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主乏了(穿書)

12、第十二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姑甦山人 本章︰12、第十二章

    連枝一五一十道︰“肅王品行不端,劣跡斑斑,整整被罰了三十大板,即日起圈禁王府閉門思過,以儆效尤。王淑妃也被牽連,俸祿減半,似乎听說是念在往昔情分,再加上王淑妃腹中龍胎的緣故,陛下並未重罰她。”

    “對了,東宮那里可有什麼動靜?”江窈想起回宮時江 被光熙帝抓個正著的一幕,滑稽又可悲。

    “沒有。”連枝搖了搖頭。

    江窈想,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江 能夠逃過一劫,只怕還要去多謝大皇兄。

    事實證明,江窈的結論言之過早。

    翌日,趙嬤嬤親自來了一趟鳳儀宮,請她去永和宮覲見。

    江窈自以為十分乖巧的“嗯”了一聲,“我這便隨嬤嬤過去。”

    趙嬤嬤臉上的褶皺一動,吊梢的眼皮看人︰“殿下可否將老奴的腰牌物歸原主?”

    江窈這才想起來腰牌這檔子事,她也不避諱,大大方方回去取出交給趙嬤嬤,既然趙嬤嬤知曉,那麼許皇後定然也知曉。連枝受她耳濡目染可以幫她一起瞞許皇後,可趙嬤嬤不一樣,用飯圈的話來說,趙嬤嬤屬于許皇後的死忠粉無疑了。

    趙嬤嬤揣回腰牌,腳下紋絲不動。

    “殿下,即便您會有怨言,老奴有些話也不得不說,皇後娘娘滿心滿眼都是為了殿下著想,且不論吃穿用度,凡是您上心的,皇後娘娘同樣也會留心。”

    江窈其實真的挺想回她一句,既然不當講就不要講了。

    趙嬤嬤依舊板著張臉,“就拿殿下宮里焚的藏香來說吧,殿下前陣子開口一句話說撤了甦合香,聞著膩味,皇後娘娘便別出心裁給殿下尋來藏香。殿下現如今年歲也不小了,也該體諒皇後娘娘一些。”

    “趙嬤嬤的話我不光今日銘記在心,往後也必不敢忘。”江窈抿了抿唇,“更何況,趙嬤嬤素來行事穩妥,對母後更是唯首是瞻,若非母後的授意,你也犯不上同我說這些。”

    江窈穿過來到現在從不主動招惹是非,但這不代表她是個人善可欺的包子性格,別人敬她一尺,她還別人一丈。

    “老奴僭越,一時失言,望公主恕罪。”趙嬤嬤瑟縮著唇,怪不得許皇後時常念叨公主是個小機靈鬼,她算是見到真章。

    的確,許皇後慈母的形象扮得久了難免拉不下臉,公主她成日里吃喝玩樂,好繁華,好鮮衣,好煙火,好美婢,整個一未經人事的女兒版紈褲。

    所以許皇後一邊溺愛江窈的同時,一邊忍不住私底下和趙嬤嬤吐露苦水,她需要一個人□□臉來配她的白臉,但她不希望□□臉的這個人是光熙帝。

    許皇後和王淑妃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是窮途匕首,光熙帝若是冷落江窈,落入旁人眼里卻會大做文章。

    江窈剛進永和宮便听見光熙帝坐在上首,正和一旁的許皇後說體己話。

    帝王的心可真是捉摸不透啊,好像他們心里永遠都有桿自己掌控的秤,該往左偏則向左,該往右偏則向右。

    她挑起珠簾進殿,欠身行禮。

    出乎意料的是,光熙帝和許皇後都沒有準她落座的意思。

    她只好挺著背脊,開啟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模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式。

    畢竟她也怕長此以往,被封建思想荼毒。老話怎麼說來著,初心不變。

    “窈窈,你可記住了沒有?”許皇後藏在袖口里的手緊攥著帕子,她故意拔高幾分聲音,江窈這副低眉順眼的模樣,十有八九在走神。

    江窈︰“……”記什麼啊,她總不能每次覲見隨身帶個小本速記吧。

    “母後教誨的是。”江窈一臉誠懇,暗自感嘆一句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光熙帝甚是欣慰的看著她︰“你這樣通情達理,朕便放心了。”他揭開茶蓋喝一口茶,“本來以為要費許多口舌,鄭太後整日把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掛在嘴邊,不過是謬論罷了。”

    江窈听得一頭霧水,于是她小心翼翼的望了一眼許皇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窈窈向來很通情達理,陛下既已替你仔細打點過,本宮也放心,明兒你可務必不許遲到,好生去國子監讀書吧。”許皇後顯然接收到她求救的眼神。

    江窈很是不服氣,她好歹也是個語數外物理化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文藝青年,怎麼到他們嘴里倒成了個傻不拉幾的大文盲似的。

    她只是毛筆字難看了點,不會寫書面用語,沒有詩情畫意而已。

    江窈去國子監前,以為自己即將開啟枯燥無聊的學院之旅。

    等到她真正去了國子監後,她才發現,國子監似乎成了她公主生涯里的第一道分水嶺。

    她作為一個公主,聯姻是不可能聯姻的,這輩子都不可能聯姻的。

    想參政又不敢,國子監就像她的公主府。

    里面到處都是白面小生,大鄴的未來棟梁,還會溜須拍馬,一個賽一個說話中听。

    她超喜歡待在里面的。

    打個比方吧,好比江 常說的一句“皇姐英明”現在已經演變成了“公主英明”,其中以世子秦正卿為首,當然了,江窈知道秦正卿和江 打小關系親近,其中肯定不乏江 的功勞。

    江 除卻每日跟著光熙帝上朝,更多時候則有東宮專門設立的太傅負責授業。

    總之,江窈在國子監的日子,逍遙又快活。

    司業和主簿都對她平日里的行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但如此,還時常照拂于她。

    她除了頭兩日挑燈夜戰,幫連枝磨墨,交了一份功課上去,之後都沒有再交過。

    說老實話,江窈還是生平頭一回體驗不學無術的女學生人設。

    努力很辛苦,但偷懶真的好舒服。

    不知不覺到月底霜降這一天,江窈的畫作正被眾人傳閱,無一不在捂著臉憋笑,更有甚者噗嗤一聲笑出聲,兩鬢斑白的司業捧著書站在講壇上之乎者也。

    其實江窈只是畫了一副司業的素質三連表情包,吹胡子瞪眼,寥寥幾筆,生動形象,與其說是簡筆畫,不如說是卡通畫,她還琢磨著待會找塊朱墨來上個色呢。

    結果由于秦正卿笑聲太過爽朗,事情敗露,司業大發雷霆,遂大手一揮,把江窈趕到檐下罰站去了。

    凡是進了國子監的學子,都得按照里頭的規矩來,沒有人會慣著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公侯世族大少爺的脾氣,江窈已經算是開了先例。相比較司業拿出戒尺打手心的懲罰,江窈這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連枝體貼的給江窈裹上斗篷,俏生生一張臉埋在瓖絨邊的帽沿里,鬢邊的珠花亭亭玉立。江窈撿起根樹枝,默默在地上鬼畫符。

    國子監是四牌樓的建築設計,她隱約听到牆根邊有書童聚一起議論紛紛——

    “廣陽王的案子塵埃落定,三日後正午時分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斬首示眾。”

    “听說老王妃帶著廣陽郡主跋山涉水,馬車今兒一大清早進了長安城。”

    “陛下法外施仁,沒有株連九族都算是輕的,這事兒啊,已是板上釘釘了。”

    苦了老王妃袁氏,一大把年紀,衣衫輕薄,都沒來得及更衣便站在壽合宮外頭求見鄭太後,等到晌午鄭太後都閉門不出,擺明了給她吃閉門羹。

    江鏡莞身上的裝束素淨,鬢邊釵一支銀簪,眼角眉梢盡是倦容,絲毫沒有半點以往廣陽郡主回長安城時的風光。

    袁氏走投無路,只好帶著江鏡莞去了永和宮,美名其曰給皇後娘娘請安。

    許皇後只要她們母女二人等了半個時辰便召見了進來,抬眼一瞬間泛起惻隱之心,不由得感慨,鄭太後閉門不見的決定實在明智之極。

    一旦牽扯到前朝動蕩,無論是鄭太後,還是許皇後,對此都很無可奈何。

    要知道,這世道,哪有什麼非黑即白的人,不過是勝者為王敗者寇。

    江鏡莞如今雙十年華,容貌卻不減當年,婉約秀氣,一如她的性情。只可惜,長安城中萬花迷人眼,從來不缺美貌的女子,個中翹楚者,更是少之又少。

    袁氏和許皇後有一搭沒一搭說著話,她倒也聰明,顧左右而言其他,對于來意卻只字不提。

    許皇後打量了她母女二人一番︰“我這里有一條法子,不過是個下下策。”

    袁氏一陣哽咽,幾乎快感激涕零︰“皇後娘娘但說無妨。”

    許皇後開門見山道︰“廣陽郡主三年前究竟為的什麼推拒了鄭侯爺的婚事,旁人不知,你這個做娘親的難道也不知曉麼?”

    江鏡莞年長鄭岱三歲,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可惜到頭來也不過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鄭太後十分看重自己這個內佷子鄭岱,許皇後卻不這樣想,以前對江鏡莞窮追不舍的鄭岱轉而移情別戀,未免太不靠譜。

    好在鄭太後多少沒有一時糊涂,一個娘家的佷子,一個自家的孫女,孰輕孰重還是分的清,提攜鄭岱歸一碼事,其余的又是另外一碼事。

    “真正兒是造了孽,郡主平生頭一回七魂丟了八竅,任誰勸都勸不動,娘娘又何必再勾起她的傷心往事。”袁氏揉著帕子,愈發愁雲滿面。

    江鏡莞從始至終安安靜靜,一言不發。

    “那便是了,你與其來求本宮開恩,不如去通一通謝相的路子。”

    許皇後這話的意思,表面上在給袁氏出主意,實際上在下逐客令,“現如今批命筆握在主審官謝相身上,廣陽王的生死還不是全在他的一念之間?王妃莫要忘了,廣陽王被聯名彈劾背後的主使者是誰。”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本公主乏了(穿書)》,方便以後閱讀本公主乏了(穿書)12、第十二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本公主乏了(穿書)12、第十二章並對本公主乏了(穿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