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認為成為領導只是極少數人的事情,但我現在已經不這麼認為了。
現在我的觀點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領導者。但我們最終沒能成為領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在領導觀方面出了根本性的錯誤。
正如我之前所認為的,當你認為領導是一種管控工作的話,那就注定當領導只能是少數人的權利,因為管控人只是少數人才具有的特質能力。
但是如果我們轉變了觀念,把領導當成服侍者的話,那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領導者,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服侍者。
我認為做好服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當然前提條件是自己願意去服務,並且能夠從服務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意義。
從根本上講,人是無法管控的,因為自由是每個生命的天性,人不喜歡受到管控。
但是每個人都喜歡被服務,喜歡在服務中享受生命被尊重的價值感。
所以能夠服務天下者,就能夠獲得天下人心,成為世界的領袖。
很多人想成為領導但最終沒能成為領導者,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去想做服務者。
由于人的天性是向往自由和享受的,所以對于更多人來講,只喜歡享受服務而不願意去服務別人,而這就是更多人無法成為領導者的重要原因。
在很多人的眼里,覺得受到別人的服務是尊貴的體現,去服務別人自然是卑賤和低下的。
這就是一種觀念上的錯誤。
可以說人都是觀念的奴隸,我想大概除了象佛陀這樣的極少數聖人以外,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自己編織出來的觀念之中。
從心理學原理上講,每個人所看到的都只是自己內心所投射出來的影子。
人們之所以會認為某些行為是卑賤的,是由于後天的生活經歷形成了相關觀念,使自我心中先產生那種自己所定義的具有卑賤感的小我形象。
如果現實中由于某些事件或現象觸動了這個卑賤小我的話,就會引發自我卑賤感。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言者無心,听者有意”的事情發生,我們每個人在自我意識中都會給自己貼上很多標簽。
有時外人明明是無心之言,卻往往會不自覺地刺痛到內心的小我,由此而產生各種情緒困擾,所謂“人必先自辱,而後人能辱之”,就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人只有改變內心那個自己定義的小我形象,才能真正獲得心靈的自由。
生命成長的最大障礙是來自于觀念的阻力。
我們都生活在有分別心的觀念世界里,我們都已經習慣了用自我分別心去判斷何者為高,何者為下,何者為尊,何者為賤。
當我們以固有的視角和觀念去看待世間萬物的時候,就形成各種限制性的認知模式,這就是我們生命成長最大的阻礙。
而佛法的高明之處就是教導我們如何去破除這些障礙,如何去移除各種限制性觀念模式。
所以佛法講究要斷我執,就是要除去分別心和執著心,要以平等視角見物,以無分別見物,這樣才能獲得對事物的客觀認知,而不落入自己的觀念圈套中,才能獲得平等性智慧。
然而要斷我執,必先除我見,就是要先移除固有的觀念模式。觀念決定行動力。
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對歷史上的一些偉大領導人物生平事跡的了解,進而樹立起“服務是高尚的”這一觀念模式,轉化掉舊有的“服務是卑賤的”這一觀念模式的話,就會在行動上消除我們的各種阻力,就能夠使我們變得樂于奉獻和樂于服務。
以前教我修行的幾位老師都反復強調一句話,那就是︰“順成人,逆成仙”。其實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世俗事業領域,有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勇氣從自己的反面打倒自己,這樣才會擴大我們認知事物的視角。
我們講服務是高尚的,就類似中國古語講的“吃虧是福”一樣,真正領會了那就別有一番人生境界。
從人類的發展歷史來看,心靈的服務無疑是生命最為高尚的行為,那些偉大的聖人先哲如佛陀、老子、孔子、耶穌、穆罕默德等莫不是如此而步入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頂級導師行列。
所以老子說︰“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以及“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這些智慧語錄是值得我們永恆銘記以指導我們的行動。
佛陀講人人都可成佛;馬丁•路德•金說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偉人;同樣也可以推導出“每個人都是天生的領導者”這一結論。
從基督教的有關領袖人物的傳記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領袖人物原本都是非常平庸甚至還有嚴重缺陷的人,但是他們卻能夠成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人物。
所以在基督教中有這樣的說法,就是說上帝偏愛揀選那些原本不優越的人來當領袖,正是因為那些人沒有優越的條件,所以越能夠放下一切聆听神的教誨,所以反而能夠得到神的指引而成就事業。
這讓我想起中國道家的《陰符經》里面講的“瞽者善听,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這些話。
瞽者就是盲人,因為他們是瞎子,所以听覺敏銳,而耳聾的人卻視覺發達。
這是由于人都有自我補償的需求,越是有缺陷的人,自我補償的需求就越強烈,而動力也就越足,所以說“絕利一源,用師十倍”,就是勝過用師導引之功十倍的意思。
在莊子的文章中,他所歌頌的得道高人有些也是身有殘疾者。
而在中國武學歷史上,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有很多武學宗師級人物原本都是體弱多病者,他們原本的身體素質還不如普通人,但卻能成為一代武學宗師,比如有“津門大俠”之稱的霍元甲。
所以有時越是有缺陷的人往往也越容易創造奇跡。
相信很多人如果看了聖女貞德的故事也一定會有難以置信的感覺,為什麼一個十八九歲好象還沒什麼文化,也沒什麼社會閱歷,就這麼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村姑娘,居然能夠成為法軍將士們的精神領袖,竟然會讓英軍侵略者聞風喪膽?
這說明人的心靈潛能是難以估量的。
我現在所研究的靈性領導力修煉學,也正是想借助于一些高級精神修煉技術來完備自我心靈,開發心靈的潛能以提升領導能力。
其實從更究竟的角度來講,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了完善我們的人格,而不在意能不能成為領導。
很多偉大人物從來沒當過領導,但他們依然是偉大的。
換句話來說,即使能夠成為領導,那也不代表什麼,當領導只是生命眾多成色當中的一個,只有放下領導身份的人才能真正成為人們心中的領導。
我認為,不管我們在做什麼,其實我們都只是在做一件事,並且是永遠在做這件事,那就是︰在服務中完備自我心靈,並用自我心靈服務于世界!如此而已。
一個人的一生如一張紙,一篇短文,無論這篇短文是長的還是短的,都有他存在的一定意義,有的會很精彩,有的會很乏味,各具情態。
每個人的一生都與眾不同,在人生的這條道路上,會有石頭及樹枝等絆腳的東西,更會有搗亂你視線的樹林,它們組成一個迷宮,讓你深陷其中,只有強者才能正確而不悔地走出迷宮。
而在現實生活中,唯一能夠領導我們的只有書,它是一個指南針,在白天為你指導方向;它是一個手電筒,在晚上為你照明,害怕你迷路。
它像一個天使,會在你困乏甚至想放棄時,支持你,鼓勵你;它像一位慈祥的母親,永遠不會嫌棄你,拋棄你;它像一朵美麗盛開的鮮花,永遠不會阻止你欣賞它,回味它。
書——它只會無私奉獻地讓你允吸著它甘甜而又清澈的乳汁,讓你在厄運中找到快樂,在快樂中戰勝困難。
它會廢寢忘食的引導你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為你介紹知識海洋里各種各樣的好玩事。
它還會讓你感受世間冷暖,明白是非曲直,不僅讓你感受生活,還教你如何正確而又快樂地度過生活。
經過書的聰明引導你會發現,人生這條路竟這麼容易地過來了,再回頭看看,原來自己已經走了這麼長的一條艱難之路,然而我們之所以能夠走出來,是因為我們有人生道路的領導者——書。
阿爹之所以會被人信賴,什麼事都會請他出手,只因為他放下了他的身份,從而在他們心里已將他命為領導者,甚至他們都有種依賴他的感覺。
阿爹很明白他在這群工人面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存在,雖然有時候力不從心,但是他從沒說過什麼,只要他能做到的,他一定會去做。
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何要這樣,他只知道他是他們的依靠。
“阿爹,你說有辦法?是什麼辦法?”
“別急,辦法是有,只是我要好好的計劃下,當然,到時候還是需要你們配合。”
“別說配合了,阿爹,你讓我們做什麼我們都會去做的,要知道我們可都仰仗你了。”
“那好,今天大家先休息,明天再細細和你們說。”
“好,听阿爹的,大家先回去休息吧!”
只听見那些員工們邊走邊高興的說︰“太好了,工資有著落了……”
看著這些人對自己期望如此高,阿爹就對自己說,一定要幫到他們,他比誰都清楚這些人有多艱辛。
為了生活,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干別人不願意干的活。所以阿爹他願意幫助他們。
只是現在他真的不知道要從何下手,雖然說有辦法,可是那也只是隨口說說的,他哪里有什麼辦法,當時那情況,他能說沒辦法嗎?
這也不過是為了不讓阿強跳樓的權宜之計。
明天就要說出幫助他們的辦法?現在一時之間讓他找什麼辦法?
回到家中,阿爹和往常一樣拿起一本書開始看,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靜下心,才能讓自己想出辦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