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兵臨天下

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高月 本章︰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

    、、、、、、、、、、

    劉靜靜地坐著,耐心等待陶烈繼續說下去,他確實感興趣,富可敵國的陶家有什麼大秘密,難道是陶家財富的秘密嗎?

    陶烈仿佛知道劉的心思,笑了笑,指著屋角的大箱道︰“你去把箱搬開!”

    劉不解,上前抱著箱一晃,這才發現這竟是一口銅箱,沉重異常,足有五六斤,他雙臂較力,慢慢地搬開了銅箱,下面是一幅架。【】

    陶烈鼓掌笑道︰“不錯,果然厲害,五個人才能搬動的箱,公一個人便能搬動,不簡單。”

    他又指著下面的架道︰“你取走架,試試看!”

    架也是銅鑄,劉有心理準備,他抓住架,奮力向上一拉,這一拉至少有千斤之力,但銅架卻紋絲不動。

    陶烈笑了起來,“這銅架你是拉不動的,若強行破壞它,那麼下面的秘密也就完了,公,你把箱再放回去,注意,四個角要嚴絲合扣。”

    劉又將銅箱小心翼翼放回去,他已注意到,銅架四角有四個凸點,正好對準了箱四角的四個凹點。

    這時,陶烈笑道︰“打開箱,找到箱底的雙鯉輪盤,擰動它。”

    劉打開了箱,果然在箱底找到一只雙鯉輪盤,他用力擰動,只听‘ 嚓’一聲,箱忽然高了一寸。

    他這才注意到,地面向上抬起一寸,似乎銅箱下面是一個暗道,設計的非常精巧,箱非要抬下來,然後再放回去,才能啟動箱里的開關。

    然後把箱抬開,銅架也可以輕而易舉拿開了,露出一塊帶環的鐵板,這時,陶烈已經手執一支蠟燭出現在劉身邊。

    “拉開鐵板,等通通風後再下去。”陶烈的臉色變得異常嚴峻。

    劉抓住鐵環,慢慢掀開鐵板,下面露出一個黑黝黝的洞,待穢氣散盡,陶烈這才手執蠟燭慢慢地走下了地道。

    地道很窄,僅容一人行走,而且高只有六尺,劉必須弓腰低頭,他跟著陶烈慢慢向前走,在微弱燭光的照耀下,地道一直通向前方,似乎有步遠。

    劉凝神細想,他記得陶府位于柴桑西北角,緊靠城牆,難道這是一條通往城外的密道?

    “公,你想到了吧!”

    陶烈停住腳步,在面前笑道︰“這就是陶家的一大秘密,有一條通往城外的秘密隧道,長九十九步,四十年前,我父親率領名青壯伙計耗時兩年才挖成,隔壁就是護宅河,當時你若強行破壞那副銅架,護宅河的水就會灌進來,這條密道也就毀了。”

    劉半晌才問道︰“那這條密道通往城外哪里?”

    “西城外有一座江神廟,供奉水神,這條密道就通往水神座下,到時轉動水神身,就可以出去了。”

    說到這,陶烈又道︰“公,我們回頭吧!我年邁,已走不動了。”

    劉調頭,又和陶烈從密道里鑽了出來,陶烈坐在地上,氣喘吁吁道︰“到時江東大軍圍城,賢佷難以突圍出去,就從這條密道出去,空關了四十年,終于讓它能發揮一次作用了。”

    劉心中感動,上前緊緊擁抱一下陶烈,“感謝祖父的厚愛,把這麼重要的陶家秘密告訴我,祖父的恩德,我劉銘記于心。”

    陶烈慈祥地笑了起來,越笑越歡欣,最後開懷大笑,臉上皺紋全部舒展開,笑得像個孩一樣燦爛

    中午時分,城頭傳來了急促而刺耳的鐘聲,‘當!當!當!’鐘聲在空蕩的柴桑城上空回蕩,士兵們紛紛奔至城頭,只見數里外的江面上出現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足有兩千艘戰船之多,船帆遮天蔽日,氣勢壯觀。

    劉站在東城牆上,遠遠注視著這支江東軍主力,昨天他接到了孫權寫來的信件,信中督促他投降,或者棄城而走,可無論哪一種方案,他劉都無法選擇,投降絕不可能,而棄城而走,雖然可以保一時無恙,卻會徹底毀了他的形像,荊州人從此不會再信任他。

    他已別無選擇。

    “司馬,那就是孫權的座船!”一名士兵指著一艘尤其巨大的樓船大喊。

    劉看見了,那是一艘千石的樓船,桅桿頂端飄揚的帥旗,斗大‘孫’字在陽光下格外耀眼,他甚至可以隱隱看見船上的人,一群人站在船頭,也正在向城頭眺望,孫權應該就在其中。

    “來吧!”

    劉心中默默自語,“就讓這場戰役更慘烈一點吧!”

    大船上,孫權目光復雜地望著數里外的柴桑城,這座本應該在去年拿下的堅城,卻始終插著荊州的大旗,在這座堅城之下,他的軍隊遭遇了慘敗的恥辱,而今天,他將雪洗去年之恥。

    他也看見了城頭上密密麻麻的士兵,他很感興趣,劉究竟在哪里?他從沒有把荊州劉氏家族放在眼中,甚至包括劉表,他也是嗤之以鼻。

    但惟獨這個劉,他卻另眼相看,若不是奪取荊州是江東國策,他真的很願意坐下來和劉談一談,雙方怎麼樣聯手共抗曹軍?

    “吳侯,前鋒已抵達柴桑!”一名報信官上前躬身稟報。

    孫權緩緩點頭,“傳我的命令,命凌操率八千軍攻打柴桑!”

    旁邊周瑜大驚,連忙上前道︰“吳侯,八千人攻城,人數偏少,最好兩萬人比較適合。”

    孫權負手冷冷道︰“士氣不振,萬人也攻不下柴桑,傳出去,我孫權也是倚多取勝之輩,勝之不武,不要再多言。”

    周瑜不敢再勸,孫權又喝令道︰“傳我令下,第一個攻進柴桑者,賞金千兩!”

    “咚!咚!咚!”

    巨大的戰鼓聲在江面上敲響,一艘艘大船在柴桑碼頭靠岸,一隊隊盔甲鮮明的士兵從戰船中蜂擁而出,迅速在岸邊集結。

    幾十艘運載巨型攻城武器的大船也緩緩駛向碼頭,江面上,千余艘戰船也開始在江面上集結,它們靜靜地停泊在江面上,桅桿如林,鋪天蓋地。

    戰爭迅速來臨,就像一個不請自來的莽漢,冒然闖進了別人的家園,在有節奏的號聲中,數根繩拉拽著一座丈高的巢車從大船上緩緩駛下,巢車底部裝有巨大的木輪,行走緩慢,仿佛一頭龐然怪獸。

    還有攻城雲梯和不計其數的攻城梯,也正緩緩從大船上卸下,和上一次相比,江東這次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八千士兵已列陣就緒,分為四個方陣,盔甲整齊,長矛如林,殺氣沖天。

    就在這時,城頭上的戰鼓聲也敲響了,轟隆隆的戰鼓聲響徹城頭,鼓舞著每一個士兵的勇氣,一架架投石機吱嘎嘎拉開,裝上了巨石,蓄勢待發。

    劉凝視著遠處集結完成的八千江東士兵,他知道這是孫權的驕傲,不願意用重兵攻城,他們甚至連船都不願意下來,看他們的意願,似乎準備在一個時辰內攻下柴桑。

    不過正是孫權的這一絲驕傲,給了柴桑守軍一個機會。

    這時,江東軍的戰鼓聲忽然變得高亢起來,這是進攻的命令,為大將凌操戰刀一指城頭,厲聲大喝︰“進攻!”

    八千江東軍如潮水般向城頭涌來,中間夾雜著十部怪獸般的巢車和十架攻城雲梯,每部巢車由十頭牛拉拽,吱吱嘎嘎向城牆進發。

    柴桑城北面的空地並不寬闊,炕有兩里,很快,潮水般的江東軍進入了四步內,劉目光緊緊盯住敵群,他毅然下達了命令,“發射!”

    二十五部投石機驟然發射,投石機經過改良,使用絞盤發力,這樣,四十人便可以操縱一架投石機,一片  的聲響,二十五塊重愈斤的大石拋向天空,大石在空中翻滾,劃出一道弧線,帶著刺耳的嘯聲,迅猛無比地砸向敵群。

    江東士兵望著頭頂上翻滾砸來的巨石,發一聲,紛紛躲閃,‘轟!’的一聲巨響,還是兩名士兵被砸得粉身碎骨,沾滿血肉的大石繼續翻滾,一連砸翻十幾人。

    二十五塊巨石接二連砸來,慘叫聲、哀嚎聲響徹戰場,緊接著,第二輪投石機再次發射,長長的臂桿揮出,將十斤重的巨石凌空拋出。

    數十塊巨石在空中旋轉,呼嘯著砸向密集的人群,‘轟!’巨石砸下,在人群中翻滾,染紅的塵土騰空而起,十幾人被砸得血肉模糊,慘不忍睹,接二連的巨石砸進人群,此起彼伏的慘叫聲一片。

    天空中,一塊塊巨石在翻滾,呼嘯著砸向地面,短短時間內,投石機便發動了四輪,一多塊巨石砸向敵群,造成一千余人的傷亡,但江東軍並沒有止步,他們沖進了弓箭步射程內。

    城頭千名守軍同時放箭,箭如急雨,射向沖來的江東軍人潮,江東軍舉盾相迎,千弓弩手同時向城頭放箭,城上城下迅速結成一張箭網。

    很快,城頭上的守軍被壓制住了,如暴風驟雨般的箭矢使城頭守軍根本無法靠近城垛,不斷有士兵中箭,慘叫著從城頭上墜落。

    江東軍迅速在護城河上鋪設木板,這種木板厚達兩寸,長兩丈,寬五尺,兩頭有巨大的鐵釘,用木錘砸下,便可牢牢釘死在地上,這是為攻城雲梯和巢車做準備。

    凌操注視著城頭,盡管他的軍隊死傷慘重,但他依然不為所動,這時,一名牙將上前低聲道︰“校尉,雖然東面城頭地勢險要無法攻城,但南面和西面城牆卻可以進攻,而且城頭上幾乎都沒有守軍,我們為何只攻北面城頭?”

    凌操搖了搖頭,“你不懂吳侯的意思,吳侯並不是僅僅為奪城那麼簡單,他是要戰勝劉,擊潰劉,用血戰的勝利來鼓舞士氣。”

    凌操大喊道︰“雲梯和巢車推上,開始攻城!”

    十架雲梯和十輛巢車開始緩緩向城頭逼近,這時,城頭上的投石機依然在發射,只是它們的目標已經轉向雲梯和巢車。

    一根根長長的臂桿輪番拋出,數十塊巨石砸向緩緩駛來的龐然大物。

    ‘ 嚓!’一座雲梯被砸中,雲梯折斷成數截,雲梯上攀附的十幾人紛紛掉下。

    ‘轟!’的一聲巨響,一座巢車也被巨石砸中,木屑四濺,巨木坍塌,巢車上的數十名士兵慘叫著摔下。

    高大的巢車是攻城利器,巢車長寬各兩丈,高丈,用巨木拼成,全身覆蓋著牛皮,結構十分簡單,巢車中空,有樓梯直通頂端,頂端是一座木台,站滿了四五十名江東士兵,平台前端是覆蓋有牛皮的厚實木板,可以抵御隋軍的弓箭。

    下面裝有四只木輪,由十頭牛拖拽,左右和後方皆有名士兵推動。

    這種巢車高過城牆,士兵可以站在巢車上向城頭放箭,同時抵靠城牆時,它還能將士兵送上城頭,比雲梯還要犀利。

    ‘轟!’又是一座巢車底部被砸中,一只木輪脫出,巢車頓時傾斜,搖搖晃晃,漸漸失去了重心,兩邊士兵大喊著奔逃,在喊聲中,巢車轟然倒塌。

    江東大軍攻勢如潮,輪番打出的巨石仿佛海洋中濺起的一朵朵浪花,瞬間便被人潮淹沒了,隨著攻城雲梯和巢車靠近城牆,儼如狂潮般的敵軍終于開始攻城

    襄陽州衙德堂上,數十名荊州武高官列坐大堂兩旁,一個個神情嚴肅,整個大堂彌漫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

    江東軍的大舉西進給荊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此同時,曹軍也增加南陽的駐軍,兵力再次增加到萬人,虎視眈眈地壓制著新野和南陽。

    大堂上,蔡瑁正在大聲讀著黃祖的求救信,“江夏兵微將寡,糧草不著,祖雖有誓死抗擊江東之心,然實力懸殊,加之公已棄柴桑西逃,江夏門戶大開,江夏已危在旦夕,懇求襄陽火速發付援兵,救江夏于水火”

    大堂上鴉雀無聲,劉表面沉如水,眼中目光令人捉摸不定,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他內心難以掩飾的憂慮。

    這是,蒯越站起身道︰“這里我需要糾正一點,公並沒有棄柴桑西逃,他只是將柴桑軍民和糧食物資轉移,不願資江東之軍,但他本人卻率領兩千將士死守柴桑。”

    蔡瑁冷笑一聲,“江東大軍壓境,柴桑勢如危卵,公棄城而走也是情喇中,蒯參軍卻說他率軍死戰柴桑,何以知之?”

    蒯越反唇問道︰“去年公率老弱之軍抗擊江東兩萬虎狼之軍,尚不言棄城,這次公寫信明志,絕不讓江東軍輕易佔領柴桑,願率兩千軍堅守柴桑,重擊江東軍氣焰,相信這封信蔡軍師也看見了,為何還要如此懷疑?”

    “這是黃祖所言!”

    “哼!黃祖恨公之心,天下人皆知,他的話何以為信?”

    兩人唇槍舌劍爭論,這時,劉表不耐煩喝道︰“好了!不要再爭論了。”

    蔡瑁和蒯越皆不再爭論,行一禮坐了下來,劉表這才緩緩道︰“劉到底有沒有抵抗,事後自然就會知道,沒必要在這里爭論,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怎麼援助江夏,出多少軍隊比較合適?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吧!”

    半晌,別駕劉先起身道︰“啟稟州牧,曹軍在新野剛敗不久,雖然增兵南陽,未必會再次南侵,所以我們只需在樊城一線保持兩到萬適量的軍隊便可,可江夏卻危在旦夕,我建議可兩出兵支援江夏。”

    劉先的建議頗有吸引力,劉表立刻問道︰“請問別駕,哪兩出兵?”

    劉先笑了笑,對眾人道︰“一為主力,可出兵兩萬,走漢水救援夏口,另一為輔兵,也就是長沙郡黃忠之軍,可北上救援柴桑,兩萬六千援軍,加上江夏和柴桑本身的軍隊,只要指揮得當,卑職以為,可以擊敗江東軍,保住江夏。”

    劉先的建議激起大堂上一片議論,劉表站起身毅然道︰“這就麼決定了,江夏一定要救援,不知哪位將軍願帶兵救援江夏?”

    聘立刻站出列道︰“卑職願為州牧分憂!”

    蔡瑁也起身道︰“州牧,這一次讓我去吧!”

    劉表看了看聘,又看了看蔡瑁,最終對蔡瑁點了點頭,“蔡軍師,這次就拜托你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兵臨天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兵臨天下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並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