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兵臨天下

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高月 本章︰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

    、、、、、、、、、、

    柴桑縣衙內亂作一團,院里堆滿了數口大箱,士兵和衙役們里外忙碌,收拾各種物,這並不是柴桑縣衙要搬家,而是和縣衙在一起辦公的軍衙要搬到武昌去。【閱讀網】

    劉最終決定把軍衙搬去武昌,原因很簡單,他不再是一城之主,而是一郡之主,盡管他對柴桑有很深的感情。

    但感情不能讓他有效地統治江夏郡,柴桑無論在城池大小,無論在人口、稅賦,還是在世家集中程上,都無法和武昌縣相比。

    “那十幾口箱是士兵名冊,都是竹簡,小心放下來,別摔著了!”

    院里,幾十名士兵正小心翼翼地抬著十幾口大箱從房間里出來,一名軍侯提醒著他們,這時,徐庶匆匆走了進來,他在院里掃了一眼,沒有找到劉,便問道︰“馬軍侯,看見司馬沒有?”

    徐庶現在已經不再是柴桑縣尉,他被任命為長史,長史其實是幕僚官,並非朝廷正式官職,伊籍出任江夏長史,就是代表劉管政,和郡丞一起掌管江夏政務,徐庶也是長史,只是他掌管軍務。

    軍方的將士從來不會把主管政務的官員放在心上,但徐庶卻備受將士們敬重,在將士們心中,徐庶實際上就是軍師,馬軍侯連忙上前施禮,“啟稟長史,司馬在房間里。”

    徐庶點點頭,快步向劉官房走去,官房內,所有的書和其他物都被搬空,只有空空蕩蕩的書架和桌,此時劉正在箱里整理自己的一些書籍,那將是最後搬走的物。

    “司馬讓我好找!”

    徐庶笑著走了進來,“听說司馬在巡城,我已在城內找了一大圈,原來還在軍衙內。”

    劉把最後一本書放進箱,對旁邊兩名士兵道︰“可以搬走了!”

    兩名士兵將書箱搬了出去,劉這才拍去衣服上的灰塵笑問道︰“有什麼要緊事嗎?”

    “我還能有什麼事?”

    徐庶嘆了口氣,“明天我就要跟隨司馬前去襄陽,那誰來暫代我手上事務,司馬遲遲不肯指定,我無法交代啊!”

    劉看了他一眼笑道︰“長史手下不是有名從事嗎?你可以把事情均攤給他們,有什麼事,他們人可商量著辦。”

    “可是。總要有一個執印人吧!難道也要我指定嗎?”徐庶遲疑著問道。

    劉點了點頭,“如果元直有信任的人,也可以另外指定。”

    徐庶心中苦笑一聲,原來劉一直不吭聲的原因,是讓他自己處理這件事,其實他也隱隱猜到,只是不能肯定,所以今天特定來確認一下,徐庶想了想道︰“那就讓盧升來執印吧!”

    盧升就是當年跟隨劉在游繳所的那個書佐,後來被調去樊城守門軍中當主薄,隨後又跟隨劉來了柴桑,他現在是徐庶的名從事之一,能力雖然一般,但考慮他對劉的忠心,徐庶便決定將長史軍印交給他掌管。

    劉笑了笑,沒有干涉徐庶的決定,他岔開話題道︰“昨天魏延連夜從陽新縣趕回來,勸我不要去襄陽,他擔心我會被州牧扣押在襄陽,元直覺得我能不能去?”

    徐庶微微嘆了口氣,“不瞞司馬,這個問題考慮過,魏延的擔心也有道理,但凡事有利有弊,就看司馬怎麼權衡了。”

    劉一擺手,“我們坐下談!”

    天前,劉接到了襄陽的公,十一月二十日將是州牧六十二歲壽辰,州牧要熱鬧慶賀一番,命荊州各地五石以上的官員齊聚襄陽拜壽,同時,劉也接到了劉表寫來的親筆信,希望他能前去為自己祝壽。

    很顯然,劉表的這次壽辰就是為他劉而籌備,劉也猜到了,但他也有借口不去,比如江夏水軍增兵彭澤等等,只是劉也意識到,他真要佔據江夏,還是得去一趟襄陽。

    兩人坐下,劉又命人上了茶,徐庶這才緩緩道︰“我們先說說不去吧!先不用擔心州牧會扣押司馬,其次我們佔領江夏,最後逼迫州牧不得不承認事實,從這點來說,不去襄陽,我們一樣能佔領江夏,但弊端也同樣明顯。”

    劉默默點了點頭,其實他更關心弊端,他也想到了一些不利之處,但他更想听听徐庶的看法。

    徐庶喝了口茶,又繼續道︰“先就是公會背上一個不孝的罪名,盡管我們可以找種種借口,但那些借口只能哄哄愚民蠢婦,荊州官員心里都明白,是公不肯去襄陽,加上蔡瑁等人大肆宣揚,連伯父的壽辰都不肯出席,公名聲肯定會受損。”

    “除了名聲之外,還有什麼?”

    徐庶又笑道︰“其實名聲還不算什麼,畢竟也有人會理解公的苦衷,最大的弊端是將來,公如何取得荊州?若公這次不肯去襄陽,而是擅自在江夏**,這會觸怒大部分荊州官員。

    黃祖之所以招人痛恨,就是因為他割據了江夏,荊州政令對江夏無效,若公成為黃祖第二,將來公挾江夏吞並荊州時,又會有幾個荊州官員支持?”

    說到這里,劉便明白了徐庶的意思,徐庶是希望他去襄陽。

    劉笑了起來,“既然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那我就去吧!不過得做一點準備,以免我真的被扣押在襄陽。”

    徐庶回自己官房安排接替之人去了,劉又想了想,便吩咐手下道︰“備馬,我要去陶府!”

    陶府內此時也同樣亂成一團,既然劉的統治中心要搬去武昌,陶家也要考慮家族的未來。

    在經過一番家族內部協商後,陶家做出決定,柴桑依舊是陶家的根基之地,家族祠堂依舊在柴桑,但家族生意轉移去武昌。

    所以這幾天,陶家也開始了一次大搬遷,武昌城內也有陶府的宅,也有倉庫和商行,陶家事先已派人去打理,這兩天需要把錢物賬冊之類先搬去武昌。

    陶家前院,陶勝正在忙碌地指揮搬家,盡管已是初冬時節,天氣寒意十足,但陶勝仍然忙得滿頭大汗,這時,一名家人飛奔來稟報,“家主,公來了,就在府門外!”

    陶勝嚇一跳,連忙向府門外走去,他快步走出大門,只見劉正站在台階上笑眯眯耐心等候,陶勝慌忙上前施禮,“今天公怎麼來了?”

    “有幾件事想和陶家商量一下,所以特地前來拜訪。”

    劉在大戰結束後來過陶家一次,專程來求親,婚事陶家已經答應,只是陶烈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這樁婚事能得到州牧的同意。

    這個要求應該說完全合情合理,劉父母雙亡,如果他沒有叔伯至親,那麼無須長輩同意也無妨。

    但劉偏偏有劉表這個伯父在,而且地位高崇,于情于理劉都應該先告之伯父。

    這次劉回襄陽,在一定程上,也是希望劉表能同意這門婚事,;劉也知道,劉表不同意的可能性居高,不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陶勝以為劉是來商議婚事,便笑道︰“快請進吧!湛兒的祖父正好也在,一起說說。”

    劉跟著陶勝進了大門,向內堂走去。

    內堂中,陶烈正和十幾名後輩說笑,陶湛就坐在祖父身邊,她忽然驚訝地發現,劉居然來了,她的臉忽然一紅,慌忙避開。

    自從陶家正式答應了劉的求婚,也就意味著她已是劉的未婚妻,這種關系使她心中充滿了羞澀,她不敢再像從前那樣和劉交往。

    按照禮制和風俗,男女在婚前可以像朋友一樣交往,可一旦進入婚姻程序,那麼再見之時,就是洞房花燭夜了。

    陶湛反應敏捷,她站起身,向後門走去,後門前有一扇屏風,陶湛快步走進屏風,卻又停住了腳步,躲在屏風後,悄悄地注視劉。

    這時,劉走進了內堂,跪下行一個拜禮,“劉拜見祖父!”

    屏風後,陶湛抿著嘴笑了起來,這個‘祖父’喊得甜,讓她心中十分歡喜。

    上次偷襲柴桑一戰,陶烈和劉建立了深厚的情誼,這次劉和江東談判更是提出了陶家條款。

    而且孫權也痛快地答應了,也意味著江東不再追究陶家和劉的關系,也不會再為難陶家的生意,這令陶烈心中對劉充滿了感激。

    陶烈捋須笑道︰“公請坐,不必行此大禮。”

    劉坐下笑道︰“明天我要去襄陽,祖父可知道?”

    陶烈看了一眼陶勝,陶勝點點頭,“我也有所耳聞,听說是州牧要過壽,各郡五石以上的官員都要去襄陽拜壽。”

    陶烈知道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不過有些事情陶家也不好過問,他便笑道︰“要不然,陶家替公準備一份壽禮吧!”

    劉搖了搖頭,“多謝祖父,壽禮我已準備了,從黃祖府宅內繳獲了不少好東西,不過陶家確實也需要準備一份壽禮。”

    陶烈愕然,“公的意思是說,陶家也要去拜壽嗎?”

    “是的,伯父給了我一封信,信中也邀請陶家參加壽禮。”

    陶烈沉默半晌,這才嘆了口氣道︰“公,州牧的意思,恐怕是希望陶家恢復從前的上供啊!”

    劉微微一笑,“如果他肯恢復陶家在荊州的生意,那麼恢復上供我覺得也無妨,至少沒有損失。”

    陶烈沉吟一下,有劉這句話,他也就放心了,而且這樣也不錯,不得罪劉表是最好的結果,他便點了點頭,“好吧!那就讓陶利跟公同去拜壽。”

    劉卻有另外的想法,他躊躇片刻,向陶烈請求道︰“這次我想請九娘和我同去襄陽,請祖父準許!”

    屏風後,陶湛的臉騰地紅了起來,她知道劉是想帶自己去見家族長輩,估計是見劉表,她心中怦怦直跳。

    但一轉念,她又想起劉表打算把她嫁給劉琮為妾,對陶家威逼利誘,她心中就有點不舒服起來。

    這時,陶烈呵呵大笑,欣然同意了劉的請求,“這是應該的,我當然不會反對。”(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兵臨天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兵臨天下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第199章 去還是不去?並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