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木小次郎】
『生平』︰
佐佐木小次郎,號岩流,越前守阪莊淨教寺村人。天資豪岩,相貌英俊。文祿四年(一五九五)生。
當時的劍術流,大致分為三個系︰一是伊勢的愛洲移香齋一系的陰流,如鼎鼎大名的上泉伊勢守信綱的新陰流、柳生家的柳生新陰流均屬這一系。其二是飯筱長威齋一系的神道流,流傳于關東的鹿島、香取一帶,代表人物有冢原卜傳、北 具教等。三是中條長秀的一刀流,以後的北辰一刀流、小野一刀流均源出于此。
小次郎便是中條一刀流富田勢源門下。富田勢源是越前朝倉家臣,曾于永祿三年(一五六零)五月在美濃擊敗新當流高手柳津權兵衛。不過當時年事已高,小次郎的劍術實際由師兄鐘卷自齋所授。
中條流劍術向以小太刀得意,以近身刺削,閃展騰挪見長。但有所諷刺的是,其徒弟佐佐木小次郎,卻以一把被稱為「物干棹」(曬衣的竹桿)的長刀而聞名。
小次郎自小便在擁護和贊揚的光環中成長起來,他絕對是一個劍術奇才,年少時便獨闢蹊徑,唯用大太刀練習,同門師兄弟無人能敵,據說他在練習中一瞬間能夠同時擊落三人的竹刀,其劍技之精,一至于斯。
據《擊劍業談》所記,一日,勢源之弟治郎左衛門景政正式與他較量,原本想對頑劣子弟懲戒一二,沒曾想數招之間,小次郎就以“虎切”的招數,擊敗了景政,由此一戰成名,自創岩流(嚴流.願流.眼流)一派,從此亦稱岩流小次郎。
天正十五(1587)年小次郎听說豐臣秀吉入侵家鄉而毅然返回副田莊。參與了豐前武將揆中的岩石城攻防戰。戰敗後蟄居于築前國嘉摩郡的小谷村。在小谷村教授村人種植從播州帶回的柿子種子。
其後,小次郎修行兵法,游歷諸國。擅長使用三尺的長刀,由于劍身相當長,攻擊範圍大,據稱連天上的飛燕皆飛不出其長劍範圍,被一切為二的絕招故名“燕返”。後結識了豐前小倉藩藩主細川忠興,遂入仕細川家擔任兵法指南役。
然而,佐佐木小次郎輝煌的一生卻結束于與被後世尊為“劍聖”的宮本武藏于小倉島(今嚴流島)對決,戰敗被殺。
其實小次郎的劍技未必輸于武藏,但武藏除了是一名出色的劍客外,也是名優異的兵法家。相傳兩者相約在小倉島決戰,宮本武藏故意遲到,令小次郎心煩意亂。決戰中,武藏手持比對方更長的兵刃,更背對夕陽,利用落日余暉迷住佐佐木的視線,擊殺小次郎。
『歷史上傳說之劍技——燕返』︰
日本戰國歷史上,敢稱為“劍聖”者,惟獨新陰流鼻祖——上泉伊勢守信綱,及二天一流始祖——新免武藏玄信(宮本武藏).
而使後者最終揚名天下的一戰,便是戰國記中最著名的劍道決戰:嚴流島之戰.
追述至三百九十一年前的慶長十七年(一六一二)四月十三日,新免武藏約戰佐佐木嚴流之組——佐佐木小次郎于小倉舟島(即是現在的嚴流島).此戰結局已是家喻戶曉.而今,要談論的,正是這次決斗中的失敗者:佐佐木小次郎。亦稱嚴流小次郎。
佐佐木小次郎學劍于中條流鐘卷自齋通家.中條流是有史可查的日本最為古老的劍術流派,由中條兵庫頭長秀(?——1348)創建.
而鐘卷自齋通家,連有著一刀流鼻祖之稱的伊東一刀齋也是其門下眾弟子之一.且自創了鐘卷流,可謂已達劍聖之境,可為何在歷史上的名聲反不如兩位弟子;小次郎和一刀齋(傳說鐘卷自齋因不滿弟子伊藤一刀齋的懈怠而約其比試,反而敗在對方劍下,從此銷聲匿跡)。但可以知道的是他的劍術師範富田勢源是承中條流中的富田流一脈,而富田流所擅長者,乃使用小太刀的技巧.
小太刀的規格因為比正式的長刀要短近一半,但正是因為它的“短”在戰斗個可以發揮出靈活、快速等優勢,善于近身刺削,閃展騰挪。(借鑒于現實的漫畫中,擅使小太刀的高手四乃森蒼紫,即使以劍心的飛天御劍流要破他小太刀防守也並非易事。)可見,當把小太刀的精髓發揮到極致,其劍術造詣是可觀的。然而,小次郎所用的兵器卻非小太刀,恰恰與之相反,是最長的野太刀.其獨闢蹊徑,自成一家,正是為真正劍術家所被要求的闢新徑之道.
小次郎的一生,所記錄不多,但傳說中不時提到一個名字——燕返.作為他的得意技,燕返之名源至作為武者游歷諸國的佐佐木小次郎在周防國(山口縣)斬落了空中飛翔的燕子,創出了絕學“燕返”的故事。
燕返之絕,正是讓破而自立的佐佐木小次郎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抹不可蓋掩輝煌,而並非狂傲自負之名。
鳥類中,以飛翔速度著稱的便是燕子。以劍斬燕,此等劍術,可謂神乎!但不幸的是,這一絕技,因嚴流島之戰前並無傳授他人,至以從此失傳.為此,經過考證,參考多家資料,得一結論,燕返之技,實則乃拔刀術中極度高深的一種。談到拔刀術,必須談的就是林崎甚助重信(1547—1617)所創的神夢想流.林崎甚助重信此人為古日本出羽之國人氏,生于林崎村(現日本山形縣村山市𧁓岡町),為報父仇,苦研刀術。最後創出拔刀之技:使用柄部及刀刃比普通尺寸長得多的太刀,其有利點是在斬出一劍做圓形運動時,因長度增加,劍尖部分的速度及攻擊力也會相當驚人。這便是攻擊與拔刀一體的拔刀術.如果說得明白些,不過是超速的拔刀與收刀。這一點,恰巧與佐佐木小次郎所用長太刀相符,此為其一.其配刀備前長船長光(又名物干焯),根據《二天記》記載︰“帶著三尺長的刀,備前長光的刀。”如此證明,小次郎之配劍長度是三尺上,非但遠遠長于小太刀一尺五寸的長度,且比之一般太刀也長出三十厘米左右.這種長度與當年林崎甚助重信所用的“信國”極其相似.
而拔刀術的攻擊,則深符日本劍道所講求的“一擊必殺”之原理,簡單說綜合起來一個字:快!
也正是這個快字,結合刀斬飛燕的典故,只有拔刀術所發出的高速劍招方可追上同樣以快聞名的燕子.這乃第二點.
而拔刀術的究極特性,在于以靜制動,後發而先至以克敵,且講求一招必殺,絕無第二次出招的可能.當你拔刀而出的瞬間,身上的破綻亦在同時暴露無遺,如果你無法斃敵,斬空的那一剎那,除非對方傻,否則必還以顏色,到時完蛋大吉的只可能是自身.
要做到以靜制動,後發而先至,最最至關重要的一點便是需要心之平靜如水,極高的預判和領悟,以迅速反應出周圍特定事物(比如敵人的一舉一動,甚至細微的身體變化等等.以此決定出刀之最佳時刻以破之.
而本書中所言,小次郎從未現世的極境燕返。則為拔刀術的最高境界,亦是快的最高境界。
極境燕返的快,便是超越光速,從而讓施術者自身進入時光倒轉領域,片刻間現于時光前夕,對敵一擊必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