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兵臨天下

第39章 化解危機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高月 本章︰第39章 化解危機

    、、、、、、、、、、

    及時趕到的‘州牧有令’,使蔡中心中一愣,射箭命令沒有下達,甘寧即將爆發的殺戮之氣也收了回去,兩人同時向沖來之人望去。【全文字閱讀】

    來人身著魚鱗甲,頭戴鷹稜盔,只是一名普通低級軍官的打扮,但他胯下寶馬卻格外引人矚目。

    甘寧心中驚訝,卻不露聲色,蔡中死死盯了一眼寶馬,眼中露出貪婪之色,又看了一眼劉,他並不認識,見只是一名低級軍官,他頓時勃然大怒,手中長刀一指,“你是何人,膽敢以下犯上!”

    周圍民眾一片竊竊私語之聲,皆感驚訝,來人自然就是劉,在千鈞一發之時,他不假思地沖了進來。

    劉淡淡道︰“在下只是一名屯長,想向蔡將軍進一言。”

    蔡中角眼眯了起來,獰笑了一聲,“不知死活的東西,一名小小屯長竟敢以下犯上,按軍規當斬,把這匹馬給老留下,饒你一命,否則,老連你一起殺!”

    蔡中凶相畢露地盯著劉,劉卻冷笑不言。

    “弓箭手準備!”蔡中惡狠狠地下令。

    名弓弩手刷地舉起了弩箭,這時,一名守城門的伯長跑上前,在蔡中耳邊低聲說了兩句。

    蔡中一怔,州牧之佷,原來這個少年小將就是那個擊敗蔡進的劉,他又疑惑地看一眼面前的少年將軍,雄駿的戰馬,有恃無恐地表情,看這樣他真是州牧之佷。

    蔡中不敢再亂來,手一擺,“統統放下!”

    士兵們都放下了弩箭,劉回頭又對甘寧微微笑道︰“甘將軍是豪杰之士,可容我說幾句公道話?”

    甘寧心中暗叫一聲慚愧,他對少年的戰馬也動了貪念,本想下手搶奪,不料對方卻是全心維護自己,令他心中羞愧,他臉色有點發熱,點點頭道︰“少郎請說!”

    劉前世就熱心豪爽,喜歡打抱不平,也願意替人排憂解難,更有做律師的經驗,他很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才能緩解雙方的矛盾。

    不僅要控制住即將爆發的沖突,還要把甘寧留下來,不能放他去東吳,而且又不能過于得罪蔡中,必須給他台階下,防止他惱羞成怒,不顧後果殺人,總之,方方面面都要顧全,這樣才能消弭這場危機。

    他亮出了身份,也獲得了對方的承認,這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後面幾步,也不容閃失。

    劉拱手對蔡中笑道︰“蔡將軍忠于職守,一絲不苟的態令人贊嘆,只是甘將軍千里來投,也是一片誠意而來,我相信州牧也願意將他虛懷若谷、納賢好客的名聲傳遍天下,從而召來更多才智之士,所以請蔡將軍稍稍寬容,待州牧來處理此事,不知蔡將軍以為如何?”

    先是恭維兩句,但後面的話語中卻柔中帶剛,刃有刺,其實就是在警告蔡中,你不要壞了主公招賢納才的名聲。

    要知道名聲在漢末為重要,尤其對于劉表這樣的諸侯,有賢名,才會有人來投靠。

    蔡中臉色十分難看,本來他想神不知鬼不覺殺了甘寧,既給自己解了恨,同時又能殺水賊立功,一箭雙雕。

    不過劉的出現,他便知道自己圖謀落空了,但就這麼算了,他的面又有點拉不下,蔡中冷冷道︰“原來是公,剛才得罪了,既然公要保州牧名聲,請盡管去稟報州牧,此人是江洋巨賊,我要看住他,防止他以投靠為名,實施搶掠之事。”

    劉有些為難,這個時候他不能離開北城,他很清楚自己一旦離開,必會發生變故,就算甘寧不死,也會被蔡中激走,。

    他沉吟一下便道︰“能不能請蔡將軍陪我一同前去?”

    “不行!”

    蔡中斷然拒絕,“嚴守城門,不讓水賊入城侵擾是我的職責所在,我不會離開城門一步。”

    劉著實感到事情難辦,早知道自己的隨從先不離開就好了,怎麼辦,誰肯替自己傳信?

    兩旁民眾議論紛紛,不遠處一棵大樹下,一名鶴發童顏的老道士牽著一匹健騾遠遠注視劉,輕捋長須笑而不語。

    就在這時,旁邊酒肆里傳來一聲長笑,“公,我替你稟報州牧如何?”

    只見酒肆里走出一名瘦高士,身著白色儒袍,頭戴平巾,年約二十五六歲,皮膚白皙,目光明亮端正,儒雅從容,說不出的溫爾雅。

    蔡中認識此人,心中暗叫一聲僥幸,“原來他藏在酒肆,險些犯下大錯。”

    劉大喜,長揖施禮道︰“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年輕士微微拱手笑道︰“在下劉州牧帳中幕僚,山陽人伊籍是也!”

    位于城西的鎮南將軍府同時也是荊州州牧府,是整個荊襄地區的權力中心,此時,在州衙官房內,劉表正和蔡瑁、蒯越兩人商議要事。

    劉表今天接到了袁紹寫來的一封信,請求劉表出兵中原,袁紹則從北面出擊,兩軍南北夾擊曹操,殺戮漢賊,共舉大義。

    其實這是袁紹寫來的第二封信,在去年官渡之戰時,袁紹便寫信來,要求與劉表結盟共擊曹操,劉表猶豫不絕,但他的手下重臣除黃祖之外,其余大臣一致反對和袁紹結盟。

    甚至韓嵩和別駕劉先還勸說趁曹操弱小之時,投降曹操,以獲重用。

    今天袁紹的第二封信就沒有激起大的波瀾,蒯越笑道︰“去年我便知本初必敗,所以勸主公勿交袁氏,袁紹其人寡恩少智,有田豐之謀卻嫉而害之,空有萬大軍卻優柔寡斷,和當年何進何其相似,今和曹軍再戰,必敗也!”

    劉表沉吟一下,又問蔡瑁,“德圭以為如何?”

    盡管蔡瑁和蒯越有家族利益之爭,但在反對和袁紹結盟之上,兩人的意見卻是一致,蔡瑁冷笑一聲,“去年袁強曹弱之時,我們沒有和袁紹結盟,現在袁弱曹強,我們卻要和袁紹結盟,這豈不是笑話?這樣的信再來十封,主公也不必理會。”

    劉表心中著實有些擔心,他不是擔心袁紹,而是擔心自己,一旦曹操滅了袁紹,下一個會不會就是兵指荊州?

    蔡瑁看出了劉表的擔憂,便道︰“微臣懷疑這封信是袁紹禍引荊南之計!”

    劉表一怔,“此話怎講?”

    “袁紹去年官渡戰敗,今年倉亭又敗,已是窮途末,這個時候他想自保尚不能,哪里還有殺戮漢賊、共舉大義的心思,主公若出兵中原,荊州必然遭到曹軍的慘烈報復,袁紹卻逃脫大難,得以喘息之機,這其實是袁紹反用圍魏救趙之計,主公切不可中計。”

    劉表暗暗嘆息一聲,救有危機,不救又有後患,真的令他兩難了。

    這時,一名侍衛快步走到門口,躬身稟報︰“啟稟州牧,伊先生求見,說有重要事情稟報。”

    伊籍是山陽郡高平縣人,和劉表是同鄉,少年時為逃避戰亂而赴荊襄依附劉表,由于他聰穎過人,讀書過目不忘,深得劉表欣賞,便資助他完成業,並拜襄陽名士龐德公為師。

    二十歲弱冠那年,龐德公將他推薦給劉表,成為劉表的幕僚,替他整理書,起草書信,深得劉表的信賴。

    今天伊籍休息一日,去對岸樊城購物,回來時在北城外酒肆中用午飯,不料正好遇到了甘寧上門投效,也親眼看到了劉果斷化解危機的一幕。

    伊籍匆匆走上大堂,心中還在為劉的果斷機智感慨不已,這不僅是要勇氣,而且還要有手段,更要懂得有理有節,稍有疏忽都會失敗,這些劉都做到了,好像這少年才十五六歲的模樣,卻處事練達,更令伊籍深感驚嘆。

    伊籍雙膝跪下,向劉表恭敬地行一禮,“屬下有一件要事須稟報主公。”

    “機伯有什麼事?”劉表微微笑問道。

    “屬下今天去了樊城,剛才回來時,正要遇到甘寧前來投靠主公。”

    “可是那錦帆賊甘寧甘興霸?”

    旁邊蔡瑁怒發沖冠,他掌管荊州水軍,和甘寧多次交戰,皆被其辱,嚴重損害了他在軍中的名望,使他心中同樣恨甘寧。

    “正是此人!”

    伊籍便將城門外蔡中欲殺甘寧,劉挺身而出,化解雙方一觸即發的殺機,詳詳細細說了一遍,他口才好,心中對劉有好感,描述之中又將劉的形象刻意拔高幾分。

    蔡瑁和蒯越對望一樣,原來劉回來了,蔡瑁是個有身份之人,雖然他恨甘寧入骨,但不會像蔡中那樣肆無忌憚,懂得官場中不可先聲奪主,他忍住心中的怒氣,暫不說話,等待劉表的意見。

    劉表沉思片刻道︰“這個甘寧該如何處置,確實是一件令人頭疼之事。”

    他看了一眼蔡瑁,意思是征求蔡瑁的意見,蔡瑁冷笑一聲,“此人殺人無數,惡貫滿盈,荊州多少人欲殺之而後快,既然送上門來了,我想,死在他手上的無辜生靈可以瞑目九泉了。”

    伊籍心中大急,如果決定殺甘寧,這和蔡中殺他又有什麼區別,他連忙勸道︰“主公請听我一言,甘寧是荊襄豪杰,武藝高強,現天下大亂,曹賊南窺,正是荊州用人之際,而且荊州名士眾多而武將鮮寡,甘寧來投正是天助主公,主公當用其武力而不咎往事,切不可拒他于千里,更不可殺之,望主公明鑒。”

    蔡瑁重重一哼,“賢者助賢名,惡者壞惡名,主公若收**為將,自毀名聲,天下賢良之才誰又敢來投靠主公?伊先生,要替主公的名望考慮。”

    劉表心中有些矛盾,他也知道甘寧武藝高,有萬夫不當之勇,用他為將,正好以御東吳或者曹軍,只是蔡瑁之言又說中了要害,收**為將,會損害他的名聲,令賢者止步,這令劉表委實拿不定注意。

    這時,蒯越在一旁微微笑道︰“其實主公還有第條可走。”

    劉表略一思,忽然醒悟過來,在收與不收之間,他確實還有第條可走。(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三國之兵臨天下》,方便以後閱讀三國之兵臨天下第39章 化解危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第39章 化解危機並對三國之兵臨天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