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兵臨天下

第106章 絕妙好事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高月 本章︰第106章 絕妙好事

    、、、、、、、、、、

    夏口,碼頭前,一名年輕的青衣男執劍而立,身材瘦高而結實,就像一棵千年古藤,帶著一種堅硬的柔韌。【全文字閱讀】

    他年約二十四五歲,皮膚慘白,目光冷淡而傲慢,他修長而有力的手指握著一把長劍,劍鞘白,青銅劍柄磨得錚亮,仿佛數十年的老劍,他負手而立,冷冷地眺望長江。

    這時,一陣腳步聲傳來,數十名士兵簇擁著黃祖和他的長黃射,青衫年輕人看了一眼黃氏父,只微微點了點頭。

    “衛公來了多久了?”黃祖滿面笑容問道。

    “剛到!”

    青衫年輕人淡淡一笑,又對黃射道︰“黃公,我們可以出了嗎?”

    黃射點點頭,向黃祖抱拳,“父親,孩兒走了。”

    黃祖有些心事重重,他走上前吩咐兒,“此去襄陽,一定要把消息打探清楚,如果屬實,就要想法設法打擊他,替為父爭取時間。”

    “父親放心,孩兒心里明白。”

    黃祖又向青衫年輕人抱拳施禮,“衛公,一切就拜托了。”

    “盡力而為!”

    眾人上了船,船帆拉起,楊帆,黃祖站在碼頭望著兒的座船遠去,自言自語道︰“劉表,你為何要失信欺我?”

    襄陽北城外的官道上,劉騎馬跟著一輛馬車緩緩而行,陶湛坐在馬車里,隔著車幔和車外騎馬的劉輕輕軟軟地聊天。

    “公,我有點不明白,你怎麼一定要去望江樓,依照我的性格,他們上次那般不給我面,我就再也不會踏入那家酒館一步。”

    “我和你相反,望江樓越不給我面,我就偏去,不給我賠禮道歉,他們以後就休想進樊城一步。”

    “我有點懂了,公是在假公濟私麼?”

    劉爽朗地笑了起來,“應該叫公報私仇!”

    車幔是由兩層輕紗做成,半透明,車廂里稍暗,這樣,陶湛可以看見劉的一舉一動,但劉卻看不見陶湛的神情,這使她頗為得意,覺得自己有一種心理上的優勢。

    她托著香腮,眼波流動,笑盈盈地注視著車外的劉,這家伙長得蠻英俊的,雖然雅之氣略缺一點,但英姿雄武,比起那劉琮不知好上多少倍。

    她就不明白,為什麼蔡小姐看不上劉,卻看上了那個身材瘦小,其貌不揚的劉二公。

    這些世家之女也真是可憐?連自己的終身大事也要卷進荊州的權力爭斗之中。

    馬車緩緩抵達了望江樓酒館,昨天晚上劉特地派一名手下前來訂了位,他們剛到酒館門口,掌櫃和兩名酒保就從酒館里沖了出來,身材胖胖的王掌櫃親自牽住劉戰馬韁繩,點頭哈腰,滿面陪笑道︰“我們早就安排好了,就等公前來!”

    望江酒館是襄陽城名氣最大的酒館,坐在窗前可以眺望漢江美景,因此來這里就餐的權貴絡繹不絕,劉雖是州牧之佷,在酒館的客人中其實也不算什麼。

    但掌櫃卻怕他的軍職,掌握樊城大門,若刻意刁難酒館,不準進城,他們進不了樊城購買食材,酒館就得完蛋。

    這就叫縣官不如現管,因此,掌櫃對劉也就份外熱情。

    劉微微一笑,“多謝了!”

    他翻身下馬,上前開了車門,將胳膊伸了過去,陶湛戴了一頂帷帽,尖頂斗笠四周白紗放下,遮住了俏麗嬌媚的容顏。

    她縴縴玉指搭在劉手臂上,玉指如蔥,十指上鮮紅的豆蔻在陽光下格外鮮艷,她穩住身形,慢慢走下馬車,一般是丫鬟上前扶她,但今天丫鬟不在身邊,劉便上前效勞了。

    帽檐紗幔內,陶湛輕輕抿嘴笑著,她還是第一次享受這種待遇,一個身材高大的將軍居然親自用手臂給她扶著下來,雖然略顯怪異,但陶湛並不覺得唐突,一切都順理成章,理所當然,她更覺得劉細心體貼。

    陶湛今天穿一身白衣繡花長裙,長裙系在腋下,飄逸地垂在地上,雙臂挽著朱紅色絲帛,顯得她更加豐姿俏麗,其實陶湛不是那種高挑苗條型,她身材中等偏上,略略有些豐滿,顯得珠圓玉潤,儀態優雅,有另一種動人的魅力。

    掌櫃親自領他們上了二樓,還是上次的位,只不過今天劉琮听說不會來,就算來了,掌櫃也決定得罪他一番,誰讓他不守樊城呢?

    “公請坐,姑娘也請坐,上次多有得罪,今天小店請客,為上次招待不周賠罪。”

    掌櫃八面玲瓏,會為人處世,他知道該怎麼討好劉,挽回上次的得罪。

    劉點點頭,“你有這個態就好,請客就不必了,上次之事,我不會放在心上。”

    “多謝公寬宏大量,我這就上酒菜。”

    掌櫃連忙吩咐酒保安排酒菜,他也不再打擾,知趣地退下了,陶湛摘下了帷帽,其實她不願意來望江酒館,根本原因是不想遇見劉琮,上次劉琮的一份請柬使她不得不返回柴桑,令她耿耿于懷,這一次她可不想再被掃興。

    就在這時,旁邊一桌忽然有人喊道︰“公!”

    劉一回頭,眼楮一亮,原來是徐庶和崔州平,這倒是巧了,他們也在酒館,劉連忙起身拱手笑道︰“兩位兄長幾時回來的?”

    徐庶上前施禮道︰“州平回來幾天了,我是昨天剛回來。”

    雖然劉也有心思和陶湛單獨在一起,不過這是徐庶,如果能和徐庶喝一杯,他更高興。

    他連忙先給陶湛介紹了兩位士,又對兩人笑著介紹道︰“這位女公是柴桑陶氏之女,是我摯友。”

    陶湛的美貌固然令兩人驚嘆,不過听說是柴桑陶氏之女,徐庶和崔州平心中都明白了,原來是陶家的女兒。

    盡管陶家富甲天下,不過畢竟還是商人,地位並不高,尤其在荊州一帶研究玄的士圈中更不受推崇。

    只是徐庶和崔州平涵養高,臉上絕不會表露半點不屑之意,兩人皆深深施一禮,“原來是陶姑娘,失禮了。”

    陶湛也向他們盈盈行一禮,“兩位先生皆是才智之士,聞名于荊襄,小女雖身在閨中,亦有耳聞,今日一見,小女生有幸。”

    劉見他們也似乎是剛來,便笑道︰“兩位仁兄把酒桌搬過來,一起喝一杯。”

    徐庶和崔州平對望一眼,人家二人郎才女貌,他們摻合進來算什麼,兩人連連回絕,但劉一定堅持,無奈,兩人只得笑道︰“公盛情,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兩人命酒保將桌案搬過來,四人圍成一圈,談笑風生,雖然陶湛並不希望他們坐過來,不過只要劉談笑開心,她也不會抵觸,她靜靜坐在一旁,笑而不語。

    “上次公說起孔明之事,咱們還要不要實施了?”

    徐庶比較年輕,心中一直惦記著諸葛亮和黃月英之事,剛才他還和崔州平談起此事,正好踫到了劉,徐庶便按耐不住心中的焦急,問了起來。

    上次之事只是劉被黃月英的琴聲所感,有心幫這個痴情女,但已經個月過去,他的這種見義勇為之心也淡了,如果徐庶不提,他也不會再說那件事。

    既然徐庶問了,劉只得想了想,問他們二人,“我就擔心亂點鴛鴦,最後不落好,不知他們兩人是否有這個緣分?”

    崔州平捋須笑道︰“其實我們都知道,女的一方肯定是情義深重,相思成疾,兩個月前還病了一場,只是男方有點猶豫。”

    “他猶豫什麼?”劉不解地問道。

    “這還用問嗎?”

    徐庶苦笑一聲,“孔明喜歡月英的才,但又嫌人家容貌欠佳,所以心中拿不定主意,他想得月英為知己,但月英卻希望他為夫婿。”

    這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陶湛笑問道︰“你們說的事情好像很有趣,能讓我知道嗎?”

    “當然可以!”

    劉便將黃月英痴情于諸葛亮,但諸葛亮卻徘徊不決之事告訴了陶湛,一般來說,牽線做媒是女人的天性,陶湛也不例外,她的興趣立刻被引了起來,好奇地問道︰“那你們打算怎麼幫這位黃姑娘?”

    徐庶心中有了秘密,向來是藏不住,不等劉開口,他搶先笑道︰“我們打算替孔明向黃家求親,讓黃姑娘達成心願,用公的話來說,就是生米做成熟飯。”

    陶湛白了劉一眼,‘生米做成熟飯’,這叫什麼話?

    “我覺得你們想法雖好,但有點冒失了,這可是終身大事啊!”

    在陶湛那如白玉般純潔的心中,金錢、地位,什麼都可以沒有,但如果沒有愛情,那婚姻一定會不幸。

    她見這個男自以為是,想用瞞天過海的辦法撮合一對他們自認為是情義深重的情侶。

    她心中著實為他們感到擔憂,“可你們想過沒有,萬一諸葛先生不喜歡黃姑娘,就算他礙于面娶了她,那以後呢?黃姑娘的日會不會幸福,諸葛先生又怎麼看待你們。”

    “姑娘多慮了。”

    崔州平笑著解釋道︰“我們很了解孔明,他親口說過,很傾慕黃姑娘的才琴藝,只是礙于世俗偏見而遲遲下不了決心,所以我們作為他最好的朋友,有責任替他達成心願,相信他們成婚後,一定會夫唱婦隨,相敬如賓。”

    徐庶也笑道︰“我們當然不會亂點鴛鴦,孔明不是凡夫俗,能娶月英是他的幸運,他會感激我們。”

    陶湛見他們一意孤行,心中只得向好的方面想,或許這確實是一樁美事,她又問劉,“公打算用什麼辦法求婚?”

    “很簡單,崔兄會模仿孔明的筆跡,就讓崔兄模仿筆跡寫一份求婚書,我們找一媒妁替孔明交給黃府,或者讓崔兄親自上門送求婚書。”

    陶湛秀眉微蹙,“可是長輩怎麼辦?兩家最後決定婚事時,是需要長輩出面。”

    劉想到了蒯越,笑道︰“這個容易,我來找一個長輩,保證給足黃家面。”

    陶湛心中暗暗嘆口氣,簡直就是胡鬧,公一向狼,怎麼也變得像小孩一樣胡作非為。

    她卻不知道,劉有後知五年的特殊本事,雖然有時候這種先知先覺也不靠譜。

    徐庶凝神思片刻,又提出了新的建議,“其實最好讓孔明自己送求婚書,黃老家主會更感于他的誠意,這門婚事就十拿九穩了。”

    “你這是說笑話呢!”

    崔州平對他的建議不屑一顧,“孔明怎麼可能自己送信,他若肯痛快地娶月英,還要我們這里想辦法做什麼?”

    劉心中卻一動,迅看了一眼陶湛,若有所思,他笑嘻嘻道︰“其實只要考慮得巧妙,倒是可以讓孔明自己送信。”

    陶湛現自己越來越了解劉了,他賊頭賊腦一笑,她就知道劉在打自己的主意了,一轉念,她忽然明白了劉的用意,大為嬌嗔,“你們要亂點鴛鴦我不管,但這件事休想把我扯進去!”

    襄陽藏館,這里是荊州最大的藏書之地,佔地畝,由十幢巨大的建築組成,收藏有各種竹簡書籍數十萬卷,每天從早到晚,來這里修研讀的士人絡繹不絕。

    次日清晨,諸葛亮和平時一樣騎馬飛奔而至,他幾乎每隔四天,就要來這里借換書卷,早已是藏館的常客,諸葛亮剛到大門口,便听見後面有人叫他,“孔明兄!”

    諸葛亮一回頭,原來是徐庶,他翻身下馬,拱手笑道︰“元直是什麼時候回來的?”

    “前天剛到,正準備這兩天去拜見仁兄,沒想到真是巧,在這里遇到了。”

    “確實是巧,我是來找幾本書,元直也是來看書吧!”

    “正是,不如我們找個地方聊聊。”

    諸葛亮欣然笑道︰“先去找書,中午我請你喝酒。”

    “那就打打孔明的秋風了。”

    兩人大笑,一起走進了藏館。

    就在距離大門約二十幾步外,停著一輛馬車,車幔半開,陶湛坐在馬車里仔細地觀察諸葛亮,她心中已經記住了諸葛亮的容貌舉止。(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兵臨天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兵臨天下第106章 絕妙好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第106章 絕妙好事並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