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兵臨天下

第879章 關鍵一戰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高月 本章︰第879章 關鍵一戰

    、、、、、、、、、、

    士兵中箭墜落,戰灤箭撲倒,馬上的騎兵翻滾出去,萬支鐵弩矢造成了一千余名士兵的損失,盡管死傷慘重,但還是沒有影響到匈奴騎兵的沖擊。【無彈窗小說網】

    但漢軍有千部蜂弩,用段射來連續射擊,當第一次千部蜂弩剛剛射出,第二次和第次蜂弩又依次射出,不等匈奴騎兵喘過氣,鋪天蓋地的鐵弩矢再次出現了,力道更加強勁,無堅不摧,大片騎兵被射翻,盾牌和皮甲擋不住奪命的弩矢,哀嚎聲響徹原野。

    漢軍的蜂弩在這一刻顯示出強大的威力,第一輪九萬支鐵弩矢射出,一萬匈奴騎兵便死傷近半,而他們距離漢軍還有一八十步。

    但噩耗並沒有因此消除,段射的精髓就是永不停止,當第批弩矢射出時,第一批蜂弩已經換好了箭匣,兩名士兵搖動絞盤,上足了弓弦,他們一氣呵成,動作簡練而快捷。

    不需要命令,發射士兵立刻扳動了懸刀,‘崩’的一聲,弓弦強勁彈出,十支鐵弩矢騰空而起,和周圍的鐵弩矢匯集成一片,迅速形成了寬達一里的弩矢烏雲,這一次,它們不僅是打擊前面的騎兵,連同兩側的另外兩支萬人騎兵也在鐵弩矢的覆蓋之下。

    從戰國時代開始,中原之軍和匈奴騎兵便不斷地爆發大大小小的戰爭,盡管匈奴騎兵以精湛的騎術和嫻熟的騎射在戰場佔據主動,但中原軍隊先進的遠射武器,尤其是弩箭,給匈奴騎兵同樣帶來巨大的殺傷力。

    漢朝中期後,隨著漢軍騎兵不斷增加,開始對匈奴軍隊進行主動攻擊,強大的弓弩成為漢軍制勝的法寶,也成為匈奴人敗亡的重要因素。

    而今天,漢軍的武器在馬鈞等著名軍事大匠的潛心研制下,得到了長足進步,尤其是蜂弩和連弩等大規模量射武器的出現,以數量取勝,造成了其恐怖的殺傷力。

    但這種兵器並不是可以隨意使用,就算劉備和孫權拿到了全套圖紙,他們也無法模仿,這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後盾,蜂弩用的鐵弩矢,一支鐵弩矢就需要不菲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何況是一次射出九萬支鐵弩矢,輪就要射出二十七萬支鐵弩矢,這種巨大成本消耗,不是交州或者江東能承受得起。

    當然,鐵弩矢可以在戰後進行回收,不過就算是這樣,回收後依然要重新回爐打制,也同樣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也正因為成本昂貴,漢軍也不會輕易使用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用導彈打蒼蠅,無論誰也承受不起這種消耗,迄今為止,漢軍也只是對陣烏桓和劉猛騎兵群時,少量使用了兩次,今天是第次,也是第一次大規模使用。

    千部蜂弩連發射輪九次,射出了二十七萬支鐵弩矢,給匈奴騎兵群造成了慘重損失,萬騎兵死傷近半,盡管很多騎兵是因為戰灤箭滾地,但對于高速奔跑中的騎兵而言,一旦落馬,非死即傷,就算僥幸不死,也會因傷喪失戰斗力。

    大量殺傷是蜂弩的重要功效,而另一個副產卻是對匈奴騎兵帶來了巨大的心理沖擊,任何一支游牧騎兵都不可能承受五成的傷亡,就算是訓練有素的中原軍隊,也最多承受七成的傷亡,戰死到最後一人,那只是絕境中的無奈之舉,一旦超過承受限,要麼撤退,要麼敗退,沒有第種選擇。

    二十七萬支鐵弩矢帶來了近一萬五千騎兵的損失,不僅進攻的匈奴騎兵撐不住,劉豹也沉不住氣了,他連聲大喊︰“撤軍!撤軍!”

    撤軍的鐘聲敲響,剩下的一萬五千騎兵如潮水般地向回撤退,趙雲抓住了這個機會,立刻下令道︰“騎兵出擊!”

    萬漢軍騎兵從兩翼奔出,繞過鐵弩矢密布的戰場,雷霆出擊,如暴風疾雨般殺向驚魂未定的匈奴騎兵,劉豹無奈,若此時敗退,他們必將全軍潰敗,他只得下令騎兵迎戰。

    兩支騎兵在廣袤的原野上展開了血腥的廝殺,很快,趙雲率領一萬五千步兵,組成支長矛方陣,也投入了戰斗。

    四萬五千人對陣萬五千匈奴騎兵,盡管匈奴騎兵遭受了蜂弩的迎頭痛擊,損失慘重,但這五萬騎兵畢竟是劉豹訓練多年,戰斗力強,即使心理上遭受重創,兵力上也不如漢軍,卻依然頑強反擊,漢軍也只是略略佔據上風,並沒有明顯優勢。

    這一戰足足打了兩個多時辰,天色漸漸暗下來,這時,劉豹派一名使者打著白旗找到了主將趙雲,使者在馬上躬身道︰“天色已晚,兩軍混戰難以分辨敵我,我家大王提議暫時作戰,明天再決戰。”

    趙雲也知道這支新募騎兵也只訓練了個月,在夜戰方面還有不足,尤其是烏桓人模樣和匈奴人相似,在夜戰中難以分辨,很容易造成誤傷,他便點點頭,“你們可以退出戰場,我不追趕就是!”

    使者分奔回去稟報劉豹,劉豹卻有點猶豫,他若撤退,卻被漢軍追擊,那很可能就會造成全軍潰敗,這讓他遲遲下不了決心,這時,旁邊一名萬夫長道︰“大王,對方主帥是趙雲,此人信譽卓著,言諾如山,我想他不會用詭計欺騙我們。”

    劉豹也知道黑夜中難以再戰,只得點點頭,“傳令撤退!”

    ‘嗚——’

    ‘嗚——’

    長長的撤軍號角聲連續吹響,這是匈奴騎兵撤軍的命令,近萬匈奴騎兵不再戰斗,紛紛調頭疾奔,迅速退出了戰場,趙雲也隨即下令,“任敵軍撤退,不得追趕!”

    這時,大將冷苞奔上來道︰“敵軍倉促撤軍,陣型混亂,而且軍心不穩,卑職願率一萬騎兵追擊,必能將對方擊潰。”

    龐德和幾名大將也有這個想法,一起向趙雲望去,趙雲卻搖了搖頭,“對方出使相約,我既已允諾,就不可言而無信,傳令軍,立刻整頓隊形,不可再追擊!”

    趙雲心意已決,眾人也不再強求,紛紛整頓軍隊,清點傷亡,也緩緩撤出了戰場,這時張翼率領五千留守長矛軍已清理了滿地的鐵弩矢,並將中箭未死的匈奴騎兵悉數殺死。

    漢軍撤到棗林鎮休息療傷,而張翼則率五千軍在四周防御,等待天亮

    法正作為謀士沒有參戰,他和一群職軍官留在棗林鎮內,有五士兵保護,雖然保護他們的士兵不多,但相信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五士兵虛張聲勢,無數大旗插滿小鎮內外,又準備了數面大鼓,待不長眼的匈奴騎兵偷襲而來,就會眾鼓齊鳴,那聲勢就仿佛有五千人一般,就算嚇不退偷襲的敵軍,也會把支援的漢軍引來,軍師在這里呢,出了事怎麼行?

    所以眾官也悠悠哉哉,或者下棋,或者看書,完全不像發生大戰的模樣,不過法正卻沒有閑著,作為軍師,他需要籌策妙計,謀算全局,十里在進行生死大戰,他卻把自己關在房間里,站在沙盤前仔細推敲,沉思對策。

    入夜,法正穿過一片正倒地沉睡的士兵,快步來到趙雲的大帳前,大帳內,趙雲正在听取張翼的匯報,了解今天的損失情況。

    這時,趙雲見法正走了進來,連忙起身笑道︰“軍師來得正好,我正要派人去請。”

    “趙將軍今天辛苦了。”

    法正笑了笑,和趙雲一起坐下,關切地問道︰“听說今天並沒有分出勝負,雙方各自撤軍,不知我們損失如何?”

    趙雲嘆道︰“昔日漢王殿下有言,今日之戰若勝,不靠人馬戰力,全仗蜂弩之功,一戰完畢,才知道漢王卻有先見之明,今天若沒有蜂弩揚威,漢軍此戰必敗,盡管如此,這一戰,漢軍死傷四千余人,而匈奴傷亡約兩萬出頭,其中大半是被蜂弩射斃,其余馬戰傷亡和漢軍相當。”

    法正見趙雲神情頗為凝重,知道他是因為漢軍傷亡慘重,便勸道︰“將軍不必介懷,匈奴優勢是戰馬,漢軍優勢是弓弩,自古便是如此,我們有蜂弩,不過是人力之延長,勝之有道,將軍應該以敵軍兩萬傷亡來對比我軍四千傷亡才是正理。”

    趙雲點點頭,又問道︰“我們明天是繼續和匈奴軍隊作戰,一鼓作氣擊敗匈奴,還是用謀略勝之?”

    法正想了想道︰“我相信現在曹操應該已出兵,不過我們勝利不能完全寄托在曹操身上,我們可以分急緩兩策來對應。”

    “何謂急緩兩策,請軍師明示。”

    “所謂急策就是明天匈奴若迎戰,我們可以全軍押上,一戰擊潰敵軍,若明天匈奴不肯應戰,那我們便采用緩策,與敵軍對峙,待曹操在並州激戰,劉豹倉促撤退之時,我們再集中兵力,一鼓作氣取得最後勝利。”

    趙雲沉思片刻道︰“緩策雖不錯,但就怕匈奴單于的軍隊從洛川道出來,從後面襲擊我們,和劉豹一起,兩軍前後夾擊,對我們為不利。”

    “這一點不用擔心,漢王的五萬軍隊緊緊咬住單于之軍,恐怕到時候是我們和漢王之軍前後夾擊呼廚泉。”

    趙雲慢慢走到剛剛送來的沙盤前,望著沙盤沉思不語,現在他們位置距離高奴縣約六十里,而洛川道的出口在高奴西南約二十里外,也就是他們相距洛川道八十里,如果匈奴軍隊真的從洛川道出來,他們也無法攔截了。

    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一陣喧嘩,喧嘩聲越來越大,趙雲眉頭略皺,走出大帳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將軍,下雪了!”

    趙雲一驚,抬頭向天空望去,只見夜空里飄飄揚揚下起了鵝毛大雪,今天是十一月初一,今年的第一場大雪比去年提前十天到來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兵臨天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兵臨天下第879章 關鍵一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第879章 關鍵一戰並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