

    哪怕是傻子也會支持這位新可汗的,免費贈送土地,還不用向任何人繳納任何稅賦,都是自己的,這簡直跟做夢一般,哪國百姓有我們這麼好。

    至于礦業國有化,那離他們太遠了,跟他們本來沒有關系,青海湖雖然國有化,但是耕地牧場沒有國有化,這行了。

    而且這樣一來,吐蕃再來進犯,情況可能大不一樣了,這些百姓肯定去跟吐蕃人拼命,是寸土不讓,以前你搶得是酋長的土地,是貴族的土地,是朝廷的土地,我給誰干活不是干活,干我屁事,如今你再來的話,那你是在搶我的土地,這我當然跟你拼命,俗話說得好,這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新貴們當然也支持,他們是當權者,這政策還不是他們來決定的,先渡過這個難關,只要國家富裕了,總虧欠不了他們的。

    最受傷的是以慕容氏為代表的舊貴族,他們本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擁有的財富最多,不管是奴隸,還是土地,吐出來的肯定也是最多,然而,他們在朝的人死的死,傷得傷,所剩無幾,已經無力反抗了,新貴正愁沒有借口動他們,像他們那種沒化的人,不懂和平解決問題,想要位得先將前面那位給弄死,因此那些舊貴族哪里敢反抗,也只能從命,甚至又不少人害怕到跑去大唐了,畢竟兩國來往密切,這些貴族在大唐也認識不少人的。

    這新政策剛剛頒布不久,大唐那邊又傳來喜訊,大唐陛下冊封弘化公主為燕女王,關于這封號,在大唐也是爭論不小,大唐下是一致贊成的,但是從未有過女人當可汗,自古以來也沒有女人當官,沒有這先例,查都不知道從何查起,但是冊封又刻不容緩,你不冊封,等于沒有確立關系,難以展開聯系,于是先弄了一個燕女王,表示一下,今後想到更好的,再加封是了,並且承諾送三十萬石糧食作為賀禮,而且直接從周邊州府發糧,鳳翔鄯州涼州這些地方,這可是救命糧食,一定得快。

    其實在確立弘化公主當可汗後,趙持滿已經讓人將這消息傳去長安,李治更是早有準備,這信一到長安,立刻回信。

    這是什麼賀禮,誰家賀禮送糧食的,其實是援助,如今吐谷渾打得一窮二百,首都的糧倉都給燒盡了,必須得援助它。但是對于唐朝而言,如果出兵打這場仗,耗費糧食可這多多了,再加如今唐朝有得是存糧,這點糧食算不得什麼。

    但是這對于吐谷渾而言,這可真是雪送炭,這消息一到吐谷渾,舉國歡慶,弘化公主的地位是更加穩固了,大唐為什麼這麼積極給援助,不是因為弘化公主的關系麼。

    弘化公主的地位是更加穩固了。

    ︰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求推薦。。。。。。

    2929876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唐朝小閑人》,方便以後閱讀唐朝小閑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革命性政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唐朝小閑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革命性政策並對唐朝小閑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