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肅嘆了口氣,“進來吧!”
徐盛快步走進船艙,單膝跪下行一禮,“拜見都督!”
魯肅坐了下來,擺了擺手,“向也坐吧!”
魯肅今年也才十出頭,只是長相有些出老,看起來就仿佛四十歲一般,他和徐盛私交好,既是上下級關系,同時也是君之交。【】
“向,你說實話,你覺得柴桑城能打得下來嗎?”魯肅注視著徐盛問道。
徐盛苦笑一聲,“我們現在還有一萬五千余人,柴桑守軍已不足千,肯定是可以攻下,但至少還要再損失五千人,都督能承受嗎?”
魯肅愕然,他有點不明白徐盛的意思,徐盛解釋道︰“其中千人是攻城損失,兩千人是對付甘寧的傷亡,還有,我們的糧草幾乎已被燒毀殆盡,最多只能堅持兩天,所以都督要立刻做出決斷。”
魯肅心中為難之,他希望徐盛是信口開河,但實際上他也明白,徐盛估計的損失並不夸張,劉 作困獸之斗,他們的損失恐怕還會更大。
“如果是那樣,我們的損失將過一萬,這個結果吳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就算拿下江夏軍,也無法彌補慘重的傷亡。”魯肅的笑容里充滿了苦澀。
“所以我來前來勸都督。”
魯肅望著徐盛半晌,這才有點明白他的意思,“向是勸我撤軍嗎?”
徐盛緩緩點頭,“如果甘寧不出現,我不會勸都督撤軍,但甘寧出現,戰局就有了變數,事實上我說拿下柴桑,那還是最好的結果,就怕黃祖意外殺來,後果就嚴重了。”
魯肅低頭沉思片刻,又注視著徐盛道︰“你好像話中有話?”
徐盛點點頭,“這次柴桑之戰,其實劉 才是最大的得益者,他殺死周凌,也就意味著他和黃祖的決裂,也是昭示著劉表和黃祖爭奪江夏的開始,在以後的日里,柴桑城必然會充滿各種明爭暗斗,我們只要密切關注局勢變化,那麼還是有機會拿下柴桑城,但這一次,我們已損失五千余人,再打下去,就算拿下柴桑,都督也無法向吳侯交代了。”
魯肅負手走到窗前,從小窗凝望著江面,良久,他嘆息道︰“可就算是現在,我也無法向吳侯交代了。”
這時,艙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士兵在外稟報︰“啟稟都督,吳侯有緊急命令!”
魯肅一驚,連忙道︰“呈給我!”
一名士兵進艙,將孫權的命令交給魯肅,魯肅打開命令看了看,有些僵住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滿臉苦澀道︰“國母病逝,主公命令停止攻打柴桑,撤軍回東吳!”
建安七年五月,孫權之母病逝,東吳上下舉哀,孫權下令停止柴桑之戰,就在接到撤軍令的當天晚上,江東軍船隊從柴桑撤離,一場爭奪柴桑的大戰,最終以雙方的慘重傷亡而告終。
這場大戰,江東軍傷亡五千二余人,損失各種船只余艘,而柴桑城守軍也同樣傷亡近半,柴桑城籠罩在淒風慘雨的哀傷之中。
但也正是這場突的戰役,使劉 得以牢牢控制住了柴桑,這座堅固的江邊大城,成為了劉 的第一塊基業。
柴桑城門大開,劉 率領徐庶、廖化、王泰等二十余名官官員迎了出來,城外,甘寧和他的一千余名弟兄早已等候多時,甘寧上前一步,單膝跪下行禮,“卑職救援來遲,讓公受驚,甘寧罪不可赦!”
劉 連忙上前扶起他,異常誠懇道︰“甘大哥能在我最危急之時趕來救援,劉 心中只有感激不盡,甘大哥之恩,我銘記于心!”
甘寧見他叫自己甘大哥,心中頗為感動,也嘆了口氣道︰“比起樊城你對我的恩德,這算什麼?我只是舉手之勞而已,我就害怕來晚一步,城池陷落,那我可就是萬死不足以贖其罪了。”
劉 笑了起來,“我們兩個,不要你謝我,我謝你了,這樣可就沒完沒了,我來給甘大哥介紹幾名手下!”
他把徐庶拉過來,笑道︰“這位徐元直,潁川名士,現在替我掌管軍務。”
甘寧連忙上前行禮,“早聞潁川徐福行俠仗義,甘寧一直敬仰,今日得見,生有幸。”
徐庶本名徐福,原是劍術高手,好行俠仗義,四年前他仗義殺人,逃到襄陽,改名為徐庶,並棄武從,但還是有不少人知道他的底細,連甘寧也有所耳聞。
徐庶呵呵一笑,客氣寒暄了幾句,既沒有否認自己是徐福,但也沒有承認,只是感激甘寧及時來援。
這時,劉 又將廖化拉上來,“這位廖將軍也是我的左膀右臂,這次守城立下大功!”
甘寧一下愣住了,他當然認識這位江夏左王,前年兩人還坐在一起談判劃界,廖化撓撓頭,臉上露出尷尬之色,兩人對望一眼,忽然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劉 這才反應過來,他們倆人應該早就熟悉了,他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倒著實有趣了,江夏的水陸雙匪,同時被自己所用。
眾人義氣相投,很快便相處融洽,一行人簇擁著劉 ,進了柴桑城
一場慘烈血腥的柴桑保衛戰,雖然是以江東軍的撤軍而結束,但帶給劉 的勝利美酒卻並不甘甜,柴桑守軍也同樣死傷慘重,尤其是協助守城民夫,兩次大戰,傷亡近兩千人。
勝利的激情之後,籠罩在柴桑城上空的是一片悲戚之聲,幾乎家家戶戶都掛出了白幡,哀悼在戰爭中死去的親人,撫恤和獎賞的錢糧放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剩下的木頭已全部做成棺木,及時送到每一戶陣亡將士的家中。
“ 公,這家也是!”
劉 在縣丞朱 的陪同下,正在挨家挨戶進行慰問,朱 是柴桑本地人,也是柴桑第二豪門朱氏家族的嫡長孫,他妻便是陶利長女。
朱、陶兩家互為聯姻,互為扶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在柴桑有句俗語,‘陶家的船,朱家的牛’,也就是說,朱家土地最多,確實也是如此,柴桑城附近,近成的土地都是屬于朱家。
由于陶家對劉 的全力支持,朱家也不自然不落後,這次守城大戰,朱家拿出了一萬五千石糧食,也正因為如此,劉 對朱家也是另眼相看,讓朱 協助徐庶處理善後事宜。
朱 指著一座掛著白幡的小院,低聲道︰“這家姓周,在城外有十畝上田,同時也租種了朱家的十畝地,我記得他們家有兩個兒,不知道誰陣亡了。”
劉 點點頭,“進去看看!”
朱 上前去敲門,片刻,門開了,是一名五十余歲的中年男,眼中淚痕未干,他認識朱 ,頓時嚇了一跳,連忙要跪下,“小民不知朱縣丞到來,請縣丞恕罪!”
朱 連忙扶起他,指了指劉 道︰“ 公見你們門頭掛有白幡,特來探望。”
听說是 公前來探望自己,男眼中流出了淚水,上前跪倒,泣道︰“感謝 公的慰藉,保衛家園,犬雖死無憾!”
劉 將他扶起,眼楮也有些紅了,嘆氣道︰“戰斗慘烈,我未能保護好你的兒,應該是我向你請罪。”
“公已經盡力,還能在死後來探望他,老漢心中只有感激!”
男將劉 讓進院,院里放著一副新做的棺材,一端放了張供桌,擺放著香蠟紙炷和各種祭,幾個女人和孩正跪在棺材前哀哀痛哭,旁邊還站著一名二十七八歲的年輕男,在低聲勸說,看得出,陣亡之人是這戶人家的次。
除了一家人,左鄰右舍幾乎都趕來幫忙,院里,房間里,到處都是忙碌的人,這時大群人走進了院,嚇得眾人紛紛向後躲開,哭泣的女人也被扶到一邊,眾人默默地望著劉 ,這位在柴桑城已是赫赫有名的 公,實際上已成為柴桑新主。
這時,劉 慢慢走上前,站在棺木前,默默注視著陣亡的年輕士兵,忽然,劉 竟單膝跪下,向這名士兵鄭重地行了一個軍禮。
院里頓時響起一片低低的驚呼聲
一家一家的慰問,天已經近黃昏了,跟隨劉 一慰問的朱 心中頗為驚訝, 公竟然給每一個陣亡者下跪,不管是士兵還是民夫,他不管身份,不顧尊卑,向陣亡者表達了最誠摯的敬意。
起初朱 不理解,但漸漸的,他親眼看見一戶戶家屬沒有怨恨,只有被劉 誠意的感動,對劉 的無盡感激,朱 終于明白了,劉 是用對死者的尊重和誠意,換來了柴桑人對他的感激和忠誠。
朱 心中忽然有一種明悟,這位年輕的 公或許是一個能成就大業的劉氏弟。
隨著夜幕降臨,還有很多人家沒有走到,這時,朱 再也熬不住身體的疲憊,對劉 道︰“公,按照柴桑的風俗,逝者要在家中呆天,明天後天還可以再繼續慰問家屬。”
劉 看了他一眼,見他滿臉疲憊,累得快走不動了,這才意識到他的疲憊,連忙歉然道︰“真是抱歉,讓朱縣丞跟隨我忙碌一天,今天到此為止,明天再繼續吧!”
朱 臉一紅,“下官身體不行,讓公失望了。”
“這沒什麼,其實我也累壞了。”
劉 呵呵一笑,這時他又想起一事,對朱 道︰“江東軍傷亡士兵是怎麼處理?”
朱 連忙道︰“剛才我特地去問了,完全按照公的指示處理,受傷士兵給他們治傷,陣亡者燒化後骨骸裝入陶罐,並在竹簡上刻了姓名籍貫,一並放入陶罐,處理得很盡心。”
劉 點點頭,“明天再請僧人一並給他們亡魂。”
“是!下官明天會處理好。”
劉 又囑咐他幾句,這才調轉馬頭,向陶府而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