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歸來時

第223章 天意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清蓮白靈 本章︰第223章 天意

    “嗨!顧美人,好久不見!”

    “你想干嘛?”

    “別緊張嘛,怎麼說我們也曾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何必那麼見外呢?!”

    “呸……姓吳的,你就是個徹底的惡魔,遲早是會下地獄的。復制網址訪問 efefd”

    吳志成听了顧美清的惡言並不以為意,反之笑了起來。“呵呵……地獄,顧美人,你是不是忘了什麼了,要知道在我這,我可就是地獄哦∼”

    “姓吳的,你會不得好死……”

    為什麼,為什麼到如今眼前的這個人還不肯放過她?

    當他在決定要殺了自己時不是已經決定了和自己劃分了嗎?既然沒有了利用價值,為什麼還不肯放過她?

    現在她什麼都沒有了,為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為什麼就不肯放過我?為什麼?現在我什麼都沒有了,沒有了,呵呵……沒有了……你還抓我來干嘛?”

    見顧美清淒涼笑著對自己吼叫,吳志成眉頭一皺,“姓吳的,你不是要殺了我嗎?來啊!你殺我呀!反正我什麼也沒有了,死了也是種解脫。”

    “的確,我是想殺了你,畢竟你知道的太多了,不過……我改變主意了,在你還有用的情況下,我還真不舍得你死。”

    “呵呵……姓吳的,你說這話不覺得的很可笑嗎?現在的我對你還會有利用價值?工作沒了,愛人也被我傷了,現在的我還有什麼可被你利用的。”

    老實說,當吳志成听到顧美清說到她所說的愛人,心里還是有些氣憤的,但在顧美清面前他還是裝作了無所謂。“有沒有可利用到時不就知道了。”

    “是嗎?那還真是我的榮幸!”

    現在的顧美清就跟沒有了靈魂般,對于吳志成所說的無所謂了,也不在乎了,更不害怕了,最多不就是個死字嗎?

    在經歷了那麼多事,她該怕什麼?現在的她也無牽掛了不是嗎?

    看著視死如歸的顧美清,吳志成還是有些小吃驚的,就因為他嗎?哼……

    不在看顧美清,吳志成便離開了關押她的房間,而顧美清在吳志成離開後,依然坐在床頭上發呆,流淚……

    “如果,這一切是天意……博文,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曾經我們都以為自己可以為愛情死,其實愛情死不了人,它只會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針,然後我們欲哭無淚,我們久病成醫,我們百煉成鋼。

    你不是風兒,我也不是沙,再纏綿也到不了天涯。

    歲月靜好,很想和你就這樣一起安然老去。不緊不慢,不慌不忙。

    一個男人一無所有時和你在一起,當他擁有財富後,倒不一定愛著你。

    如果一個男人他擁有一切仍然愛你,那他會一直愛你。

    因為擁有物質的人總是期待純粹的感情,擁有愛情的人總是不滿足物質。

    謊言並不傷人,傷人的是知道對方正在說謊。

    謊言並不傷人,傷人的是知道對方正在說謊。

    其實我們尋尋覓覓了那麼久,遍嘗每一次愛情的甜蜜與艱辛,而最後選擇的愛人,不過就是在我們心意動時,經過身邊的那一個。

    什麼青梅竹馬,什麼心有靈犀,什麼一見鐘情,都不過是些錦上添花的借口,時間才是冥冥中一切的主宰。

    有些愛,不得不,各安天涯。 那些以前說著永不分離的人,早已經散落在天涯了。

    收拾起心情,繼續走吧,錯過花,你將收獲雨,錯過這一個,你才會遇到那下一個……

    我們踏入了各自的生活,愛得那麼那麼的深,卻又傷得那麼那麼的深可我們不後悔因為只要愛過就不後悔我也不曾後悔相遇過。

    經歷了那麼多悲歡離合後,終于明白了,原來、世上都身不由己。

    “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差, 總會有個人在愛你;不管你的條件有多好, 也總有個人不愛你。”

    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這是一種緣分,而這種緣分恰恰是需要你耐心的去等待。

    也許這才是成年人的感情,放在天平上小心計量,你給我幾分,我還你多少。

    我們可以付出的東西是那麼有限,再也經不起虛擲和揮霍。

    而年少時不計代價去愛的我們又到哪里去了?

    最痛的,不是離別,而是離別後的回憶。

    失去了緣分的人,即使在同一個城市里也不太容易踫到。

    回憶越來越美,舊時光卻把你困在里面出不來。

    是啊,過去多麼美,活著多麼狼狽。就在你沉浸于回憶中的時候,你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的人。

    只考慮現在的人,和懷有目標的的人,即使是做相同的事,意義也完全不一樣。

    愛情會再來,可主角多半不是你青春里愛過的那個。

    舊朋友離開了會有新的朋友填補進來,但是青春的回憶只有曾經的同學和老友才能共同回憶。

    青春不會再回來,最好的日子過去了就是過去了。

    有沒有人像我們一樣,每到夜晚總會想到一些人,想起一些事,然後不由自主的流淚。

    白天又繼續做回那個嘻嘻哈哈愛笑的孩子,只是笑的有些落寞。最近過得好累好累、誰能借我肩膀靠一靠、鬧一鬧、哭一哭?

    你可能不會為同一個笑話笑了一遍又一遍,但你可能會為一直為同一件事哭了一次又一次。

    青春不過是是淋了一場雨,感冒了,卻還想回頭再淋一遍。

    即便我們知道太多事情是徒勞無功,即便我們知道有一天我們會變成不動聲色的大人,知道總有一天我和她的結局不過是分開。

    一個很爺很真的女孩永遠勝過一群滿肚腸都是心計的假女人。

    有些人注定只會放在你的心底,而消失在你的生活里。

    你從心底知道自己是愛她的,盡管現在已經記不起她的樣子。因為這愛如此深重,以至于你一度以為自己會忘不掉。

    就像劉華那首歌一樣,唱出了我們的心聲︰

    誰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

    誰在意我的明天去何處

    這條路究竟多少崎嶇多少坎坷途

    我和你早以沒有回頭路

    我的愛藏不住

    任憑世界無情的擺布

    我不怕痛不怕輸

    只怕是再多努力也無助

    都是命運誰也逃不離

    無情無愛此生又何必

    誰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

    誰在意我的明天去何處

    這條路究竟多少崎嶇多少坎坷途

    我和你早以沒有回頭路

    我的愛藏不住

    任憑世界無情的擺布

    我不怕痛不怕輸

    只怕是再多努力也無助

    如果說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

    終究已注定

    是否能再多愛一天能再多看一眼

    傷會少一點

    如果說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

    誰也逃不離

    無情無愛此生又何必

    如果說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

    終究已注定

    是否能再多愛一天能再多看一眼

    傷會少一點

    如果說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

    誰也逃不離

    無情無愛此生又何必

    無情無愛此生我認命

    這世上並不存在原本天造地設的一對,只存在“某一段時間內天造地設的一對。”

    所以你現在沒找到另一半不要緊,世界這麼大,總有人和你互補。

    我們都願意相信還是存在那種一個姑娘從小各種缺愛,長大以後遇到王子暖男的故事。

    但童話里都是騙人的,莎士比亞也是一個賤貨。

    愛情和關系實際上是一種社會交換。

    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人際傳播的推動力量是“自我利益”,人們通過相互的社會交換獲得雙贏。

    所以關系中不可能一方總是付出另一方總是索取的,這不叫交換,叫做慈善。

    一個特別匱乏的人只會吸引來另一個匱乏的人。

    當然,他們匱乏的東西各有不同,也一定可以帶給對方一些什麼。

    因為一個人能長這麼大肯定不是白長的,他不可能各方面都匱乏,正因如此人們才可以互補,否則交換就很難發生。

    有一位從小缺關愛的女士,她男朋友特別會關心照顧人,她是真心覺得自己男朋友能做飯收拾屋子簡直是無敵好男人啊。

    這個男孩也心甘情願地做,條件就是我給你吃最有營養的東西你就得吃,家里怎麼布置怎麼收拾你別管,我來決定。

    女孩缺關愛,男孩缺認可、掌控和價值感,而在這段關系中兩個人都彼此滿足了。

    所以關系重要的是平衡,是同等的施與受。一旦失衡,就難長久。

    仔細觀察,奇葩真的都會在戶口本上相遇……有可能表面上兩個人很不一樣,但凡是在一起的人骨子里都是非常像的,比如受虐狂和施虐狂。

    當我們咨詢過上千個案例,從沒見過一例夫妻倆中有一個人特別健康,另一個特別缺愛的。關系里,所有人都是各取所需。

    有可能表面上妻子特別缺愛缺安全感,整天向丈夫索取,丈夫對妻子很好,情緒上物質上各種滿足妻子。

    大家都覺得丈夫給妻子的多,丈夫更暖所以更健康,其實不然。

    丈夫極大可能有拯救者情結,或者是個“中央空調”,只有通過不斷給予別人才能獲得滿足感、優越感和成就感。

    妻子和丈夫都缺,其實都是在討。妻子能獲得安全感,丈夫能獲得價值感。

    我也遇到很多案例,妻子各種脾氣不好各種作,但是丈夫非常平和穩定。

    一開始我也好奇丈夫怎麼會找這樣的妻子,後來我發現,這樣的丈夫通常缺乏情緒感受力,情感是比較“木”和比較壓抑的,情緒化的妻子能給他們帶來不一樣的刺激。

    這樣缺乏情感表達的男人如果再找一個平和的妻子,生活會十分壓抑沉悶,所以會找那種能表達能“作”出來的妻子。

    家庭中的情緒是需要出口的,如果憤怒不由這個人表達,就會由另外的人表達出來。

    個人認為關系這個東西特別公平,真的沒有便宜可佔。

    如果一個人條件比你好特別多,性格比你好特別多,可以選擇的余地也就大很多,那他憑什麼和你在一起受虐呢?如果他和你在一起,一定是你能滿足他。

    那麼問題來了,好多人說那我從小就缺愛,現在也各種作各種木,到哪里找一個和我一樣奇葩的人呢?

    更何況了,難道小時候不幸福長大還要不幸福嗎?我有病,你倒是給我藥啊!

    我說,首先要看這個“病”怎麼定義。

    讓我們摸著良心想一想,誰從小長到大沒經歷過點挫折啊?誰沒遇上過點“創傷”啊?誰是一路走來一帆風順的啊?

    那些從小被保護和寵愛得特別好的人,進入社會才發現世界原來不是圍著自己轉的,這時候痛苦才剛剛開始的呢。

    所以如果你非要說病,那每個人都是病人,好的心理咨詢師就是那些病得“剛剛好”的人,他們既知道生病是什麼感覺[能夠理解你],又不是成天病怏怏的[能夠幫到你]。

    既然每個人都是病人,每個人也就都是正常人。

    如果這個世上所有人都完美得像造物主一樣,那每個人不就都會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了?多沒意思呀!

    咨詢做得越多,我就越少地去把創傷劃分輕重和等級。

    因為無論經歷過什麼,那只不過是一種人生體驗而已,其實並無好壞之分。

    如果你小時候缺關愛,那說明你獨立和自由的人生體驗比較多。

    如果你從小被打壓控制,那說明你忍耐和容讓的人生體驗比較多。

    語言和念頭也都是有能量的,你以什麼樣的視角去看待和評論過去發生的事情都會影響你的人生。

    人總有這種傾向,覺得自己得到的不夠好,得不到的才是好的[其實真正得到了你也不見得感覺好]。

    我們的問題都是來自于這種態度,而並不是真正發生過的事情。

    在我的工作坊里,有一次我讓學員兩兩分組,a扮演自己的媽媽,b扮演小時候的a,兩個人互動。

    練習結束之後,很多b反饋說自己小時候並沒有得到太多關愛。

    一直渴望有一個會照顧自己的媽媽,然而這次通過扮演兒時的a,體驗到了從小被照顧的孩子是什麼感覺,發現媽媽總在身邊轉其實也挺煩的,有時候還感到有些窒息,一點也不自由。

    我們的各種人生體驗都是如此,真正想來,也無法嚴格分出個好壞,它們只是不一樣罷了。

    不管你經歷了什麼,既然能長到這麼大,就一定有一些資源和好的東西[否則你早就被優勝劣汰掉了]。

    既然你有好的東西,那麼自然會有人想要[別人又不傻],如果這個想要的人恰巧也能給你你需要的,你們就可以愉快地在一起了。

    然而這還不是故事的結局。

    作為人,我們的需求總是在不斷變化的。

    比如你過去被關愛的人生體驗特別少,某一段時間里面你可能會很想要關愛,這時候正好有一個人能給你,你們就順理成章在一起。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你感覺並不那麼缺乏關心和照顧了,希望多一點自由和價值感,那麼這個人就不見得仍然能夠滿足你了。

    所以有人關心前面寫的兩種姑娘的結局怎麼樣,實話說我也不知道。

    她們現在和伴侶能夠互相滿足,但是有一天第三段里的姑娘忽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想再吃男人給她做的“營養餐”;

    或者第六段里的男人覺得我受夠了,我寧願過平靜麻木的生活也不要成天听你撒潑,那麼他們的互動一定會改變。

    這種時候,一種解決方法是分開——這也是大多數人常選擇的;另一種辦法是去看兩個人能否共同成長,創造性地滿足彼此的需要。

    比如,丈夫受不了妻子歇斯底里,那麼妻子是否有可能去學習一下情緒管理?或者女朋友不再那麼好控制了,男友能否學會尊重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

    這些需要通過看書、思考、接受咨詢和上課等各種方法來實現,改變不是易事,需要很大的決心和努力,但改變永遠都是有可能的。

    愛情里,人最重要的是對自己誠實。

    了解自己的需要是什麼,也了解自己可以付出什麼,同時也要明白,每個人都是在不斷變化的。

    這世上並不存在原本天造地設的一對,只存在“某一段時間內天造地設的一對。”

    所以你現在沒找到另一半不要緊,世界這麼大,總有人和你互補。

    也不必擔心現在和伴侶能夠暫時滿足彼此的需要,以後變了怎麼辦。

    人總歸都是要變的,重要的是你們能否一起改變,一起磨合得更好。

    所以人生也好愛情也罷,不至于那麼嚴肅,不是說我小時候倒霉就一定一輩子不順。

    一生就這麼短,糾纏那些過去發生的不愉快太不值當了。

    還不如去看看你現在已經擁有的,並且發揚它們,分享它們。(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幸福歸來時》,方便以後閱讀幸福歸來時第223章 天意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幸福歸來時第223章 天意並對幸福歸來時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