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武財神

第二十九章 柴米油鹽醬醋茶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雲中馬 本章︰第二十九章 柴米油鹽醬醋茶

    高道乾通過和趙與莒一番交談,雖然沒有問起趙與莒的身世背景,可高道乾還是對趙與莒有了一個總體的認識,他認為,趙與莒質樸、真誠、聰慧,只是涉世未深,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不諳世事。

    對于湖邊結識趙與莒,高道乾並沒怎麼放在心上,依舊按時回到家中,傳授他那些弟子們武藝,然後和劉奕一家吃早飯。

    許是心情愉悅,當然也有湯藥按時服用的緣故,劉奕夫婦的身體都已大好,劉奕每日里都要在院子里的施工現場四處查看,並把看到的一些問題在吃飯時告訴高道乾。高道乾也清楚劉奕的心思,知道劉奕只是想著報答他的恩情,高道乾也放心劉奕,所以現在高道乾已經把施工的事情全都交給劉奕負責,董蘊協助。

    吃過飯自有劉氏帶著兩個女使很快收拾了,按慣例又給高道乾和劉奕沏上茶,劉奕看著茶盞中金黃色的茶水有些出神。自己這個恩人,或者說是親兄弟,雖是年紀不大,可卻是個很能做事的人,只不過有時做的一些事情很出人意料。比如說,他自己設計的衣褲,還有眼前這盞沒了濃郁香味的茶。

    幾天前,高道乾買回一斤茶餅,不加任何香料只用燒開的沸水沖泡,初時劉奕喝了還覺很不習慣,可喝久了,這兩天他已經開始喜歡上了這清水沖泡的茶,那種苦澀中透出的淡淡茶香,往往讓他進入一種悠然遐思之中。

    高道乾將茶盞湊到唇邊,輕輕吹開茶水上層的茶末,輕輕抿了一口,細細品味其中滋味。

    這樣的茶餅,依然是發酵過的茶,和綠茶完全是兩碼事,甚至也跟紅茶不相干,就是後世的普洱和六堡團茶一般模樣,只不過口感要差了許多。不過,即便是這樣的茶,在高道乾看來,也要勝過那參合了許多香料的茶湯。

    劉道、劉乾帶著一只不大的蜀中獵犬歡快地在院子里跑過,那狗雖然不大,可那副狗臉看著就讓人感覺不好惹,這是高道乾昨日帶著小哥兩在關市上游玩,見小哥兩看著那賣狗的攤子不願挪步,才買來的。

    “大郎。”劉奕看著略顯疲態的高道乾說道。

    高道乾收了人家兩個孩兒做義子,總感覺欠了劉奕夫婦,思慮幾日就認下劉奕為兄長,兩人雖然沒有搞什麼焚香敬告天地那些儀式,可也是喝酒對天明誓了的。只不過,兩人稱呼有些怪,高道乾稱劉奕為兄長,劉奕依舊稱呼高道乾大郎。而高道乾也要劉道、劉乾不再喚他做義父,而是稱他為亞父。每當小哥兩喊他亞父時,高道乾就有些想入非非,自己雖然做不得範增,可不知道這小哥兩能否出一個項羽呢。

    高道乾轉過目光,詫異地看向劉奕。

    “釀酒、造醋、紅方,還有那個醬油。。。。。。這攤子是否鋪得太大?”劉奕斟酌著詞句說道。

    這些天,高道乾每日夜間都要在跨院中臨時搭建起的幾間大竹棚里獨自忙到半夜,好在最近幾天有劉奕幫忙打些下手,就是在做劉奕所說的這些。

    高道乾清楚,宋代的白酒,其實就是顏色淺一些的黃酒罷了,根本就沒有蒸餾酒,除了工藝沒有後世先進外,最主要的還是酒曲的問題。

    釀造白酒的酒曲,不是釀造黃酒的麥曲和釀造小曲白酒的小曲,而是要用大曲。釀制大曲,是把大麥和豌豆按6︰4混合粉碎、加水拌勻在曲模中踩成曲坯;然後在室溫十五度至二十度的室內地面上撲上稻皮,把曲模排列成行每層上放置蘆葦桿共放三層;

    一天半左右曲坯上就會長出霉菌斑點;在室內溫度達到接近四十度時打開門窗,但要注意不能有對流風。揭去保溫的蘆葦桿排潮降溫,這個時候還要翻曲,一方面控制微生物生長,一方面使曲餅表面干燥成型。每天翻曲一次,二至三天後將曲模重新排列,層數增加到四層或者五層;

    然後,還要經過起潮火,在四至五日內逐漸增加曲餅層數;再高溫,依舊要每天翻曲三天左右;然後逐漸降溫,控制室溫再28度到30度之間,三五天後就可把曲塊取出,堆成間距10厘米的曲堆。

    高道乾沒有空調,他只能是升上幾大盆炭火啦,通過增加減少炭火,來控制溫度。

    宋代的酒曲是小曲和麥曲,而且酒曲質量很差,主要是因為人們再制曲過程中對溫度掌握不好,不知道反復升溫降溫的作用,還有也不知道要翻曲、堆曲。特別是這個時候制酒曲溫度都應該和環境溫度差不多,也就是在二十度以下,溫度低,發酵程度遠遠不夠。而高溫環境下制成的酒曲,不僅會對白酒的風味產生顯著影響,還能大大提高酒的度數,這也是宋代甚至元代以前酒的度數一直很低的原因。

    有了好的酒曲就好辦,造酒的方法這個時候已經相當成熟,甚至後世許多大酒廠還在沿用古法造酒,唯一的就是設備不同罷了。高道乾所要做的,就是用他制出的上等酒曲造酒,然後進行蒸餾,再入缸儲存,時間一般要在六個月左右。現在已經是三月底,再過些時間就要入夏了,高道乾必須把酒曲先制出來。

    造酒最難的,就是制作蒸餾設備。

    因為這個時候鐵的品質很差,又沒有壓延設備,高道乾需要的那些蒸餾設備所用的薄鐵板,董蘊找了幾家鐵匠鋪才有人接了這活,要制成還需要時日。

    至于葡萄酒和黃酒,高道乾倒也想要急著釀制,一些關鍵巧要他都知曉,甚至他知道的比這個時代釀制葡萄酒和黃酒的酒匠們知道得多得多,釀制出來的葡萄酒和黃酒也一定要遠遠好于他們。比如釀制葡萄酒的關鍵,是在發酵後要立即添加二氧化硫防止葡萄酒氧化,還有新酒發酵後三周左右必須進行第一次沉澱後換桶,第二次沉澱則要在四至六周後。沉澱的次數和時間不同口味也不同。

    雖然如此,可高道乾還是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現在還沒到初夏,哪里尋得來葡萄?

    而釀造醋,也不是什麼難事情,因為這個時候釀醋的方法已經有二、三十種之多,只不過這個時候人們釀醋的工藝比較繁瑣,價錢也要高一些。

    高道乾也有信心釀造出比這個時代要好得多的醋來。比如說釀醋冷卻這一過程,並不是快速制冷,而是還要再加入七八十度的熱水後慢慢冷卻,最後的溫度不能低于二十五度,並不是徹底冷卻。還有發酵時要加入大曲,高道乾正在制作的大曲就是宋代最好的。醋化的十天里,每天下午都要進行一次攪拌。“夏日曬,冬撈冰”,這是釀制陳醋的關鍵所在等等。

    高道乾可以保證他的醋一經推出,馬上就可以風靡這個時代。因為,他不僅釀制米醋、陳醋,他還要釀制水果醋,他不相信有錢的臨安人會經得住誘惑堅決不吃他的醋。

    還有腐乳,腐乳有青方、白方、紅方三種。青方就是臭豆腐,紅方就是常見的紅色腐乳,紅辣、玫瑰色等屬紅方;而白方也是一種腐乳,只是顏色較淺,主要有甜辣、桂花香、五香等色味屬白方。

    對于臭豆腐,高道乾一向不感冒,雖然後世有許多人喜食,甚至油炸臭豆腐還曾在華夏大地風靡一時,可高道乾還是不想讓這臭烘烘的味道提早近千年就來“燻陶”大宋的子民,他的主打方向還是紅方和各種口味的白方。

    在高道乾的記憶中,前世各地腐乳雖然配料略有不同,品種名目也數不勝數,但制作原理大都相同。

    首先將豆腐坯劃成小塊放入籠屜保持15到18度的溫度和一定濕度。四十八小時後毛霉開始生長,三天後菌絲生長旺盛,五天後豆腐塊上會布滿菌絲。

    其次,將長滿毛霉的豆腐塊分層整齊地放入陶壇中,同時逐層加鹽,隨著層數的加高而逐層增加鹽量,接近壇口表面的鹽要厚一些。加鹽腌制的時間差不多有八天。主要是析出豆腐塊中的水分,使豆腐塊變硬,在後期的制作過程中不會過早酥爛。同時,鹽也能抑制微生物生長,避免豆腐塊腐敗變質。

    然後就是配置鹵湯,鹵湯直接關系到腐乳的色香味。鹵湯是由酒及各種香辛配料而成,就可以用料酒、黃酒、米酒、高粱酒,度數一般不能太高,12度左右最好。加酒也是要抑制各種微生物的生長,同時能使腐乳具有獨特的香味。香辛料主要是胡椒、八角、桂皮、姜、辣椒。還可以放些糖。

    制腐乳的訣竅第一是溫度,菌毛生長期的溫度一定要控制好,高道乾現在沒辦法搞出什麼恆溫裝置,只能搞了一個火炕一樣的東西,把裝著豆腐塊的籠屜放在上面,籠屜上再蓋上稻草,還要有人十二個時辰值守,不停地用手試探溫度;第二是密封時最好選用5升左右的壇子,這麼大的壇子不大不小,可以確保達到發酵需要的溫度;第三是加入的鹵湯里的酒的度數,高度數的酒加的水就要多些,比如55度左右的酒在鹵湯中的比例要在百分之四十,低度數的酒就要放少一些水。封存時間一般在三到六個月,如果一年效果更好。

    做醬油就再簡單不過了,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個時候人們早已經發現了醬油,這是人們在制醬時發現,醬上面會有一層油一樣的東西,宋代稱為醬清,這就是醬油。只不過很可惜的是,這醬油都被倒掉了。

    醬油的工藝主要有將泡過的黃豆加水煮熟,然後同扎碎的小麥和麩皮混合然後再次蒸煮,醬料攤在竹籬上發酵,這個時候竹棚內的溫度要高,要始終保持在37度以上,發酵期為六天。當醬料表面出現黃綠色的曲霉和酵母時倒入缸內,按百分之四十加入清水並充分攪拌使醬料吸足水分,然後把多余的水倒掉,再把醬料倒入竹簍內,上面加蓋厚麻布保溫。再送進燒著火爐的竹棚內繼續發酵,四個時辰後,當感覺醬料里的溫度有熱感,嗅到醬油的香味後,就可停止發酵,這就是制曲。

    再把經過發酵的醬料,也就是醬曲裝入底面有用木塞塞住孔的大木桶內,加入黃豆、鹽、清水。也是每一層黃豆撒一層鹽再潑一次清水,最上層是一層厚鹽,封蓋密閉。四個月後把桶底的木塞拔掉,用絲綢做濾網罩住拔出塞子的孔,向大木桶里加入百分之十七左右的鹽水,每次只倒進大木桶容積的五分之一鹽水,從桶底空洞流出的就是醬油。

    這樣的醬油還不是成品,還要加糖,把蔗糖兌入清水用旺火煮至色澤烏黑沒有甜味後,按十分之一兌入醬油充分攪拌,這樣做的醬油才會有別于普通的醬清。

    此後,還要進行暴曬。將醬油用大缸裝好,至于日光下暴曬十至二十天即成。

    需要注意的是,暴曬期間不管白天夜晚都不用加蓋,雨天要蓋好。夏天曬十日即可,其它季節就要長些。而且,醬油要經過再次加熱,在八九十度就好,進行消毒殺菌。

    對于劉奕說他攤子鋪得太大,高道乾也是深有感觸,家中雖有小廝可用,可這些人並不是他的家奴,基本上就是受雇于他,釀制酒曲、制醬油和腐乳的一些關鍵訣竅,是絕對不能讓這些小廝們知道的。所以除了一些自己一個人實在做不得的,才喊來小廝們來做,其余的都是親手來做,這些天早累的不行。

    “嗯,的確鋪得過大。”

    高道乾有些無奈地笑了笑︰“只是這許多東西要制備都需要時間,不先著手準備就來不及了。”

    見劉奕還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高道乾打趣說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俗稱開門七件事,人要活著就要吃飯,只要是吃飯,就離不開這些東西,咱們這些東西也都是民生之必須,只要咱們有了這些,就都不愁賣。兄長,我這里有幾首舊作,且請兄長雅鑒。”

    高道乾說完,開口低誦道︰“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首詩沒有題頭,也不知是哪位詩人撫今追昔之作。後世關之琳的《姻緣歌》前部分就源于此詩。

    還有一首,寫的也很是有趣,高道乾一一誦來,頓時惹得劉奕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開門七件愁煞她,柴米油鹽醬醋茶;好在三味不需買,肚里盡是苦辣酸。”

    劉奕撫著胸口強忍住笑︰“大朗好文采,尤其是後一首,卻是有趣。”

    高道乾看著劉奕不再憂慮,又說道︰“兄長,前幾日和你說起得書局的事情,你可還要考慮?”

    高道乾問過劉奕的情況,也見過劉奕寫的詩詞文章,知道劉奕很有才學,很想讓劉奕去書局做事,只是劉奕一直未答應。

    “大郎。”

    劉奕苦笑著說道︰“非是為兄不願幫你,只是你這人委實有些憊懶,跨院里那些物事,哪一件做好了都是幾萬貫的生意,偏是你如此隨意不放在心上,這家鐘總須有個人看護,若是我去了書局,這些物事一旦有了差池如何是好?”

    高道乾松了口氣,知道劉奕是不放心家中這些小廝,心里不覺一熱。

    “兄長且寬心,這些物事緊要處都已做完,現在就是有人去看過,也不會清楚制備過程,況且現在別人看過也不知道這些都是作何用處的。”

    見劉奕無奈地說道︰“也罷,再過幾日那些東西也都好了,兄長再去不遲。”

    又和劉奕談了些家中施工的事情,再去跨院中看過酒曲、醬缸、醋缸以及就要裝壇的紅方,高道乾又把家里的諸般事情扔給劉奕,自己一個人走出家門,他今日要去書局檢視,明日他的《大宋文萃》就要面世了。許多事情等著他拍板呢。(m.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南宋武財神》,方便以後閱讀南宋武財神第二十九章 柴米油鹽醬醋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南宋武財神第二十九章 柴米油鹽醬醋茶並對南宋武財神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