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這天兒進了一年里最最寒冷的時候。
風刮的猛,刺的臉面生生疼,青山還小,眼下家里也清閑,甦氏便拘著小兒子,不讓他往老屋里鑽,小孩子家家別凍壞了,她自個倒是一早或傍晚,總得上老屋轉兩回。
暖冬嫌穿多了累,在家里就包只厚襖子,老葉頭怕凍著小閨女,火塘燒的很旺盛明亮,屋里暖呼呼的。
暖冬窩在熱乎乎的火塘旁,有些昏昏欲睡,查覺到胸口有些悶,她清醒了些,漂亮的杏仁眼在屋里打了個圈。“爹,支個縫。”胖乎乎的手指遙遙的指向一角的窗戶。
“冷。”老葉頭看著小閨女紅撲撲的臉蛋,眼里有著絲絲縷縷的笑,和和氣氣的哄著。“娃,不能支。”
粗漢子一個,哪里會養孩子,自來都是老伴管著,也少了份細膩,沒人提醒,就依著自己的想法來。
暖冬皺了皺秀氣的小鼻子。“胸口悶。”
“咋就悶了呢?”見小閨女不舒服,老葉頭擱了手里的活計,啪啪手上的竹屑,走了過去,布滿老繭的大手,輕輕的捂上了小閨女飽|滿的額頭,另一只手擱自己的額頭上,這還是沈郎中教的。
“爹,我沒事兒。”暖冬撒著嬌的說話,軟聲軟氣的腔兒。“屋里火足,空氣不流通,才會胸口悶,支條縫就好了。”她一句一句短短的說著,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顯的一點都不利索,卻很可愛。
老葉頭忽的就笑了,眼角都堆起了笑紋,樂呵呵的笑聲,像是從胸膛里發出來似的,他彎腰隨手撿起一只柴禾,給一角的窗戶支了條逢。這會倒是想起,當年建這屋時,老伴就說,這下面的角里要開個窗戶,冬天好貓冬,那會沒問,覺的老伴說什麼就是什麼,現在老伴走了,他才知道是什麼意思。
別看小閨女小啊,可跟老伴可真像。
暖冬見爹默默靜立望著火塘發呆,她知道爹定是想起娘了,心里涌出一股心酸。當年她遠嫁他鄉,後來的日子,爹得過的多難熬啊,重活一世,她不會再著了王秀梅的計,也不會再跟她有任何牽掛,她這輩子子啊,就呆在村里邊,哪也不去。
“爹。”想念,是越想就越念,念的久了,人慢慢的就枯了,其中滋味她最清楚不過,尤其是生活不如意的情況下,真真是生不如死。所以,她不願意看見爹想著娘,爹還不老,她想讓爹活的久一些再久一些。“明兒臘八,要煮粥。”
老葉頭收了滿腔的思緒,坐回了椅子里,繼續編著魚蔞子,眼楮卻看著小閨女,眼神格外的溫和慈祥。“娃想吃啥?咱就煮啥,喜歡的就多放點,不喜歡的就不放。”
“生,核桃,紅棗,小米,紅豆,蓮子,桂圓……”暖冬掰著胖胖的手指,一個一個興致勃勃的數著,一雙眼楮閃閃發光。
來往密切,日漸親近,便省了些客套,沈元不聲不響的推門而入,他這人吧,年紀不大,卻相當的和風細雨,像春日里的陽光,別人推這門,都會有咯吱聲,不知他是怎麼整的,沒一點聲響,輕悠悠的推了門,慢條斯理的走進來,舉手投足間的那股韻感,跟沈郎中可真是十成十的像啊。村里人暗暗嘀咕,這沈小郎中一看就知道將來比沈郎中還要有出息,等長大了比他還要更顯仙氣兒,也不知哪家的閨女有福氣,能得了這麼個好郎君。
“這是嘴饞了?”沈元順手把屋門合緊,喊了聲葉伯伯,帶著一臉的笑,坐到了暖冬的身旁,把手里的六格攢盒遞給了她。“旁人送的,有糕點有干果。”
暖冬沒有急著接攢盒,伸手握住了沈元的手,溫熱的觸感,她放心的松開了手。
沈元笑的更愉悅了。“我自小習武,火氣旺,不怕冷。”頓了頓,他突然想起一個事,便說。“暖冬明年也跟著我習武可好?”習武能強身健體。
“我看行。”老葉頭一口就應了,笑的眼楮都眯起來了,對著沈元說。“不用教別的,就學那五禽戲,听傳,有人學了這五禽戲,都過百歲了。”
暖冬對學五禽戲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她歪著小腦袋,眼楮亮亮的看著沈元。“阿元哥哥教麼?”她喜歡阿元哥哥,想多多的和他在一起,有話不是說日久生情麼,雖說有點沒羞沒臊,可她現在只是個小孩,纏人點沒什麼。
“肯定是我手把手教你。”沈元忍不住揉了揉暖冬的發頂,心里軟軟熱熱,如同剛剛蒸出來的發糕般。
暖冬咧嘴露出一個大大的笑,歡喜的點頭。“好啊。”接著,一臉認真的看著沈元,抿著嘴繃著小臉。“阿元哥哥,我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和阿元哥哥相處,再艱難也會咬牙堅持的!
“不苦也不累。”沈元瞧著暖冬那認真的小樣兒,笑容都有些止不住,真是越來越稀罕小暖冬了,咋這麼可愛呢。
沈元走的時候,葉老頭拎了條臘肉條臘魚給他。“這你得收著。”沈家父子都不會燻臘味,葉老頭這手藝卻是出奇的好,他燻出來的臘味,特別的香。
“謝謝葉伯伯,我先家去了。”沈元大大方方的接過臘味,笑著走了。
六格的攢盒只稍稍吃了一點點,暖冬找出倆個干淨的木匣子,將攢盒里的糕點干果分成了三份,整整齊齊的擺著。“爹,上大嫂家去?”
“不用。”葉老頭舍不得閨女吹寒風。“傍晚你大嫂就過來了,先擱著。”
正說著呢,就見甦氏推著門走了進來。“爹,阿元過來了?我剛遠遠的瞧見他。”說著,看到了暖冬身上的精美的攢盒,笑的有些合不攏嘴。“阿元又送好吃的給咱小冬兒了。”小冬兒有人疼,比她自個得了好處還要開心。
“大嫂。”暖冬甜滋滋的喊了句,笑的很高興,揚起手里的小匣子。“給永宏和青山。”
甦氏一把抱住了暖冬,在她嫩嫩的臉蛋上狠親了倆口,親完也沒把她擱下,直接抱著坐到了椅子上,對著公公道。“爹,明兒是臘八,我送些煮臘八的食材過來。”
老葉頭起身,端起擱灶台的碗,顛了兩下,仔細瞧了瞧。嗯,小閨女喜歡的都在里頭,他很滿意,沖著大兒媳點點頭。“這好。”
甦氏知道公公對廚房里的事不通,細致的說了好幾遍,要怎麼煮臘八粥,本來她想自己多煮點,回頭送一半來老屋,可公公不願意,她也沒法子。
“知道了。”听多了,暖冬很正兒百經的點著頭,小模樣別提有多認真。
甦氏撲噗一下就笑出了聲,戳了下她的小腦袋。“你知道啥啊。”心里樂的不行不行,這孩子可真懂事。
暖冬嚴肅的接著。“煮臘八粥。”眼楮瞪的溜圓。
“噯。爹,小冬兒就開始管事了呢。”甦氏樂滋滋的說了句。
老葉頭笑的一臉與有榮蔫,眉宇間都顯明朗了。“娃向來知事。”
甦氏在這邊呆了會,叨了幾句竄門听來的八卦,村里有點啥動靜,也得讓公公知曉知曉,然後,眼見天色不早了,她把暖冬放下,拿著小匣子高高興興的家去。
次日臘八,老葉頭早早的就起床了,一個人不慌不忙的打掃著屋里屋外,好在平日里也時常收拾,也算輕省,等他忙完,鍋里蒸的饅頭熟了,小閨女也醒了,倆人就著昨晚的骨頭湯,今早擱了把青菜在里頭,嚼著白胖的饅頭,一口饅頭一口湯,雖簡單,滋味卻甚美味。
老葉頭煮臘八粥的時候,暖冬就搬著小凳子站在灶台旁,東一句西一句的說著話,透著股天真味兒,老葉頭也不嫌煩,耐著性子和小閨女說話,一老一少氛圍相當的溫馨美好。
待屋里飄出濃濃的香味時,暖冬脆生生的說。“爹,阿元哥哥家,我也去。”這話說的特別利索。
“去。”老葉頭就笑,想著小閨女和阿元親近也是好的,阿元的性子,他活了大輩子自是知曉些,越是親近他,他才會越熱乎,他終護不了小閨女一輩子,待他走後,除了大兒一家子,剩下的怕就只有阿元會顧著她了。
因著一會兒子兒媳會過來送臘八粥,老葉頭就帶著小閨女早早的把借八粥送去了沈家,稍稍說了會話就回來了。
葉漢貴夫妻倆估摸著時間,領著倆個孩子端著香噴噴的臘八粥去了老屋,稍坐了會,離開時,老葉頭送了他們一碗滿滿的臘八粥。
沒多久,葉漢東夫妻倆,葉漢財夫妻倆,端著臘八粥也過來了。
“爹啊,本來想帶慧慧過來,可這天著實冷,怕凍著孩子,就讓她窩家里了,您別怪啊。”于氏剛進屋就笑盈盈的說著話。
老葉頭也沒什麼感覺。“坐著。”瞅了倆兒子,淡淡的問。“傷好利索了?”
葉漢東臉一下就白了,腿肚子都有些打哆嗦,葉漢財就好多了,笑嘻嘻的應。“爹,我和二哥吃著這板子呢,你說的話都記心里了。”
“記著就好。”老葉頭沒啥可說的,指了指灶台上擺著的倆大碗臘八粥。“你們各自端一碗。”又指了指那小匣子。“里頭的有些糕點干果給慧慧。”
鐘氏一听這話頓時不樂意了,盡管她膽小,還是硬著頭皮問了句。“爹,我家的呢?”語氣很是不滿,秀眉緊皺。
老葉頭看著三兒媳。“你生孩子了?”
那眼神有些直接,就是怪她不該跟孩子搶吃的。
鐘氏的眼眶一下就紅了,眼里起了霧水,垂著腦袋縮一旁,死死的絞著雙手。她才嫁過來多久?還沒滿一年,哪來的孩子?公公分明就是對她不滿。
“三弟妹哭什麼哭,明年你生了孩子,也能得好吃的。”于氏喜滋滋的打開小匣子,看了眼,嘴角都咧到耳根子上了。這幾樣吃食可不便宜啊,公公成天嚷嚷著窮,還怪他們沒有給孝敬,這吃的用的倒是好。
暖冬響亮亮的插了句。“二嫂這是給慧慧的,阿元哥哥送來的,永宏青山都有。不是給大人吃的。”反正她是小孩,說話任性點也沒啥。
“……”于氏臉上的笑頓時僵住了,看著眉清目秀的小姑子,心想,這小姑子說話可真不討喜,難怪她不喜歡。不過,回了家,給誰吃還不是由她來做主。
老葉頭看著這老二老三夫妻倆,就覺的鬧心,皺了皺眉。“都回吧。”別以為他年歲大,眼楮可不瞎,啥都看的明明白白。
縱是有再多的不滿,到底是父親,也不能說什麼,四人各自懷著心思離開了老屋。
等他們一走,暖冬小人鬼大的搬了凳子湊到灶台旁一看。“爹!”果然是這樣,這算什麼臘八粥,一點兒小米幾粒紅豆生,有點兒稀,淺淺的一碗。
老葉頭一早就瞧出來了,也沒放心上,抱起小閨女坐回了火塘旁,伸手輕輕的摸著她的發頂,溫溫和和的哄著她。“沒事兒,咱們吃自個煮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