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色剛剛放亮,高道乾就早早醒來,只不過他不是自然醒,他是被雞叫醒的。
高道乾起身穿衣,這時才想起昨晚把墨汁甩到衣袖上,只好打開包袱,拿出里面僅有的一套白色 衫穿上。
接下來要做的是高道乾穿越後每天最煩心的一件事,那就是梳頭,在矮幾前對著銅鏡仔細照著,好半天才梳好頭。又從包袱中取出一個青色蹼頭戴好,這才走出屋門。
推開門,一陣涼爽的晨風吹來,讓高道乾精神為之一振。高道乾盡力吸了幾下清新的空氣,努力讓這潔淨的近乎無暇的清新氣息充斥他的胸腹。
高道乾走下石階,來到房前空地上,伸展一番筋骨,便打起拳。
高道乾前世在武術隊時,那時年少好奇,心思敏捷,手腳又靈動閑不下來,很快就學會了拳腳、刀、槍、棍棒的許多套路,不過他最精熟的還是八極拳、太極拳和梨花槍,再就是他後來迷上的射箭。
高道乾先打了一套太極拳,這套太極並不是尋常常見的楊氏或者陳氏太極,而是功架緊湊、節奏較快的吳氏太極。吳氏太極屬于北派太極,注重實戰交手,這也是高道乾當年能耐著性子學下來的原因。
一套太極打完,感覺筋骨舒展的高道乾意猶未盡,又打了一套八級劈掛,才平復一下氣息收住手。這還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第一次習練武藝,許是這個少年的身體還從未做過這許多復雜動作,雖然身體素質沒的說,可高道乾此刻額角還是微微見汗。原本還想著練練長槍和刀術,突然想起手頭沒有這些,只得作罷。不過,高道乾倒是想著要盡快打造應手的兵器,而且還要勤練不綴,也好有個保命手段。
正想著,眼角余光突然感覺有人,轉頭看去,只見敞開的大門口站了好幾個呆愣著看著自己的人,仔細觀看卻是巧兒姐和手中端著銅盆、提著一個小木桶的昨晚那兩個女使,再有就是藍軒,鄭烈、鄭磊兄弟和董蘊,看樣子他們已經來了一會,只是看著高道乾打拳都看的呆住。
要知道,宋代武術套路剛剛出現,不僅極少輕易不肯示人,而且套路也很簡陋,像高道乾這樣招式連貫,氣勢或飄逸靈動,或迅疾如風、氣勢如虹的連綿招式都還是第一次見到,怎能不看的呆了。
清楚這些人心思,心中得意的高道乾高聲招呼眾人進來。
進到院中藍軒首先興奮地問高道乾︰“教授,你方才打拳,先是柔緩繼而剛烈快捷,可都是拳法?何時傳授我等?”
對于教授這個稱呼,高道乾總覺得別扭,鄭重和幾人聲明,以後再不可稱他為教授,只喚他叫大郎即可。
稱高道乾大郎,在宋代這個名詞可算可中性詞,長輩、平輩、甚至小輩都可如此稱呼。
知道這些人見到太極拳都會有這反應,高道乾先是給他們講解一番太極拳的原理,看著幾人是懂非懂的樣子,又說道。
“這太極拳不僅能技擊防身,還能延年益壽,最適合年老體衰或女子習練。軍中搏殺,卻需要習練極長時間方可用。”
初時看高道乾大袖飄飄,身體舒緩回轉自如,宛若仙人一般,心中激蕩不已的巧兒姐早已回過神,听高道乾如此說,馬上歡喜問高道乾。
“大郎,可肯教我這太極拳?”
巧兒姐想是昨晚沒有睡好,俏臉有些蒼白,听高道乾說這太極拳女子也可習練,頓時精神振奮許多,興奮地雙頰也染上些紅暈。
一見巧兒姐要學太極拳,高道乾頓時有些頭暈。這倒不是高道乾思想守舊,也不是高道乾入鄉隨俗顧忌禮法,更不要說這時就連真正的宋朝人多數也對程朱理學嗤之以鼻,而且高道乾畢竟是穿越過來的人,男女大防、授受不親一類的規矩對他沒有任何約束,至少思想上是如此。
只不過高道乾在心理上總還有些障礙,他穿越過來時年紀已經28歲,雖然他現在的身體或者說生理年齡只有十八,可他總還覺得他要比同齡人大上十多歲,幾乎就是十二生肖的一整輪,和小姑娘糾纏不清,不用別人說,他自己就會覺得臉紅。
不過話已出口,也沒法再收回來,看時間還早,也不到早飯時間,高道乾只得硬著頭皮應允。
高道乾知道藍軒他們幾個心思,一邊隨口答應巧兒姐,一邊轉頭對藍軒、鄭烈、鄭磊還有董蘊說道︰“現在就傳授你們我這拳法。”
听到高道乾答應,這幾人頓時歡呼雀躍起來。
高道乾首先傳授藍軒、鄭磊、董蘊三人八極拳,然後教鄭烈通臂拳,最後教巧兒姐太極拳。
把鄭烈挑出傳授通臂拳,是因為考慮到鄭烈體壯力大,適合大開大合勢大力猛的拳法。而傳授給巧兒姐的,則是後世的簡化版陳氏太極。
因為每種拳法都要先給他們講授要義,然後再傳授招式,雖然首日只教了幾人前三式,可也足足用了一個時辰,直到那兩個放下銅盆和木桶的女使回去取來高道乾的早飯,又有鄭屠家的兩個小廝提來一個裝滿肉包子的大食盒進來,藍軒、鄭烈等人才意猶未盡地收住手。
巧兒姐告訴高道乾,藍老頭一早就去了關市的茶樓,他要安置人手,早飯後親自帶人去收購新茶,要藍軒今日進城去給高道乾辦理戶籍。而鄭磊告訴高道乾,鄭屠已經帶著家中幾個小廝一早就去鄉下聯系生豬諸般事情,要鄭氏兄弟來陪伴高道乾到城中游玩。至于董蘊,則是告訴高道乾,他大哥董歆早上就進了城去找那個書齋東主,約定晚上和高道乾見面的事情。
這藍老頭和鄭屠還有董歆的決定嚇了高道乾一跳,莫非這幾人是怕老子跑路走人,派他們子弟來看著自己?
想到這些,不由疑惑地看著幾人詢問︰“你們不是都在縣學里就學嗎?難道今日都不去縣學了?”
見高道乾驚異,董蘊忙解釋了一番,高道乾這才不以為意。
原來,這時不管是縣學還是府學、太學,都不是每日授課,基本是教授發下文章科目,到一定時間再行考問,平日里可自行安排一應時間,至于學習好壞,那就看個人悟性以及是否肯苦讀了,教授是全然不管,當然解疑釋惑還是必須的,但前提是學生去找教授們。
搞清楚這件事,又得知昨日商定的這些事情都動了起來,高道乾心情大好,用巧兒姐著人送來的那桶清水倒在銅盆里淨了面,又用一個小磁盞里的一小撮粗鹽末和一根還泛著嫩綠顏色的柳枝刷牙漱口。
那鹽末白中泛黃,明顯就是混著泥土的粗鹽,放到嘴里又苦又澀還夾雜一股土腥味,讓高道乾險些嘔吐出來,一邊刷著牙,高道乾一邊暗想,等過了一段時日安穩下來,看老子再把這精鹽搞出來,到時恐怕還會大發一筆橫財。
想著這些,高道乾心情不由愈發好了起來。
忙著這一切時,巧兒姐就站在一旁眼神熱辣辣地看著,這讓高道乾很不自然。正想著要借吃飯躲開巧兒姐,不想巧兒姐從懷里取出一疊寫滿字跡的竹紙遞給高道乾,熱辣辣的眼神中此刻又多了許多仰慕。
“大郎,這《三國演義》平話可都是昨晚書寫?”
高道乾點點頭︰“卻是昨晚所寫,讓巧兒姐見笑。”
雖然嘴上說見笑,其實高道乾心中根本就沒有那個意思。笑話,這《三國演義》號稱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怎會讓人見笑。
“我家阿翁昨晚看過後,曾拍案感嘆說,大朗大才,特別是開篇那一首《臨江仙》豪邁之氣堪比甦辛!奴家也很喜歡。。。。。。那首《臨江仙》》。”
高道乾自然清楚,巧兒姐口中的甦辛說的是甦軾和辛棄疾,這兩人都是以豪放見長的南宋著名詩人。
巧兒姐一邊說著,一邊臉色愈發有些發紅,一張俏臉更顯得楚楚動人。
那邊還在興奮滴探討剛剛學過的那些武功招式的藍軒,听見巧兒姐提到《三國演義》,不由高聲贊嘆,緊接著又跟幾人口沫橫飛地講了起來。見藍軒講得熱鬧,董蘊湊過來向高道乾借過書稿,鄭氏兄弟也忙湊過來,害怕爭搶,董蘊就站在院子里給幾人讀起來。也不知這董蘊是平時書讀得多了,還是就有說評書的天賦,這《三國演義》雖只有一章,可卻被他讀得有聲有色,直听得鄭烈大聲叫好不已。
一章讀完,幾人還意猶未盡,搶著問高道乾是否還有下一章。
看著幾人的反應,今天也算是意外試讀路演,高道乾知道這《三國演義》很合宋人的口味,這本書一定會一炮走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