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兵臨天下

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高月 本章︰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

    、、、、、、、、、、

    五天後,萬眾矚目的公開取士終于在荊州拉開了帷幕,這次考試足足有十萬五千士參加,來自天下各郡,甚至還有來自遼東的考生,盡管二十人中只能錄取一人,到第二次吏考更是只有人能考中,但還是激起了士們的大熱情,每個人都對自己抱有希望。【】

    這在以門第和聲望為擇官標準的漢朝,能夠公平考試錄取為官,是何等的罕見,何等的難能可貴!也正是這樣,每一個參加考試的士都以最大的熱情和最嚴謹的態來對待這次機會。

    襄陽沒有一個場所能容納十萬人同時參考,除了書院外和藏書閣外,連州衙官府也一並動用了,另外還有幾家大的劍館和書院也被官府臨時征用為考場。

    事實上,在漢朝時代,紙張遠遠沒有普及,且非常昂貴,大部分書籍依然是竹簡,這就導致化的傳播非常狹窄,大多以各郡士族為中心,包括世家弟和依附士族的讀書人,這也就導致了參考士們良莠不齊,很多士甚至只讀了幾卷論語便跑來考試。

    這和唐宋時代科舉動輒十余萬人參加考試完全不是一回事。

    博陵崔家這次共來了九名弟參加考試,但大多是自費前來,代表家族前來考試的士只有崔實一人,他是崔州平之佷,是崔家的嫡系弟,這次他肩負著家族的重托,來荊州尋找機會。

    臨行前,家主和幾個家族長輩和他語重心長地談了一番話,至今還回蕩在他的腦海里,劉的強勢崛起已經隱隱和曹操有分庭抗禮之勢。

    更重要的是,劉是嫡系宗室,他若奪取天下,必然會出現漢室中興,那麼崔家能否在很可能會到來的漢室復興中獲得應有的地位,這是崔氏家族必須要面對的大事。

    正在這個背景下,崔實代表崔氏家族參加了這次考試,他勢在必得。

    天不亮,崔實便出門了,他是在荊州書院的主場參考,距離他住的客棧不到一里,盡管天還沒有大亮,但街上已擠滿了前來荊州書院參考的士,很多士都提著燈籠,星星點點,和天色繁星相映生輝,格外地壯觀。

    “兆遠兄!”

    崔實剛走到大門前,便听見身後有人在叫他,他一回頭,只是荀志背著一個書箱快步跑來,他身後還跟著一名年輕士,兩人飛奔跑上前,荀志笑道︰“我剛才去你的客棧問了問,說你剛走,我便一追來!”

    崔實歉然拱手道︰“不知賢弟會來,很抱歉了!”

    “沒事!我也只是過客棧。”

    這時,崔實又向旁邊的士點點頭,那天一起喝酒時這名士也在場,但崔實忘記了他的名字,年輕士笑道︰“我是南陽鄧宏,崔兄還記得嗎?”

    崔實一拍額頭笑道︰“是了,你是鄧重,我想起來了,喝酒很厲害的家伙。”

    人一起笑了起來,這時,遠處傳來的沉悶的鐘聲,這是通知士們進考場了,人對了一下考場,崔實和鄧宏都在乙考場,而荀志在丁考場,荀志便拱手笑道︰“那我就先和兩位仁兄告辭了,中午我們再聚會喝酒,就在兆遠的客棧匯合吧!”

    “沒有問題!”

    崔實拱手施禮道︰“我先祝賢弟考試順利,高中頭榜!””彼此!彼此!大家都考中!”

    荀志笑著向前面的丁考場去了,崔實和鄧宏一起走進了乙考場。

    考場在一個可容納千人大殿內,擺放了千張小桌,鋪有一張席,每人發了一張紙,筆墨自備。

    另外在桌邊還有一只竹籃,籃里有一斗米,一枚楚錢,一幅厚實的麻毯,這是荊州給每個考生回鄉的費和紀念,麻毯來自漢中,南鄭倉庫內有數十萬張麻毯,正好給士們留一份紀念。

    考場內一片竊竊私語聲,士們都在興奮地翻看籃,就算考不中,也沒有白來一趟,有所收獲地回去了。

    這時,一名考官在高台上大聲喊道︰“所有人請安靜了!”

    士都安靜下來,數千人的大殿內鴉雀無聲,考官又大聲道︰“每個人身旁的籃是劉州牧送給大家的回程費,毯冬天可以用來墊或者蓋,非常實用,是劉州牧的一份心意,感謝大家來荊州考試。”

    這時,士們爆發出一片鼓掌聲,考官擺擺手,又讓大家安靜下來,他繼續道︰“關于今日的考試,一共有五題,題目我會宣布,涉及《論語》、《中庸》、《大》、《管》和《韓非》,考的是真才實,但紙只有一張,大家要節約使用,在紙頭填好姓名、籍貫及考番後,用旁邊的紙條糊上,注意不要出問題,倘若沒有糊好導致姓名泄露,那就作廢了!”

    考官的話在每個人心中都炸響了驚雷,不是糊名的問題,而是涉及的書籍,《論語》、《中庸》和《大》,屬于四書範疇,問題不大。

    關鍵是後面兩本,《管》和《韓非》,讓很多人都頭大了,尤其是《管》,非常冷僻,很多人都沒有讀過,沒想到竟然成了考試的五題之一。

    “大家安靜,下面我宣布第一題,請大家注意听好,我一共只說遍!”

    考試只進行半天,中午時分,士們陸陸續續從考場里出來了,每個人都神情凝重,步履匆匆,顯得心情沉甸甸的,顯然,考試的題目比他們想象中要難得多,不少考生已經決定回去收拾行李回鄉了。

    士間的水平實在是差距大,有的人富五車,有的人只略略讀了幾卷書,便自詡為讀書人來考試了。

    “崔兄,考得如何?”一見面,荀志便迫不及待地問道。

    “我覺得還不錯,至少都答上來了,至于合不合考官的胃口,那就不知道了,賢弟考得如何?”

    荀志笑了起來,“我覺得非常不錯,其實我知道劉也崇尚法家,所以特地將法家的幾本著作反復攻讀,沒想到真的考了《管》和《韓非》,我很慶幸!”

    這時,鄧宏嘆了口氣,“前面幾題我都答得很好,但可惜《管》我記不全了,沒有寫完,估計要落榜。”

    崔實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數,你一定會在荊州有所成就。”

    荀志興奮未消,急嚷道︰“考完了就別再想,咱們渡江到樊城喝酒去!”

    “喝酒!喝酒!”人一起大笑,前後走出了客棧,雇了輛騾車,向漢水對岸的樊城行駛而去

    第一輪考試只是書院考,考中者可以進荊州書院和益州書院,享受官府的錢糧補貼,還可以養家糊口,僅這一條就讓各地讀書人趨之若鶩。

    至于第二輪吏考,由于錄取者不到人,這對龐大的考生而言,無疑是車水杯薪,不少考生並不指望能考上官吏,他們都在眼巴巴地等著十天後的第一輪放榜。

    在書院考結束後,富裕的考生們紛紛五結伴去荊州各地游玩,但一些抱有明確目標的世家弟仍然在刻苦攻讀法家著作,為第二輪的吏考做準備。

    一晃時間又過了八天,離第一輪放榜只剩兩天的時間了,驃騎將軍府內堂,劉和數十名將軍府高官在討論最後的放榜名單。

    “蔣參軍,你先給大家說說情況吧!”劉笑著對蔣琬道。

    蔣琬點點頭,對眾人道︰“這次考試,一共有十萬五千四八十名考生,廢卷有八千五份,主要都是糊名出了問題,有的是沒有糊住,導致姓名泄露,有的是糊名嚴密,把名字給粘住了,其余近十萬考生差距大,近兩萬考生只答了《論語》一題,答滿四題者不足萬人,完全答滿五題者只有兩千余人,主要《管》一題難住了絕大部分考生。”

    劉眉頭一皺道︰“居然會有八千廢卷?”

    “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參加糊名考試,所以出現問題也比較多,按照規定,露名者必須作廢。”

    劉沒有再說什麼,又轉頭問費觀道︰“不知巴蜀的書院能接收多少士?”

    驃騎將軍府不僅是原來的荊州高官,來自益州高官也任命了不少人,比如董和、費觀、費、尹、劉巴、李恢、彭等人,董和出任司馬一職,這是僅次于軍師和長史的第號高官,主管荊州和益州的獄政律法,這也是劉看中了董和的剛正不阿。

    而費觀則出任治中一職,同時兼任益州別駕,益州政屬于他的管轄範圍,費觀起身道︰“除了益州書院外,各郡還有各自郡,以前都是招收巴蜀弟,不過現在也可以招收外州生徒,我估計了一下,大概可以招收千,但微臣有一句話想說。”

    “費公盡管直言!”

    費觀緩緩道︰“招收五六千士在書院讀書,還要提供給他們錢糧,無疑就是養活他們,這似乎有點不公,我希望他們也能做一些事情,不能游手好閑,一家人都依靠官府來養活。”

    大堂內頓時議論聲一片,大多數人都贊成費觀的意見,五六千人一年消耗的錢糧巨大,對官府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大家都要求加以改革。

    這時,坐在一旁的徐庶笑道︰“這一點確實要改進,我們會拿出一個方案,比如可以讓士們抄書,可以輪流借調為各郡縣吏,可以去軍職兼任職,可以去堂任教、可以去賑災等等,總之,讀書人的用處很多,雖然不是下地干活,但也有用武之地。”

    劉笑了笑對眾人道︰“讀書人的用處下次再專門商議,明天就要放榜了,大家確認一下名單吧!”

    停一下,他又對徐庶道︰“第二輪吏考天後舉行,就由長史擔任主事,蔣參軍和龐院丞為從事,按照原定的方案執行。”(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兵臨天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兵臨天下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第551章 公開取士(下)並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