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鬼事

49---鑿船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蛇從革 本章︰49---鑿船

    知道鑿船這個秘術,來源于我听說的一個我所認識的人發生的事情。

    宜昌的地理形態比較特殊。宜昌市的西面海拔較高,都是山地,是大巴山脈的延伸。但是東邊挨著江漢平原,地勢平坦,枝江宜都當陽這三個市,除了部分丘陵地區,基本上是平原。

    既然是平原,當然湖泊眾多。湖泊都不大,甚至稱不上湖泊,大點的就是水庫,小點的便是眾多的堰塘。宜昌市內以前也有很多水系,我小時候就見過很多堰塘,但是現在這些水系都隨著城市的擴張,消失在林立的鋼筋混凝土森林里。比如南湖,現在還有這個地名,但是到那里找這個湖呢,原址上早就起了宜昌比較出名的高檔小區。劉家大堰,可是一滴水都看不到了。

    不扯遠了,我所知道的鑿船的事情,發生在五六年前,在宜都的一個鄉下。

    我認識的那個人,姓呂,他有在單位有幾個要好的同事。單位是個勉強維持的國有企業,效益不好,但還能發的出工資。工作卻很不是很累。所以幾個朋友就經常在一起,聚會,大家拖家帶口的,在某個人家里打打牌,然後在一起在家里吃頓飯。很尋常的娛樂方式,相比在餐館里大吃大喝,再到ktv或是酒吧瀟灑,這是很平民的休閑方式。

    同事里面有個人,姓辛,他的家在宜都。那年的夏天很熱,大家就商量好了,在雙休的時候,到了那人宜都鄉下的家里。

    星期六打了一天的麻將,星期天,就說去附近的水庫去釣魚,游泳。這是個老水庫,由于地處偏僻,幾十年沒有什麼改變,沒受到什麼污染。到現在水庫里都魚類豐富。

    男人們都是會水性的,到了水庫邊,一看到水庫水波清澈,當然都忍不住下水游泳。女人們就在岸上納涼,照看衣物。

    男人們在水里游泳,岸上的女人看著他們游得遠了,就叫喊他們別游得太遠,畢竟水庫的水深,怕出意外。

    我認識的那個老呂,喜歡在水里面扎猛子。他沒有游太遠,就在離岸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游。他游到一個水草比較多的地方,就故意游遠了點,在自然環境下游泳,是要回避水草遠一點的。一個是怕水草纏住自己,一個是水草豐茂的地方,一般比較邪門。

    可是水庫的水太清澈了,老呂看見水下面,模模糊糊的有個金色的東西在閃光,而且那個物體的體積還不小。

    老呂就連忙招呼朋友們來看。

    其他幾個人連忙游過來,都看見了水下有東西。于是老呂就換了一口氣,深深的潛下去,去查看。那個地方的水域,並不是很深,也就兩米左右,三米不到。老呂很輕松的就打探清楚了。原來水里沉了一條小漁船。

    老呂上來,連忙把自己在水下看到的東西,告訴大家。

    大家都很興奮,運氣真好,出來玩,還能撿條船。于是又有幾個人相繼潛下去,游上來之後,更開心了。這條船是個完整的好船,一點破損都沒有。這條船撈上來,至少可以賣幾千塊錢。大家高興壞了。于是大家都上岸,商量該怎麼把這條弄上來。

    最後決定,姓辛的那個當地人去水庫別的地方找船,老呂去辛家去看看有沒有什麼打撈工具。大家合計好了,說干就干。

    老呂和辛家的人較熟,馬上就騎著摩托車去辛家。老辛就去水庫最近的那家承包水域養魚的人家借船。其余的人都在原地等著。

    老辛畢竟是當地人,很快就借來了船。可是船的主人,在水面上看了一會,突然變卦,說不干了。大家問他為什麼,他卻什麼都不解釋。

    最後達成協議,只是借他的船,不用他出力,等賣了沉船,分給給他五百塊錢。那個船家,開始還不願意,說這個地方很古怪,但是到底哪里古怪,卻又說不上來。

    最後他先不要動,等他回去問問家里的老人再說。然後就走了。千叮囑萬囑咐,千萬不要在他回來前妄動。

    可是不一會,老呂馱了幾條鏈子來了。大家左等右等,那個船家老是不回來,就不願意再等。

    反正大家水性都好,離岸又不遠,能出什麼岔子呢。

    于是選了三個水性好的,帶鏈子下去綁船,打算綁好了,用水面上的船把沉船拉上來。其中就有老呂。

    他們下去之後,發現這個沉船是被十幾個大鐵坨子給壓住的。每個鐵家伙至少百把斤,這幾個鐵疙瘩,加起來至少有一千多斤,撈起來後,當廢鐵賣,也能值不少錢。大家更興奮了。

    老辛連忙上岸,騎摩托車去附近的鎮上去找貨車。

    其他的人,就又下水去,把那些壓在船上的鐵器,往船下一個一個的掀。然後用鐵鏈子,把船身慢慢綁住,再掛到水面上的大船上,上了船,發動馬達,開始把沉船往上拉。

    就在這個時候,岸上的小孩就開始哭起來,女人也覺得不對勁,叫他們別干了。說水變顏色了,本來清亮的水,現在變得黑漆漆的。

    可是男人們都興奮的要命,那里還管的到這麼多。人多手雜的在水里面折騰,不停地下水去打探沉船松動沒有。

    鬧騰了幾個小時,沉船都沒有拉上來。大家都在納悶,這個船又不大,怎麼這麼長時間,還拖不上來呢。

    于是又下水去看沉船是不是被什麼東西勾住了。

    正在混亂的時候,那個承包水域的漁船船主來了,看見他們已經在動手撈船,叫苦不迭,連聲叫他們住手。

    大家都覺得奇怪,問他為什麼。漁船的船主就大聲對著他們喊︰“這個船不能撈!”

    听見船主這麼緊張的喊,大家連忙住手,站在船上問,“到底怎麼回事。”

    船主就喊道︰“這條船絕對不能撈,這條船是被治了的!”

    “船怎麼會被治呢?”撈船的眾人還在追問。怪事就出來了。水面上的那條漁船,雖然馬達在轟鳴,可是船不僅沒有把水下的沉船拉上來,漁船自身,反而慢慢的被鐵鏈往下拉。

    大家都慌了,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老呂和其他幾個水性好的,膽子大,不甘心,又下去看個究竟。可是水面上的漁船已經被拉到水面下一半啦。

    所有人都才明白過來,這個船太蹊蹺了。

    紛紛都往岸邊游,一時間都慌了神。等大家都上岸的時候,水面上的漁船已經完全被拉下去。這個場面很恐怖,我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後來听當事人敘述,那個船就是一點一點的被扯下水去,鐵鏈子拉的嘎嘎作響。這要多大力量才能做到啊。

    岸上的婦女小孩都嚇的大哭。男人們也都嚇呆了。都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

    漁船的主人就不停的埋怨他們自作主張,不等他回來。等大家都回過神來,才知道大事不妙。因為他們發現,老呂不在岸上。

    有兩個人說,明明看見老呂和自己一起上的岸啊,可是其他的幾個又說,沒有看見老呂上岸,以為他先上岸了,所以沒注意。

    這下大家都知道大難臨頭,特別是老呂的老婆,堅持說老呂明明上岸了的,可是剛才看見水面的船被拉下去太赫人,就光看著船被拉下水了,沒注意老呂去那里。也許是上廁所去了吧。也許是回老辛的家里找撈船的工具去了吧。

    所有人都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又一個災難性的消息傳來了,老辛的家人也到了水庫邊,看見他們,嚎啕大哭。

    大家一看,嚇的厲害,連問都不敢問。

    老辛的家人,泣不成聲地對他們說道,老辛剛才騎摩托車到鎮上,騎得很快,跟在一個拖木料的車後面,那輛車的後板廂突然就掉了一根大木方下來,正砸在老辛的身上。

    眾人連忙問,老辛怎麼樣了,老辛的家人就說,老辛現在在宜都的人民醫院,已經斷氣了。

    大家連忙問老辛的家人,來的路上看見老呂沒有。老辛的家人,就說沒有啊。

    大家都嚇的發炸,老呂的老婆就發狂的哭起來。

    于是大家分作兩路,一半的人去醫院看老辛。一半的人留下繼續找老呂。

    那年是九五年,一直到今天,老呂都沒有找到。

    老辛躺在醫院的院子里,身上血肉模糊。醫生看見他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作搶救的打算,他送到醫院的時候,就已經死了。

    後來我听說了這個事情,我見過老辛,但不熟。但是我和老呂很熟悉。想著曾經和自己認識,並且打過交道的人,就這麼無緣無故的死了失蹤了,總覺得很沒來由的詭異。

    我後來有機會,問過懂道行的人,是否有治船一說。

    那個人,把我看了好久,問道︰“你從那里听說的。”

    我沒敢把老辛和老呂的事情告訴他。

    那個懂道行的人,連忙對我說︰“千萬不要對治過的船打歪主意。”

    我說要是想把那個船撈起來,會怎麼樣?

    懂道行的人說道︰“你不會的,不然你現在不會站在我面前。”

    我問他到底什麼緣故。

    他說︰“你說的那個沉船,是治船的一種方法,也是最邪最凶的一個方法,叫鑿船。”

    “動了鑿船,會怎麼樣?”我追問。

    “若是撈起來了,麻煩就大了,當初治船的狠人,和當初被治的船有關的人,全部都要出事。”懂道行的人又說道︰“所以沒有誰願意去鑿船的。至少我是不去干的,太傷陰德了。風險太大,敢這麼做的,必定是非常厲害的狠人”

    “那要是沒撈起來呢?”我問道。

    “那就好點,最多死個幾個人而已。”

    我看著他竟然把死幾個人說的這麼輕松,不禁愕然。

    那個懂道行的人看出我的心思,對我說道︰“你要是知道有這種沉船,千萬不要去撈,也不要別人去撈。當初這個船之所以被鑿,就是因為這船本身,太邪門。不得不治的。而且鑿船的狠人,用的法術也特別邪,都不好惹。”

    我听的汗津津的。

    老呂的老婆到現在還在到處打听老呂的下落。

    其實大家都知道老呂的下場了,可是都還在安慰她,“說不定,老呂就回來了。”

    我也安慰過她,但是沒敢這麼說,我只是說,死生有命,把女兒安心的帶大才是最重要的。

    我心里其實在想,“若是真的老呂回來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更恐怖的事情。”(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宜昌鬼事》,方便以後閱讀宜昌鬼事49---鑿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宜昌鬼事49---鑿船並對宜昌鬼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