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素在家吃了午飯後,就在未時準時來到鄱陽湖邊,鐘亦得已在等著她。兩人都似乎賭氣著呢,不過還是慶幸心中所想之人來了。
“昨日不是說不來嗎?”鐘亦得先假裝譏諷一下。
羅素素也不看他,雙手無處擺放,很尷尬,只能玩著頭發,說︰“這里也不是你家買下了的。我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算了,別斗嘴了,跟我去做些善事吧。”鐘亦得說著,牽她走。
羅素素甩開他的手︰“走就走,別拉拉扯扯的。”
“你要是突然跑了怎麼辦?要不用繩子拴著你?”鐘亦得笑了,然後很認真地說︰“不開玩笑了,我是去做善事,想讓你也一起去,救濟那些生死一線的災民。”
“救人?那還是趕緊去吧。別耽誤了。”羅素素也不介意鐘亦得再次牽起她的手。
來到鐘亦得家門口,他只簡單說一句“這是我家”,就開始施舍米飯,告訴羅素素︰“我們分兩頭。你記住,每家每戶,按人數,成人每人一升米,小孩半升米,半斤糖,半斤鹽。”
“好,我記住了。”羅素素跟著鐘亦得,做起了善事。災民們排隊,沒有一個哄搶的。每家每戶領到食物後,都會彎腰拜謝說一聲“鐘夫人大善人”,“鐘夫人好人好報”“鐘夫人是聖母轉世”。
雖然這不是在感謝自己,但羅素素覺得心里暖和著,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美滋滋的。
災民們秩序井然地領到食物後,就回到各自暫時居住的災區了。羅素素和鐘亦得相視一笑,不用多言,心意盡在其中。
在發放糧食的攤子前,鐘亦得問︰“羅素素,你現在好像很開心。”
“是的,雖然我是在幫鐘家做事,這些食物是令堂的,听到的每一句話都是贊賞令堂,但我感覺是在幫我自己,因為有種被需要的感覺,不再覺得自己無用,僅是個存在而已。”羅素素仰望著萬里無雲的晴空,心情也是那樣的。
鐘亦得和她坐在門口台階上,也說起自己施善的經歷︰“從小,我娘做生意開始,都會每隔一段時間帶著我去救濟災民,從未間斷過。可是,現在水旱災害,還有蝗災不斷,災民不斷增加,怎麼救濟也就不過來,我娘說,能就多少就是多少,看著別人過青黃不接的日子,你能吃得下飯嗎?”
“令堂真是大善人。不但救了別人,也救了她自己,因為,分發糧食後,心情很開心,從未覺得自己如此開心過。”羅素素雙手撫心,感嘆著。
鐘亦得開心時,也為她開心︰“我和你此刻的感覺一樣。我從小做善事後,听到別人贊賞我娘,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我帶你來,希望你也會因此而開心。原來,我們的感覺都是一樣的。這就是你所說的被需要的感覺吧?”
“鐘亦得,似乎所有災民都在夸贊令堂鐘夫人,想必是因為她一直做善事的原因吧。”羅素素問起了鐘夫人的事︰因為,說不定哪天,她會成為我的,不,不是。
鐘亦得對母親很敬仰︰“我娘所做的善事不止這些。她看災民越來越多,光靠自己救濟也不是辦法,就在鄱陽湖一帶給他們蓋石頭房子,遮風擋雨,會種田的,就給他們買地,會養魚的,就給他們買魚塘,有門手藝的工匠,木匠,瓦匠,就給他們買器具。總之,讓他們安家立業,從此不用再乞討。”
“這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鐘夫人不僅心善,而且聰慧,得到災民無數的稱贊是當之無愧的。”羅素素看著有點驕傲的鐘亦得。
鐘亦得對母親的敬仰不僅在此︰“很多人從災民難民,過上了穩定的生活,我家也逢年過節收到數不清的感激的錦旗,可我娘從不把他們掛起來,而是都收藏在一個箱子里,她說‘施人以善,不求回報,則半升米可當千 粟’。”
“這世上,誰人能有那樣的心胸啊?都說相由心生,鐘夫人肯定氣度不凡吧?”羅素素越來越好奇。
鐘亦得就牽她起來︰“你想看我娘是什麼樣子嗎?我家有很多畫,是我娘請畫師畫的,說是要留下作紀念。”
羅素素也忘了規矩,沒成親就去了別人家里,不過從小受壓抑的生活也讓她不願遵守規矩了。
來到鐘家的正屋里,羅素素坐下,丫環泡了一杯“廬山雲霧”。羅素素觀察著這個鄱陽鎮屈指可數的瓷器大戶家里的擺設︰正北有兩張椅子,那是正座,旁邊幾張椅子,都是客座,桌上的瓷器都是普通的瓷器,沒有金銀器物等設施,牆上的畫都為山水畫,也不是名家之手,應該是畫攤上買的。就沒有其他什麼可說的了。能夠位于舅舅之上的鐘氏瓷器家中,擺設竟如此樸素,比窮苦人家稍微好些而已,這位鐘夫人還真是別具一格的女子。
鐘亦得已拿出一幅畫來給羅素素看︰“這是我十二歲時,畫師畫的。這個小男孩就是我,像現在你弟弟新元那個年紀,旁邊這位,就是我的母親,她現在和畫上的樣子一樣,我都不知她是駐顏有術還是天生如此。”
“尊貴嫻靜,貌善淡泊,讓人看了就覺得這不是一般的富人。”羅素素思考著︰“奇怪了,鐘夫人和我舅舅同樣是鄱陽鎮大戶,為何看起來如此不一。鐘夫人富而不俗,不似凡間之人,而我舅舅,比鐘夫人還年輕大概十歲,卻更顯老,還那麼一身俗氣,令人不願近之。”
“你才看了我娘的畫,就這麼高的評價,不知我娘見到你會怎麼說。其實你舅舅和我娘的差距,仔細想想就明白了。剛才我們在做什麼?”鐘亦得收起畫,提點她。
羅素素明白,搖搖頭︰“很簡單,胸懷寬廣與自私自利的差別。鐘夫人為人心善,做了數不盡的善事,卻從不記在心上,不求回報,這樣的心境,讓人不得不從心底頂禮膜拜。而我舅舅,從來只是大擺筵席,邀請鄱陽鎮商家官家,或是在家中親戚間擺闊,讓親戚們富得流油,似乎就怕別人不知他的富有。他這樣得到的,或許會有羨慕,甚至嫉妒,但不會有人謹記他的名字,而鐘夫人從未聞她擺闊結交官家,卻讓鄱陽鎮的人個個夸贊,聖人之舉。”
“羅素素,你對我娘如此贊嘆,將來,你也想成為我娘這樣的女聖人嗎?”鐘亦得這話問得有私心了。
羅素素還未听出,就暢想著回答︰“當然了,因為我也會學她一樣做善舉。只是我自身都難保,那只是奢望吧。”
“不是奢望,我有辦法讓你成為我娘的接班人。”鐘亦得一興奮說出自己的想法,但這還沒到時候,他心急了。
羅素素轉身,連忙不談此事了︰“說我多無趣。還是說我舅舅不及鐘夫人的原因吧。我舅舅每年捐給寺廟的錢數以萬計,求佛祖保佑他什麼的。鐘夫人心善,當也是信佛之人吧?”
鐘亦得見羅素素不願面對成親一事,有點失望,也怪自己說得不是時候,她還在責怪自己讓趙三定遠在他鄉吧。鐘亦得難過地告訴她︰“這事,我也奇怪,為何我娘心善卻不信佛。我問過她,她說自從我爹過世後,她就不願信佛,數以萬計的錢捐給寺廟保佑自己,不如施給他人,讓更多的人受惠。”
這是怎麼回事呢?好像鐘亦得說道他父親早逝就不太開心,我還是別再多問此事了。
羅素素覺得自己讓鐘亦得想到不開心的事了,怎麼讓他開心呢︰“鐘亦得,我們一直這樣站在正屋里,不如帶我去你家走走?”
“好,跟我來吧。”鐘亦得帶她出了房屋。
羅素素觀看著鐘家的屋子︰這哪里像有錢人家的屋子,才兩畝地大吧?丫環侍衛也沒幾個。我猜這一定也是鐘夫人的想法。比起舅舅家雕梁畫棟,亭台樓閣的豪宅,這里不知淡泊明志了多少。
“鐘亦得,你家種了很多竹子,這些竹子好像很少見啊。”羅素素摸著其中一棵說。
“這是常青竹,挺貴的,我娘在這個上面倒是願意花錢。春天听雨聲,夏天听蛙聲,秋天听風聲,冬天听雪聲,但是一年四季,都有竹林的風聲,那樣才能讓心情寧靜,不生邪念。我跟著娘過這樣的日子,也覺得她說得很對,竹林的風聲可驅散很多煩惱和憤怒。”鐘亦得自豪地夸贊他家的竹林。
“這里的竹林比鄭婆婆家的竹林好看很多,但是你一直到認識鄭婆婆之後才學會了用吹竹葉。鐘亦得,用這里的竹葉吹奏,會不會更好听?”羅素素看他沒有了剛才的難過,就讓他吹吹竹葉。
鐘亦得摘下一片竹葉“小事一樁,听我吹奏吧”。悠揚悅耳的竹葉聲響起,竹林聲來伴奏,蛙聲,知了聲也來為他兩湊熱鬧。羅素素靠著一棵竹子,看著認真吹奏的鐘亦得,心中滋味萬千︰鐘亦得,你真的覺得吹竹葉好听嗎?
吹奏完一曲,鐘亦得讓竹葉飄走,心中無限遐想︰“古人說‘無絲竹之亂耳’,我看他們說的絲竹是指琴瑟琵琶,笙簫二胡之類的俗樂吧?我覺得,這竹葉聲才是最樸素自然的音樂,隨手可得的樂器。鄭婆婆教得真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