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我太爺打漁船上收工,剛進家門,就听到院里有人喊叫,趕忙走了出來。--
就見院子里站著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小老頭兒,老頭兒一臉風塵僕僕,頭上戴著頂破草帽,身上衣服補丁摞補丁,穿的挺寒磣。
我太爺見多識廣,一看老頭兒這身打扮就知道,打山溝兒里來的,看那著急的樣兒,家里指定出啥邪乎事兒了。
老頭兒看到我太爺就問,“這老哥,皺是宣義師傅?”
我太爺微微一笑︰“那是我爹,在里睡著呢。”
我太爺說著,把老頭兒引進了。
這時候,我高祖父本來是睡著的,听到外面有人喊,就從床上起來了,剛穿好衣服從里出來,我太爺正好把老頭兒引進里,我太爺趕忙給老頭介紹。
老頭兒一看我高祖父,臉上猶豫了一下。
我高祖父沒察覺,問老頭兒找他啥事兒。
老頭此刻跟剛進門時判若兩人,也不著急了,看著我高祖父支吾起來,顯得很為難。
這時候,我太奶把飯菜端到了飯桌上,喊我高祖父和我太爺吃飯。
我太爺很客氣地問老頭兒吃飯了沒有,老頭看看桌上的飯菜抿了抿嘴,我太爺趕忙讓我太奶給老頭盛了一碗。
這老頭兒估計來時只顧著趕路,看樣子一天都沒吃東西,一口氣喝了五碗玉米粥,吃了三張大烙餅。見老頭兒這飯量,我太爺心里都冒汗,他就夠能吃了,這老頭兒比他還能吃。
吃過飯,我高祖父又就問老頭兒,是不是家里出啥邪乎事兒了,這時候我高祖母我太爺我太奶我爺爺全都圍坐在旁邊看著他。
眾目睽睽之下,老頭兒顯得很拘謹,手腳都不知道該放哪兒了,逐個兒給我高祖父全家相了會兒面以後,喉結動了動,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我高祖母見狀從凳子上站起身,讓我太奶扶她回房休息,我太奶會意,扶著我高祖母領著我爺爺進了里。
堂里,剩下我高祖父我太爺和老頭兒三個。
我太爺對老頭兒說道︰“老哥有啥話盡管說吧,要是有些話不好讓外人听去,我們爺倆兒听了以後不跟別人說就是了。”
老頭兒忙擺手︰“不是不是,俺不是這個意思。”說著,老頭兒看了看我高祖父,“老人家這麼大年紀,俺怕他爬不得山路。”
“哦”我太爺一听就明白了,這老哥指定住在深山溝里,跟他過去還得爬山,我高祖父這麼大年齡,走平路還可以,爬山確實有點兒困難,要是雇人用滑竿兒抬著,就老頭兒這窮樣兒,估計付不起滑竿兒錢。
自打我太爺和我太奶成親以後,這麼多年來,因為家里有我高祖父在那里站在,我太爺幾乎沒幫人做過這種事,都是我高祖父出手的。久而久之,很多外鄉人只知道三王莊有個宣義師傅,卻淡忘了他這個“屠龍大俠”的存在,這對于我太爺來說,是挺悲哀的。
我高祖父這時候說話了,“麼事麼事,俺走不了山路,俺孩兒去也一樣,你說吧,啥事兒。”
老頭兒听我高祖父這麼說,看了看我太爺,問道︰“這老哥……你你也會?”
听老頭兒這話,我太爺呵哧一聲笑了。我太爺心說,廢話,來我們三王莊你也不打听打听我是誰。
我太爺對老頭兒說,“小時候我爹教過我一點兒,你趕緊說吧,到底啥事兒。”
老頭兒狐疑地看了看我太爺,這才說了起來。
這老頭兒姓白,名月山,家住在北邊兒山里的拴馬莊。
這個“拴馬莊”名字的來歷不詳,在當時是一個只有十幾戶的小村落,四面環山,山上有條溪流自北向南打村西頭兒經過。
拴馬莊里,有個二十七八歲的寡婦,姓張,村里人都管她叫張寡婦,張寡婦的男人在五年前得病死了,家里沒有老人也沒有孩子,男人死後就剩張寡婦一個。
山里人娶媳婦兒不容易,張寡婦是她男人從山外帶來的,長相不錯,在她男人沒死之前,村里就有幾個光棍漢惦記著她。男人死後,正中幾個光棍漢下懷,幾個人請媒婆輪番到張寡婦家說媒,不過張寡婦也不知道出于什麼原因,死活就是不同意,年紀輕輕就這麼守著寡。
俗話說的好,寡婦門前是非多。
半年前的一天夜里,從張寡婦家里突然傳出張寡婦的嚎叫聲,聲音還挺大,听見的村民心里很清楚,這是哪個色膽包天的光棍漢摸到了張寡婦家里,正在禍害張寡婦。不過,听見的那些村民誰也沒前去阻止,感覺她這是自找的,誰叫她年紀輕輕守寡,眼饞村里這些光棍漢。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自打那天起,村里人隔三差五就能听見張寡婦在家里嚎叫,有時候甚至在白天也能听見。
過了沒多久,張寡婦就瘋了,整天披頭散發衣衫不整,村里村外亂跑亂叫,就這樣兒,還是經常有人把她拖到背人的地方可勁兒欺負。
在張寡婦沒瘋之前,有事沒事喜歡哼幾句山歌,瘋了以後,在不跑不叫的時候,嘴里就一直反復唱著那麼幾句︰“山外的妹妹,山里郎,隔著山梁兩兩望,妹妹喊郎快來看,快看妹的紅衣裳……”一邊唱,還一邊哭,看著挺可憐的。
有這麼一天,張寡婦又被人欺負了,好像是被人拖到山梁上欺負的,張寡婦的嚎叫聲,一聲聲回蕩在山谷里,整個村子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等嚎叫聲停了沒多久,有村民在谷底發現了張寡婦的尸體,好像是從上梁山摔下來的,尸體已經摔的血肉模糊,要不是身上那件紅衣裳,根本看出那堆稀爛的肉餅是個人……
因為張寡婦在村里沒有朋友也沒有親戚,沒人給她收尸,就那麼在山谷里晾著。對于張寡婦的死,村里人顯然很麻木,誰也沒去追究是她自己跳下來的,還是有人把她推下來的,不但如此,村里有些娘們兒還罵她死得好,誰叫她不正經,整天偷漢子。
第二天,有村民發現張寡婦那堆爛肉沒了,就剩下那件紅衣裳,衣裳上面也不知道給什麼野獸抓撓的淨是破洞,村里人猜測,張寡婦的尸體可能在夜里給狼群分吃了。
就在張寡婦死後第七天,村里開始發生怪事兒,先是村里的狗在一夜之間全不見了,後來跟著死牲口,晚上還活蹦亂跳的牲口,第二天一大早起來,直挺挺死在了圈(juan第四聲)里,要說是給野獸咬死的,身上卻沒一點兒傷,眼楮紅紅的,眼角還有淚痕,像是給什麼東西嚇死的。
半個月後,村里的牲口不再死了,村里年齡最大的那個老光棍,周瘸子瘋了。
周瘸子五十多歲,除了種地還給人剃頭,就因為瘸,一直沒討著媳婦兒。
周瘸子瘋了以後,也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件紅衣裳,整天穿身上,滿村子亂跑。
有這麼一天,周瘸子穿著紅衣裳,手里拿著剃刀,嘴里嬌聲嬌氣唱著︰“山外的妹妹,山里郎,隔著山梁兩兩望,妹妹喊郎快來看,快看妹的紅衣裳……”
唱著歌兒,拿著剃刀,一瘸一拐來到村頭幾個嘮嗑的娘們兒跟前,沖著幾個娘們兒嘿嘿一笑,猛地把褲子脫下,一只手揪住自己腿叉上的家伙兒,一只手摁下剃刀,刺啦刺啦幾下,把自己的家伙兒血淋淋的割了下來,幾個嘮嗑的娘們兒當場嚇昏兩個,其他幾個哭爹叫娘的跑開了。
等村里男人听說趕來以後,周瘸子不見了,第二天傍晚,有人在張寡婦跌落的地方發現一灘爛肉,在爛肉上面,有件紅衣裳……
有人說,那堆爛肉就是周瘸子,村里有些人害了怕,咋這麼巧呢,周瘸子也穿著紅衣裳摔在了那地方。
周瘸子的事過去不到半個月,村里的羊倌兒又瘋了,羊倌兒四十歲出頭,也是個光棍漢。
羊倌兒瘋了以後,也不知道從哪兒弄來件紅衣裳,穿著紅衣裳唱著那首歌,把羊群里那只領頭羊拿來當馬騎,那領頭養當然不讓他騎,最後把領頭羊惹毛了,馱著他胡跑亂撞,一不小心,人和羊一起摔下了山崖。羊倌兒和領頭羊分別摔得稀巴爛,在那些爛肉上,依舊有件紅衣裳。
羊倌兒的事兒發生以後,村里人全都害了怕,特別是那些欺負過張寡婦的男人,一個個都貓在家里不敢出門,就這樣,該來的還是躲不過,很快又瘋了一個,這個倒不是光棍漢,家里有老婆孩子,三十多歲,瘋了沒幾天,也莫名其從山梁上跌了下來,在他那堆稀爛的肉上,還是有件令人毛骨悚然的紅衣裳!
這一下,村里人徹底害了怕,紛紛打起鋪蓋卷兒逃荒似的往山外逃,有親戚的找親戚,沒親戚的出門要飯。
有道是,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這個叫白月山的老頭兒,家里都是本分人,家里幾個男人都沒欺負過張寡婦。見別人家都往山外跑,幾個男人倒沒什麼,白月山的老伴兒沉不住氣了,就跟白月山商量,“村兒里人都跑了,咱也跑吧。”
這時候,距離張寡婦死那天,已經過去將近四個月。
白月山對老伴兒說,“咱跑啥,咱家又沒做虧心事,眼看福根兒他媳婦兒就快生咧,你叫她生路上呀,再說田里的麥子也快熟了,人跑了,麥子咋辦,不要啦!”
就這麼的,老白家和另一戶老王家,這兩家人都沒跑。不過說也奇怪,這兩家人還真沒出啥事兒。
半個月後,老白家和老王家安安生生收了麥子,老白家就等著福根兒他媳婦肚子里的孩子出世了。老王家呢,見村里人都跑光了,他們地里那些麥子就要炸在地里了,覺得可惜,就帶著全家老小去收割其他人家地里的麥子。
老王家有個小孫子,四五歲大,還不算懂事兒,大人在地里收麥子,他就在地頭跑著玩兒。
生活在山里的朋友肯定都很清楚,山里的地都是梯田,一級一級一片兒一片兒的,這小孫子在地頭兒跑著跑著,一腦袋從地頭兒栽了下去,下面不算高,也是麥地,那些大人忙著收麥子也沒看見他,這孩子呢,也沒哭,等他從下面的麥田爬回地頭兒的時候,身上,居然披著件殷紅似血的紅衣裳……'末代捉鬼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